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1 / 1)

*

趙仲針傍晚還要出來就是為了告訴蘇景殊他成功說服了他爹將皇宮用來彰顯大宋國威,蘇小郎說炸藥可以輕鬆炸掉皇宮,那就讓世人看看他們大宋的火器有多厲害。

上次遼國來使囂張跋扈,這次看他們還敢不敢再囂張。

天色不早,趙仲針說完便帶人離開,走的時候腳步帶風,驕傲的仿佛是個打了勝仗的小公雞。

炸掉皇宮的靈感是蘇小郎給他的,計劃是他去找他爹說的,如果事情順利,他和蘇小郎都有大功。

最好嚇的契丹人直接把燕雲十六州還回來,再反過來給他們送歲幣。

小光國公異想天開的想著,雄赳赳氣昂昂,恨不得遼使明天就能抵達京城。

閱兵台修的怎麼樣了?廣備攻城作那邊的火藥夠不夠?

皇宮周邊的人家通知過了嗎?都是宗室皇親不會在這時候添亂吧?需要提前測試一下炸藥能不能炸開皇宮嗎?

不行,還得再和爹爹商量商量。

蘇景殊目送敢說敢做的小光國公走遠,默默在心裡念了句:仁宗皇帝一路走好。

新皇帝新氣象,有個說炸就炸的官家真好啊。

老蘇拍拍小兒子的肩膀,眯起眼睛危險的問道,“景哥兒什麼時候和光國公有的交情?”

“爹,兒子和光國公沒有交情。”蘇景殊無辜的看過去,“光國公今日來尋事出有因,且聽兒子細細說來。”

蘇洵帶他回客廳,倒兩杯茶水放桌上,作出一副洗耳恭聽的姿勢,“細細說來。”

蘇景殊抿了口茶水,搖頭晃腦的將剛才聽到的消息告訴他們家老爹。

遼國使臣再次來訪,現在這位官家不準備忍氣吞聲,準備上來先給遼使一個下馬威,讓他們見識見識什麼叫爆炸的藝術。

皇宮隻有一座,觀看的機會隻有一次,錯過了就是一輩子的遺憾。

蘇洵表情古怪,“炸掉皇宮來彰顯國威?誰出的餿主意?”

蘇景殊臉上的笑容一僵,“爹,您覺得這個主意不好?”

“且不說皇宮周圍住的都是皇親國戚,碎石亂飛可能會誤傷周圍的宅院。”蘇洵點點兒子的腦袋瓜,“景哥兒,那是皇宮,花費無數人力物力建造起來的皇宮,你確定你那炸藥能把皇宮給炸塌?”

蘇景殊還真不太確定,“光國公說官家已經答應,應該能炸塌吧?”

要是炸藥的威力沒有那麼大,他們搭好台子組好觀眾難道隻是要看一場煙花秀?

應該不會。

就算光國公想不到,官家和負責籌備此事的官員總能想到。

開炸之前有那麼多人把關,肯定不會出問題。

蘇景殊篤定的點點頭,確定到時候出場的火炮肯定能把皇宮炸塌。

天大地大麵子最大,絕對不能在契丹人麵前丟臉。

蘇洵不太看好用炸皇宮來震懾遼國,除了擔心火炮的威力不夠,還覺得皇宮乃是天子

居住之處,即便牆上塗的全是毒物也可以慢慢祛毒,直接炸掉多可惜。

先帝在位幾十年天下承平,然而每年進國庫的銀子多出去的更多,稅收甚至不夠軍費開支。

國庫入不敷出,又剛為先帝辦了喪事,哪兒來的重建皇宮?

比起炸了之後建不起新的,他覺得皇宮還是完好無損的待在原處比較好。

雖然不能住人,但是至少看著體麵。

要威懾遼國可以去城外搭個簡易營寨炸炸,何必非得拿皇宮給契丹人炸,那些契丹人配嗎?

“可是去城外搭營寨也要錢,搭出來的營寨也不如炸皇宮來的震撼。”蘇景殊掰著手指頭說道,“反正都要花錢,皇宮也必須得重建,拿來嚇唬契丹人正好廢物利用了。”

遼國使臣又不會一直待在京城,國庫實在沒錢的話就讓官家在京郊彆院遷就幾年。

建宮室需要時間,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總得攢錢蓋個更好的才行,大不了就多等幾年。

京郊的彆院那麼好看,他覺得住彆院比住皇宮舒服多了。

父子倆各有各的道理,討論了一會兒後後知後覺意識到皇宮不是他們家的,他們討論出花兒來也沒用。

散了散了,回屋睡覺去。

蘇景殊搖頭歎氣,走了兩步忽然想起來還有事情沒有說,於是又轉回來,“爹,我過些天可以去中牟縣找同窗玩嗎?”

