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她想象的世界裡,她和班長兩個人“形影不離”,過著知音般的生活,雖然,他都沒有牽過她的手,也沒有對她告白過,甚至有一段時間消失了,裝作不理她。但她以為他“懂”。她以為那都是因為高考的壓力太大,也是因為不想讓他倆的關係被大家知道,就這樣彼此相知就好。
何況,她對她的美麗有信心。從小到大,不知道多少人誇過她“美”。“十三學畫眉”,母親的那些玩意她很小就懂了,但其實她根本也不太需要去化妝,自然就“天生麗質”,走在街上都能引來回頭和注目的眼神。特彆到了高中,她感到自己身形的變化,愈發有“型”了,走起路來自然帶擺,搖曳生姿,更是讓少男們癡狂。
每次他們倆在肯德基,隻是相對坐著聊聊天,隔壁的目光都會不禁飄過來。可是她懂,他跟班長之間,並不僅僅是這樣而已,他們一起討論習題,一起談論上下古今,作為班級裡的尖子生,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她真的感激他,如果沒有他,她不會那麼快走出來。他也許長得並不帥,但是很有型,而且也善於言談,做事果斷,充滿了沉穩的魅力,這樣的她和他,不是最合適的嗎?
兩個人若即若離,卻讓她以為這份關係如此穩定,如此真摯,可以持久。雖然總有些風言風語,但怎麼可能呢。加上重新走上學習的軌道,功課依舊繁忙,那就順其自然吧。
我難道沒有暗示過?不,他應該是有自己的想法吧。越是喜歡,可能越是藏得深,就像我現在一樣。
高考結束的那天晚上,大家都在約伴狂歡。她想把自己的“初吻”獻給她,她還等待著他的擁抱。結果卻找不到他的人。她有些失措,找了他的幾個朋友,支支吾吾,最後有一個“好心人”告訴她他在一家酒吧裡。
她去找他,心撲通撲通地跳,說不清是因為緊張還是期待。既擔心發生了什麼,又希望今天他把她灌醉。就這樣幾步路居然走得有點喘,終於走到了那個酒吧門口。
酒吧是落地玻璃的,在門口也能看到裡麵。她往裡麵一瞥,就看到那熟悉的臉,旁邊有幾個同學,可是,可是……
她一下子就看到他旁邊的那個女生,那不是隔壁班的嗎?穿著打扮又“豔”又“俗”,為什麼?為什麼?隻見兩個人舉止親昵。驚得她不敢進入這個酒吧。
隨後,好像是在一陣歡呼聲中,兩個人喝了杯“交杯”,接著……有什麼劃過了她的眼睛……他們居然在“接吻”,引起了周圍的陣陣掌聲。那掌聲像是撕裂某種幕布的聲音,此刻撕裂了她的心……
她再也看不下去了,頭也不回,整個人狂奔回家。淚水從幾個方向浸濕了她的臉,越擦越流出。黑夜裡的各種影子像在追逐著她,戲弄著她。到了家裡,關上房門,啪的一下,整個人倒在床上,身體沉甸甸的,腦海裡一片空白,又帶著種說不清的痛楚,讓人想呐喊而不得……
那是整個中學時代最黑暗的一夜。甚至比父母離異的那一夜還甚。
說到這裡,白玉忍不住握住若雲的手,看她的顏色,驚惶、痛苦,那一幕還在重演……
希望破碎重建之後,再被打碎,那痛苦甚於第一次破碎,那是真正的一種“絕望”。
也問過,想要他給個答案。無非是“你雖然很美,但是每次和你在一起都很有壓力,跟她在一起我覺得很輕鬆……”難道,美麗反而成了一種錯?難道,難道,多少次的等待和夜語,就這樣一句話帶過?
原來,美麗並不是被愛的保證。那愛,到底是什麼呢?怎樣才能擁有愛?
她不敢和他再報同一所學校,想找一所“麵朝大海”的學校,聽聽海的沉吟,把她的一切痛苦都傾倒給這博大無涯的海水……刻意不去想,但,原來一直都沒有放下……
迎新晚會上張惠妹的那首《聽海》,也讓她淚水止不住地流。第二天勉強起來上課,卻在課堂上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難道是他?天啊,竟然氣質如此相似,連上天也不讓我忘記他嗎?……
“那天,就這樣相遇了。課堂裡,我一句話都聽不見,隻看到你認真聽課的神情……”
這就是若雲對白玉說出的初相遇之印象。
後來,在班會上,她更確信了自己的判斷,這個男生不僅僅是外表上像,連那種理想主義,那種詩意和哲思,那種溫和的語氣,都那麼像,但好像這個男生更喜歡詩歌,更喜歡一些“古”的東西……
女生總是能一眼看穿男生,男生卻沒有這本領,總是看不清女生……
但昏了頭都一樣。所以就有了後麵的種種故事。她想接近白玉,又害怕“重蹈覆轍”。而天風這時候適時主動地出現了,又很有魅力,她也有些被他打動了,想“處處”看,可是這一個學期過去了,卻發現……她正在為自己可能傷害另一個人的感情而自責煩惱,卻又恰好在這輛車上遇到了白玉……
白玉就那樣靜靜地看著她,和她一起經曆這些故事,這種交流甚至讓雙方都覺得超越了男女之情。說完的她是那樣無力……白玉溫和地說道:“其實,我們都還算幸運的……我們沒有在更無法承受的年齡遇到這些事,這些經曆,不是也帶給我們很多美好,教會我們許多嗎?”
