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乖乖往包裡多塞了兩顆饅頭,往夫子家去了。
這夫子是陸家村第一個秀才,叫陸望,但因為家窮,打算晚個兩三年再往上考,得先攢點銀兩,於是就接下了宋娘子的委托,還時不時在鄉裡幫人寫信念信。
乖乖就是在他這學到的法子,因著剛好是去鎮上,又跟鋪子裡的哥哥姐姐玩的熟,哥哥姐姐又愛逗他,便給他多了項納財的法子,幫忙給哥哥姐姐對字。
夫子愛聽乖乖叫他望夫子,因為沾了旺字音,吉利,雖迷信了點也不是壞事,人也長得還行,不過就是有點齙牙,但人品不錯,教乖乖教得算儘職。
今日見乖乖提著禮來更是熱情,未聞其聲,先見其牙。
“今日怎麼上門來了,我記得在假中恁。”望夫子的規矩,年前都忙,都要回家幫忙,因而隻布置了功課。
乖乖懂新年說好話,笑眯眯地答著,“提前來給望夫子拜年的,往年走訪時節總愛下雪,家裡要收拾,便想著先來了。”
人已經被望夫子帶進了平日裡溫習的地方,望夫子接過有點分量的伴手禮,那是更開心了,“真是有心了,但去年不也是年後上學時帶的嗎。”
終於是話題入了正軌,乖乖側步一彎腰抬手,做了禮,“望夫子已教學子三年,學子打算開年便去考童試,借拜年來向夫子討教準備事宜。”
說完又是一禮。
小少年已有七歲,過完年便八歲了,童試確實可以考了,但。
望夫子今年十七,過童試也是六年前的事,眼前這個七歲小兒也才學有三年,自己學了多少年才過了童試,說實話,望夫子是不抱希望的,但吃人嘴軟拿人手短,自然也該儘前輩之職。
於是便又露出自己的牙,換上平日裡那副和藹樣子,“好說,等我,我去拿紙筆,給你寫單子。”
望夫子拿出筆墨,正糾結著要拿那種紙,就見乖乖遞過來一張鋪滿皺紋的紙,想起教書這些年,常能看到這個學生在用這類紙,但他如此坦然,反倒讓望夫子沒了其他想法,覺得這是小孩不愛惜用具,還時常說教了幾句,但看他下次還是這樣,便不多管了。
“這首先啊,你得先有個名字,但一般都是家中長輩請人起的,你入學時就不曾與我說,如今得正視起來了,回去你就叫家中或族中長輩尋人起個吧。”望夫子邊寫邊說到,但其實起名之人一般都會請夫子啊,秀才書生有學識的人起,且有一筆小財,望夫子提起,其中之謀如何,不言而喻。
但乖乖沒想那麼多,隻是聽著,看著望夫子寫字,這是他最喜歡的環節了,學字寫字看書。
“行了,大概就是這樣了,收好,好好準備吧。”望夫子吹了吹紙張,在手裡看了會自己的字,挺滿意。
“謝過夫子。”
乖乖收了紙張,又與夫子閒聊了幾句才離開夫子家,但卻沒往家中去,而是往鎮上走了。
等乖乖到鎮上時晌午不到,他輕車熟路就往衙門去,先站在張貼告示的地方看了會,這是乖乖堅持了兩年的事情,鄉下除了夫子的手筆和能買到、謄寫到的書籍,也就這處能常看到成篇的文章,雖然平鋪直述,卻不失為認字查情的好方法,但乖乖沒意識到這個,隻是喜歡讀,看見字就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