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1 / 1)

那年暑假,班上的同學出去旅遊的旅遊、補課的補課,而曾宜寧則忙著為自己的小金庫添磚加瓦。

也是那年暑假,三婆婆在騎著三輪車載圍巾的路上摔傷了腿。

三婆婆“胃口大”,每次去拿貨的時候都要騎著家裡最大的三輪車,從三婆婆家到取貨地要經過一座大橋,通常是三婆婆在前麵騎,曾宜寧負責在後麵推。

三婆婆摔傷腿那一次,三輪車上堆放的圍巾嚴重超載,車身傾斜,轉彎的時候三婆婆沒有控製好方向,車子倒向一側,壓住了三婆婆的腿。

腿傷對三婆婆來說是件小事,好不容易拿來的圍巾沒有人疊,這讓她十分痛心。

恰好那一年暑假活兒特彆多,工廠裡的圍巾成堆成堆的運過來,不同品種的圍巾價格也不一樣,利潤高的圍巾特彆搶手。

曾宜寧力氣小,一個人騎不動大三輪車,隻能騎小的那輛,小的那輛三輪車空間小,能運的東西有限,曾宜寧隻能一趟一趟慢慢運。

每次貨一到,各個地方的老太太們就蜂擁而至,一頓哄搶,等曾宜寧趕到時,價格高的圍巾早就所剩無幾。

放貨的人雖然給三婆婆賣麵子,可是貨要得急,三婆婆的麵子在錢麵前也並沒有那麼管用。

一老一少因為這件事情著急萬分,兩人商量著這樣下去不行,得找一個幫手。

可是上哪找身強力壯、會騎三輪、時間又充裕的勞動力呢?

三婆婆想了半天還沒找到合適的人選,曾宜寧的腦海中倒是浮現出一個人的身影。

曾宜寧也不知為何,她想到的人竟是周行。

曾宜寧是一個內向的人,平時很少主動去找彆人。不過金錢的魅力太大,讓她戰勝了害羞,她決定試一試,然後鬼使神差般的敲開了周行家的大門。

周行見到曾宜寧的第一眼也滿是驚訝。他穿著一件白色的背心和一條黑色短褲,頭發亂糟糟的,一副剛睡醒的樣子。

曾宜寧鼓起勇氣,條理清晰地講明白了她來找周行的原因,她邀請周行“入夥”,還給他分析一起做這件事最後能得到的好處。

出乎她的意料,周行當場就應了下來。他對曾宜寧說“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周行也不廢話,他讓曾宜寧在房間外稍等片刻,自己進去換了一件白色的T恤,就騎著三輪車帶曾宜寧去取貨的地方。

三婆婆看著眼前堆成小山一般的圍巾,笑得合不攏嘴。

她對曾宜寧找來的這個幫手的第一印象不錯。

這些圍巾是直接從工廠拿出來的,在進入銷售環節之前還要經過幾道工序,先將連在一起的圍巾弄斷,然後按照要求折好,最後裝入PP袋裡,50個一捆打包好。

三人分工合作,三婆婆負責第一道工序,清理圍巾和圍巾之間連結的線頭,再由曾宜寧疊好,最後交給周行裝袋和打包。

三婆婆之間都是用點燃的香燃斷線頭,曾宜寧實在受不了嗆人的煙味,不停地咳嗽,三婆婆隻好改用剪刀。

窄窄的弄堂容不下這麼圍巾,陣地轉移到了三婆婆家的客廳。

三婆婆本就是手腳麻利的人,曾宜寧在三婆婆多年的培訓下乾活速度很快,周行雖然之前並沒有乾過這個,但是年輕人,學習能力一流,動手能力也是一流,一上午下來就已上手。

三個人配合得很好,速度飛快,秒殺村裡那些老頭老太太,幾百條圍巾兩天功夫就搞定。

周行找了兩條麻繩,打包好的圍巾在大三輪車裡堆得高高的。周行想一個人去送,三婆婆不放心,讓他在後麵留了一個位置給曾宜寧,可以隨時看著有沒有掉下來的圍巾。

周行到底是年輕力壯,一個人就可以騎上運河橋,雖然用不上曾宜寧幫忙,但她還是會下來,她不願意自己成為一種負擔。

老少三人組憑借著高效的出貨率,幾乎包攬了所有的圍巾,氣得其他老太太們牙癢癢。

有眼尖的老太太也相中了周行,取貨的時候經常跟周行套近乎,一個勁地問他叫什麼名字、今年幾歲、哪個村的、是誰家的孩子,背地裡悄悄地想挖牆腳。

周行一貫是生人勿近的表情,老太太們冷豔貼熱屁股,幾次下來,也就不再搭理他了。

圍巾生意過後,又到了新活——做發飾。在五顏六色的素圈皮筋和發卡上用熱熔膠沾上塑料花朵、蝴蝶結等裝飾品,最後在套入塑料袋裡,就可以拿到飾品店賣好幾塊錢。一個2毛錢,是疊圍巾的好幾倍。

曾宜寧和三婆婆之前都沒做過這個,這一次進貨的時候她隻拿了一小批,打算先試試。

做的過程中,除了因為不熟練被熱熔膠燙了幾下,其他都很順利。

交第一批貨的時候,放貨的人給他們算是2毛錢一個,給彆人是2毛5分一個,曾宜寧不解,私下去找她問原因。

曾宜寧人長得乖乖巧巧,說話又是輕聲細語,很容易博取老一輩人的好感。

放貨的人悄悄告訴她,說彆人做的款式更好看,所以價格高。收上來的最終成品中,也會根據顏值分成三六九等,好看的發飾換個包裝可以拿到精品店去賣,價格標個10元、20元仍舊有人會買,至於品相一般的,直接批發給2元店裡。

