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璃遠嫁心牽掛(1 / 1)

晨曦的微光透過淡薄的雲層,輕柔地灑在百草山莊上,葉璃身著一襲略顯素淨卻不失典雅的嫁衣,那嫁衣上的絲線在日光下泛著淡淡的光澤,仿佛也在訴說著她此刻複雜的心境。她蓮步輕移,每一步都似帶著千鈞的重量,緩緩走出那承載了無數痛苦回憶的百草山莊。微風輕輕拂過,仿若一隻溫柔的手,輕輕撩起她如瀑的發絲,那發絲隨風飄舞,似在挽留她離去的腳步,又似在歎息她即將奔赴的未知命運。她緩緩回首,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熟悉又陌生的莊門之上,眼眸中閃過一絲決絕,如同劃破夜空的流星,毅然踏上了遠嫁他鄉之路。本以為就此便能告彆過往,開啟全新生活篇章,可誰能料到,她的心卻仿佛被一根無形且堅韌的線緊緊牽扯著,無論如何也放不下留在山莊的葉夜。

初至封地,周遭的一切對她而言仿若另一個世界,陌生得讓人有些心慌。迥異的風俗、彆樣的環境,讓她嬌弱的身軀率先發出抗議。街頭巷尾彌漫著陌生的香料氣息,那濃鬱的味道混合著當地特有的泥土腥味,肆無忌憚地直往她鼻腔裡鑽,引得她胃裡一陣翻騰,酸水直往上湧,她緊蹙著眉頭,強忍著不適。街頭人們穿著的服飾色彩斑斕得近乎刺眼,樣式奇特得超乎想象,與她以往所見大相徑庭,看得她眼花繚亂,仿若置身於一場奇異的夢境之中。王府裡的居所布置雖奢華精美,雕花床榻、綾羅帷幔一應俱全,可葉璃卻隻覺清冷孤寂,那精美的雕花仿佛冰冷的牢籠,將她困在這陌生之地。水土不服的症狀頻頻顯現,她白皙的麵龐日漸憔悴,原本粉嫩的臉頰變得蒼白如紙,眼眶下也泛起了烏青,仿若被濃重的墨色暈染,整個人仿佛被抽乾了精氣神,身形愈發顯得單薄嬌弱。

王府裡的丫鬟們瞧著這位新世子妃柔弱的模樣,當麵自是恭敬順從,低眉順眼地候在一旁,聲音輕柔得如同春日裡最柔和的微風,帶著絲絲諂媚:“世子妃,可有什麼吩咐?” 可一轉身,細碎的私語便如老鼠偷食般,悄然在角落裡散開,生怕被人聽見。

“瞧瞧這世子妃,柔柔弱弱的,身板看著就單薄,能不能在咱王府站穩腳跟喲,可真難說。” 一個身形嬌小的小丫鬟,緊張地壓著嗓子,跟身旁同伴嘀咕道,還不時地用眼角餘光瞟向四周,手指不安地揪著衣角,那模樣仿佛做了什麼天大的錯事。

“誰說不是呢,看她成天愁眉不展的,眉心都快擰成個疙瘩了,準是想家想得厲害。” 另一個丫鬟忙不迭地附和,腦袋也跟著小雞啄米似的點動,眼神裡透著幾分八卦的興奮。

葉璃仿若未聞這些閒言碎語,常常孤身一人靜靜坐在窗前。那雕花窗欞透進幾縷細碎的日光,灑在她身上,仿若為她鍍上一層落寞的光暈,將她的孤獨映襯得愈發明顯。她的手心緊攥著一個小物件,那是葉夜用草葉精心編織的小蝴蝶。葉片被摩挲得有些發亮,邊緣微微卷起,帶著歲月的痕跡,雖質樸無華,卻承載著姐妹間深厚的情誼,仿若凝聚著她們過往相處的點點滴滴。每每目光觸及,葉璃的眼眶便止不住泛紅,淚水在眸中盈盈打轉,仿若蓄積著一汪清泉,隨時可能決堤,那晶瑩的淚珠裡滿是對妹妹的思念。她滿心思念著葉夜,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那個即便在寒風中瑟瑟顫抖,小臉被凍得通紅,仿若熟透的蘋果,卻依舊倔強地緊咬下唇、不肯落淚的小女孩,那小小的身影在她心間揮之不去。“夜兒,你在山莊可還好?姐姐好想你……” 葉璃輕聲呢喃,話語裡滿是化不開的擔憂與牽掛,聲音輕柔得仿若怕驚擾了遠方的妹妹,又似帶著無儘的眷戀。

