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倒戈 李敬亭東北軍隊再次全軍倒戈……(1 / 1)

蓮兒複仇記2 雍龍 2777 字 2024-05-01

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銅州邊境某支軍隊三千人身穿鐵甲,手持長矛,正在軍營外日常操練,發出隊伍整齊的踏步聲,步伐堅定,整齊劃一,鏗鏘有力。

就在此時,遠處傳來一陣急促而有力的噠噠馬蹄聲,打亂了正在整齊踏步前進的士兵們的步伐。王校尉一眼就認出了這一行人是來自京城兵部的人馬,雖然為首的那位最新擢任的兵部尚書施捷他還不認識。

值此陳韋二國聯手進攻之時,兵部突然派人如此鄭重其事地突然前來銅州,所為何事?士兵們心中升起了一種不詳的預感。

“李敬亭軍隊聽命,即刻召回所有出征人馬,退兵返京,班師回朝,不得遺漏,不得遲緩!”馬背上的施捷言簡意賅,神色冷峻,他亮出手中的物件,隻見上麵亮閃閃刻著金字,字不多,句句重如泰山。原來,那是皇上班師回朝的金字號牌。

王校尉接過這沉甸甸的金字號牌,磕著頭,口裡連忙道著遵旨,心中卻是措手不及。遠在東北邊陲的李敬亭軍隊還不知道發生在西京的那些事,更不知曉李敬亭現在已經莫名其妙變身通敵賣國之賊,被滿門抄斬,兵部尚書都換成了施捷,也是因為李敬亭。

半晌,他壯著膽子對騎在馬背上的蔣友存部下問道:“臣鬥膽,不知是否安排了駐紮此地的接替兵馬?”

施捷騎在馬背上,根本不看王校尉一眼,將剛才的話又重複了一遍:“即刻召回所有出征人馬,退兵返京,班師回朝,不得遺漏,不得遲緩!”

這強硬的態度,顯然是不打算告訴他們其中原委。一時間,久經沙場的士兵們都有些措手不及。皇命不可耽擱,誰都知道必須聽命儘快撤兵,但此時突然撤兵,麵對陳韋二國來勢洶湧的進攻,損失將不計其數。一時間,三千將士都愣在了原地。

就在此時,遠處曠野上的一棟殘破城樓裡,突然響起了一陣斷斷續續的聲音,似乎是有人用喇叭對著曠野這頭的士兵們喊話。

大家都愣了。曠野那一頭,是陳國的領地。陳國在此時對他們喊話,意欲何為?

循聲望去,隻見那殘破城樓上不知何時被人擺上了一個碩大的銅喇叭,一名陳國士兵站在喇叭後頭,對著這頭的周國士兵用高亢嘹亮的聲音喊道:“你們現在一定很疑惑,為什麼皇上要你們立即回京,寧可置遼東於不顧?我來告訴你們,因為,你們的將軍李敬亭,在征戰土國的過程中,被四皇子成山王楊啟光誣陷通敵,就在前幾日,已被滿門抄斬了!”……

生怕周國士兵們聽不清,那頭陳國士兵將這句話重複喊了好幾遍。每喊出一遍,都仿佛敲打在周國士兵的耳邊,他們疑惑了,紛紛望向施捷以及兵部那群人馬。

施捷他們的麵色變得難看至極。

……

與前世一樣,就在兵部派人班師回朝時,在曠野對麵的那棟殘破城樓上,突然響起了大喇叭。唯一的區彆是,前世喊話的人是王春華,今世喊話的人換成了王春華的伯外祖父趙鐸。

“……楊啟光為了鏟除二皇子楊啟昭,通敵賣國,將軍情泄漏於土國,害三萬大軍戰死沙場!他還栽贓李敬亭,將你們也全部栽贓為叛軍,慫恿皇上召回所有駐守遼東的‘叛軍’,你們若此時聽命回京,一來,回到京城也不會有你們這些‘叛軍’好果子吃,二來,你們會讓周國邊境徹底陷入危難之中,無異於幫助昏君毀滅周國!”

