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作戰會議(上)(1 / 1)

非洲建國記 詭術木偶 4548 字 11個月前

1916年12月1日,倫敦內閣發表公告:鑒於羅德西亞公司成立多年,持續多年虧損,難以承擔殖民公司職責,是以內閣決定奏請國王陛下撤消羅德西亞公司特許令狀。

12月15日,英王愛德華七世簽署政令注銷羅德西亞公司特許令狀,成立羅德西亞殖民地。

倫敦內閣繼續發表公告,羅德西亞殖民地,暫時委托南華自治領管轄。

南華自治領內閣總理歐陽庚親到倫敦同勞合.喬治首相簽署協議。

羅德西亞殖民地之所以不是直接並入,而是代為管理,是倫敦內閣怕南華故意拖延不出兵。

這件事一天不落簽,總歸是不保險的。

代為管理比殖民公司更加方便一些,內閣副總理史錦庸代表南華自治領,親到羅德西亞公司首府楠普拉,委任前羅德西亞公司總經理戴維.貝爾為羅德西亞殖民地總督。

同時隨同史錦庸前去的還有一大批公務員,這些人將會直接填充羅德西亞殖民地各級政府中,負責具體的行政事務。

為了方便戴維.貝爾更好的執政,南華派出陸永泉擔任羅德西亞殖民地副總督,鄧世聰擔任羅德西亞殖民地議會議長。

戴維.貝爾對此安排自然不會說什麼,他對著到來的兩位同僚表示歡迎。

殖民地成立後,眾多棘手問題都需要他們三人麵對了。

首要問題就是民眾太少,戴維.貝爾向史錦庸副總理請求儘快運送移民過來。

目前殖民地內的華人移民隻有40多萬人,英裔白人1萬多,葡裔2000多。

羅德西亞殖民地至少需要300萬移民才能真正有所發展,目前人力缺口太多。

麵對羅德西亞殖民地的需求,史錦庸隻能無聲苦笑,南華現在缺人口的地方太多了。

因為歐洲大戰,從歐洲運送女性移民的事早就停滯了。

目前南華隻能從遠東、東瀛、朝鮮和東南亞運送移民。

內閣同英國簽訂協議也是為了想去歐洲弄女性移民,不然南華這邊的女性缺口太大,移民過來也不會安心。

目前南華最想弄的女性移民是中亞和南歐的。

中亞亞美尼亞,奧斯曼土耳其人在那邊搞大屠殺,南華過去了正好能救助一些女性移民。

至於奧斯曼土耳其國內的女性,南華不太想要。

之前印度洋上島嶼上和巴林酋長國弄來的阿拉伯女性移民數量並不大,南華還可以改造。

太多了,就沒辦法改造了。

南歐巴爾乾各國的女性移民也很好弄,戰爭是最容易弄到人口的。

巴爾乾那邊的也是斯拉夫人種,且身體強壯性格堅韌。

……

史錦庸對戴維.貝爾安撫了一番後,很快趕回了漢京(比勒陀利亞)。

南華出兵在即,他必須回去做好後勤準備。

……

漢京南郊軍部大樓,石錦堂委員長,連同一眾國防委軍官齊聚一堂。

牆上掛著一副巨大的地圖,上麵是南歐以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部分。

這次的國防委會議,主要是為了商量南華出兵的區域以及作戰範圍的。

“大家都說說吧,我們應該從哪裡切入戰場?”

曲桑乾看了看丁鶴,發現對方並沒有想要發言的意思,他率先開口:“我覺得咱們從奧匈帝國入局最好,奧匈帝國雖然號稱百萬強兵,但是他們針對一個塞爾維亞打了多次,次次丟盔棄甲。

這樣的弱流帝國正好拿來讓我們南華軍刷戰績。”

葉世龍立刻附和曲桑乾的意見,“這個奧匈帝國確實很弱,比之奧斯曼人也更加弱勢。

且他們的皇室幾百年了,必然積攢了大批的家底,咱們正好去抄家。”

德韋特總參謀長卻提出了不同意見,“我覺得我們應該從奧斯曼人土耳其人那邊入手,我們在奧斯曼旁邊占據了一座羅德島,那邊距離奧斯曼土耳其本土很近。

而且奧斯曼在中東的勢力被英法攪得很亂,更加適合我們亂中取利。”

顏翰搖了搖頭,“德韋特總參謀長說的並不對,奧斯曼人還很強盛。

他們同沙俄打了幾百年,而且還在去年取得了加裡波第的大勝,實力未失。

中東大都是沙漠地帶,奧斯曼人並沒有駐紮多少軍隊,他們的核心地帶未失,戰爭潛力還很大,此時同他們戰鬥並不明智。”

石錦堂對於軍官們的分析也是認同,奧匈帝國確實很廢。

偌大一個帝國在1914年中同塞爾維亞打了三次,次次失敗,丟失的輜重裝備比塞爾維亞國內的搜集的還多,但最終塞爾維亞仍舊被同盟國占領了。

奧斯曼帝國雖然被稱為“西亞病夫”,但它在一戰中的表現要強於奧匈帝國。

它在與沙俄交戰的同時,還抗擊著英法的進攻,也曾取得了加裡波利戰役的勝利。

反觀奧匈帝國,似乎沒有取得什麼像樣的勝仗。

戰爭剛剛進行一年的時候,奧匈帝國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一百多萬精銳部隊損失殆儘。

如果不是德國人出手援救,奧匈帝國恐怕會被俄國人徹底打敗。

要知道此時沙俄軍隊的情況十分差勁,連槍支都嚴重不足,幾個人用一支槍。

另外奧匈帝國還有個致命問題,主要是國內的民族問題過於嚴重。

隨著民族主義思潮的興起,國內的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波蘭人、匈牙利人、意大利人都希望這個帝國崩潰。

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也就徹底瓦解了。

……

想到這裡,石錦堂咳嗽了一聲。

“咳咳,大家說的都很對,德國人就交由英法去對付,我們的部隊沒必要啃這個硬骨頭。

奧匈帝國在我看來也是最弱的,可以拿他們下手。”

石委員長一定調,與會的軍官們都紛紛讚同,“委員長說的對,我們就該拿奧匈練手。”

“還得是委員長,法眼如炬,一眼就看穿了奧匈帝國的軟弱之處。”

……

“行了彆拍馬屁了,說正事,選中奧匈帝國是沒錯的,但是我們該從哪裡登陸?”

丁鶴提議道:“門第內哥羅(今黑山共和國)怎麼樣,這個小國都已經被同盟國打滅了,我們從這個國家海岸線隨便選擇一個點登陸就行,然後就能進攻奧匈帝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