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把周身無字無花、不著一絲綴飾的紫砂光器,形似戰鼓,從腹部處上下漸收,拙樸老味,簡潔大方,采用朱泥製作,燒製而成後,將會通體色澤紅潤、質感細膩、砂粒隱現,具有一種不同於一般紫砂彆樣的手感。
之所以做這把“朱泥仿鼓”,一來是因為蓮兒的文化程度並不高,也不懂金石篆刻,這把壺寓意吉祥,器型簡約;二來則是因為這壺型,也是來源於前世“某人”的創意。
事實證明,他的創意都準確地踩在了皇上的審美點上,他也因此,差一點就活著當上了皇帝。
他並不是她的愛人,甚至可以說是蓮兒和楊啟光的頭號仇敵,隻因他是楊啟光後期最具威脅的對手。每每想起他,蓮兒心中隻有無儘的恐懼與憎恨。
所幸他最終敗在蓮兒手上。回想起前世,他舉著一把“朱泥仿鼓”認真教授的樣子,蓮兒的嘴角又浮起一抹冷笑——且看我這一世,如何用你前世教我的東西將你鬥垮!
外頭的一陣騷亂打斷了蓮兒的回憶。蓮兒來到窗前,遠遠地聽見一些議論聲。
“什麼?知秋把‘鳳舞九天’的生胚打碎了?”“可不是嗎,大少爺正準備入窯燒製呢!”“明天可就是皇後娘娘的五十誕辰啊,說好了要獻壺,這下該如何是好?”……
蓮兒嘴角微微一笑,一切進程果然還是按前世的發展。接下去,就是知秋被杖斃,若無王春華出麵阻攔,郭嬤嬤也會被杖斃。
蓮兒放下手中的泥料,從屋裡悄悄走出,躲在一處牆角後頭,遠遠圍觀這場栽贓好戲。
果然,麵對地上一灘摔爛的泥料,知秋百口莫辯,在地上邊哭邊磕頭。王厚德暴跳如雷,下令將工作安排不善的郭嬤嬤和摔碎“鳳舞九天”的知秋一同杖斃。一旁那個前世重生的“蓮兒”冷笑看著一切。
躲在牆角的“王春華”遠遠看著知秋跟郭嬤嬤被拖到院裡,幾棒子下去,二人的口鼻都流出血來。望著她們痛苦的樣子,“王春華”露出了會心的微笑。她才不會像真正的王春華那樣站出來為郭嬤嬤求情呢。
不料在此時,第三房妾室孫氏勸阻道:“老爺,杖斃知秋便罷,郭嬤嬤不行啊。知秋無父無母,五年前就被賣入王家為奴,即使打死了,也沒有人會為她聲張,官老爺們對您也會睜一眼閉一眼。但郭嬤嬤不同,若將她打死,很難掩蓋下去,若被他人知曉,尤其是那何員外……隻怕就難以收拾了。”
王厚德一愣,想想確有道理,忙下令暫且放過郭嬤嬤。
蓮兒恨恨地瞪著孫氏,這孫氏向來最討王厚德歡喜,沒有王春華出麵勸阻,竟也以三寸不爛之舌救了郭嬤嬤一命。但蓮兒轉念一想,反正這些人最終都是要被那個“蓮兒”弄死的,鬥來鬥去,都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想到這裡,她心情大好,笑了笑,又輕手輕腳回到了製壺的房間。
……
接下去,外頭的那個“蓮兒”就要開始第一次“趕製”鳳舞九天,實際隻是在王厚德的製壺間裡美美地吃了一頓、睡了一覺,醒來後把燒製而成的真品交出去罷了。
蓮兒全神貫注繼續製壺。手中這把壺,是她這幾世以來第一次要拿出手的作品,也決定著今後的命運,不得不認真對待。她小心翼翼拍打身筒,手中的壺卻總是難以呈現出想要的飽滿形態。
前世她製壺就不太精深,今世身邊無人指導,就更需要沉下心來。不知不覺,那副“頭號仇敵”的麵孔又浮現在腦海——他的製壺技藝也主要是自學而成,而且他當時的處境比現在的她更加艱難。褫奪王爵、性命攸關、被蓮兒扣了一大堆黑鍋,他卻能氣定神閒,依靠製壺,奪回權勢,險些將蓮兒擊敗。為什麼她就不行呢?這一世,她還是王春華的身份,天時地利人和,無論如何也不能輸給他才是!
況且依時間線,“王春華”的這把朱泥仿鼓必須在“蓮兒”第二次“趕製成功”之前製成,獻給皇上,否則所有獻壺的榮耀都要歸那個“蓮兒”了。
蓮兒心裡越急躁,手頭的壺身越難以成形。時間一晃而逝,眼看窗外的日頭從東麵到西麵,又從地平線消失,月亮漸漸升上樹梢,又掛到了當頭,外頭傳來王家人的慶賀之聲——她知道那個“蓮兒”第一次“趕製”出了鳳舞九天。
當晚,“蓮兒”將會殺死白露,以“惡靈纏身”調包鳳舞九天,並將白露衣角的一塊布勾在王晏門檻上栽贓白露。然而此時,望著手中還沒成型的壺身,蓮兒哪還有心情管這些?
