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庶子24(1 / 1)

快穿之歐皇 千年鶴歸 3885 字 2個月前

丹房內。

莫驚春臉色嚴肅的盯著三足青銅丹爐,丹爐上浮雕著太極與八卦,蓋子呈蓮花狀,如今蓋子未開,已經傳出了似有若無的藥香味。

一旁的丹陽已經忍不住閉上眼睛,深深地呼吸了一下空氣。

“好香,這丹藥可成了?”

莫驚春看了看係統自帶的計時器,倒計時還有三十秒,於是便沉穩答道:“再過六息,藥效更足。”

話是這樣說,他手上已經戴上了隔熱的羊皮手套。

丹陽則目露崇拜,無論看多少次,長春師叔對藥效和時間的把控都準得嚇人。

六息後,係統鬨鐘響起。

莫驚春熄滅爐火,打開蓋子,倒出丹爐內的藥丸到玉盤裡。

一共七七四十九顆紅棕色的丹藥,圓滾滾的,在白色的玉盤裡滾動,煞是好看。

他用銀鑷子夾起一顆,先看其色,再聞其味。

其色如瑪瑙,其味苦中帶甜。

“紅參保命丹,成了。”莫驚春麵露喜色,把玉盤往丹陽那邊推,“你也瞧瞧成色。”

“這還用瞧?這麼純正的藥香必是十成十的好成色。”

雖然如此,丹陽還是用銀鑷子夾起一顆,細細辨認,“果然,我煉藥的本事不如你,但要說辨藥的本事,卻勝你許多。”

“正好,以後啊,我煉藥,你來辨。”說著起身到一邊的架子上取來蜂蠟和一盒白玉圓球。

又到外麵叫清風打來一壺熱水。

小廚房已經建好了,這事也輕易,不一會兒就提了一壺熱水過來。

在丹房內的丹陽則是將蜂蠟放入一隻薄如蟬翼的甜白瓷碗中,待熱水來了,則將瓷碗放入熱水中,用銀勺小心攪拌。

二人淨手。

不一會兒,蜂蠟已完全融化,變成了白中透著微黃的液體。

莫驚春打開一隻比藥丸稍大的圓球,將紅參保命丹放進去,再合上圓球,放到另一隻瓷碗中。

那白玉圓球也做得巧妙,分開是兩個半圓,一合上便嚴絲合縫,渾然一體。

丹陽默契地用鑷子夾起圓球放入蜂蠟滾了滾,直到球身沾滿了蜂蠟液,才又夾起來,放到一個竹編小簸箕裡。

四十九顆藥丸全部處理完畢後,再將簸箕拿出去曬一曬,等蜂蠟全乾之後,紅參保命丹就算製作完成了。

二人之所以搞得這麼麻煩,就是為了延長藥丸的保質期。

不然的話,用再好的瓶子裝著,藥性也隻能維持個一年半載,還會越來越弱。

用蜂蠟就不一樣了,起碼能維持藥性不變兩年。

因為蜂蠟凝固之後,隔絕空氣不說,還可以防水防黴,真是再好用不過。

雖然達不成真空的條件,但趁著藥丸還熱就放進去,效果也是差不多的

這是勞動人民的智慧,還是丹陽教莫驚春的。

“對了,跟我說說吧,你那些師弟們煉藥時是出了什麼差錯?”莫驚春用銀簽字叉起一塊蜜瓜,問道,丹陽來找他也不隻是為了看他煉藥,也是為了向他請教。

之前莫驚春在林二家給出的三樣丹藥都十分得用,紅參保命丹就不用多說了,保命的好藥,隻是藥材頗為名貴,一般人用不起。

所以除了莫驚春這個大戶會煉製一些之外,其他道士就都處在攢錢途中。

剩下的大力丸和止疼藥所需藥材倒是便宜許多。

止疼藥好配,不需要煉製,且不多說。

隻說大力丸,此藥不但適宜給力竭的產婦使用,平時大家練武、做苦工時用上一些亦是十分得益,最近便成了侍奉藥王殿的道士們的攻堅項目。

見丹陽邊吃蜜瓜邊皺眉,莫驚春開玩笑道:“難不成是炸爐了?”

他來青雲觀也有一個多月了,也算是見識過道士們的生活了,但大白天的聽到平地一聲驚雷還是被嚇了一跳。

後來才知道是供奉靈官殿的道士們煉製丹藥時,炸爐了。

莫驚春當時就噴笑了出來。

難怪火藥是從丹爐中誕生的。

他不大了解其他道觀是怎麼管理的,但青雲觀作為鎮國公名下的道觀,顯然在管理中有著獨樹一幟的風格。

每個大殿、側殿分彆由專人供奉,每殿一個執事,即負責人。

負責人在挑選專人時,會考慮道士們擅長的方向、個人意願等因素進行分配,有點像現代大學裡選專業,雙向選擇。

像藥王殿的道士,就全是專攻醫術的。

所以丹陽一聽這話臉就紅了,額上爆出青筋,急急地說:“靈官殿道友們煉丹不能算是製藥……煉藥!雷神煉的丹藥,能算藥嗎?”

