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青少年篇(1 / 1)

倒生子 長弓姥 8300 字 2024-05-01

(一)中學時光

小學的最後一個六一兒童節,學校組織去鄉人民大會堂參加活動,最後每個班安排兩名班乾部上台為老師獻花,小芬有幸被選上了,對她來說也蠻有意義的,畢竟是小學最後一個兒童節了,老師也說了,上初中就不是兒童了,以後過五四青年節了。

要求獻花的學生服裝統一:白襯衫,天藍校服褲子,白球鞋。

小芬回去跟蘭英一說,蘭英隨即就一通罵:“往那塊一站瘦不拉嘰,矮咕隆咚的,我白襯衫你又穿不上,新買一件,能穿幾次呀?你馬上不長個子了?到時候扔得不浪費?白衣裳多難洗,你還曉得呀?一天到晚就曉找人麻煩!上台獻什麼花?不能吃不能喝又不能拿錢,一點好處都沒的,有什麼意思?”小芬想起來那場因為舍不得買票沒有看到的電影的遺憾,想起了電子琴的破滅,急得直哭,但也知道蘭英是決計不會給她買的了,心灰意冷的一塌糊塗。

最後有兩個同學借了她白襯衫和白球鞋,才沒有錯過最後一次,再造成遺憾。

後來有鄰居告訴蘭英時,蘭英急切地在鄰居麵前辯解:“哪裡不給她買,是她那幾天太不上路子了,又不好好說清楚,把我們弄氣起來了,有錢也不給她買,哪曉得這個忤逆子氣性大呢,跑去跟人家借了。”

回家後徹頭徹尾地狠狠罵了一通:因為找彆人借,丟了他們的臉!

小芬隻是默默地看著,就像看了一出輕喜劇。

小學升初中她的成績中上等,並不是最好的,也不知為何會進了重點班?有幸碰到了幽默風趣的語文老師古老師;發音標準,且教學不呆板的英語老師曾老師;還有除了外婆外,對她性格、品行影響最大的一個老師—數學袁老師。

袁老師是這個縣城為數不多的幾個特級教師中的一個,那時能成為他的學生是很傲驕的,他的德行操守在當地是“景行行止”的佼佼者,許多家長都四處托關係要把伢子送到他班上,小芬這樣的成績也不知走的什麼“錦鯉”運,沒有找關係,也不是因為成績拔尖,居然就進入全校囑目的初一(一)班,也就是重點班。

一般上課二十分鐘後,小芬會經常望呆、走神、做小動作、開小差,袁老師也不點名批評,就一邊講課一邊慢慢從講台踱過來,站在她桌前用抑揚頓挫的語調或者肢體動作上稍稍誇張一點,來形容題型,表達題意,也順便拉回了小芬的注意力。

回過神的小芬迎上一雙既嚴厲又慈藹的眼睛,吐吐舌頭,不好意思地低下頭看著書,認真聽講,那雙眼睛帶著笑意看了看紅著臉低頭抿嘴專心聽講的小女孩,再繼續講著課慢慢渡回講台前。

有時候小芬做作業過程全算對了,答案卻寫錯了,或者難題會做了,簡單容易的題目反而粗心大意錯了,袁老師就故意凶巴巴地揪她耳朵,手上動作非常輕柔,等小芬當著他的麵認真計算一遍,正確過關了,再在她頭上輕拍一下,假裝威脅說:“下次再馬虎,就把手先伸過來,鞭子打十下,再罰站!”小芬調皮地吐著舌頭一蹦一跳地出去玩了。

好運再次降臨,初一下學期居然和班長一起當起了升旗手。

每周一升旗儀式開始前,她和班長兩人扛著一麵五星紅旗,驕傲地走向升旗台,然後用袁老師教的“牛扣結”把紅旗固定在繩索上,再在國歌聲中緩緩拉動繩子,讓五星紅旗緩緩升起,直到旗杆頂,音樂也正好結束。那是多麼自豪,讓好多同學羨慕的好事兒,居然就這樣落在她頭上了。小芬知道肯定是袁老師推薦的,要珍惜這樣的好運氣。可惜初二下學期因課業繁重起來,有時候當天忘記降旗了,就讓五星紅旗在旗杆上過夜,遇到雨雪霜降天氣,很是糟蹋紅旗,有時袁老師發現了,會幫忙降旗,然後會說:“不能這麼對待五星紅旗,以後不可這樣。”但從未過分嚴厲的訓斥過她們倆。直到初三畢業前,兩年半的升旗手生涯中,就換了兩麵紅旗。

