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家是農村常見的磚瓦房,蕭紅小的時候,和爺爺奶奶睡在同一側房間,中間隻用櫃子隔開,留出一條窄道,蕭紅一個人睡裡麵的床,床對麵放著家裡唯一的一台電視,爺爺奶奶睡在櫃子的另一邊。
蕭紅從小便有些膽小,打雷閃電的時候,還會鬨著想讓奶奶陪著一起睡。爺爺奶奶當時都已經睡下,奶奶邊抱怨著邊起來,但是還沒等她起來,蕭紅卻鬨了脾氣,自己把燈關了。於是奶奶又抱怨著躺回去了。
後來蕭紅大了點,便一個人睡在這邊,爺爺奶奶搬去了另一側的房間。那間房間蕭紅不常進去,進去的時候能看見掛在牆上的結婚照與自己的獎狀。
那張婚紗照上麵的是蕭紅的爸爸媽媽,蕭紅的爸爸媽媽在她三歲多的時候就外出打工了,在家裡安裝了座機之後,還經常打電話回來。
一開始蕭紅還比較積極地去接,聽那邊關心的問話:“吃了飯沒有?吃的什麼?在學校怎麼樣?跟不跟得上?……”等等,諸如此類瑣碎的話語。但是在每次都是相同的問話,重複的問答,並且在問話之後話題總是會轉到學習,並且都是以要好好學習,專心聽講等話結尾。久而久之,蕭紅就不再去接了。再打來電話,都是爺爺奶奶去接了。
但是蕭紅也是見過她爸爸的,爸爸幾年會回來一次,一回來看見她,就會捧著蕭紅的脖子,把她提起來,笑著說看看她重了沒有。
蕭紅也見過一次她的媽媽,媽媽打工身體不太好,而且很暈車,所以很難得回來一次。她回來的那一次,蕭紅直愣愣地盯著她看,不認識她是誰。親戚逗她,指著結婚照讓蕭紅看看,蕭紅才有點反應過來,但是還是叫不出口。
媽媽一直在偷偷看她,蕭紅喝飲料的時候,喝了一點,媽媽說口渴,拿過去喝了一口,然後還給了蕭紅。蕭紅拿回來,偷偷地用袖口擦了擦瓶口,被媽媽看見了。媽媽就笑話她:“瞧,她還嫌棄我喝了她的,在用袖子擦呢!”
親戚們也都看過來,跟著笑了笑。蕭紅更不好意思了,沒再擦了,抱著飲料跑了。
還有吃飯的時候,蕭紅每次都會挖最中間的飯,挖出個圓洞,媽媽在她後麵盛飯,看見她挖出來的洞,盛好飯邊出來邊說她:“蕭紅,你怎麼這麼自私。”
親戚們不解,她說:“彆人都是從旁邊盛飯,她從中間挖個洞,讓彆人怎麼盛。”
親戚們都笑開了,蕭紅很不好意思了,看了眼爺爺,爺爺也在跟著笑,就不好意思地笑笑低下頭扒飯了。
蕭紅從小就知道自己家是一個大家族,一個原因是她有很多哥哥姐姐,再就是每年過年的時候,家裡會來很多親戚,她要叫很多人。爺爺奶奶有四個女兒,一個小兒子。蕭紅的媽媽是大女兒。對於蕭紅來說就是,她有大阿姨家的表哥杜帥,有小阿姨家的表姐宋蕊,還有一個姐姐蕭初文。
他們放暑假和寒假就會過來玩,蕭紅一直喊他們帥哥、蕊姐和文姐。蕭紅小的時候愛哭,表哥又愛逗她,於是常常就會逗著逗著哭起來,蕭紅還會告狀,這就很可怕了,最後是年齡最大的文姐先被說一頓,然後是表哥。奶奶說完走了,文姐就會埋怨蕭紅和表哥,讓她白挨一頓說。
蕭紅一直都很喜歡他們,偶爾也會想一想帥哥是大阿姨家的,蕊姐是小阿姨家的,那麼文姐的爸爸媽媽是誰呢?他們也不叫爺爺奶奶,而是稱呼為外公外婆。外公外婆是什麼呢?為什麼隻有自己喊爺爺奶奶呢?蕭紅不明白,但是因為這一特殊的稱呼,因為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她還自覺有些得意有些高興。