她一定要做成這把壺。隻有這樣,才有可能以王春華的身份博得皇上賞識,並博得楊啟光的好感,為了楊啟光,她拚了。
……
一早,王厚德帶著王晏進宮,獻上那把自以為是鳳舞九天的“惡靈纏身”,果然,皇後打開盒子,大驚,皇上龍顏大怒,王厚德、王晏父子收監等候發落。
“王春華”還在屋子裡埋頭製壺。
由於“蓮兒”栽贓的那塊衣角,白露成為調包鳳舞九天的嫌犯,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與此同時,“蓮兒”開始給大夫人趙澧蘭小劑量下毒,為以後的栽贓鋪路;李氏及幼女王春蓉與“蓮兒”爭執,被老夫人趕去了清涼峰堂姑家。
“王春華”還在埋頭製壺。
次日清晨,白露屍體在井裡被發現,由於一行“春萍害我”的血書,庶女二小姐王春萍成疑犯。王春萍被趙澧蘭嚴刑拷問,以為王春萍手裡有王晏的那把“鳳舞九天”真品。
“王春華”還在埋頭製壺。
當晚,“蓮兒”串通家丁柱子殺害王春萍,並偽裝成撞牆畏罪自儘。皇上得知王春萍死訊以及所謂“紫砂壺調包案始末”時,身旁剛好摟著何季勳侄女何淑妃,何淑妃勸皇上從重發落,於是王晏被判腰斬,王厚德三年徒刑。
“王春華”還在埋頭製壺。
老夫人命王景對“蓮兒”磕三十個響頭,求“蓮兒”再趕製一把鳳舞九天,以期皇上將王家父子改判。“蓮兒”進入製壺間開始第二次“趕製”。
“王春華”還在埋頭製壺。
……
她快要急瘋了。明日,王晏即將腰斬於市,王晏死後,“蓮兒”將會立即交出真品偽裝趕製而成,“王春華”最好趕在那之前製成朱泥仿鼓才是。然而手中的壺,比起“那個人”,總歸還是差了點意思。
他的模樣不由自主又浮現在腦海。
她一點都不願再想起那副可怕的麵孔。可她很快發現,若不仔細回憶他的教導,實在難以完成手中這把壺。
她停下手中的活,揉了揉腦袋,深深歎了口氣。
也許,是要向前世的他認輸。
努力回憶他的教導,回憶那副不願想起的麵孔,漸漸地,手中的壺身,也終於有了些飽滿的形狀。
……
次日,王晏行刑,蓮兒手中這把壺也終於大功告成。
與此同時,那個“蓮兒”也交出了“再次趕製”的鳳舞九天。
趙澧蘭的房間裡,兩把壺並排擺在桌上。一把是古樸大氣的紫砂光器“朱泥仿鼓”,一把是靈動飄逸的紫砂花器“鳳舞九天”,都巧奪天工,不分伯仲。
望著這兩把極品好壺,趙澧蘭淚流滿麵,因為它已無法讓她的長子王晏起死回生,隻能期待靠它讓皇上改判王厚德。
趙澧蘭忍著眼淚,抱著病體,對“蓮兒”交代了麵聖的注意事項,尤其是不能說這把壺是蓮兒自己做的,要說是在王春萍屋子角落找到的。“蓮兒”表麵順從地答應。
一旁的“王春華”則內心冷笑:皇後剛剛因為一把“惡靈纏身”受了驚,又怎會再有人把玩這形狀幾乎一樣的鳳舞九天?即便那“蓮兒”再邀功,說這把壺是自己製成,在王春華的“朱泥仿鼓”麵前,也難得聖上青睞。
她斜了“蓮兒”一眼,嘴角是輕蔑的笑。誰叫前世的那個自己,沒有半點製壺技藝,隻能靠栽贓與盜竊謀上位呢?
二少爺王景被王晏腰斬的慘烈場麵嚇到,現在魂不附體,病臥在床,顯然不能帶王春華和蓮兒進宮獻壺,和前世一樣,這個帶領獻壺的任務就落在了孫氏所生的三子王昆身上。李氏所生的四子王昌也想加入,卻被“王春華”勸阻,認為王昌年紀尚幼,王昆一人帶領獻壺足矣。
她當然知道,王昆、王昌都對“蓮兒”有意,對王春華這個嫡姐則抱有敵意,若此二人在皇上麵前胡言亂語,豈不是破壞了“王春華”的計劃?
她的計劃,可不隻是用壺謀個賞賜那麼簡單。今世,鏟除太子的計劃,她打算快些進行,這樣,也許能讓楊啟光對王春華這個角色產生更大的好感。
明天的獻壺,就是決定性的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