於是,葉璃頻頻修書寄回山莊,急切地探問葉夜近況。她輕輕鋪好宣紙,那宣紙散發著淡淡的竹香,仿若帶著故鄉的氣息。她研磨著墨錠,墨香緩緩飄散,仿若帶著她的思念一同啟程,悠悠揚揚地彌漫在屋內。提起筆,筆觸真摯懇切,字裡行間的憂慮仿佛要溢出紙麵:“父親、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璃兒遠嫁異鄉,每至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之時,思念家人之情便如洶湧的潮水般湧來,尤以小妹葉夜為甚。不知小妹近來身體安康否?飲食可還照舊?病痛可曾減輕些許?望父親母親垂憐璃兒念妹心切,如實相告小妹景況,以撫璃兒懸心。切切!女璃兒叩首。” 寫罷,她輕輕吹乾墨跡,小心翼翼地將信折好,裝入信封,眼神中滿是期待與忐忑,仿若將自己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這薄薄的信紙之上。

怎奈,這些飽含深情的信件大多落入葉鴻夫婦手中。葉鴻捏著信紙,臉色陰沉得仿若暴風雨將至,額頭上青筋微微跳動,仿若一條條憤怒的小蛇,冷哼一聲:“哼,這葉璃,還真是對那小賤種念念不忘。” 蘇瑤在旁迎合道,眼神中閃過一絲陰狠,仿若暗夜中的毒蛇:“老爺,可千萬不能讓她知曉葉夜的實情,不然她要是鬨騰起來,咱可不好收場。” 葉鴻微微頷首,此後每次回信皆是謊言堆砌:“璃兒吾女,見字如麵。葉夜一切安好,無需掛懷。她在山莊乖巧伶俐,每日誦讀詩書,與姐妹們相處融洽,歡聲笑語不斷,日子過得極為愜意。你身處封地,當儘心侍奉夫婿,莫為家中瑣事煩憂。父字。”

葉璃收到回信,展開信紙的手微微顫抖,仿若那信紙帶著刺,會紮傷她一般。心底雖有疑慮暗生,可畢竟遠隔千裡,她縱有滿心無奈,也隻能徒喚奈何。她將信緊緊貼在胸口,仿若這樣就能感受到妹妹的溫度,唯有在心底默默祈願,但願妹妹當真如信中所言那般平安順遂。“夜兒,姐姐定會想儘辦法救你,你一定要撐住……” 葉璃對著遠方輕聲低語,眼神中透著一往無前的堅定,仿若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黑暗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為能早日與葉夜團聚,葉璃咬牙努力適應新環境。她尋到王府裡經驗豐富的嬤嬤,那嬤嬤麵容慈祥,眼神卻透著幾分精明,仿若一眼就能看穿人的心思。葉璃微微欠身,福了一福,動作優雅端莊,聲音輕柔婉轉:“嬤嬤,還望您多多教導璃兒這當地的禮儀習俗。” 說罷,遞上一盞精心準備的香茗,那香茗熱氣騰騰,茶香四溢。此後,她潛心學習如何操持王府內務,從賬目管理到人員調度,事無巨細,皆用心鑽研。她常常挑燈夜戰,對著賬本,一筆一筆地核對,眼睛熬得通紅,卻從未有過怨言。