爺爺家旁邊住著姥姥,是爺爺的媽媽,是一個瘦弱、佝僂著身體、個子不高、不愛笑、話少的老太太,身上常年有一股檀香,不難聞。但是蕭紅並不知道檀香是什麼,她隻知道老太太身上和家裡都是這種味道,不難聞,還挺好聞的。老太太比較嚴肅,小孩有點怕她。農村的房子前麵一般是住人的,後麵是廚房和廁所,再從後門出去,是自家的菜田。蕭紅和小夥伴熱愛探險,就會在飯點的時候,趁老太太在廚房,偷偷溜進去,然後就聞到和老太太身上一樣的味道,循著味道來到老太太房間,味道更濃了,老太太房間供著一尊佛像,佛像前點著兩柱香,兩柱香上嫋嫋冒著兩縷煙,彎彎繞繞地向上蔓延,消散在空氣裡。
蕭紅和小夥伴打量了一圈,隻有佛像,一個老舊的櫃子,一張床,沒有什麼稀奇的,於是又悄悄關上門出去了。但是姥姥偶爾會和蕭紅說話,姥姥平常就沿著村裡的路走,拿一個蛇皮袋撿點紙箱。蕭紅不怕她,隻是和姥姥沒什麼話講,但是有一次姥姥還從腰間拿出一個布袋子,翻出錢來,讓蕭紅拿著去買零食吃。
姥姥也生了很多小孩,爺爺排行第二,所以蕭紅也有了大爺爺,三奶奶,四爺爺,五爺爺和小爺爺。大爺爺極少才從外麵回來一次,至於三爺爺,蕭紅一次偶然才聽說早早地去世了,三奶奶就住在蕭紅隔壁,是路邊第一家,帶著一個孫子,叫呂元甲。蕭紅有點討厭他,因為他太調皮了,不愛跟他玩。
四爺爺總是在外麵喝酒,蕭紅每次見他都是一副醉醺醺的樣子,周身都是酒味。但是四爺爺總是看見蕭紅就笑,誇蕭紅會讀書,對蕭紅說:“好好讀書,給爺爺奶奶爭氣,以後要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將來要報答他們。”
還說:“以後找個好工作,要記得你的四爺爺啊。”
調笑著問蕭紅:“將來會不會忘了你四爺爺?以後不會把你四爺爺忘了吧?”
蕭紅這個時候就會跟著大人笑一笑,頭幾次還會回答他:“不會。”
後來問的多了,蕭紅就會在他說:“以後不要忘記你四爺爺啊。”的時候,隻靦腆地笑笑。
五爺爺一家住在村裡後排,見得少。小爺爺住在同排,但是卻很少見到人。但是蕭紅卻直覺地覺得他不喜歡自己。偶爾大家會在蕭紅和三奶奶屋前的平台上搬了凳子坐在一起聊天,蕭紅家的平台和三奶奶家的連在一起,特彆大很寬闊。聚在一起說說笑笑的時候,不知道什麼時候蕭紅發現,小爺爺就比較愛去逗呂元甲玩,對自己卻好像很少這樣。
但是小爺爺家有兩個比蕭紅大的叔叔,呂成化和呂興業。雖然叫叔叔,可是蕭紅覺得他們明明和表哥表姐一樣大,蕭紅也很喜歡他們。蕭紅長身體的時候還和小夥伴跟著兩個叔叔一起去玩,具體去玩什麼蕭紅後來早就忘記了,隻記得那次跟著走了好久好久,回到家的那天晚上,半夜哭著喊腿疼。
有的時候,村裡人和親戚會逗她,指著爺爺奶奶問她:“這是誰啊?知不知道這是誰啊?”
還會問她:“以後回不回南丁鎮?以後會不會一去南丁鎮就不回來了?”
“知不知道南丁鎮是哪裡?”
“你爸媽是誰知不知道?你爸媽去哪裡了?”
“你爸媽是不是不回來了?你爸媽不要你咯。”
“你是南丁鎮的,你知不知道?”