從京城到中牟需要一天,在中牟玩幾天,回來再算一天,加起來可能要五六七八天,他可以出去嗎?

蘇洵敲敲他的腦袋瓜,“景哥兒,你爹我十四五歲的時候已經遊遍蜀中了。”

蘇景殊:……

“好的,我可以去同窗家做客。”

所以不要再炫耀了。

小小蘇鼓著臉的往他自己的院子走,還是想說爹比爹氣死兒。

他爹小小年紀不學好到處亂跑是因為祖父放養的同時還給足銀錢,他又沒有一個祖父那樣的爹。

他們兄弟幾個要是敢不讀書天天跑出去玩,最先有意見的肯定還是臭爹。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懂不懂啊老蘇?

指指點點.jpg

不管了,反正能出去玩就行。

小光國公今天過來說遼國使臣很快就到,檢閱新火器應該要不了幾天,他等看完爆炸再去中牟。

趙仲針風風火火回到京郊彆院,找到他爹立刻將他又想到的可能出問題的地方說出來。

這可是他提出來的建議,要是沒能把契丹人嚇趴下反而讓大宋丟臉,他這輩子都沒臉見人了。

趙曙扶額搖頭,他覺得他還沒到連這種事情都要兒子千叮嚀萬囑咐的地步,“放心,爹爹會讓人注意,保證萬無一失。”

如果單單隻炸皇宮自然怎麼安排都行,但要借此機會震懾契丹人,那就不能隨便了。

他已經提前和宗室還有兩府三司的相公通過氣,雖然宗室長輩和相公們都覺得直接炸掉皇宮不太妥當

,但是先帝因皇宮有毒鬱鬱而終,嗣君也不能一直住在彆院,所以皇宮必須得拆了重建。

什麼時候重建要看國庫什麼時候有錢,什麼時候拆卻沒那麼多講究。

隻要不嫌皇宮是一片廢墟看著礙眼,他們隨時都能將皇宮拆掉。

讓廣備攻城作準備火器炸藥將毒皇宮炸掉,一來告慰先帝在天之靈,二來震懾遼國使臣,三來讓京城百姓知道如今大宋的火器有多大威力,四就是讓禁軍找找攻城的手感。

一舉多得,他們完全沒有拒絕的理由。

這麼多理由砸下來,原本覺得炸掉皇宮有失體統的大臣也不說話了。

“有失體統”在“告慰先帝在天之靈”的理由麵前完全不夠看,毒皇宮氣死了先帝,嗣君將皇宮炸掉來給先帝報仇,這做法完全沒毛病。

炸掉皇宮的提議通過,命令下到廣備指揮使李珣那兒,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廣備攻城作和禁軍提前找幾間宮室試試炸藥能不能將宮牆炸開,商量怎麼安排火炮炸藥,還得考慮怎麼炸顯得動靜大。

