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憐兒是半年前被人從亂墳崗……(1 / 1)

憐兒 多年前的餘音 2579 字 2024-05-01

憐兒是半年前被人從亂墳崗救出來的。

”早則今晚,遲則明日,憐兒就要醒了。“

”麻煩大夫了。這點銀兩.......“

”嗨,多事之秋!這點銀子你們自己收著吧。憐兒的戲,我也看過兩出。他從前唱暈了,九門提督的二公子魯先生把他送到我們藥堂來過。當時看那公子信誓旦旦的,對憐兒十分癡心,沒想到誰也不管他,他落到這個下場。他身上的毒,賴您們的千年老山參所救,已清得七七八八,隻是還須調養一番。“

”聽說,我們把還沒斷氣的這位憐兒公子救回來後,那郡王派人到亂墳崗找過?“

”說句大不敬的話,最是無情帝王家。要不是這位郡王擄了憐兒就走,滿金陵城的人能少了一處看戲的樂趣?至於他的師父師娘,嗨,也是眼裡隻有錢的主兒。將來他到哪裡去呢?這金陵城,又能堅持多久?亂離之世。奉勸二位,待他醒了,給九門提督送封信,看看那位魯公子是否還念舊情,救助一個病人。“

”謝謝您啦!我送您.......“

這些話,都忽隱忽現地傳入了憐兒的耳中,他卻沒有力氣睜開眼睛,發出聲音。他隻是清晰地記得,在喝了張媽強灌進自己嘴裡的那碗藥後,他蘸著剩下的藥汁,在帕子上寫下幾句話,扔給張媽,然後靜靜地躺在床上,等待著黑暗的來臨。

後麵,他仿佛覺得有人在抬著他走,然後他就什麼都不知道了。又不知過了多久,身下潮濕的苔蘚的冷氣將他慢慢逼醒,他忍不住發出了一聲□□。接著就聽見有人走過來說著什麼......

”不,不要送我去魯公子那裡!“他在心裡喊著,卻什麼聲音也發不出來。

他到底還是去了魯過那裡。

魯過救了他。但他不知憐兒還有許多事情要做。比如,他要聯係信夏,但他怎麼也沒有信夏的關係了。他眼下手中無錢,又生逢亂世,不知怎樣才能到鬆江去找信夏哥哥。他想畫幾幅墨梅圖讓丫鬟拿到集市上賣錢,既還了魯過的人情(他知道魯過自己也沒有多少銀兩,他父親如今又丟了官職),或許信夏哥哥也能就此看到,和他聯係到。可是,那個害了母親的胡人老頭,那個藏在暗處的陰險的敵人呢?如果他看見了墨梅圖,不就也知道自己的行蹤了麼?

就在憐兒苦苦思索著人生的價值時,剛剛成立的弘光小朝廷也開始走向迅速毀滅的邊緣。閹黨攫取了政權,清除了忠良後,就大修宮殿,鋪張揚厲,奢侈浪費,全不管前方的烽火狼煙和百姓們的熱切呼聲。弘光帝也驕奢淫逸,"飲醇酒,選淑女",成天尋歡作樂,完全是閹黨手中的一個提線木偶。著名戲曲《桃花扇》中李香君拒絕閹黨人士的糾纏,以死明誌,血濺團扇和在宮中譴責昏君的情節,就發生在這一多事之秋。

弘光帝初即位時所發布的減輕賦稅的方案,也被撕得粉碎,人民的負擔大大加重。為了攫取財賦,這幫人又挖空心思想出辦法,賣官鬻爵,朝廷中越發烏煙瘴氣,一團漆黑。

時間在飛速流逝。到一六四四年年底,清兵已逼近蘇北,金陵已處在極其危險的情勢下,實際情況是已無退路了。但弘光帝仍在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閹黨也照樣在爭權奪利。儘管史可法仍在極艱苦的條件下聯絡四方,籌備出戰,但馬、阮等人還是決不為他籌劃軍餉,毫無備戰決心,對史可法報來的緊急軍情輕描淡寫,擱置一邊,一心隻想與清朝求和,效仿曆史上的東晉、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左。史可法痛心疾首地上疏皇帝,指明這種消極的情況是非常危險的,昔日東晉君臣想的是力圖中興,打回老家,才僅僅保住了江南的地盤;南宋君臣儘力想在楚、蜀一帶立國,但也隻是定都臨安(今杭州),苟延殘喘了百年;而今天的南明君臣,卻隻想求和,保住江南小天地,是比東晉、南宋統治者還不如,還沒誌氣,這樣隻能無立錐之地。正所謂"蓋偏安者,恢複之退步;未能誌在偏安,而遽能自立者也。"但這義憤填膺的奏折在紙醉金迷的小朝廷看來,依舊隻是一紙空文。

儘管滿心悲憤,但史可法依舊率領人馬兢兢業業地守衛在江上,甚至犧牲吃飯睡覺的時間,不敢有半點馬虎。清朝統治者幾次想利用頗為"有效"的誘降方法來勸誘他投降,都被嚴辭拒絕。

程長妙匆匆忙忙地從長廊裡轉出來,手裡拿著作戰地圖。

”將軍,有個叫信夏的公子求見。“副官稟報。

”信夏?那個江南才子?“程長妙一驚,忙說:”請。“

”鬆江夏存古,求見史大人。“信夏踏進大門,映著身後剛開的梅花,寬額廣頤,顯得風采不凡。

”夏公子,早聞你的大名。“程長妙迎上去,”原來你這麼年輕,隻有十六七歲的樣子。“

”我十六了,已經娶親。亂世投身抗敵,不能不留個後代。“信夏十分坦誠。

”哦,也是十六歲。“魯過喃喃道。

”我的義弟,亦夏,和我說起過你。“信夏看著程長妙的眼睛,意味深長地說。

”義弟?“

”他後來不幸墮入優倡之流,但他的心,是乾淨的。“

”你是說......憐兒?“

程長妙激動地站起來,問:”你可有憐兒的消息?“

”一年前就沒了信息。“信夏歎口氣,”程將軍,現在不是談論私人情感的時候。我想求見史大人。“

”哦,哦。“程長妙點點頭,鎮靜下來,道:”史大人兩天沒合眼了,能不能等一等......“

”不!我已經收到了李自成殘部高一功的飛鴿傳書。“

”李自成?“

”對。你很吃驚是吧?其實我和李自成起義軍一直有聯係,從他們占領北京城前,就有來往。“

”你竟......“

”你還記得有一次憐兒托你給北方的朋友捎一封信嗎?那封信,就是我寫的。收信人,就是李自成部下劉體純。“

”你!你怎麼把憐兒也拉進來了?“

”他為何不能被拉進來?他是我夏家收養的孤兒,他身上流著忠臣的血。不瞞你說,他為我做過很多事。如果不是被那個郡王強擄走了,還能做更多事。明朝早就要亡了!現在看來,李自成也要亡了。胡人,就是我們最大的敵人!程將軍,請引見!“

信夏一掀長袍前襟,往前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