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笙回空間後拿出高粱和小麥也在田裡種上,基地隻給她留了二十多斤的種子,大頭給了塞城,剩的零頭自然要種一波,以備不時之需。況且她向趙知書許諾要給塞城足夠的供給,那麼提供一些他們正在種的食物也不容易被人發現破綻。
餘笙剛在地裡忙活沒多久,葉甜就開車回來了。
最近空間裡的小動物都長得很快,基本都到了剛長出羽毛卻又長得不夠多的尷尬期。餘笙說,過兩天羽毛長多一些就好看了,所以葉甜每天都要帶著幾顆水果去投喂,順便看看它們長好了沒。
這兩天餘笙總去外麵,就把照顧小動物的活徹底交給了她。
“餘笙姑娘~”葉甜在院子裡停好車後,立馬向她跑去,蹲在她身旁道,“餘笙姑娘,我幫你一起種吧!”
餘笙當她愛玩,拿出之前的小鏟子給她。
種完麥子後兩人又種了高粱,完事後餘笙想了想,又種了兩排紅薯和土豆,最後又灑了些青菜種子才算滿意。
等她們忙完,葉春雨剛好也回來了,幾人一起打著招呼進門。
晚上用飯時,竹鈴也出了房間,她最近有能力自己吃飯,也在嘗試下地做複健,因此時常能在客廳裡看到她的身影,用飯也是跟大家一起。
餘笙把這兩天塞城的情況說了一下,怕勾起竹鈴不好的回憶,沒提裡正夫人一家的事。
葉春雨聽完不由地也跟著開心:“先前我還在愁,咱們這麼好的果子要如何編排出處。現在塞城站在了我們這邊,那便好辦了!我們對外說這些是從塞外得來的便成。反正塞城在外人眼中要亂上個兩三年,那這兩三年裡不會有人跑去塞外求證,正巧全了我們的說法!”
餘笙聽完點點頭,也覺得這個方法可行:“我聽說塞外原本也是一片草原,因為過度放牧才變成了沙漠,現在也成了無人區,這兩年我會試著往沙漠裡扔點耐旱的植被種子改造一下環境,後續要真有犟種去求證也不怕穿幫。”
“這可太好了!”葉春雨越說越高興,“餘笙姑娘上次要我想如何將果子出售之事,我也琢磨了一些。姑娘覺得,我們將那果子限量售賣可不可行?”
“限量售賣?”餘笙十分捧場地問,“你詳細說說。”
“我也清楚,咱們的果子品相好、賣價低,如果再加上限量的話,容易叫那些倒手的二道販子鑽了空子。”葉春雨有些尷尬地說出自己計劃的漏洞,隨即又話鋒一轉,“不過這些二道販子掙的都是富人的錢,餘笙姑娘的目的是讓窮人也買得起、吃得起甚至讓他們自己種,那麼限量購買,至少不至於叫富人一下全部收走。”
餘笙點頭道,“說得很對。考慮得也很周全。”
“其實……也不能說是我自個兒想的。”葉春雨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也參考了風老爺在洪澇時期低價賣糧的做法。從前生意上的許多事情,我隻知大夥兒是這般做的,至於其中的道理和用意,我卻是連想都不敢去想。旁人總說婦人之見,是最上不得台麵。我越是想藏拙,便越是忌憚這些世俗之見。然而我現下自己琢磨了一番,卻發覺這些道理不算複雜,隻要我願意去想,其實也能想通個一二。所以這一切還是多虧了餘笙姑娘,若不是遇上了姑娘,我估摸著自己一輩子都要在後院蹉跎了。”
“你的能力不止於此,隻要你願意多想,說不定將來比風老爺還成功!”餘笙適時地誇獎和鼓勵。
“真的?!”葉春雨驚喜道,“餘笙姑娘這般說我可要信了!”
“你有我的扶持,哪能不成功啊?”餘笙臭屁道。
“是!我還有餘笙姑娘呢!”
竹鈴安靜地在一旁吃飯,看著她們的互動不由地也露出笑容。
或許連葉春雨自己都不曾發覺,她身上已經有了一股不同於他人的自信。
若是換成尋常女子,受到餘笙這般捧場,第一反應定是——“我區區一個婦道人家,哪能跟晟國首富風老爺相提並論。”
而她想的則是——“如果我從此刻開始思考和學習,說不定真的也能做出一番事業來!”
