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自由辯論環節,雙方的時間各五分鐘輪流進行,雙方的辯手和其他的同學都可以暢所欲言。
首先我們還是有請正方辯手針對剛才的提問作出回答,也可以針對剛才的觀點做出辯駁,計時——開始。”
沉默,是今天的課堂。
沒有人說話,這個課堂讓人(特指正方辯友)感到窒息。
老師等了三分鐘,還是沒人起來辯論。
老師有點無語了,“就是說你們完全認同反方辯手的觀點是這個意思嗎?
完全同意,認輸了是吧?
正方,是認輸了對嗎?
你們再不吱聲我就要恭喜他們了。”
反問三連招,誰能接招?
……
一些因科舉而實現了階級的跨越的人:“……這委實不好辯,我是站反方。”
……
正方三辯勇敢地站出來打破了僵局:“反方二辯剛才提到書籍內容更加係統化深入,而網絡提供的信息比較碎片化,這確實是優勢。
但是我們應該也看到,現在搜索引擎和推薦算法已經能夠為我們提供高度和深入的信息,有些甚至超過了傳統的書籍,網絡可以為我們提供實時的新聞動態和互動,這些都是書籍無法代替的。
所以說我們要指出的是,讀書無用並不意味著我們反對學習知識。
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的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和獲取知識的途徑,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而不是一味的推崇讀書。
:)
對於那些對讀書沒有興趣的同學來說,強迫他們讀書隻會讓他們感受到無聊和痛苦。我們應該尊重人的個性化發展和尊重人的多樣性。
:)
綜上所述,我方堅持認為,讀書無用,我們應該以開放的心態來看待各種學習方式,選擇適合自己的途徑來獲取知識、提高能力。
無論是讀書還是其他方式,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讓自己在學習的道路上不斷成長和進步,這是我方的觀點。”
:P
曉紅同學作為反方自由辯手站了起來,“正方辯友你們好!(禮貌:D一下)
剛才聽到你們反駁我們的一個觀點是現在現在獲取知識的途徑有很多種,包括網絡的這一種方式。
但是我是想說網絡的這種產生方式它是一個過程性的,並不是一開始就擁有的。
那麼它的來源它的根在哪裡?
就是我們原始的書籍。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以前的紙質的書是無法產生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各種科技方麵的東西的。
然後再一個,剛剛正方提到,我們可以在手機上網絡上去觀看各種文章,那麼它其實也是一種電子書呀。
:D
這是針對讀書這個概念,讀書也並不一定是非要說去讀這種紙質的書,讀電子書不也是讀書嗎?
所以對方辯友剛才的意思就是在支持我們讀書有用觀點咯:P”:
……
李白:“彩!辯得極妙,將對方的觀點化為我方的有力論據,巧思,巧思啊,待我作詩一首,為讀書有用喝!”
……
正方自由辯手小鑫:“針對於剛剛反方辯友所說網絡知識的來源是書籍,那麼請問反方辯友,在書籍之前所存在的知識的來源不就是來源於實踐和勞動嗎?
同時,針對反方三辯所提到的閱讀能夠更好地獲取知識,我方所提出的要認識到讀書無用論的積極意義,並不是提倡不讀書。
我們所推崇的是不要過分的沉迷於書本知識,而是要注重於實踐能力的提升。
:)
在實踐中我們能夠更好的獲得、學習以及積累實踐經驗。
而不是去過分追求書本的知識以及狹義上的閱讀。”
時希:“嘶~從這個角度來辯,將理論與實踐的關係帶進來,糟糕,我要被正方說服了。”
這個時候!我們一直埋頭寫字的灰色衛衣男同學站了起來!
禮貌的小灰同學:“正方辯友你們好!
:)
首先針對你們此前的解釋我認為你方隻在闡釋‘讀書的用處不大’這一觀點。
但本次的辯題是讀書無用論,而‘讀書無用論’這一觀點最早出現在古代。
但就當今而言,讀書無用論的核心觀點在於質疑讀書的實際價值和意義。
但你方二辯在陳述時且說到‘讀書不一定等於實際能力的發展,且讀書不是唯一提升自己的方式’。
這說明你方已經肯定了讀書有用處而不是讀書無用。
且你方的原話是‘讀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我們的成長’。
對方二辯辯手是否說過這句話?”
咱灰哥的氣場絕了。
正方二辯艱難點頭。
灰哥禮物:“是的,你方已經承認說過這句話。所以說你方隻是在辯論讀書不一定有用這個觀點,而始終對‘讀書無用論’這個觀點是持反對態度的,謝謝大家。”
:P
美麗的淺淺同學又站了出來:“我想補充一下,針對正方三辯說過要尊重人的個性化這一觀點進行反駁。
如果有些人不想讀書的話,我們還能通過其他方式促進他成長,我覺得這是沒問題的。
但是!
兒童文學的老師曾經提過,對於小孩子,如果尊重他的個性化需求,他小時候不想讀書那我們就不讓他讀書的話,那這個世界怎還得了!