多年後每每想起,噓唏不已,懊惱自己年少不懂事,那樣的榮耀不是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遇到的,特彆是後來改為每周每班推選人來輪流升旗護旗,而她們卻霸享了兩年多呀!

初二下學期開始,學校有晚自習了。這些年經文國生意是做得紅紅火火,而蘭英也經常去南京小住一些日子,幫忙漿洗打掃,夫妻也團聚一番,這時候小芬就托付給外婆照顧了。柳老太畢竟年齡也大了,總不能每晚讓她接送。就準備讓小芬住校,正準備申請時,袁老師找到她,讓她住到他家,跟她女兒袁小芸一起住。

袁小芸跟小芬同班,將袁老師夫婦倆的優點集齊了。白皮膚,大眼睛,身後垂著一條又黑又亮的粗長的麻花辮。那些年正好流行李春波的《小芳》,好多調皮的男生總喜歡對著袁小芸唱著: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

就這樣,小芬被袁老師和師娘“領”回家,和袁小芸開始一起吃住,成為他們家的“乾”女兒。晚自習到家後,常有雞湯或魚湯加餐補充營養;早晨起床洗漱後,餐桌上雞蛋、香甜的饅頭、牛奶……早早準備好了。怕小芬拘謹不習慣,給她碗裡預先裝滿,每次都是吃得飽鼓鼓地去學校。袁老師的家離學校才一百米左右,非常方便。

有時晚上寫作業累了,袁老師還會表演一段揚琴。很久很久以後,小芬恍惚中又回到多年前,跟師娘師妹一起聽老師敲揚琴……

就這樣被他們當成女兒一起來愛護,直至初三畢業前,停止晚自習。那時她偶爾心裡會生出“時光就此停住”多好呀!可是歲月卻不會就此溫柔而滯,多年後這個得蒙真心而待的“女兒”因為無奈的 “產後抑鬱症”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就此永彆了。

住在袁老師家的一年半中,經文國夫婦一起來過三次,都是來送東西,並和袁老師夫婦道謝打招呼的。年中的時候送來了雙黃鴨蛋和幾袋奶粉;年末的時候送來了幾條大青魚,並當場宰殺清洗乾淨,後麵幾天小芬都能喝到美味的魚頭湯,和豆腐燒魚雜,魚身醃上,來年大青菜梗煮鹹魚塊可是餐桌上的美味。

一進門,互相寒喧後,坐定了,經文國便說:“這個伢子笨呢,四歲才開口說話;睡覺也糊塗,小時候經常尿床。有什麼不上套數的,袁老師,你們不要有顧忌,該打就打,該訓就訓。我自己伢子我曉得呢,不能慣,給點個顏色就開染坊了!”

本來站在廊沿上的小芬,看著井灘上媽媽在殺魚、洗魚,聽著身後堂屋中傳來爸爸和袁老師、師娘的說話聲,非常開心。聽得爸爸一上來的“下馬威”,立時心臟似墜了顆石頭,整張臉瞬間像吃了一大口朝天椒似的,無法抗拒地火燒火辣起來,兀自低頭專注於兩隻互相緊纏的手和胡亂糾結在一起的手指。

不知該不該躲進房中,思前度後一番,還是杵在原地,儘力忍耐突突跳著的太陽穴。可能是她的慌亂無措的小動作引起師娘的注意了,隻聽得她說:“開口遲的人有天賦呢,以後長大了聰明呢!哪個伢子小時候不尿床呀?她也就是晚上睡覺蹬被子,兩個伢子晚上都歡喜蹬被子,有時候她們自己冷了,就拿被子蓋了,有時候我們夜裡起來看到了,順便蓋下子。伢子都這樣的,有幾個睡覺老實的?”