士兵們望向兵部人馬的眼神開始充滿質疑。施捷作為皇上親派過來召回大軍的首領,這時候開始真正意識到了危機。

他們不甘示弱,也開始高聲喊起來:“皇命在上,即刻班師回朝!周國士兵一律不得繼續在此逗留!若再聽信敵國謠言,軍法處置!”

城樓那邊,趙鐸的大喇叭更是聲音洪亮:“你們當兵到底是為了什麼?是為了保家衛國嗎?你們現在的所作所為,為什麼與保家衛國背道而馳呢?在百姓危難當頭班師回朝,讓邊境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你們的行為到底是愛國,還是‘礙國’?”

“皇命在上,即刻班師回朝!周國士兵一律不得繼續在此逗留!” “你們的行為到底是愛國,還是‘礙國’?” “……若再聽信敵國謠言,軍法處置!” “你們愛你們的國,可誰愛你們呢?” ……

如前世一樣,兩邊聲音交織回蕩在曠野上,因為趙鐸的銅喇叭穿透力實在太大,又或是喊的話字字誅心,士兵們望向施捷兵馬的眼神越來越不信任。施捷急了,一聲令下,麵前隨行的一眾精兵立即拔出腰間佩劍,指向麵前的一排士兵,就要殺雞儆猴。偏偏此時王校尉又不適時宜地站出來,壯著膽子提問朝中究竟發生了何事,首當其衝,被施捷兵馬殺雞儆猴,一劍刺穿了胸口。

“若再聽信敵國謠言,軍法處置!” 冷冰冰的軍令,不容任何違抗。隻留下王校尉血泊中抽搐的屍體,與施捷身旁隨從手中的滴著鮮血的一柄長劍。他們不是開玩笑的。

可那軍令話音未落,隻見人群中一道寒光閃過,隨著一片驚呼之聲,一柄銳利的長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來,硬生生貫穿了施捷的身體。甚至沒人看清楚是哪一位士兵擲出的。

施捷從馬背上栽下來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這場造反,正式開始了。

兵部的人馬紛紛舉起手中的武器,氣勢洶洶地殺向麵前的士兵,而麵前的士兵也忍無可忍,幾乎與此同時,怒吼著舉起手中的武器殺向麵前兵部的人馬。

即便兵部的人馬個個武器精良,以一敵十,也不是麵前三千將士的對手,短兵相接,戰馬嘶鳴,士兵們的呐喊聲交織在一起,轉眼,麵前的這片曠野血流成河。

與前世的進展沒有任何區彆,李敬亭軍隊集體叛變,不僅沒跟著兵部回京,甚至就地倒戈,徹底走上前世軌跡。

西京,周浦王府。亭台樓閣、廊榭橋梁、假山水池還是如往常一樣,小池塘的魚兒輕輕擺動尾鰭,在水麵點下一圈細細的漣漪,一切看起來寧靜淡泊而美好。

隻是府上的人,這幾日來都惶惶不可終日。王嬤嬤守著昏迷不醒、頭上鮮血淋漓包裹著紗布的楊啟誌,已經在床邊坐了三天不止。他的氣息始終十分微弱,就好像隨時隨地都會撒手人寰。

當他的手指微微動彈了一下的時候,王嬤嬤幾乎喜極而泣:“醒了,醒了!大人終於醒了!”

她的大嗓門一喊,立即吸引了府上所有人的注意,一傳十、十傳百,不多時,大家都知道了周浦王殿下化險為夷這麼個好消息,紛紛趕往此處探望。

當他終於迷迷糊糊睜開眼的時候,已不知今夕何夕,渾身的骨節都像生鏽一般不得動彈,大約比蓮兒重生時還要痛苦,畢竟蓮兒重生時並不是頭破血流的狀態。

床邊女眷們涕淚交加,紛紛哭著說著些老天有眼之類的話,嘰嘰喳喳倒是吵得他更加頭痛欲裂。

哪怕是躺著,順著窗欞照進來的輕微陽光也讓他覺得一陣暈眩。恍惚中,記憶有些錯亂,腦子裡許多事情像漿糊一樣混作了一團,梳理不出一個孰先孰後。

心中無意識閃過一個詞,他隻覺得這些混作一團的記憶中,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由得脫口而出:“永昌隘口……”

所有人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約而同道:“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