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無名之女(一)(1 / 1)

埃莉亞·格溫無數次地想過,如果她能夠回到少女時代,一定要先狠狠地給妄圖依靠婚姻一步登天的埃莉亞·梅蘭斯一耳光,再帶上崔梅恩遠走高飛,離該死的梅蘭斯家和該死的格溫家遠遠的。

如果那時崔梅恩還沒和她的弟弟結婚就更好了。她會去首都找她,也許可同她一起賣賣牛奶,或者自己想辦法乾點彆的活。

她也許會活得不容易,也許日子遠比她想象中的要艱難,但不論如何,都比她困在自己窄小的臥室裡逐漸腐爛要強一百萬倍。

直到真正嫁入格溫家之前,埃莉亞都自以為自己是個聰明絕頂的人。

同絕大多數同齡人不一樣,埃莉亞的婚姻並非由父母所安排,而是自己決定的。

父母心心念念指望著重返上流社會,為此不惜把已經折磨死三任妻子的老鰥夫之流納入了女婿的備選範圍之中。

既然嫁給誰都不過是一筆交易,埃莉亞便決心乾一樁對自己利益最大的買賣。她偷走父親手中家族祖傳的舊印章,偽裝成一位年邁且頗有權勢的老貴族,向北境發去了信件。此外她還做了些彆的偽造工作,給梅蘭斯家族塑造了一個“已不在權力中心、但仍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老派貴族的形象。

這無疑是一場豪賭。

北境與梅蘭斯封地和首都都相距甚遠,缺乏交流,但誰也不能保證格溫家族沒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事實上,隻要稍微仔細調查調查,或是寫信向首都任意一個家族詢問,埃莉亞的謊言就會被戳破。

然而,也許是格溫家族當真在內陸沒有可供使用的人手,也許是詳細的調查與詢問太耗費時間、而格溫公爵又太迫切地希望與內陸的貴族交好——總之,埃莉亞很快就收到了格溫公爵的回信。

北境大公同意了這門婚事。

她拿著信件得意洋洋地找上了父母。起初聽說她擅自偽造信件時,父親簡直怒不可遏,可當聽說埃莉亞極有可能嫁去富可敵國的北境時,他的怒容又迅速轉變成了燦爛的笑臉。其變臉速度之快,足以令最優秀的戲劇演員汗顏。

有了父母的幫助,與格溫公爵的婚事商議就變得順利了起來。不久後,兩家便敲定了婚期。

對於貴族來說,梅蘭斯與格溫商議婚事的進度未免太快,也許是因為——埃莉亞諷刺地想——兩家都生怕對方反悔的關係。

沒落的梅蘭斯家族指望著埃莉亞站穩腳跟後反哺娘家,而格溫公爵眼界甚高,又因著他那名聲名遠揚的情婦的關係,沒有哪家大貴族願意把女兒嫁給他。他滿以為梅蘭斯還是個極風光的姓氏,生怕到嘴的肥肉飛走呢。

總的來說,締結婚約的雙方都在算計彼此,並且都認為自己是占了便宜的那一方。作為二者之間的交點,埃莉亞承受著來自兩頭的壓力:縱使梅蘭斯家可以暫時放在一邊,等到婚後格溫公爵發現不對勁時,第一個肯定會找她算賬。埃莉亞,你害怕嗎?

在踏入格溫莊園前,埃莉亞的答案都是:不怕。

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將會麵臨複雜險惡的局勢,卻非常樂觀地認為自己會是笑到最後的贏家。

與不愛讀書,更愛研究魔法與劍術的弟弟塞德裡克不同,埃莉亞從小就熱愛曆史、政治與哲學,甚至對軍事也有一定的了解。

父母無數次歎息過,如果埃莉亞是男孩就好了:如果埃莉亞是男孩,她一定會大有出息,甚至還可能重振梅蘭斯一族的輝煌;可她是個女子,縱使她再如何的知識淵博,也隻能嫁與他人、相夫教子,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成日與華服和珠寶為伴。

埃莉亞自己卻不這麼想。她十分憧憬那些曆史中的女王與女大公:她們殺伐果斷、大權獨攬,活得令人羨慕得沒話說。

年輕的埃莉亞·梅蘭斯翻閱過無數史書,她揣摩她們的政治手腕,汲取曆史遺留給她的經驗和教訓,自以為已經學習得十分出色。她將嫁入格溫家視作一次跳板,希望能借此取得更多的財富和權勢——她早已模擬過很多次該如何應對未來的丈夫和他的情婦,堅信勝利對她來說不過是探囊取物。