聽得師娘的話,她的神智恢複了一些,腦袋中瘋狂出現跟外婆睡覺的那些情景,心中泛出陣陣濃烈的悸動與感激。知道自己睡眠比較重,原來半夜三更自己睡得像小豬一樣“死”時,師娘會過來給她們蓋被子。

她隻記得上次重感冒時,晚上睡覺前師娘“逼”她喝了一大碗熱騰騰的紅糖薑湯,上午早自習剛下,讓被袁老師領到辦公室喝下一大杯熱乎乎感冒衝劑。幾天後感冒終於好了,袁老師和師娘也終於定了心,但看她生病廋了一圈,又天天早晚儘力給她增加營養,吃得她和師妹倆常常偷偷跑掉,害怕哪天把肚皮撐破了。

平定好微微顫抖的心緒,便去到井灘上幫媽媽一起打水,衝洗大青魚。

回來的路上經文國推著自行車,一家人一起慢慢往家走去。蘭英路上問:“上次送來的鴨蛋,你吃到過嗎?”看到小芬點頭,又問:“吃了幾次?一次給你吃幾個的?奶粉衝給你喝過嗎?”

“很多,記不得了。”不滿意小芬的回答,蘭英沉下臉“在外麵住了,翅膀硬了?我們管不了了?吃多少東西記不得呀?什麼態度呀?”

小芬扭頭看著媽媽,她臉上不僅有歲月留下的印痕,也有她與生活擰巴的氣息。

或許感受到小芬眼中的冷淡與疏離,蘭英心底的火直衝眼中,“你什麼眼神呀?長到一百歲也要聽我們的話,由不得你烏七八糟的自說自話。”

“一百歲”讓小芬心頭一震,覺得陽光有點晃眼,下意識地想開口說話,無奈喉嚨生澀發乾,隻微微張了幾次嘴巴,遂緩慢艱難地搖了搖頭,鬱悶又沉悶地繼續機械地往前走著。

蘭英一口氣也堵在心中,奈何路上不便訓斥和動手,破壞他們夫妻在外的好形象。腦中又想起上次丈夫一個生意夥伴的老婆跟她說的話:“我們經常在外麵做生意,孩子越來越大,好長時間回去一次,少跟孩子動手,要好好說,不然孩子就越來越不貼心了。”

這樣一來,心也堵,氣也不順,但還要竭力壓住胸中的怒火。特彆是遠遠看到迎麵走來村裡的熟人時,更是快速調整好自己臉色,作出一家三口上街回來的祥和畫麵。

好不容易熬到爸爸媽媽要回南京去了,小芬前一天晚自習後跟爸爸騎車回來,路上聽到這個消息,沒有月亮的晚上,她的心裡仍敞亮,抬頭似看到滿天星星都在調皮的眨眼睛,一路上暗暗樂的下巴快掉下來了。

第二天大早她仍背著書包騎車去學校了。夫妻倆並沒有等到女兒親熱或不舍的道彆,對於經文國前一晚的試探也深深失望,蘭英聽到丈夫回來在房中小聲說:“我告訴她明個我們就回南京了,這個細丫頭就‘哦’了一下子,什麼東西都沒說。媽的,真生個忤逆子!”

“倒生子呀!不孝子呀!”蘭英也附和一句。夫妻各自洗漱好,眼底帶著一層的灰暗,憤恨艱難地入睡了!

語文古老師帶這一屆時剛剛進入教師行業,身上還遺留著一些學生時代的桀驁不訓,一些意氣風發,一些激情曠達,他的語文課不像尋常語文老師那樣,按標準的上課套路,對著教編材料傳送標準答案,備戰中考即可。他上課風趣幽默,乍看沒有按教學大綱走,看似隨心所欲,興之所往,天馬行空,實際上教學大綱主內容早就囊括其中,且慢慢滲透許多課外內容,讓小芬和同學們一起汲取許多未曾聽過看過的新知識。有時會就著當中一個知識點海侃一段,一堂課下來往往都會超過45分鐘。這樣循序漸進中打開了小芬那狹窄的視野,激發了她閱讀上的渴望,但是由於當時不能夠自主買書,更沒處借書,所以每當看到書籍或是哪怕寫有文字的紙片,她都好奇地拿起讀一讀,這種長期處於饑餓的閱讀狀態直到上大學,一頭紮進校圖書館後,才得以緩解!

