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有用?中國教育史(2) 駁論和質……(1 / 1)

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此刻現在我們教室前方的是我們正在進行的如火如荼的辯論賽。

鏡頭給到我們朝堂上的各位大佬,啊~能看出大家正摩拳擦掌地準備大展手腳,但是,在我們辯論賽的現場,我們要尊重對手,尊重比賽,這邊友情提示,要按順序進行哦~

廣告過後,精彩回來~

主題:讀書無用

正方:讀書無用

反方:讀書有用

老師:“接下來有請正方二辯發言。”

正方二辯:“我方仍堅持讀書無用論並認為反方一辯的觀點在某些關鍵方麵有待商榷。

首先反方一辯提到讀書能夠豐富我們的知識體係。這無疑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

然而,我方要指出的是,豐富的知識體係並不一定等同於實際的應用能力和社會競爭力。

許多人在學校裡讀了大量的書,但在實際的工作中卻發現自己的知識並不能得到很好的應用。

因此,我們不能僅僅因為讀書能夠豐富知識的體係就認為讀書一定有用。

其次,反方一辯還提到了讀書能夠提升我們的思維能力。

然而我方要指出的是思維能力的提升並不一定隻能通過讀書來進行實現。

事實上,許多其他的活動,例如實踐、社交、出去旅行等都能夠有效的提升我們的思維能力。

因此我們不能將思維能力的提升完全歸功於讀書。

最後反方一辯認為,讀書對我們的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然而我方要指出的是,這種影響並不是絕對的。

事實上,許多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的人也做出了深遠的影響。

因此,我們不能僅僅因為讀書有可能產生積極影響就認可讀書一定有用。

綜上所述,我方認為反方一辯的觀點在某些關鍵方麵有待商榷。

我們不能僅僅因為讀書有可能產生某些積極影響就盲目的認為讀書一定有用。

相反,我們應當理性的看待讀書的價值,認識到讀書並不是萬能的,也不是唯一的選擇。

因此我方堅持認為讀書無用論有其合理性。

謝謝大家。”

啪啪啪鼓掌聲一片。

時希和小玉說悄悄話:“那要怎麼定義有用呢,產生了積極影響那就是有用的呀。”

此時,時希身旁一位灰色衛衣的男同學轉向了時希,“借一下筆。”

時希:“喏。”

這位灰衣男子拿到筆就開始在紙上刷刷的寫起來,時希沒管,隻以為他有什麼事。

……

鹹陽宮,李斯點頭附和時希的觀點,“有好的結果便是有用”,話音一轉,“我等如今必須站在那正方,不能開民智,至少現在不行”。

蒙毅:“若‘讀書’是指識字,對士者便有用,不過若是對農……似乎沒太大用?”

淳於越:“若不讓民讀書,如何教化他們?”

嬴政沒說話,他想看看後世之人會如何辯,就當聽臣子進言了。

……

老師:“下麵有請反方二辯。”

反方二辯:“雖然正方提出了讀書無用論,提供了一些值得思考的觀點,但深入分析後,我們還是可以看到,讀書的價值並非無用,而是在多個層麵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讀書不僅僅是獲取知識的途徑,更是培養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的過程。

通過閱讀不同觀點的書籍,我們能夠接觸到各種思想和理論,從而形成自己的見解。

這種思考過程不僅能幫我們更好的理解世界,還有助於我們正麵對複雜問題作出明智的決策。

其次,儘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我們也不能忽視理論知識的基礎作用。

書本中的知識為我們提供了理論和框架,使我們能夠在實踐中更好的應用。

沒有理論知識,實踐就像無根之水,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再者,讀書是拓寬視野,豐富人生經驗的重要手段。

通過閱讀,我們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曆史、科學等領域的知識和故事。這些都能豐富我們的生活經驗,讓我們更加全麵地理解世界。

最後,讀書也是一種享受和放鬆的方式。在忙碌的生活中讀書可以幫助我們放鬆身心,暫時忘記煩惱。

同時,讀書也是一種自我提升和終身學習的方式。

無論何時何地,隻要有書可讀,我們就有機會不斷的成長和進步。

因此,雖然現代社會有許多其他獲取知識的途徑,如網絡實踐交流等。但這些方式並不能完全替代書籍的作用。

讀書依然是我們獲取知識培養思維豐富經驗和享受生活的重要途徑。

所以我方認為讀書無用論的觀點是片麵的,讀書仍然是有用的,謝謝大家!”

……

原本堅持讀書無用的商人:“有點道理誒,這麼一說,還是有點用的哈。”

另一邊。

未央宮,衛青,一個曾經的馬奴,現在的武將,曾經沒有機會讀書,現在常常泡在書房閱讀,表示讚同反方二辯的觀點,“讀書可明理,亦可曾信”。

鏡頭給到我們開局一個碗的朱元璋。

朱元璋:“俺老朱就沒讀過幾本書。”

旁邊的朱標保持禮貌的微笑不說話,那您當和尚時隻吃乾飯嗎?

……

請鏡頭回到我們辯論賽的現場。

裳裳:“我以為的讀書是上學所受到的一切教育。”裳裳同學有異議。

時希:“加一,結果他們指的是閱讀書籍也,雖然從字麵意義上來講沒問題,但是從廣義上來定義‘讀書’不是會更好辯嗎?”

