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作戰會議(下)(1 / 1)

非洲建國記 詭術木偶 4950 字 11個月前

“會不會太偏了?”

德韋特總參謀長提問道,“這地方距離奧匈帝國的本土比較遠。”

丁鶴嗬嗬笑道:“就是遠,他們的占領軍才不會多,而且當地的民眾也會支持我們。”

總作訓處處長德拉瑞對於丁鶴的話並不認可,“丁司令的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門第內哥羅(黑山)那地方有奧匈帝國海軍的基地卡塔羅(今黑山共和國科托爾港)。

另外奧匈帝國為了防備協約國從陸路攻略這裡,特地安排了一個師的陸軍在港口防守。

我們選擇這裡登陸,恐怕要經過一場大戰啊。”

丁鶴聞言點頭,“哦,這點是我沒有想到。”

曲桑乾看向薛有福,提問道:“薛司令,奧匈帝國的海軍怎麼樣?”

薛有福打開手邊的筆記本,“紙麵數據上,奧匈帝國海軍很強大,截止1914年其總排水量達到37.2萬噸。

奧匈帝國海軍共有4艘無畏型戰列艦、3艘新型前無畏戰列艦、6艘舊式前無畏戰列艦、6艘海防戰艦、3艘裝甲護衛艦、5艘防護巡洋艦、4艘新式巡洋艦、3艘老式雷擊艦以及數十艘魚雷艇。

他們的4艘無畏型戰列艦隻有三艘下水了,最後一艘隻完成了舾裝。

另外3艘前無畏艦都是萬噸巨艦,但是他們的巡洋艦和魚雷艇以及驅逐艦都很差勁。

最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潛艇很少,隻有十多艘。”

聽到這裡,眾人都有些躊躕。

畢竟南華出擊是以陸軍為主,可不是遠洋艦隊。

對方的海軍實力這麼強大,南華可不一定能賺得到便宜。

曲桑乾繼續追問,“協約國就沒有人進攻奧匈海軍嗎?”

“當然有,法國人和英國人經常同奧匈在亞裡的亞海戰鬥,而且協約國在奧特朗托海峽入口處有六艘駐紮在意大利塔蘭托的無畏級戰列艦艦,和六艘駐紮在科孚島的法國無畏級戰列艦。

至於前無畏,意大利有六艘,法國有十艘,英國還有四艘駐紮在塔蘭托。

這些戰艦有力的壓製了奧匈海軍的活動範圍,無法離開亞裡亞德海,他們大多時候使用潛艇和輕型巡洋艦戰鬥。

而大型戰列艦則是懼怕潛艇以及無處不在的水雷。

截止到目前為止,奧匈海軍的損失遠小於協約國海軍。

在亞得裡亞海,奧匈海軍隻損失了舊式巡洋艦岑塔號、兩艘驅逐艦和四艘潛艇。

而協約國方麵損失了一艘無畏艦、兩艘前無畏艦、三艘裝甲巡洋艦、三艘輔助巡洋艦、五艘驅逐艦、兩艘雷擊艦和十一艘潛艇。”

……

石錦堂微微有些歎息,他是知道奧匈海軍的強弱的,以上戰績更多是來自德國人的潛艇作戰。

南華的海、空軍都有了極大進步。

不拿出秀一秀,豈不是錦衣夜行?

“在我看來,奧匈海軍不足為懼。

而且我們的潛艇上裝載的聲呐都已經測試通過了,對付他們的軍艦和潛艇很容易。

且奧匈帝國缺乏飛機,我們隻需要派出戰巡、巡洋艦和潛艇組成的海軍分艦隊就可以打敗他們。”

眾人對於石委員長的信心感到莫名擔心,“委員長,這會不會太冒險了?”

石錦堂嗬嗬一笑,“我意已決,你們做預案吧。”

薛有福看著迷之微笑的石委員長,他忍不住在心裡暗自嘀咕,還說不要讓我們盲目自大,我看你石委員長才是盲目自大。

不過老板發話了,再難也得硬著頭皮上。

“是,那我們就選門第內哥羅登陸吧,這地方有鐵路線直通薩拉熱窩和貝爾格萊德。”

……

石錦堂點頭,繼續發話:“既然選好了登陸地點,下麵大家討論一下派遣部隊的數量,以及艦船配置。”

曲桑乾想了想,“10萬國防軍,搭配10~15萬輔助部隊?”

石錦堂直接搖頭,“此戰我們也不宜派遣太多部隊出擊,人數越多對後勤方麵的壓力越大。”

“那4萬國防軍,4萬輔助部隊?”

8萬作戰部隊,已經不少了。

“嗯,可以。”

“我們從各海外領土訓練了2萬的輔助部隊,這次直接拉過去,剩下的就從本土調運。”

石錦堂點頭,“這些你們陸軍和海軍自行協商就可以了,‘黿’級登陸艇研發成功了吧?”

登陸艇的研發這些年一直沒有停過,“黿”級排水量都已經過萬噸了。

薛有福點頭,“是的,去年就已經成功了,目前已經造出來3艘了,平均排水量在15000噸。”

“這次登陸部隊需要配備甲-1913式裝甲車800輛,以及飛機500架。

為了我們的這些高新裝備能夠順利運轉,我們還要攜帶兩千多的維修技師隊伍,隨同部隊同行。”

石錦堂嗯了一聲,曲桑乾繼續提問,“委員長,這次出擊可以讓部隊攜帶最新的半自動步槍嗎?”

石錦堂想了想,“可以讓部分士兵攜帶,先做實戰測試吧。”

……

南華研發的新式步槍是以“56半”為藍本的NH-1911式,至於“ak47”為藍本的新式步槍已經立項了。

這兩款步槍的研發工作交由哈城軍械研究所和建業軍械研究所分彆設計研發。

NH-1911式步槍,早就研發好了。

隻是石錦堂一直沒有批準軍工廠的大批量生產,畢竟現在的運力不夠。

機械化程度不夠,後勤壓力太大不利於部隊的長途奔襲。

是以,石錦堂隻批準了NH-1911式的小批量生產。

這款步槍的精度較高,一次能裝10發子彈,且子彈遠小於普遍采用的7.7mm*54mm子彈。

采用了更加輕便的7.7mm*39mm子彈,刺刀部分也采用了原版的折疊式劍型刺刀,這種樣式的刺刀更加方便士兵攜帶。

但是也帶來了不便,比如士兵不能用刺刀做一些額外的小事情,這種設計可謂有利有弊。

……

“攜帶1萬支可以嗎?”

“可以,這些部隊先做實戰測試,等到部隊的使用體驗出來以後,再大批量的裝備部隊。

另外叮囑戰士們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要隨意泄露新槍的機密。”

曲桑乾點頭,“是。”

“這次帶隊軍團長,是交由葉秘書長揀選,還是我們陸軍部推薦?”

“還是讓葉世龍揀選吧,我們的隊伍平時實戰的少,要讓軍官多出去曆練一下。”

曲桑乾和葉世龍齊齊點頭,“是。”

ps:查資料,弄到好晚,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