有一次,下午最後一節課是古老師的課,當天正好是重陽節,最後十來分鐘古老師把書一合,說:“來,我們來一首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頓時全班沸騰起來,古老師起了個頭,全班著著一起吟誦,後來聲音越來越大,振聾發聵,幾乎應該響徹了整個校園。結束後幾個調皮的男生甚至站了起來,吹出此起彼伏的口哨,哨聲肆意飛揚在教室中,校園中……

那一次的震撼,讓小芬深深愛上了古詩詞,愛極了徜徉其間,去領略,去感同身受,去體悟那些豪情壯誌,悲歡離合,淡泊寧靜,謙和恭讓……

初一下學期的暑假,經文濤家大女兒大學畢業了,學校的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還有許多的書。因為家中太擁擠,便將一部分工作中用不上的書籍放到小芬房中。這真是一個幸運的機遇。滿滿兩大木箱的書,那個充盈豐盛的暑假呀,小芬瘋狂地、一本接一本地看,吃飯看,走路看,燒火做飯看,大熱天晚上關在房間,坐在遮好蚊帳的床上,汗流浹背地看……瘋魔一樣看完一箱後,開始羞澀地模仿,終於有幾篇作文得古老師青睞,作為範文在班上被他大聲朗讀出來,於是信心大增,大膽地悄悄地寫下去。雖然文筆稚嫩,甚至上不得台麵,但再也沒有停下手中的筆和心中的文學夢,許多的跌宕和靜謐,留成一段赤橙黃綠青藍紫的人生彩帶,偶爾回憶……

當英語曾老師讓小芬當英語課代表時,她是真的以為自己聽錯了,英語成績不是班級最好的,發音有時也不那麼標準,學習英語的興趣當然也決沒有那群活躍的英語迷們熱情,這種好事想破腦袋也不會輪到她呀!最開始想著把屬於科代表的事做好,比如收發作業試卷,傳達老師指令呀。因為課代表近距離接觸到曾老師的辦公桌,能看到一些平時上課不會看到講到的課外繪本或畫報,有時候去辦公室正好碰到曾老師不忙,還會給她講些簡單的課外知識,就這樣慢慢提起了她的興趣,不知不覺中英語成績提高了不少,當然得到表揚鼓勵的機會也多了,興趣就更加濃厚了。可惜初三換了個英語老師,不僅小芬,全班同學的英語熱情都銳減。多年後同學聚會,提起學校往事,換英語老師的遺憾還縈繞在大家心頭,感慨之餘對曾老師的懷念之情由衷儘表。

知道自己英語成績在班上一點也不出色,感念老師的信任和關懷,小芬暗暗發狠,每天早起半小時,站在院子裡,沫著晨光,背誦英語單詞和課文。隨身聽已開始流行,此時經文國的生意也做得不錯,發了筆小財,不僅家中的裝修時尚現代,還裝了一部全村唯一的家庭電話,添置了當時比較有名的熊貓彩電和組合音響,音響開到最大音量時,左鄰右舍延續五、六家都能清楚聽到,有時鄰居結伴來玩,大家當成卡拉OK一樣,鬨哄哄地唱歌,錄歌。小芬趁機跟經文國說買個隨聲聽,學英語方便。豈料,蘭英聽了,立刻尖酸地說:“學英語?就你這成績,當英語課代表,不是‘瞎貓撞上死老鼠——運氣好’,就是老師大意看走眼了,還指望當得長久?”

經文國也跟著說:“你說得好聽,為了學英語,當我們不知道?現在好多伢子整天拿個這東西在手上,連一根線塞耳朵裡,搖頭晃腦地邊走邊唱,哪像個學生,一群小混混!好的不學,壞的學起來倒蠻快的?你就想那樣吊兒郎當?到處丟我們臉,讓彆人背後戳我們脊梁骨?你這個不要臉的東西,儘乾這些忤逆不孝的事!扶不上牆的忤逆東西!家裡裝這麼高級還不滿意!”