汴京宮室宮城周廻五裡,正殿大慶殿是舉行大典的地方,大慶殿之南是天子近臣辦公之所,大慶殿之北的紫宸殿是皇帝視朝的前殿,大慶殿西側的垂拱殿是皇帝平日聽政的地方。

每月朔望的朝會和接見契丹使臣都在紫宸殿舉行,紫宸、垂拱兩殿之間有文德殿,除此之外,宮中還有舉辦宴席所用的集英殿、升平樓。

皇宮的麵積本來就很小,和洛陽長安的宮室沒法比,宮室不多,後宮的規製也不大,甚至不用抬來火炮,直接埋炸藥就能炸。

炸皇宮不是開礦,不需要那麼多技巧,埋好炸藥牽出引線,在火炮開火的同時引爆炸藥就行,隻要藥量足夠,多少宮殿都能炸塌。

不過這次不隻是炸掉皇宮,更重要的事震懾契丹人,需得怎麼動靜大怎麼來,所以他們新製出來的火炮得拉出來溜溜。

最好看著要山崩地裂,驚天地泣鬼神,爭取趕上地龍翻身。

火藥作的工匠一直沒有停止改進火藥配方,比例找不出問題那就是原料的問題,先帝檢閱火器之後,匠人們又拆了一根炸藥管研究裡麵的藥料,曆經三個月終於琢磨出怎麼提純原料。

炭粉主要就是看手藝,仔細研磨篩掉雜質就行。

硫磺的提純他們也知道,將碾成粉的硫磺放進菜籽油裡攪拌,加熱之後精硫就能沉到底下。

隻有那硝石提純起來實在麻煩,又要煮又要過濾,還得等誰冷卻下來之後讓裡麵的精華析出來。

最開始他們分不出裡麵的東西,還是有個工匠想起來之前用蛋清來讓火藥顆粒化,直接去廚房找了各種瓜果蔬菜一樣一樣的往鍋裡投,運氣好的話總能碰到一個有用的。

這笨法子還真好用,硝石和蘿卜一起煮效果奇好無比,除去雜質後靜置就能析出大量精華。

配料比工匠們都熟記於心,原料提純完畢後按照配比混合製成炸藥,這一次炸藥的威力大大

提升,雖說還是比不過蘇小郎拿出來的那些,但是用來炸宮牆綽綽有餘。

炸藥已經準備妥當,炮彈自然不會差哪兒去。

廣備攻城作這幾個月遇到的最大的問題不是提純藥料,而是煉鐵煉銅燒製火炮。

大宋的火炮名為火炮實際上卻是投石機,工匠們從來沒有見過真正的火炮,沒見過自然不知道要怎麼燒製。

但是炮彈直接用投石機來投的話距離太短,稍有不慎就會誤傷自己人,以前炮彈威力小也就罷了,如今換了新的炮彈肯定不能再用投石機來投。

風險太大,打仗的時候不能冒那麼大的險。

因為工匠們打造火炮一直沒有進度,身為副相的曾公亮處理完政事還不辭辛苦的到城外和工匠們一起琢磨,多一個人多一份力,總好過工匠們兩眼一抹黑的亂造。

曾公亮對大宋現有的各種武器了然於胸,廣備攻城作還有個奇才蘇頌,一群人根據蘇景殊給的殘缺不全的圖紙和關鍵詞愣是搗鼓出了長身管紡錘形的紅衣大炮。

紅衣大炮炮管長管壁厚口徑大,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還有炮耳可以以此為軸調節射角,有了炮耳,發射的時候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

蘇頌學識廣博,看多了炮彈的發射後甚至琢磨出了怎麼來計算彈道,雖然他的算法彆人都看不懂,但是根據算法給炮身安上準星和照門們,炮彈指哪兒落哪兒幾乎沒有落空的時候。

此炮一出立刻轟動整個廣備攻城作,曾公亮連臉都來不及洗連夜去彆院見新帝,險些激動的連話都說不出來。

皇帝和中樞重臣再一次駕臨廣備攻城作檢閱火器,富弼、包拯等見過炸藥威力的人見到火炮威力如此之盛尚且激動不已,趙曙、韓琦這兩位沒見過炸藥的會是何等心情可想而知。

趙曙即位幾個月沒顯露過太多想法,一應事務都按照先帝時的規矩來處理,但是不意味著他沒有想法。

身為大宋的皇帝,怎麼可能會不想收回燕雲十六州?

韓琦回京之前還在北地和契丹人正麵叫板,他更清楚軍中的各種弊端,若大宋早些年能有如此強勁的武器,慶曆年間對遼對西夏都不會靠花錢來解決事端。

他是個掌過兵的宰相,看到紅衣大炮後甚至想立刻讓廣備攻城作造個幾百門讓他帶去北地轟遼國。

紅衣大炮的射程足夠長,在大宋境內布置點位來轟炸對麵,定能殺的契丹人棄城而逃。

可惜這個提議被無情的駁回了。

不是因為他剛回京不能再去北地帶兵,而是因為紅衣大炮造價太高,國庫銀錢供應不上,能造出五門已經是極限,再多的話官員的俸祿就要發不上了。

韓琦當即表示可以用他的俸祿來造大炮,然而這個提議也被駁回,皇帝表示錢財可以另外想辦法,給官員發俸祿的錢不能動。

此話一出,不隻韓琦,連其他幾人都遺憾不已。

說實話,如果能多造幾門如此威力的紅衣大炮,他們寧願不要

俸祿。

皇帝和宰輔重臣們看過火炮後心潮澎湃,越發堅定要用火炮來讓遼國使臣知道大宋已經不是以前的大宋。

造大炮需要錢,建皇宮需要錢,乾什麼都要錢,大宋的國庫已經見底,遼國身為大宋的兄弟之國友好鄰邦,看到鄰邦過的這麼艱難肯定不好意思再管大宋要歲幣了對吧?