“你是南丁人不是我們榆林人,你知不知道?”爺爺奶奶家是榆林市的一個村子。
“你是南丁人,你應該在南丁鎮長大,你應該去南丁鎮。”
諸如此類的話,蕭紅聽過不少,她對於南丁鎮這個地方也有了些印象。但是她還是不明白,爺爺奶奶也從來沒有對她說過什麼。
直到有一天,她突然靈光一現,開了竅。她突然明白過來:啊,原來文姐的爸爸媽媽就是她的爸爸媽媽,文姐不是文姐,是她的親姐,是她的親姐姐。原來不是她特彆,不是她不一樣,是她叫錯了,是她搞錯了,彆人叫的才是對的,是她什麼都不知道。
她想到每次親戚來的時候,彆人都是叫著外公外婆,隻有她大聲喊著爺爺奶奶。她想到她當著大家的麵這樣喊,她想難怪村裡人都這樣說,她想是不是大家都知道,她想大家都聽著她這麼喊……
蕭紅有點難為情了,再一次在家裡喊爺爺奶奶的時候,她突然有點猶豫了,她想是不是也該喊外公外婆,她張了張嘴,略微有點沒底氣地,還是喊出了爺爺奶奶。
暑假的時候,親戚還是把小孩送過來玩,這一次,蕭紅有些難為情地把文姐改成了:“姐”。有了第一次之後,蕭紅就一直這樣叫了,她也有的時候跟著哥哥姐姐一起叫外公外婆,但是她還是不習慣,就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混著叫,她覺得彆扭極了,更多的時候還是稱呼為爺爺奶奶。
媽媽還接過蕭紅和姐姐去打工的城市玩,打工的城市是太興市,離榆林市很遠,要坐好幾天的火車,蕭紅、姐姐和媽媽坐在一排座位上,白天就把窗戶打開,看著窗外覺得新奇。等到晚上,蕭紅困了,就躺在媽媽和姐姐的腿上睡。蕭紅睡相很差,嫌腿伸不直一直亂踢。
到了太興市,爸爸媽媽要出門上班,白天姐姐就帶著蕭紅在樓下的健身器材區玩,小區樓下像個小公園,路邊種著竹子,姐姐牽著蕭紅走在小區樓下的碎石路上,經過一處人少的區域,兩邊的竹子能把人擋住。蕭紅看見碎石路旁竹子前站在一個像流浪漢的人,拿著一根竹竿,看著蕭紅伸手,姐姐突然緊緊抓著蕭紅的手往前跑,跑到居民樓旁才停下來。
姐姐和蕭紅喘著氣,蕭紅問:“姐,你怎麼了?”
姐姐說那個人不是好人,專門捉小孩的,然後就帶著蕭紅上樓了。
有一天蕭紅在爸媽租的房子裡醒過來,結果起來一看一個人也沒有,蕭紅想了想,就把帶上就下樓去找他們了,到了樓下,就遇到了往回走的三人,媽媽就問她怎麼下來了。
蕭紅:“一起來看見你們都不在,就下來找你們了。”
媽媽問她:“那你門關了嗎?鎖門沒有?”
蕭紅搖頭:“沒鎖,但是我把門帶上了。”
爸爸媽媽趕緊往家趕,蕭紅才知道自己辦了壞事,跟在後麵。
到了家看了看,爸爸媽媽才鬆了口氣,就說:“你怎麼出門沒鎖門呢?這裡不像你們村裡,把門一帶就到處跑,這裡出門都是要鎖門的。”
蕭紅不好意思地點頭。
暑期的時候,蕭紅還和奶奶去了小阿姨家,這個時候小阿姨一家在外麵開了一家早餐店,有時做出來了就會讓奶奶和蕭紅嘗嘗味道,吃不完的也會讓奶奶和蕭紅吃,蕭紅最喜歡吃做的熱熱的米酒小湯圓。
當時店裡沒有廁所,要上廁所就要去店旁邊的公廁裡麵,但是公廁門口有兩個人看著,進出要收費,一次五角錢。
小阿姨看蕭紅還小,就說:“小紅,你就直接進去,彆人問起就說不知道要交錢,他們看你還小,不會為難你的。”
蕭紅很緊張的就去了,慢慢的走進去,門口的人沒有問,等到蕭紅出來的時候,門口的人就問她:“你沒交錢啊?你的錢呢?”
蕭紅的心一下子提了起來,緊張的回頭佯為不知地望著那個人,門口的人看了看她,不耐煩地擺手:“算了算了算了,走吧走吧走吧。”就讓蕭紅走了。
蕭紅回到店裡,小阿姨問她:“怎麼樣?問了你沒有,是不是沒要你錢?”
蕭紅點頭:“沒有,我出來的時候問了我一下,但是沒要我錢。”
但是蕭紅還是覺得很不好意思,而且很怕門口的人記住了她,下一次就戳穿她,於是再去上廁所的時候,小阿姨讓她直接去,她就很猶豫,麵上很為難。
小阿姨看了,就笑著從抽屜裡拿了錢給她:“去吧。”
蕭紅就拿著去了,這次很順利,但是蕭紅覺得自己又給小阿姨添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