有些東西無法替代,更不能過後彌補!高檔的組合音響替代不了可以隨身聽英語磁帶,糾正讀音的隨身聽;成年後自己買的MP3也無法撫平過期的遺憾!有些東西失去了,就是永遠!有些情感消磨了,不是一天、一時、一刻,是經年累月遺耗殆儘的結果,像樹乾的年輪,時間的刻痕!

初三下半學期,小芬還沒發育。柳老太在電話裡跟蘭英說:“老大個子也那麼高呢,我看伢子個子怎麼還不長,這麼大了那個還沒來,你這回子家來是不是帶她去那個老中醫家看下子?”

沒過幾日蘭英便回來了,母親本出生中醫世家,她自己也會許多民間土偏方,所以她對伢子身體發育不太放心,就要重視起來。

聽說媽媽回來了,小芬特意跟袁老師說,晚上回家住,晚自習提早一點走。

雖然家境一年勝過一年,吃穿各方麵不用愁了。每次爸爸媽媽回來,都帶回好多零食牛奶等等。但是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她也不是不想,彆的同學家長會時她會想;天氣不好突然下雨時,有時是袁老師給她拿傘,有時是外婆送過來,但是她一看彆的家長給孩子送傘,她心裡非常落寞。

晚飯後祖孫三代都窩在蘭英大房間裡看電視聊天。一節連續劇結束了,就是廣告時間。看媽媽和外婆正談得歡,大人的話題她不太明白,也插不上嘴,便每看一個廣告就大聲地說:“你們快看,這個好好玩!綠箭口香糖,媽媽你吃到過嗎?”

“沒有!”

“日立空調!媽媽,什麼是空調呀?”

“比電風扇好,夏天用的。你爸爸辦公室裡就有,等下次帶你去就看到了!”

“三九感冒靈!這個我知道,上次感冒,袁老師泡給我喝的,說是中藥,但是不苦!”

蘭英正跟母親談天,便有一搭沒一搭的應和著,而且她也喜歡家中今晚的樣子。

“方便麵是什麼?媽媽,你吃過嗎?......媽媽......嗎丁啉是什麼?媽媽!.....”

“你個炮子子!什麼都來問我,啊?這個藥也來問我?你是想我早點死吧!一天到晚跟你家奶奶一個樣子,見不得我好,巴不得我早點個死......”

“伢子就是看到稀奇,以為你在外麵見得多,問問,大晚上在這塊瞎說!”柳老太看外孫女今晚高興的發起人來瘋,也是歡喜,這會兒讓女兒這麼一訓,立時癟著嘴,紅著臉,雖然還看著電視,但隻僵坐著,便嗔怪女兒。

大約母親這麼一說,蘭英也覺得自己脾氣發得有點拎不上手,過一會兒便說:“不早了,快去睡覺,明個還要上學呢!”

得了媽媽的逐客令,小芬立馬起身回自己房間睡覺了,躺下好久,耳朵還發燙呢。

這邊蘭英也覺無趣,跟母親再說一會兒,便都睡下了。

人躺下了,心裡在盤著自己今晚怎麼了。或許平時在經老大麵前總被斥責,長期唯唯諾諾,好不容易找個出氣口排解心中長期的鬱結。

欺軟怕硬是大部分人的通性!

平時掙的錢都是帶著她一起去銀行存,但她是一分也舍不得花呀,何況花一分錢都是要請示的。而且經常聽到一些男人在外麵包養二奶,特彆是沒有兒子,後來發達的男人,更是悄悄地找個房子安置著二奶,生下兒子,享受著“大房”賢良,“二房”活力的美好生活。

經文國沒有包養女人,但是誰知道他出差在外瞎不瞎搞,還有自己偶爾看到一些像香二娘一樣的“騷”女人,來找他辦事時,就那麼瞎說八道的“□□”。

這些都像刺一樣擱在心裡,時不時戳一下,但又不能發作出來,丈夫經常跟大堂哥聊天說:“你看,掙的錢一分不少全交給你,在外麵也不亂搞,到哪塊都帶到你(他是指有時候請客人一家吃飯或出去玩,要帶上蘭英一起作陪)!”

