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夕陽如昨日 那是一個黃昏。晚……(1 / 1)

不信時光不解情 古今禪 3352 字 12個月前

那是一個黃昏。晚霞紅了臉,不斷有鳥飛向遠方。“姐姐”說可以安排他們見一麵。於是三輛自行車就這樣往前開著。白玉感覺整個人都充滿了期待,卻又害怕彆人看到什麼似的。自行車行行又止,兩個女生在說些悄悄話。白玉隻能在她們之後的一段距離裡,癡癡地跟著她們。金黃略紅的陽光染上了女生的衣服,更覺迷蒙,仿佛是進入了仙境。穿過馬路就是一條寬闊的大道,陽光毫無遮擋,白玉感覺自己看到的遠方是一片“光之境”,由於太亮反而有些看不清。兩個女生就在這樣隱沒在光明之中。他連忙趕上,在太陽稍稍暗下來的時候,到達她的家。

原來,她的家在一所小學的宿舍裡。她父親是一位教師,所以她就住在這裡。走上二樓的宿舍,她淡淡地說父親不在。而他也不知所措地看著她,好像看著天使一樣。他想牽著她的手,卻不自覺把手背在後麵,緊張地擦汗。還是女生說,很早就知道你了。然後主動把話題聊到學習上。白玉的心弦稍稍淡定,講學習嘛,一下就是古今中外,對答如流,兩個人互相佩服對方的知識麵之廣,確信年段前幾位不是浪得的,不一會甚至聊起了最近的考試題目。女生還主動地拿出筆記本,跟著他一起探□□題。兩個人不知不覺越靠越近,卻聊得很是純粹。那“姐姐”看的有些懵圈,外加生氣,不由得看了看天,說了句,時間不早了。兩個人於是告彆,白玉忍不住回頭多看了一眼,小女生眨著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像在說:沒事,回去吧,我懂。

於是,兩個人就成了一種“學友”的關係。真正想說的話,反而說不出來。白玉不知道對方是不是也是這樣想的,又或者,都不想打破這種“好好學習,共同進步”的氛圍……總而言之,就這樣迷迷糊糊地,熟絡而又彼此心照不宣地,關注著對方,欣賞著對方,伴著少數的幾次見麵。

沒想到,初中畢業,女生就要走了。她報考了另一所學校,雖說還在市裡,但畢竟見麵的機會少了。那個分彆的晚上,女生單獨約了他,隻是在肯德基,兩個人簡簡單單地說著話,最後輕輕地看著彼此的手。那是一雙如此柔嫩卻又棱角分明的手啊,白玉看著它伸向了自己,也輕輕地把它放在手心裡,想就這樣嗬護著它。女生的眼中閃著淚光,但卻也帶著對未來的希望:我們回頭可以一起寫信,當個筆友。說罷就默默轉頭,走了出去。白玉追了上去,想去抱住她,卻又看著她就這樣消失在夜色中,像一隻蝴蝶,飛向了黝黑的滄海……

兩個人還是守信的,畢竟,有那麼多共同的話題。高中學業壓力大,身邊有的同學找了個“伴”,其實就是轉移學習的壓力,在老師並不察覺的情況下,互幫互助。而白玉,還一直通過書信跟遠方的她在暢談。雖說“相忘於江湖”,其實是難的,因為江湖永遠不平靜,而兩個人造成的這個小圈子,像天然的具有保護的屏障,反而能夠守護彼此保存一些珍貴的東西,那就是人與生俱來、本來就應該好好珍惜的人性中最美的東西,而非那些“不得不”去做的事。所以,“相競於江湖,不如相濡以沫,互照彼此。”

寫信的一個好處是,總把對方想成遠方的人,於是可以儘情的暢述,把對方想象成最了解自己的人,其實就是另一個自己,而把自己內心真正想說的話,最真誠地說出來,其實也是一個自己。所以寫信其實就是自己寫給自己。從這點上看,寫信跟寫日記的本質是一樣的。隻是日記長於隨時記錄,而寫信因為距離、時間的關係,特彆是由於等待的緣故,更顯得唯美而長情了。

白玉喜歡這種感覺,時間很慢,相思難熬,深夜裡,想象著她的聲音,伴著音樂,寫下那些隻有跟天使才能講出的話語,安慰她,也安慰自己,然後小心地封好,第二天,拿到郵局去寄。然後,默默忍受一兩個禮拜,等待著那份回信,還好,這份等待從不落空。

正因為如此,雖然很少見麵,但白玉心中有一種甜蜜的穩定感,或者說,這份甜蜜本身就來自於穩定。在那些信裡,她誇讚他的文筆,說“字字是眼,能照亮我的心……”他的心就像飛上了天。他又故意說:“我在這裡,就著昏黃的燈光寫信給你,用一隻蘸著清光的筆,這筆將要枯了……”

所以,當他得知她戀愛的消息時,才會那樣的痛哭抓狂。其實想想也可以理解,不在身邊,沒有溫度,甚至不能一起去做一些事,不能為彼此做什麼,僅僅憑幾句感人的話語,就想維持一份關係,其實是難的。喜歡的女孩雖非天仙,但也異常美麗,並且出落得仿佛是歐美的明星,沒有人喜歡才怪。那裡麵,也總有幾個看得過眼的吧?而那個人,必然在她最痛苦失意的時候,曾經撫慰過她的心靈,人非草木,也非金石,這樣的感情,豈不也是自然而然?