曾宜寧了解了裡麵的彎彎繞繞後,偷偷跑去瞧了一眼,彆人做的款式確實比她們做的要好看。

作為一個女孩子,她很快意識到不同的飾品和不同的發繩發卡搭配效果是不一樣的。

在聽到放貨的人說她最高可以給到5毛錢時,曾宜寧心裡很快有了注意,她們要做就要做和彆人不一樣的,以質量取勝。

曾宜寧和周行先是跑到古鎮的飾品店裡去看了一圈,古鎮小店裡的東西價格普遍不高,樣式和她們做的差彆不大,入不了曾宜寧的眼。

周行提議去商場看,周行的母親開了一家服裝店,店裡很多衣服的款式和搭配都是參考商場女裝專櫃。

整個南江市最高檔商場在兩年前開業,位於市中心,寸土寸金。曾宜寧隻去過一次,去年表妹過生日時跟著去吃肯德基,舅舅家條件比曾宜寧家要好不少,舅媽平時買東西都不看價格,但到了那裡,除了肯德基,其他店裡的東西都隻能看看飽飽眼福。

如果是平時,曾宜寧是絕對不會去的,但現在為了自己的小金庫,刀山火海她都願意試試。

兩人乘坐公交車輾轉跑到商場,一進門,就被十足十的冷氣吹得一身雞皮疙瘩,這麼大的商場,每個角落都開著空調吹著冷氣,從早到晚,一天的電費得要多少啊!要是三婆婆跟著一塊來,肯定要心疼死電費了。

曾宜寧和周行對商場都不熟悉,不知道飾品店在哪裡,隻能一家店一家店看過去。每家店門口都站著店員,微笑地對著來來往往經過的顧客打招呼,曾宜寧看著她們精致得體的打扮,覺得自己和她們像是兩個世界的人,她微低著頭,快速地走過。

終於在商場二樓的一個拐角處,他們看到心心念念想找的高檔發飾。

店員並沒有二人學生模樣的打扮而愛答不理,反而熱情地向曾宜寧介紹起店裡的產品。

精品店裡的發飾確實好看,當然價格也非常美麗,是古鎮2元店遠遠不能比的。

店員拿起一枚水晶發卡在曾宜寧的頭上比試,誇讚道:“小姑娘皮膚就是好,戴什麼發卡都好看。”

曾宜寧有些羞澀的搖頭,店員突然打趣地問周行:“你是哥哥吧,你妹妹戴這個發卡是不是很好看?”

周行愣愣地看著鏡子中的曾宜寧,呆呆地點了點頭。

店員大概是看出了曾宜寧的局促和羞澀,沒有再過多追問。

曾宜寧看了一圈店裡的發飾,把它們的款式和搭配牢牢記在心中。

走出商場,一股熱浪迎麵襲來,這份真實的悶熱一下子把人從虛幻拉回了現實。

公交車遲遲未到,兩人又重新躲進了商場。曾宜寧在心裡罵自己沒出息,吹了這麼一會兒冷氣就受不了外麵的酷熱,果然是由奢入儉難啊。

商場附近的樹蔭下停著幾輛三輪車,賣木蓮豆腐、綠豆沙、珍珠奶茶、冰豆漿……價格比商場裡的冷飲要低的多。

周行出去買了兩杯綠豆沙,回來的時候就看到曾宜寧盯著櫥窗的玻璃出神。

模特身上佩戴的水晶項鏈散發出璀璨奪目的光澤,在燈光下熠熠生輝,每個角度都靈靈潤潤的,美得不像話,一下子就驚豔了年少的曾宜寧,她忍不住發生感歎:“真好看!”

在這如夢似幻般光澤的襯托下,曾宜寧愈發覺得自己灰頭土臉,與這裡的一切格格不入。

天氣太熱,回去的路上曾宜寧有些暈車,麵色潮紅、頭昏昏沉沉、還有點惡心。身體的不適,讓她覺得回去這段車程無比漫長,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她的身上在不停地出汗,整個人都變得黏黏糊糊,額頭上起了一層細密的汗珠,被汗水浸濕的碎發緊緊地貼在額前,毫無保留地展示了她的狼狽。

最要命的是,她開始想吐,並且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

曾宜寧強壓住嘔吐的欲望,不停地告訴自己,不能吐不能吐,就算要吐也至少要熬到下車,千萬不能吐在公交車上,太丟人了。

就在她快要撐不住的時候,手上突然多了一抹冰涼的觸感,她低頭看去,發現周行把另外一杯綠豆沙也塞給了她。

周行一共買了兩杯,其中一杯是常溫的,在商場裡給了曾宜寧,另外一杯原本是他自己拿的,現在也到了曾宜寧手中。

周行不緊不慢地說道:“你喝吧,降降溫。”

曾宜寧猜他肯定是看到了自己的衣服被都汗水打濕了,在認識的人麵前出洋相讓她更加無地自容。

但不得不承認,周行的這杯冰綠豆沙倒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曾宜寧沒有直接喝,而是把杯子輕輕貼在臉上。周行的這杯綠豆沙裡不知道加了多少冰塊,平時她肯定嫌冷,但這會兒冰冰涼涼的觸感倒是讓頭昏惡心反胃的症狀減輕了很多。

靠著這杯綠豆冰沙,曾宜寧總算撐到了下車。

她有些慶幸,車上的其他乘客應該沒人注意到她的異樣,出洋相的醜態隻有周行一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