經文濤也覺得這個堂弟不錯,沒忘本。當然這個堂弟媳也不錯,這些年他了解的,包括弟媳過來這一、兩年偶爾說的,知道家中上人不太上路子,夫妻倆吃了太多苦頭。

腦中依舊胡思亂想著慢慢迷迷糊糊睡去。

中考結束後的暑假特彆長,夫妻倆便回來看看孩子,順便由經文國帶她們娘倆一起去老中醫家認認門。

經文國走後,蘭英便帶她去找老中醫家。這時的小芬雖然瘦小,但也是15歲的少女;雖然懵懂天真,但也知隱私權與羞恥感。

老中醫是在家中坐堂問診的,妻子是他的助手。第一天見麵,號了脈,問了些問題後,便讓她把衣服脫了。小芬開始以為脫外麵的馬夾,馬夾脫掉後,看母親和老中醫的表情,她才知道,是連襯衫和小背心都要脫了。她看了看身邊圍著老中醫夫婦和母親,血瞬時直衝腦門,釘在當場。

看她還未動,蘭英生氣了。上前便說:“還能快點呀?當自己是大小姐呀?金貴呢?”並三下五除二解了襯衫衣扣,順手一剝。然後一隻帶著情緒的手用力把背心一邊肩帶往胳膊上一拉,正當弄另一隻肩帶時。小芬一手護住迅速往旁邊躲去,蘭英礙於在外人麵前,不便動手,否則早就上前兩腳,踹倒踢一頓了。隻得說:“人家醫生給你看病,你扭扭捏捏的怎麼看呀?”

老中醫妻子看得多了,明白小姑娘的心事。便說:“你背過去,爺爺一個人過去看一下,我們都不看。你把小衣服往上卷一下就行了!”

回家的路上,蘭英一路數落著:“就你作怪得很?都是你長輩,屁大點伢子有什麼不能看的?少塊肉了?”

在蘭英看來,是她生的,有什麼不能看的?隻要她想看,看哪塊都可以?一個伢子有什麼見不得人的秘密,要避著她?真是要翻天了!

開了很多中藥,中藥調整,也需要食補。蘭英隔三差五便弄隻清真仔雞給她補身體,小芬每次吃不完一隻,蘭英就留給她下頓吃,每次收拾時都會囉嗦幾句:“我們都舍不得吃,省給你吃,你要爭氣,聽話呀!你這個倒生子,當初生你差點要了我命,以後千萬不能忤逆我呀!”小芬吃的食不甘味,不想吃,又讓蘭英罵了一頓,再把經老太太曾經給她吃的苦,懷小芬生小芬的苦重複抱怨一遍。吃或不吃,小芬都是不能選擇的,就像這每一次錐心的抱怨,聽與不聽,也是不能選擇的一樣!

每天去老中醫家,母女倆各騎一輛自行車。蘭英騎車技術不太嫻熟,個子也不高,遇到疙疙瘩瘩的土路,車子顛的厲害,倆人便下來推一段,平坦處再騎。這一日,因為下車時腿沒跨過來,蘭英生生摔了個大跟頭,人和車都滾到路旁的溝裡了,幸好溝中無水,但蘭英的手背上擦破了皮。小芬一邊哭一邊拉起蘭英,再把自行車推上來。看著媽媽受傷出血的手,她心中很是自責:“如果自己身體好一些,怎麼會連累媽媽?看來自己真的是個不祥的人!”

蘭英看她哭成淚泡眼,便說:“沒事沒事,就碰點個皮,等下子讓醫生給包下子。甭哭了,快去吧!”

母女倆又騎上車走了。蘭英心情很好,先前以為小芬跟她隔心了,這回子看出來了,到底是自己肚子裡一塊肉,還是跟她貼著心呢。

又想到現在基本上天天跟丈夫在一起,伢子又沒跟她離心,腿腳也不累了,蹬車的力氣又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