在埃莉亞走上這塊跳板前,隻有兩個人表達過她的擔憂:她的弟弟塞德裡克,以及崔梅恩。

崔梅恩是塞德裡克的妻子,如果不是因著這層關係,(姑且算是)貴族小姐埃莉亞是不論如何也不可能認識一名牧場女工的。

不過,埃莉亞不願意將她叫做弟媳或是彆的什麼。她和崔梅恩一見如故,聊得很是投緣。雖說崔梅恩並沒有如她一般讀過許多書,卻是名既有見識又有趣的女性。

當她們坐在一起時,埃莉亞通常會給崔梅恩講講曆史,順帶教她認字;崔梅恩則會給她講一些牧場與平民生活的瑣事,這是埃莉亞從未接觸過的。

埃莉亞認為,即使她不是她弟弟的妻子,而隻是一名賣牛奶的女工,假使她們有機會說上話,也一定會像現在這樣成為朋友。

當得知她將要嫁給格溫公爵時,與狂喜的父母和豔羨的親戚不同,崔梅恩在意的是她“是否被逼迫”。

埃莉亞想起當時塞德裡克也是這樣問她,並表示如果她是被逼迫,自己願意幫助她對抗父母。塞德裡克平時看上去沒心沒肺,卻是家裡除她以外唯一一個沒有被權勢與財富晃花眼的人。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他和崔梅恩能走到一起。埃莉亞自己早已對所謂“靈魂契合”的婚姻沒有丁點指望,卻樂意看到朋友能有心意相通的伴侶。思及此處,她不由地露出一個微笑。

她攬過崔梅恩的肩膀,洋洋灑灑地同她暢想了一番自己偉大的計劃。

她的計劃如此周密、如此詳儘,即使是父親聽了也隻會頻頻點頭,讚揚她的智慧,並對埃莉亞執掌格溫家之後的美好未來流露出熱切的期待與憧憬。

而崔梅恩——一名在故事與戲劇中都會被描繪成最貪慕榮華富貴的醜陋形象的鄉下姑娘——卻隻是對她說:“你會很辛苦的。”

埃莉亞激昂膨脹的野心因為這句話而小小地顫抖了一下。她有一瞬間的無措與茫然,旋即便將其拋之腦後。

“我知道。”埃莉亞·格溫聽見年少輕狂的埃莉亞·梅蘭斯說,“這是我自己選的。我有信心能走下去。等我把格溫家族握在手裡了,我就從他那個著名的玫瑰園子裡摘一大捧玫瑰送給你,就當是我送你的禮物。一言為定。”

她沒能履行與崔梅恩的約定。

婚姻生活遠比埃莉亞想象的更加恐怖和——埃莉亞從未見前人用這個詞評價過婚姻,但在她看來沒有比這更合適的詞了——屈辱。

婚後,埃莉亞那個不怎麼高明的騙局很快就被戳穿了。當發現妻子實際來自一個早已落魄的家族、無法給他帶來任何助益時,格溫公爵發了好大的脾氣。他狠狠地給了妻子一巴掌,將她打倒在地,砸爛了臥室裡所有的裝飾。

第二天開始,他就把埃莉亞囚禁在了房間內。

從那日開始,直至死亡,埃莉亞都再也沒能離開過格溫莊園裡自己那間小小的臥室。

她引以為傲的知識、謀略與才華沒能給與她任何幫助。當丈夫可以憑借暴力將她一巴掌扇倒在地,又可以憑借自己絕對的權威將她鎖在房間內時,她很難憑借自己的智慧去與之對抗。

格溫公爵從未將她視作過一名平起平坐、可以與之溝通或交流的對象。

當他以為埃莉亞出身顯赫時,她便是一件值得炫耀的漂亮的飾品,一塊沾滿金錢與權力的肉排,以及一名有資格為他孕育繼承人的體麵的女性;而當埃莉亞失去這一切時,她在他眼中便毫無任何價值。

埃莉亞不是沒有想過被發現後要如何應對。

她本以為憑借著名義上的夫妻關係,自己至少能夠與格溫公爵作簡單的溝通。她足夠聰穎和機智,就算格溫公爵惱恨她單薄的背景,也會願意將她視作一名出色的合作夥伴。

從確定自己會嫁入格溫家族的那一刻起,埃莉亞就一刻不停地行動了起來:她考察了北境的經濟狀況,了解了北境的人口與產業結構,並敏銳地發現了格溫公爵治下的諸多弊端。

隻要給她一定的時間,即使沒有來自家族的支持,她也能成為一名出色的統治者。或者退一萬步說,她可以扶持丈夫成為一名優秀的統治者。

她本想這麼告訴暴怒的丈夫。於是她抬起頭想要爭辯。第一個單詞還沒說出口,丈夫的耳光便已飛到了她的臉上。

埃莉亞逐漸明白,她滿以為自己能夠成為曆史上又一名風光無限的女大公,卻沒有看到更多無法在曆史裡留下姓名的妻子、女性——也許她們也曾如埃莉亞一樣野心勃勃,或是雄心萬丈,卻從一開始就沒有登上牌桌的資格,最終隻能混混沌沌地困在一方狹窄的天地裡,直至去世也無法在曆史中留下半個名字。

那麼我會怎樣?埃莉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