然而,白玉真的痛了。坐著一輛車,來到市區,拚命問人,尋找她的身影,但當看得他們出雙入對,共撐一把傘時,那和美的場麵,特彆是女孩臉上洋溢的幸福而略帶害羞的臉,讓他感覺整個人都融化了。關在房間,好幾天,推說是壓力大,卻難以入眠。第二天,頭暈暈痛痛地,繼續上學,什麼也聽不進去,整個人好像丟了魂魄,是的,這就是“心死”了。

當我們強烈地融入對方的時候,當我們把對方當做自己的一部分時,對方忽然的抽離,無疑會造成整個身心的崩塌。好像一台經過文明精心調教的機器,忽然就無法運轉了,一切回歸最原始的那一麵。這時候,他需要找到生命中新的支點,又或者,等待某位有心的人,輕輕在他的心靈花園裡放下一顆種子,讓他的夢重新生根發芽。

他不知道他等到了沒有。那個夏天,過得異常漫長。他把所有的精力用在了複習和衝刺上。卻依然時時有痛感襲來,令他難以自持。原來,這一封封信,維係的不隻是兩個人的情誼,更是他的生命啊。

終於,高考結束了。他去找她,卻隻見到了當年的“姐姐”,女大十八變,亭亭玉立,文雅有禮,與當年很是不同。“姐姐”告訴白玉,她要出國了。相見爭如不見。於是他選擇了回去。

回來之後,就一直沉浸在思緒裡。分也估得不準,對大學生活也不抱太大的期望,就按著父母的意思,報了一個自己不懂喜不喜歡但還比較熱門的專業。結果,這一下又影響了一生。

那年的暑假,百無聊賴,一切都已空了,像那由於陽光過於燦爛而泛白的天空,明亮而看不清什麼。白玉突然收到一封信,有著久違的顏色和樣式。原來是她出發在即,說想見見他。他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將會麵對什麼,但還是去了。

沒想到她竟是一個人來見白玉。夏夜的海風吹拂著江濱,星星在深藍的幕布裡東躲西藏。他們一起走了很長的路,她也欲言又止,他靜靜地看著她的影子,邊走邊發呆。最後,她撲向他,兩個人抱在一起,影子像是一個,在昏黃的燈光下久久未動,周圍都是草木濃烈的香氣,白玉的世界裡卻隻有這個女孩的溫柔。她告訴他,她一直沒法忘記他。雖然那個人對他很好,她還是忘不了。最後她發現,她最想的,還是他。

白玉的心慢慢複活,流下的眼淚也變熱了,心也重新恢複了跳動,他想緊緊抓住她,她卻推開他,告訴他一切不可能了,出國留學,是家人早已為她安排好的一條道路。遠隔重洋,一定會遇到許多彆的事情,她隻想在走之前見見他,但她不能保證什麼,她勸他忘了他。

他不明白,但感覺女孩的眼神如此堅毅,她絕不是一個壞女孩,一定有很多的考量吧。他看到女孩的肩膀,依然那樣仿佛“削成”,但感覺已不再那麼柔弱。他仿佛看到了一個女孩的成長,從她粉粉嫩嫩,長到成熟性感,成為一個女人。盛夏的氣息伴著星空,無聲地告訴他,在美好中總有失去,而能做的,唯有珍惜當下。

也許那些“不得不”才是常態吧。那些“歲月靜好”,都建立在這些“不得不”的無奈之下。他靜靜握住了女孩的手,那個眼神,讓女孩和自己都充滿力量。是一種彼此理解,真正相知,又願意放下,奔向各自的新生活的眼神。

此刻,他們倆的心同頻跳動著。女孩投向他,兩個人像情侶一樣靜靜偎依了一會。於是就分彆了,白玉看著她消失在夜色中,好像當年騎著自行車追著她,總感覺追不上一樣,到最後,悵然地獨立在江濱,星光像眼淚一樣滴在水麵,像沒有說完而流淌在心裡的那些閃亮的事物……

合上書頁,眼前已是夕陽黃昏,還沒吃完的麵包已經發冷,一道光照在指間,仿佛當年無數次在路口駐足時的夕陽都濃縮在這裡。他抬起頭,看見白鷺披著霞光從屋簷上飛過。真想讓它們把自己的思念寄去,這時候,喉嚨突然有種哽咽的感覺……

他,倒了下來,夕陽,染紅了他,像一隻溫柔的手撫摸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