還有西夏那邊,早些年西夏撕毀合約擅自開戰,大宋白白給他們送了那麼多年的歲幣,黨項人撕毀合約是不是要考慮一下補償的事情?

他們大宋是禮儀之邦,乾不出蠻夷之人獅子大開口的粗鄙之舉,隻要將大宋前些年送去的歲幣全數送回來就行,不然就休怪他們狄大元帥攻城略地不留情麵。

也就是現在騰不出手辦太多事情,但凡大宋積貧積弱的情況能有好轉的態勢,他們就能派使臣帶著大炮去遼國和契丹人談燕雲十六州的歸屬問題。

可惜了。

趙曙給廣備攻城作的主事官員下了死命令,火炮和炸藥的技術配方絕對不能泄露出去,要是遼國或者西夏拿到這些技術配方,休怪他心狠手辣直接誅九族。

廣備攻城作的官員再三保證肯定不會出問題,他們麾下的匠人世代為朝廷做工,妻子兒女都不許離開汴京,根本沒有泄密的機會。

但是趙曙還是不放心,他是個很沒有安全感的人,話說的再好都沒有用。

如果保證有用,當年《武經總要》是怎麼泄露的?

兵部侍郎叛國牽扯出大群和契丹人有不正當聯絡的官員他也清楚,現在說的再好也不能保證他們將來不會被契丹人利誘。

很沒有安全感的年輕官家讓廣備攻城作加強防備後又另外派了皇城司來接管城外作坊的守備,同時安排城外禁軍在周邊巡邏,作坊裡所有匠人和匠人家屬都得嚴密管控,不能讓契丹人找到任何可以鑽的空子。

遼國使臣很快就到,這種時候不能出任何差池。

他要的是威嚇,不是讓契丹人見到好東西後想法子偷走再用來對付他們。

宰臣們對皇帝的安排沒有半點意見,《武經總要》泄露就泄露,反正裡麵寫的東西都造不出來,契丹人拿到也沒什麼用。炸藥和火炮的技術配方不一樣,這玩意兒泄露出去後對方是真的能造出來,再怎麼嚴防死守都不為過。

遼國使臣抵京的日子越來越近,皇帝和中樞重臣的表現就越興奮。

朝中許多大臣不明所以,契丹人來京城從來沒好事兒,官家和相公們這是怎麼了?被刺激瘋了不成?

汴京的官員們不理解,抵達京城後的遼國使臣也不理解。

遼國這次的主使是林牙興複軍節度使蕭禧,蕭姓已經能說明他的身份。

林牙是遼國掌理文翰之官,乃是遼國樞密院的機要大員,遼帝這次派出的使臣很有水平。

來者不善。

蕭禧不是第一次出使大宋,更不是第一次來到大宋境內。

宋人對遼人並不友好,朝臣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好吃好喝

好安排,臨走還要好聲好氣將他們送走,民間百姓卻沒那麼好說話。

宋室軟弱,他們當街教訓宋人百姓並不會有什麼懲罰,百姓罵也隻敢私底下罵,根本不敢讓他們聽見。

實惠好處都得了,被宋人百姓罵兩句又不會少塊肉,罵就讓他們罵唄。

在大遼最受歡迎的差事就是出使南國,汴京的繁華是他們大遼拍馬也趕不上的,每次出使都讓他們更加堅定拿下這片土地的想法。

見識過汴京之前,契丹勇士都覺得燕雲十六州已經足夠繁華富庶,見識過汴京之後,所有的契丹勇士無一例外都會選擇要汴京。

可惜澶淵之盟後兩國不再開戰,即便要土地也隻能一點一點的要。

宋室的皇帝隻想求和不想打仗,要錢給錢要絹給絹,就是有一點不好,要土地的時候死活不答應給土地?

沒關係,一次不行還有第二次,第二次不行還有第三次。

底線這東西是一步一步往後退的,關南十州大遼誌在必得,如果還是先前那位宋帝,應該過不了幾年就能拿到,可惜人早早就沒了。

上次耶律夢龍帶隊出使卻因為弑君謀反的意圖暴露而被誅殺,不光命丟了還什麼好處都沒討到,消息傳回大遼後陛下震怒,朝中人人自危,生怕不小心觸到陛下黴頭。

這次換成他蕭禧出使南國,怎麼著也得讓宋人吐出點好東西。

話說回來,他總覺得這次的汴京有點不對勁,宋臣以前對他們有這麼熱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