這股自信真的很吸引人,也很感染人,就連是她都重新燃起了對外麵生活的一絲好奇。
“媽媽還有我呢!”葉甜也適時地找了下存在感。
“對!主要是因為有你!”葉春雨哄道。
兩人經過一番探討,打算這兩天再一起收些水果,接著便去景陽城賣貨。
景陽是離塞城渡口最近的城鎮。它乃丘陵地帶中的一小塊平原,同塞城環境相似,屬於晟國人不喜開發地段。唯一與之不同的便是它臨近海邊,鎮裡可靠打漁為生,以魚換糧,恰巧補上了農業的不足。後來邊塞生意日漸紅火,景陽逐漸轉型服務行業,專為往來商隊提供休憩與補給,日子過得越發舒心。
然而此次塞城戰亂,景陽必受影響。幸而周邊還有山林,若能將果樹培育起來,往後便可多一條謀生之路。
現在隻剩船隻的問題沒能解決。
塞城渡口通常不會長期停泊船隻,因這附近常起風浪,嚴重時還有渦流出現,驚險得很。
過路的商客不論是出發去塞城或是從塞城返航,都需乘坐官家的大船前來,而官家的船隻極難預定,需得在到達塞城之際便定好返程的日子,若是定的日子到了人還未到,那大船便會直接開走,此後也不再來。
此次出行,風老爺因葉春雨即將生產,定返程之日時,便往後延了月餘,沒打算同其他商戶一起。沒想遇上了沅兵圍城,其他商戶恰好錯過自家定的官船,且還能正巧趕上風老爺定的這艘。
不過錯過官船也不是什麼緊要之事,因為景陽的私船正好吃這口飯的。他們清楚碼頭上每日會停靠多少隻官船,共會來多少名商人,回程時的人數自然也一清二楚。若有人不幸錯過官船,那麼接下來的三五天內必有景陽的船家過來接人。
這些私船要比官家的小上數倍,一次隻能運送一千斤左右的重量,價格卻要比官船貴上兩倍,官船通常一次便能運完,私船至少要走三到五趟。
隻是先前離開的那些商戶,想必此時已經把風老爺枉死,以及塞城要打仗的消息傳了出去,短期內不會有人再去塞城做生意。景陽的船家知道他們銀錢全讓沅人搜刮了去,過來碰運氣的自然也少。
當然,景陽城的風家掌櫃若是有心,定會把風拂柳還被困在塞邊渡口之事傳回風家,而風家也該聯係官船每日等在渡口接她們,然而實際情況是否這般美好,卻未可知。
餘笙手上的貨物良多,不好當著官家的麵裝船,加上水果品相過好,也不適合通過陸路去到景陽城。
因此當務之急還是要搞來一艘船。
餘笙空間內其實有不少船,末世時期海水上漲,船成了人類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可惜她的船都是現代工業產物,跟這個時代的木船八竿子打不著關係。
思來想去餘笙最後隻能想到顧遠之,畢竟他是她認識的人中身份最高的一位,讓他安排條船應該不難吧?
第二天,餘笙打算再去一次縣衙。
說來有些尷尬,昨天她剛跟顧遠之說沒什麼事的話以後彆找她,沒想到今天她自個兒倒是先找上人家。
餘笙回到塞城出生地,做了會兒心理建設,剛要踏出風府大門時,恰好遇上正要進門的顧遠之。
顧遠之看到她顯然也有些驚訝,向她行了一禮後道:“昨日風姑娘說過可將此當作倉庫,顧某便來此查看一番,順道也看一下城北還有哪些空地,可供我那些傷退的士兵安家。”
今早顧遠之和趙知書一起擬了公告,將塞城接下來的安排頒布下去。
這一季度塞城每家每戶,隻要吃不上飯皆可去縣衙按人頭領取食物補貼,領了補貼的家庭則須將農田交由官府管理一個季度,並聽從官府安排進行勞作,後續種出的糧食,將按四六比例分發,官府占四成。
塞城百姓看了告示,皆是打消了南下購糧的念頭。今日一早,幾乎所有人都自覺到縣衙門口排隊領糧食和任務。
縣衙會寫字的人不算多,顧遠之也去幫忙做了一早上的登記,這會兒才抽出時間過來。
“這裡的情況你晚點看。”餘笙道,“我正好有事找你,我們找個地方聊一下。”
兩人就近在院子裡擺的石椅上坐下,餘笙開門見山,直接問他能不能幫她弄來一艘大船。
“最好是能裝下五噸左右的貨,要是太難的話折半也行。”
“風姑娘要這麼大的船乾什麼?”
餘笙也不瞞他:“我打算沿途賣一些東西晟國現有的水果,讓沿海的居民也試著種一種,看它們到底適合在哪裡生長。”
顧遠之思慮了一番:“要是平時,我倒能幫風小姐調來真正的貨船,但我現下不方便跟外界聯係,若風小姐不嫌棄的話,我家倒是有一艘畫舫,能承重多少我並不清楚,但它大約有這裡的屋子一半大小,上下共有兩層。”
“不嫌棄不嫌棄!”餘笙一聽就知道自己沒問錯人,忙道:“咱們快去取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