所以我覺得,在小孩子沒有自控能力的時候,我們這種有過經驗的人還是會強迫他繼續讀書,這就進一步印證了——讀書是有用的。
另外還有三個觀點,我想一一提出。
第一個觀點是:幸存者偏差論。
就是關於你們讀書無用論的來源,隻不過是看到了網上那些比較出名的網紅,他們對自己人設的打造就是他們沒有讀過多少書,但是仍舊賺了許多錢,然後出了很多名。
這裡用存者偏差來解釋就是你們看到的也隻是一部分。
那些沒有出名的你方還沒有看見。
另外一個就是收益的延遲性。
你方說過,網絡知識是可以立即搜索到,可以立即對你提供一些幫助,但是我認為,教育是有一些延遲性的,比如網上有句話‘以前的教育就像一顆子彈正中現在的眉心’。
同樣的道理就是書籍可能不會帶來立馬的效益。但是我認為在以後的生活中隻有益沒有害。
另外就是對教育的預期性。
我們現在的教育讀書,我們的理念不是促成每個人成為多出名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我認為讀書的意義是要保證我們每個人有基本的生存條件。
這就是我的一個看法,謝謝大家。”
淺淺姐淺淺地提出了三個理論支撐。
看得小玉直冒星星眼:D
兩位反方辯友的強力輸出搞得正方辯友再次沉默。
……
天幕下,基本上的讀書人都認為這場辯論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了,輸贏已定。
……
老師趁此機會提醒大家,“看到反方還有同學躍躍欲試,正方繼續加油。
還有一些視角,比如說教育資源的均衡性,讀書的定義,讀書這個概念要怎麼去界定也是一個很好辯論的點。
究竟讀書和學習是否能等同,讀書和教育是否能等同?
是否讀書就等於教育,是否讀書就等於學習?
這些都可以去辯論的。
加油!”
一陣哄笑。
老師繼續:“如果你們覺得沒有辦法去界定,你們就自己可以把範圍縮小一點。
我們當今這個社會感覺就是‘你去讀書了嗎?’
感覺‘讀書’這個詞語代表了很多很多的意思。
你在學習,你在學校接受教育,你在一本一本的閱讀書籍,都是讀,這是一個非常廣義的意思。
但是其實作為辯題的話,你們自己可以把它概念縮小。
加油!
曉紅同學作為反方自由辯手站了起來:“我幫正方想了一點,讀書的反義詞是輟學。
縮小一點就是你無論學校來上學,這就叫不用讀書。
如果在家裡麵自己去學習,而不是在學校來讀,換一個地方,就是那個學習那種study,依然可以駁出正方的精彩,得到他人的支持。”
……
鹹陽,看到此處的眾學派表示不理解,且大為震撼。
excuse me?
因為正反雙方的辯論太容易讓他們代入到和其他學派口誅筆伐,所以對此情形感到陌生。
再一想到對家,真希望和對家爭得你死我活的時候對家有為我方說話的人啊……
一種怨念從他們身上飄了出來。
……
而此時的教室裡,
:D :D :D
同學們臉上洋溢著青春的笑意,正方不會覺得羞恥,反方也不會覺得生氣。
這或許就是學術上辯論賽的意義吧,或許用學術討論更為貼切。
這本來也不是一個很正式的辯論比賽。
老師也笑,調侃道:“反方你們出叛徒了”又對著正方說,“很好,反方辯友在為你們提供思路。
辯題。
作為辯手怎樣去做題,怎麼樣破題?
那我們就要來逐字的破。
讀書無用的讀書指的是什麼?
有用還是無用?
怎麼樣讀書是有用的?
怎麼樣讀書是無用的!
破題這個環節非常的重要。
你們正方沒有了反方再接著講了喲,我都看到小凡馬上就要站起來了。
已經想占很多次了,都被按住了,發現毫無自己的用武之地。
反方還剩五十秒。”
老師也覺得一直沉默的氣氛不自由,不學術,決定改個規矩。
老師:“我們這樣吧,我們改變一下這個環節,變成自由發言環節。
自己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其他同學有想要發言的也都可以,無論你代表的是覺得讀書有用還是讀書無用,想到了哪些點都可以拿來討論一下。”
小玉大膽開麥:“我想到一個說法就是其實不是讀書無用,而是你讀的那點兒書無用,目前讀的書還不夠,就是如果你的書讀得夠多你就沒有這個問題。
隻會覺得書讀少了,還要讀好多,就是書讀得越多越覺得自己知道的少。”
……
鹹陽,眾學派沉默了,這便是“學”啊,這就是少年啊,無關輸贏,隻為學而辯,為學而學。
有大佬沉思,書讀的越多,越覺得自己知道的少,嘶~天才,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天才嗎,一句話總結精辟,實在是彩!
鹹陽宮,嬴政早就注意到每次上課時每人麵前放的書了,又聽到自由辯論時提到的“紙質書”,用紙做成的書嗎,看起來簡潔輕便,比竹簡更好用的樣子。
所以……天幕什麼時候讓我知道怎麼造紙啊!!!
嬴政大佬,在線等,挺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