接著就是一串難懂的話,什麼“藥王殿才是在煉藥”,什麼“藥王殿才不會炸爐”之類。

引得莫驚春大笑起來,腹軟得幾乎要滾到案幾下麵。

一時間,屋內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最後被揪住短發的莫驚春連連承諾,下午一定幫藥王殿的師弟們看看到底是哪裡出了錯,務必叫大家完美完成這個項目。

忘了說了,莫驚春到青雲觀第二天就把頭發給剪了。

平時外出就戴莊子巾遮掩,莊子巾是一種軟帽,上部分是類似屋簷的三角形,下部分是方形,戴起來還是很方便的。

現在丹陽都成他損友了,他自然也沒有再遮掩什麼。

莫驚春還特意猛地摘下帽子嚇了丹陽一跳,最後以被猛錘一頓結束。

說笑間,正午到了。

莫驚春照舊留丹陽下來用飯。

丹陽原本是沒有在莫驚春這裡用飯的習慣的,但經不住他的磨纏,平時也會督促他背醫書,幫他做做藥丸。

看著滿滿一桌的美食,丹陽笑道:“那我可就沾你的光了。”

“那你常來,多沾些。”

丹陽忍笑不俊,長春師叔臉皮之厚,果真是難逢敵手。

話畢,二人寂然用飯。

用完飯後,二人一起背起了醫書用以消食。

丹陽是基礎牢固,莫驚春是記憶力好,二人你問我答,我問你答,都背得十分流利。

背完後,丹陽又給他講解了一些道家典籍,二人方去午睡。

下午莫驚春準備出門時,紅櫻來問。

“三少爺,最近蚊蟲頗多,艾草已用完了,藥王殿的師兄說是今日送來。隻是路途遙遠,不如我跟著您一塊去,順便把艾草領回來吧?”

莫驚春看出她也是在小瀛洲呆膩了,跟丹陽說了一聲,就帶著一起去了。

藥王殿雖是側殿,但也十分寬敞,莫驚春到時,還沒見到人,就聽到了嘈雜聲和爭辯聲。

“唉呀,你這歸雲子放多了。”

“沒有,我稱過了,就是三錢,正正好。”

“胡說,這歸雲子看起來藥性不足,應多放一錢才是。”

莫驚春饒有興致地聽著,跟著丹陽走進丹房,紅櫻滿眼好奇,腳步卻一點不慢。

丹陽進去之後大聲地咳了一下。

一個圓臉師弟轉過頭發現幾人之後,連忙走過來,行禮,“長春師叔來了!師兄也回來了。”

聽其聲音,正是指出歸雲子藥性不足的那個。

“不曾妨礙到你們吧?”莫驚春微微一笑,雙眼微彎,眼中若含秋水,十分的文雅。

可惜圓臉師弟認識他也有一段時間了,不吃這套,雖然被高顏值閃了一下腰,下一秒便理智上線,拉過他的袖子。

“說什麼妨礙,明明是蓬蓽生輝啊,您快看看,我方才說的對不對嘛?”

除了還在煉藥的道士,其他人紛紛起身行禮,並給莫驚春讓出了一條路。

莫驚春順著圓臉道士的力度往前走,看了看歸雲子,道:“他說的不錯,藥性確實不足,想是當初炮製的時候沒炮製好,失了藥性了。”

“啊?竟是如此嗎?這批歸雲子是誰炮製的?”

一個臉蛋清秀的小道士垂著腦袋,弱弱道:“師兄,是我。”

丹陽臉色一肅,撚起歸雲子反複查看,“藥材炮製皆有定例,按例即可不失藥性,你當初是如何炮製的?”

小道士滿臉慚愧,耳朵通紅,“三月的時候多雨,師兄們又催著要,我……我就少曬了兩日,便直接……入庫了。”

聞言,丹陽冷冷地看了看幾個神色心虛的師弟,又轉過頭來,走向小道士,按著他的肩膀。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藥材更是如此,少曬兩日便失一分藥性,以後不可再這般了。誰再催你,你就叫他來找我,知道了嗎?”

小道士點頭,“嗯嗯,我知道了,師兄。”

“回去抄一遍<千金翼方>給我。”

小道士頓時僵住了,《千金翼方》有足足四十一萬字啊,但他也不敢拒絕,隻得哭喪著臉說:“是。”

更了解丹陽脾氣的師弟們更是大氣不敢喘,生怕招到了他的眼。

連圓臉道士都努力將自己身體縮在莫驚春身後,心裡默念:“看不到我,看不到我……”

紅櫻也收起了看熱鬨的表情,斂氣屏息起來。

隻有莫驚春還笑得出來,唉呀,嚴厲的丹陽好像教導主任啊。

然而,該來的還是會來。

“催過歸雲子的,回去抄一遍<千金要方>給我。”

幾個道士欲哭無淚地應是,《千金要方》字更多,五十三萬字啊,這要抄到猴年馬月啊。

隻有小道士悄悄地鬆了口氣,嗯,丹陽師兄手下留情了。

看完熱鬨後,莫驚春也指點了一下大家怎麼煉製大力丸,大力丸的藥材雖然很常見,但畢竟是修仙之人的方子,其中手法與凡俗的製藥手法是有關鍵性的不同的。

事實證明,這些道士都不笨,隻是被舊有的觀念束縛住了,一點開迷津,他們自然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眾人正討論得起興的時候,一個道士急匆匆地跑了進來,大喊道:“長春師叔可在?瑞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