一個喜歡曹植和三國史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女大學生,重生為曆史上被曹操賜死的曹植發妻崔氏。本為了避免結局,反而步步皆錯,釀成悲劇。可在曹府成長,和曹氏姐妹相伴,拜郭嘉、荀彧為師,與曹植、曹丕兄弟以及建安七子的交往經曆,是沉痛卻真實的。漢魏風骨是文學史概念詞,原意指建安文人慷慨悲涼記錄時代的文學風格。本書采取學術界《洛神賦》原型有曹植亡妻崔氏的說法。她有著破碎不堪的青春,她帶著現世的悔恨和遺憾,她親身感受了三國時代英雄慷慨悲壯的漢魏風骨,但普通人身上,也有“風骨”。這個虛幻夢境,給予了她親情、友情、愛情的關懷,彌補了她青少年時期的社交遺憾,令她由懦弱、悲觀、自負等病態性格的女生轉變為擁有勇敢、樂觀、自尊等健全人格的獨立女性。你是滿腹才情失意流離的落魄王侯。我是被世人遺忘沉睡千年的孤獨神女。我看向你的時候,你被釘入不朽神龕,至此死亡於我成空。人不能兩次渡過同一條河流嗎?但你對我來說是注定踏入的阿刻戎,我途經十層地獄,臨頭反而回望你。如真理般美麗也如真理般永恒。我喜歡你。但我會哭,會笑,會思考,喜歡漂亮衣裳,我隻是一個在俄狄浦斯效應下掙紮求生的平凡人。是重生,命運賜我史書必死的身份。你不認可我開掛取寵於眾,但我知道知識改變命運、女性得經濟獨立、我得用師範知識辦學堂教化庶民。運用現代文明邏輯理論在思維領域的自由光輝,社會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融合儒家經學“三統”“三世”說,是獨屬於我的才華價值。(從魏晉文學史的角度寫三國小說,跟古人學習寫古文,考據向,反對穿越開掛,純丕植兄弟競爭向,非骨科,《洛神賦》原型解讀力扛植崔cp大旗,對白夾雜文言文。有曹郭、曹荀、植修、植楨、丕任、丕甄、丕郭、丕尚等純文學故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