有一回,葉璃學刺繡,她坐在繡凳上,身姿端正,如同一棵挺拔的青鬆,麵前繃著一方素絹。手中銀針在燭火映照下閃爍著寒光,可她針法總是歪歪扭扭不得要領,繡出的線腳雜亂無章,仿若一團亂麻。一旁的嬤嬤忍不住出言提點:“世子妃,這刺繡講究的是耐心細致,您瞧,像這般……” 說著,嬤嬤拿起針線,手指靈動地穿梭,仿若翩翩起舞的蝴蝶,不一會兒,一朵栩栩如生的小花便在絹布上綻放,嬌豔欲滴。葉璃趕忙斂神,目不轉睛地盯著嬤嬤的動作,認真跟著研習,額頭沁出細密的汗珠也渾然不覺,仿若沉浸在一個全新的世界裡。

在與丈夫林宇軒的朝夕相處中,葉璃的心防也漸漸鬆動。林宇軒生得劍眉星目,氣質儒雅,眼眸中總是透著關切,仿若一汪溫暖的清泉。一日,他瞧見葉璃獨坐發呆,便緩緩走近,腳步輕盈得仿若怕驚擾了她。他溫柔地握住她的手,那掌心的溫熱仿若一道暖流,瞬間傳遍葉璃全身,驅散了她心間的些許陰霾。他滿目關切地問:“璃兒,你似有萬千煩惱藏於心中,不妨說與為夫聽聽?”

葉璃抬眸,望著丈夫誠摯的雙眼,仿若找到了依靠,心中的委屈與牽掛再也抑製不住,將葉夜的事一股腦傾訴出來:“宇軒,這世間我唯一放不下的,便是我那命苦的妹妹葉月。她在山莊受儘苦難,我卻無力援手,叫我如何能不憂心?” 說著,淚水簌簌而落,打濕了衣衫,仿若一場傷心的雨。

林宇軒聽罷,心疼不已,輕輕將葉璃攬入懷中,下巴抵著她的頭頂,仿若要為她撐起一片天。溫聲安慰:“璃兒莫要太過傷懷,我定會幫你設法救出葉夜。你絕非孤身一人,我會一直在你身旁。”

葉璃靠在丈夫懷裡,淚水浸濕了他的衣衫,她感受著那有力的懷抱,滿是感激地說:“宇軒,多謝你。有你在,我便有了希望……”

王府中有位年事頗高的管家,麵容滄桑,眼神深邃,仿若藏著無數的故事,為人處世極為精明。起初,他對葉璃這位外來的世子妃心存猜忌,暗自擔憂她能否挑起王府管理的重擔。每次葉璃詢問府中事務,他雖應答得體,語氣卻透著幾分疏離,仿若隔著一層看不見的紗。然而隨著時日推移,他目睹葉璃的勤勉努力與善良本心,態度也悄然轉變。

有一次,王府要籌備一場至關重要的宴會,關乎王府顏麵與聲譽,仿若一場盛大的戰役即將打響。葉璃提前數日便忙碌起來,她穿梭於各個庭院,指揮著 servants 布置場地。從桌椅擺放的間距,要精確到分毫不差,到花卉裝飾的色調搭配,需和諧美觀,皆精心謀劃,每一處細節都反複斟酌,仿若在雕琢一件稀世珍寶。管家在旁瞧著,不禁出聲誇讚:“世子妃,您當真心思細膩,這場宴會必能辦得儘善儘美。”

葉璃淺笑盈盈,眼眸彎成月牙,仿若夜空中最迷人的月牙泉,柔聲道:“多虧管家您平日不吝教導、多方幫襯,我才能這般順遂。”

自那之後,葉璃與林宇軒相互依偎、攜手同行,感情愈發醇厚深沉。葉璃一麵用心鑽研王府諸事,一麵與林宇軒頻頻商議解救葉夜之策。他們多方探聽葉鴻夫婦的動靜,或遣人暗訪,裝扮成普通百姓,混入市井之中,留意葉鴻夫婦的行蹤;或從往來信件中尋覓蛛絲馬跡,逐字逐句地研讀,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之處,尋覓著可能出現的一線生機。葉璃深知,唯有自身強大,才能衝破重重阻礙,將葉夜從苦海中救出。她在心底暗暗起誓,不管前路荊棘密布、艱難幾何,她都絕不放棄,定要讓葉夜過上幸福無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