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路,從來不是那麼容易走成的。
高三的夏予謙中二地評價自己和陳悅的感情為“情深緣淺”。高三的陳悅胡亂地抓住趙凱當做出口。
縱使夏予謙心中有千萬個不願意,高三第一學期開學兩周後,夏予謙的奶奶搬出了自己的房子,不再是陳悅的鄰居。她搬到了夏予謙家。
事故發生在周六清晨。夏奶奶和陳奶奶相約一起去菜場買菜。陳奶奶在家門口左等右等也不見人出來。她電話打了好幾個,門鈴按了很多遍,始終沒人開門。她實在想不明白鄰居怎麼會失約,告訴了陳悅這件怪事。
陳悅立馬給夏予謙打了一個電話,她擔心老太太一個人在家出什麼意外。夏予謙和父母聞訊立馬趕到了奶奶家,用備用鑰匙開了門。
夏奶奶躺在家裡衛生間的地板上,不省人事。幸好搶救及時,夏奶奶很快蘇醒了,右腿和鎖骨骨折。據她回憶,她早上刷牙的時候感覺有一點暈眩,可能是低血糖的關係。她一個沒站穩,就摔了下去,摔下去以後怎麼站都站不起來,右腿又疼的不行,最後徹底失去了意識。
夏予謙的父母買了大包小包的營養品和零食去拜訪陳奶奶和陳悅,以示感謝。他們一直很喜歡陳悅,覺得她乖巧、懂事、善良。如今陳悅間接救了夏奶奶一命,在夏予謙父母的心中又增加了不少印象分。
夏予謙一方麵很高興自己的父母喜歡陳悅,另一方麵很苦惱,他的奶奶搬走後,他和陳悅見麵恐怕要麻煩不少。
陳悅明顯和夏予謙拉開了距離。夏予謙給陳悅發短信,陳悅的回複很簡短,沒有語氣,不超過五個字。夏予謙約陳悅出來,那更是想都不要想。陳悅的回複永遠是自己沒有時間,高三要專注學習。夏予謙表示理解陳悅,她肯定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夏予謙毫無懸念地被保送到了京大的數學係。
江城一中但凡保送和出國的高三生申請走讀,不需要任何特殊理由。夏予謙喜歡住校,和一群室友在一起過集體生活。不過,思考再三,他決定成為走讀生。他對父母說,這樣他空了還可以照顧一下奶奶。這是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原因是,他走讀以後,晚上可以隨時去酒吧找陳悅。
陳悅下決心不再放任自己和夏予謙的關係發展下去。她儘可能地減少和夏予謙的接觸。得知夏予謙的奶奶搬走之後,她暗自鬆了一口氣。同時她暗自嘲笑自己,果然和夏予謙沒有緣分。
課餘時間,陳悅依然在Leo的酒吧做兼職。她沒有想到夏予謙會去酒吧找她。
夏予謙實則去酒吧找過陳悅很多次,隻是非常不巧,每一次他去的時候,都沒有輪到陳悅上班。如果夏予謙再多去幾次,興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夏予謙沒有辦法。將近半年,夏予謙的母親下鄉考察,他的父親在醫院手術一台接著一台,夏予謙擔任起了照顧奶奶的重任。他們家雖然給奶奶請了一位護工,但是夏予謙不放心,他需得時刻監督護工儘心儘責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此,夏予謙竟然抽不出更多的時間去找陳悅。
夏予謙給陳悅發了一條很長的短信,詳細地解釋了為什麼自己有很長一段時間可能沒有辦法和她見麵。陳悅看著洋洋灑灑的小作文一般的短信,以為這是夏予謙紳士而體貼地找了一個借口,心照不宣地給彼此一個台階下。陳悅禮貌地祝夏予謙的奶奶早日康複,嘗試著把夏予謙當做一個普通朋友。
為了減少自己對夏予謙的思念,陳悅努力讓自己忙碌起來。
學習上,她給自己定的學習目標是完成學業考試,拿到高中畢業證書。事業上,她務必要在高三找到一項她日後賴以謀生的技能。
生活上,陳悅和趙凱成了很好的搭檔。
趙凱性格外向,陳悅很快和趙凱混熟了。她把自己和夏予謙的事情告訴了趙凱。
自從陳宇潔去美國讀書,她和陳宇潔的聯係越來越少,找不到太多的共同話題,最後變成了逢年過節互相問候一下的老朋友。她需要一個傾訴對象。趙凱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
不論陳悅和趙凱說任何事情,趙凱完完全全地理解陳悅的行為。他說,他讀技校的時候遇到過一個女孩子,對對方有一點好感,後來聽說對方家裡很有錢,他就掐斷了這樣的念頭。正如趙凱所說,大部分人都是有自知之明的,到了一定的年齡,也懂得門當戶對這四個字了。
遇到知己如趙凱,陳悅大著膽子告訴了他自己羞於啟齒的家庭背景。她有時候會問自己,如果當初選擇了父親,生活會不會不一樣。沒有人知道答案。那晚,趙凱在酒吧等陳悅下班,帶她去吃大排檔。
他說,不要去想那些沒有意義的假設了,努力把現在過好,比如,吃一頓好吃的大排檔。
對於趙凱來說,和朋友一起去吃大排檔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情。大排檔有一種特彆神奇的氛圍。大排檔裡沒有流淚的傷心人,隻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幸福人。
陳悅隨意指著菜單上的圖片點了幾串肉,趙凱點了一大盆烤肉和鹵味。他不斷地往陳悅的盤子裡加肉。陳悅突然問趙凱:“家庭幸福是什麼感覺,是不是在大排檔吃肉的感覺?”