“你說的愛是什麼,我也沒有答案。但我想說,也許真正的愛,其實就在我們自身之中……我們先要愛自己,不管外在如何……這是我的感受,包括從古典文化裡感受到的士大夫的氣息……”
他就那樣淡淡地講著,也不求她能一下子接受。但她真的聽進去了……兩個人沉默了一會。然後,她緩緩抬起頭來看著他,問道:“那,你怎麼想呢?”說著,又低著眉。
“我……我和你一樣,都有著自己喜歡的人,雖然還不知道未來如何,但總是不願意就這樣放棄。還是……我們先做朋友,彼此多一些了解,其實我也很欣賞你。”白玉淡淡地笑了一下,“現在說這些都太早,我能做的,就是在這一刻,做你的枕頭,讓你靠一靠……有一天,你也會發現自己真正心動的人,那時候,你會明白,一切都值得的。畢竟,這一生,能遇見讓自己心動的人,對誰都不容易……”白玉這樣說著,望向遠方,仿佛看到一本《宋詞三百首》緩緩展開,有多少人的悲歡離合也由此展開……
“嗯。”若雲淡淡地哼了一口氣,好像也化作了一團雲霞,帶著淡淡的清香,就這樣安穩地棲在白玉的肩頭,沒有再多說什麼。車慢慢行駛著,兩個人漸漸睡著了……
兩人住在鄰近的城市。臨彆之前,白玉翻開一首詞給若雲看:
玉樓春·春恨
宋 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隻有相思無儘處。
是啊,“年少拋人容易去”,原來古人也有這樣的遺憾,誰不是經曆了無數個輾轉反側的夜晚,最終重新堅定地走腳下的路呢?既然此身在,那情就在,愛也無儘……
“嗯,珍惜當下。”兩個人輕輕拍了拍手。若雲把她的手機號寫在了這本《宋詞三百首》的最後一頁,然後與白玉道彆,那眼神,已然重新燃起了明亮,讓人再次驚豔。
“那個……我知道在我們的城市之間,有一條街道,很可以一起逛的,如果有空的話……”
“好的!”白玉輕輕地點了點頭,心中也有一種說不出的放鬆,慢慢的目送著她走下車,最後還透過櫥窗,向她輕輕揮了揮手……
那銀盤般的臉,月牙般的微笑,還有那沁人的香氣……閉上眼睛,白玉才發現自己的情愫並不單純。特彆是若雲的經曆,還有她對於詩詞曆史的敏感度,其實還是讓他心裡有種滾燙的感覺,他很想照顧好這個女孩。但想到她也許隻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彆人的影子,也許隻是因為還沒有走出過去的影子,白玉的心裡就有點猶豫。何況那俊逸孤高的梅,更是他心底難以抹去的一道風景,他想,不論結果如何,至少有生之年,應該為愛去試一試。而對於若雲,就像他們一起約定的那樣,“珍惜當下”吧。
回到家,聽到清脆的鳥鳴,真是豁然。白玉的家位於一市靠近另一市的一個小鄉村。村裡有座小山,而這附近都是山。村裡除了農田和住宅區之外,幾乎都是自然的領地。白玉很小的時候,就看到人們在溪裡洗衣服,童年的時候,也經常跟小夥伴一起在溪裡抓些小魚。有時到附近的“深山老林”裡抓些甲殼蟲回來,或者帶點桑葉養蠶,又或者摘些野果來吃。時常聞到泥土的氣息,也常在林間看著陽光穿過,光影嬉戲,落葉斑駁,苔蘚深深,宛如仙境。大自然就像一個免費的樂園,隨時邀請這些小朋友前來玩耍。後來,水泥路漸漸多了,白玉看到那灌了水泥的土地,再也長不出許多的植物,就感歎這種“人造物”的破壞力。家裡的小院子,原本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土地,芳草叢生,有一年白玉丟了個西紅柿籽在裡麵,結果就長出了一顆西紅柿,雖說酸酸小小的不好吃,卻也讓白玉見識到了生命的奇妙,後來這塊土地上又有很多美妙野生的植物。白玉經常躺在草地上,感受草的柔軟與芳香,望著遙遠的天穹,看著白雲自在遊蕩,聚合又分開,覺得十分愜意。他還經常拿著放大鏡,在院子裡觀察各種生命,那些卑微、不知名但卻與我們共生的生命。所以,當聽說家裡要把這塊地上的這些植物全部除掉,然後灌上水泥的時候,白玉就十分心痛。這不知要毀掉其中的多少生靈。而且,數百年之間,那些自然生長的生命,除了小草等之外,絕難在那裡生存了。這樣的一個“斷子絕孫”的決定,卻僅僅是為了滿足幾個人的生活需要,難道,隻要對人類方便,一切犧牲就都應當麼?自然被人類無限地分割,龜縮到城市的某些角落,供人類在偶爾想要放風的時候出來透口氣。這樣做是為了什麼呢?終有一天人類會發現這樣做是“得不償失”,因為我們虧欠了我們的“兄弟”,而遠離了它們,我們的內心活得並不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