彆管,哥有自己的節奏,小小辯論,拿下!

老師還在繼續cue流程:“好的,謝謝我們的反方二辯,雙方的立論和駁論,這兩個兩個環節,同學們的觀點都非常的鮮明,著力點也非常的特殊。

那麼我們進入到第三個環節,第三個環節就是質論環節,首先有請我們的正方三辯。”

正方三辯:“針對反方二辯的發言,我將提出以下問題。

首先,反方二辯提出,書籍為我們生活提供了答案,心情低落時可以給我們給予安慰。然而,這些答案、安慰、鼓勵、滿足好奇心的方式是否隻有讀書這一種途徑呢?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互聯網社交媒體甚至朋友家人的建議,同樣能夠有這樣的服務,為何非要選擇讀書這種方式?

其次,反方二辯強調,書籍內容的係統性和深入性,以及閱讀紙質書籍的專注性。

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隨著科技的發展,多種閱讀方式也應運而生。這些方式不僅攜帶方便,而且可以碎片化進行閱讀。

此外,網絡上的優質文章、博客甚至是視頻教程等其他東西都絲毫不遜色於書籍。

所以說我們應該重新審視讀書的定義,以及他是否真的無可替代。

再者,反方二辯提出,讀書能夠提高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你方是否忽略了其他方式同樣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呢?比如說參加辯論演講寫作等活動,同樣能夠提升我們的思辨能力。

最後,反方二辯強調,讀書是一種享受,能夠讓心靈得到滋養。然而,我們是否應該認為,享受和滋養心靈的方式隻有讀書這一種?音樂繪畫旅行運動等多種方式,同樣可以讓我們有這樣的感受。

綜上所述,我方認為讀書並非絕對有用的行為。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讀書有用這個觀點,要認識到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我們有其他的方式可以獲取知識、提高能力。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

又有人倒向正方這邊,“有道理誒,又不是非讀書不可,還費錢”,看向兒子,“兒你莫怕,爹爹帶你去見世麵和讀書有一樣的效果!”

……

來到反方三辯的趴。

反方三辯:“大家好,我謹代表我方對正方二辯的觀點進行反駁。

首先,正方二辯提到豐富的知識體係並不等同於實際的應用能力和社會競爭力。

我們要知道的是,讀書並不隻是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培養我們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些能力正是我們平時在實際應用和競爭中主要的。

就像現在,我們作為一個零零後大學生去麵試崗位,能被錄取不就證明讀書是有用的嗎?

其次,正方二辯提出思維能力的提升並不一定隻能通過讀書來進行實現,這個觀點是非常正確的。

但我方要說的是,提升思維能力隻是讀書的其中一個作用,實踐也不是萬能的,你方如此觀點不正是忽視了讀書所奠定的基礎作用嗎?

最後,正方二辯提出,讀書的影響並不是絕對的,許多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的人也能取得巨大成功。

的確,這是一個事實,但這並不能證明讀書無用。因為成功不僅取決於是否接受過正規教育,更取決於這人的經驗和才能。

但是,並非每個成功的人都沒有讀書,甚至,成功的人常常感謝讀書,推薦大家讀書,這不正證明了讀書的有用性是影響深遠的嗎?

並且,有大量研究表明,讀書對於個人的職業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正方二辯的觀點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忽視了讀書對個人對社會的重要性,我們應該積極倡導閱讀,讓更多的人體驗到閱讀的意義。感受到讀書的價值。”

聽取鼓掌聲一片,啪啪啪啪啪啪啪鼓掌鼓掌鼓掌:)都好有道理。

阿巴阿巴阿巴阿巴……

精彩的辯論賽廣告之後馬上回來,不要走開哦~

……

天幕下,有人來回橫跳,“嘶~哪邊說我就覺得哪邊有道理,這可如何是好。”

宣政殿,李世民反複咀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句話,越想越不得了,何人想出這等絕句。

長孫無忌:“讀書自然有用,書中自有真理,可與先賢神/交,可於書中知天下。”

程咬金表示,讀書似乎沒啥大用,像他,沒讀書也能上陣殺敵,殺的多了還能當官。

……

南宋,嶽飛表示,兵書還是可以多讀一讀的。

韓世忠對著自己媳婦說:“讀書有啥用,我不愛讀那個玩意,還不如多練會武,殺金賊!”

辛棄疾,一個有作詞天賦但更愛帶軍衝鋒陷陣的文武雙全的人才表示,雖然不否認讀書有用,但是目前來看,用處不明顯,寫詞官家不看,帶軍殺敵官家不許:(

傷心:(

……

明清,有的人私下悄悄嘲諷,“讀啥書?那些豔/情小說嗎?”

李贄:“讀書自然有用,可若是隻讀聖賢書,隻認聖賢道理,讀那多書又有何用!”

他想到那些讀了四書五經卻將之奉為圭臬不敢質疑的“讀書人”,搖搖頭,飲下一杯酒,又開始唱詞……

也有人會試三戰三敗,這次好不容易榜上有名,得知這個消息後,“噫~我中了!我中了~”搖搖晃晃跑向大街上,發冠斷開,頭發散下來,這人卻感覺不到,嘴裡隻喃喃者“我中了!我中了!”

得,又瘋了一個,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