趙凱笑得趴在桌子上起不來:“你這是什麼比喻?挺貼切的。你要向前看,你改變不了你的家庭,你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啊。”
陳悅趁機說出了自己憋了很久的想法。她想去趙凱家裡的花店幫忙,學習插花,畢業以後在花店找一份工作。趙凱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未來規劃。插花算得上是一門技術。唯一的問題是,在花店工作,需要做很多手工活,手上都是老繭,很辛苦。陳悅不怕辛苦,也同意不收取任何報酬。
趙凱是一個行動派,當著陳悅的麵給父親打了一個電話,問他花店需不需要幫手。趙凱的父母開花店開了二十年,積累了不少老顧客,店麵從一家擴大成了三家店麵合並的大花店。巧合的是,長期在花店做兼職的一位小青年剛剛告訴趙凱的父母,自己找到了全職工作,暫時不需要做兼職了。
陳悅順利進入了趙凱父母的花店做兼職,報酬和之前的小青年一樣多。
陳悅愈發覺得,這才是她應該待的地方。她覺得自己現在如一朵生長在合適的土壤裡的花朵,欣欣向榮。
陳悅每周末白天在花店上班,周中有兩到三天的時間在放學後去花店幫忙。
趙凱的父母是一對非常和善的夫妻。他們仔細地叮囑陳悅如何醒花,如何修剪,如何搭配不同的花朵植物。他們見陳悅做事認真,態度積極,毫無保留地讓陳悅參與到和供貨商的對接工作中。陳悅在計算機課上學習過Excel和Word的使用,完全接手了記錄各項貨款的工作。趙凱的父母記一筆款項要折騰老半天,陳悅打字快,做起這項工作十分高效。
趙凱平時不怎麼去父母的花店,自從陳悅開始在那邊工作,他抽空便過去看看陳悅適應的怎麼樣。每次過去,會順手給陳悅還有父母帶一些蛋糕、奶茶之類的零食。
陳悅很喜歡趙凱家的氛圍。趙凱的父母對趙凱管得很寬鬆,用趙凱的話說,隻要他不去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他的父母都會支持他的選擇。
有一次,趙凱買了一杯口味特彆古怪的奶茶,他原本想給陳悅嘗嘗,他的母親無意間拿錯了一杯。她喝了一口立馬把奶茶放回原位:“這什麼奶茶,你買錯了吧!”不等趙凱回答,她又拿了起來:“趙凱的爸爸過來一下,給你嘗嘗,肯定又是咱兒子買來嘗鮮的。”
據他的父母說,趙凱從小就很調皮,經常捉弄他們。陳悅問道,他們不會生氣嗎?趙凱的母親眼中充滿著慈祥地答道,自己的孩子,永遠覺得活潑可愛,如果孩子呆頭呆腦的,那才有大問題。陳悅暗中觀察了一番,發現他們似乎永遠不會生氣,和趙凱說話總是和顏悅色的樣子,有說有笑,偶爾開開玩笑。
趙凱的父母和陳悅相處了一段時間,了解了陳悅的背景。他們琢磨起自己兒子的婚事。他們認為趙凱和陳悅很相配,兩個人相處和諧,日後陳悅可以幫著經營花店。不過畢竟是兩人的終身大事,兩個人又年輕,他們認為倆人先談幾年戀愛互相考察一下,等到了法定年齡再考慮結婚也不遲。
老兩口在家裡悄悄地和趙凱提過這件事情。趙凱不排斥這個提議,陳悅品性賢良,長得又漂亮。他不敢說得太直白,當成玩笑話說給陳悅聽。他不想失去陳悅這個朋友,也不想給陳悅留下自己見色起意的印象。
陳悅表示等她高中畢業,可以考慮一下。趙凱聽到回複,先是目瞪口呆,後是欣喜若狂。
陳悅沒有隱瞞自己對這個提議的認可,她和趙凱兩個人相處很愉快,日後有培養出更深的感情的可能性。最關鍵的是,兩個人對於生活的構想一致,願意為之努力,她對他們兩個的未來有信心。
或許在外人看來,陳悅放棄夏予謙選擇和趙凱深入了解是一個非常匆忙的決定,頗有點病急亂投醫的意為。於陳悅而言,這是當時的她深思熟慮的結果,是她向往已久的生活。在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思考她和夏予謙的未來時,她已經想清楚了。
她羨慕趙凱父母的生活狀態。她渴望過上這樣有滋有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