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無用?中國教育史(1) 辯論賽(……(1 / 1)

劉徹,一個愛好享受的帝王,看著天幕的那頭,色香味俱全,再看這頭,也不能說色香味棄權吧,畢竟作為一個皇帝,鹽還是吃的起的,但是!這會子還沒有胡椒辣椒什麼的啊,中間隔了兩千年,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雖然午飯期間就見識到了後世的飲食文化,但是也沒有吃午飯的習慣啊,現在正正好好是吃晚飯的時候,大家都在吃晚飯,憑什麼她們吃的就這麼香:(

朕堂堂一個皇帝,居然要羨慕後世的老百姓!

這合理嗎?我請問呢:(

雖然想象不出來到底啥味,但是有腦子的人都知道,總比眼前的膳食更好吃:(

可惜沒吃過,想象不出來:(

抱住委屈的自己:(……倒也沒到那個地步,豬豬陛下抬了抬下巴,朕會讓大漢更強。

……

鹹陽宮,嬴政看著這條小吃街,的確,從整體上看,人來人往,行人買到了自己想要的,商人賣出了商品賺到了錢,甚至在所有人臉上看不出很負麵的情緒。

但是,始皇陛下不理解,始皇陛下有問題,商業誤國,當商人有利可圖,所有人都去行商時,何人來種地務農,如何保證糧食能供全國所有人吃呢?

要利用天幕傳授之法提高畝產,但是後世的畝產達到了多少才能保證這麼多人行商也不誤國呢@^@

農家那邊需得儘快試行了。

……

令某些人感到煎熬的晚飯時間終於過了,時希吃完了,但是,速度很慢的小玉是真的快不了一點。

作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在這樣沒有急事的情況下,善良的時希同學和裳裳同學選擇耐心等待~

在刷了十分鐘黑色音符軟件的視頻後,結束了美好的晚餐。

晚上本應如同下午一般美好。

是的,本應。

中國教育史課程的老師告訴學委,明天的課程上要開啟一場主題為:讀書無用的辯論賽。

主動報名時間結束後,隻有學委報名了一辯,於是,為了保證辯論能夠順利進行,需要同學們抽簽決定一致四辯和自由辯的辯手。

幸運的時希當然……沒有抽中,不然怎麼叫幸運呢。

但是!我們倒黴的小玉同學很不幸地中獎了,中大獎!

是她,是她,就是她,我們的自由辯手——小玉同學。

幸運兒被迫臨時惡補辯論知識點,到處查找整理資料,從晚上八點一直忙到十二點。

當然,古人隻看到她們抽簽,有的人狂喜沒抽中,大聲歡呼。

而她,小玉,我的朋友,隻覺得她人吵鬨,世界太過喧囂。

“熱鬨是她們的,我什麼也沒有。”①

——by小玉

……

在萬眾(特指時希和裳裳)期待中,第二天的中國教育史課程上,辯題為“讀書無用”的辯論賽正式拉開序幕。

正方:讀書無用

反方:讀書有用

計時員已就位。

老師開始致開幕詞:“近年來,網紅的不斷興起,日進百萬,讓‘讀書無用論’的呼聲越來越大,那麼讀書到底是有用還是無用的呢……balabalabala……”

……

有黔首聽著老師的開幕詞,對著身旁的孩子說,“娃兒咧,讀書當然是有用的咧,書讀好了能當大官!大官呐,多氣派哦,不用像你爹我這樣天天挖地,腰啊背啊酸的不得了也莫辦法,咬咬牙還是要繼續乾咧,不然咱一家可咋個活咧,可惜,俺沒本事,不能送你去讀書,你隻能和你爹我一起學個手藝謀生咧。要是有一天,皇帝陛下能讓咱娃兒免費去讀書就好嘞……”

一旁的十二歲小孩默默做事,看過天幕後發現,這一眼望得到頭的日子過著真沒意思,但是家裡沒錢,不能去書院念書,這年頭,能活著吃飽穿暖就不錯了。

也有生在兵荒馬亂年代的人不屑一笑,生存都不一定能保證,還讀書,讀書有啥用?還不如去當兵,還能當將軍上陣殺敵,還能有武藝防身。

……

說完開幕詞後,老師作為主持人負責cue流程:“請正方一辯發言。”

正方一辯(立論):儘管在傳統觀念中,讀書被視為積累知識、提升自我、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但我要提出的觀點是:讀書無用。

這一論點並非要否定知識的價值,而是從一種更加深入和多元的角度來探討讀書的實際效用。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讀書所獲取的知識並不等同於實際能力。書本上的知識往往是理論性的,而現實生活需要的是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多時候,我們花費大量時間閱讀書籍,但真正能夠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的卻寥寥無幾。因此,如果我們過於依賴讀書來獲取知識,而忽視了實踐能力的培養,那麼這種讀書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無用的。

其次,讀書容易讓人陷入思維定式。書本上的知識往往是由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和理論,這些知識和觀點在一定程度上會限製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視角。如果我們隻是機械地接受書本知識,而不加以批判和創新,那麼我們的思維就會變得僵化,無法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因此,讀書有時反而會成為束縛我們思維的枷鎖。

最後,讀書並非唯一獲取知識的途徑。現代社會信息爆炸,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獲取知識,如網絡、實踐、交流等。這些方式不僅更加便捷高效,而且能夠讓我們更加直觀地了解世界,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我們不必過分依賴讀書來獲取知識,而應該積極拓展其他途徑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和經驗。

綜上所述,雖然讀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我們提供知識,但從實際能力、思維方式和知識獲取途徑等多個角度來看,讀書並非萬能的。因此,我方認為讀書無用。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完全放棄讀書,而是要在讀書的同時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保持開放的思維方式,並積極探索其他獲取知識的途徑。

……

有人這麼一聽,誒,有道理誒,讀書好像確實沒太大用唉,隻有能考上的人才能當官,但是沒考上的隻會花家裡的錢,啥也沒辦成誒!

而且老百姓家能當官的還是很少的,沒那個條件去讀書嘞。

這是科舉製下的,至少還有考試這條路。

……!

漢,有人堅定的認為,讀書當然沒用了,讀那多書有啥用,又不能當飯吃,隻有孝敬父母,品行廉潔並且遠近聞名的人才有可能被舉薦給陛下,才能當官。

這是孝廉製下的,靠祖上傳下來逐漸變低的官當官,或者做一個“孝廉”俱兼的人才有可能。

……

老師:“好,請反方一辯發言。”

反方一辯(學委)(立論):尊敬的評委,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方堅決反對“讀書無用論”的觀點。我方認為,讀書不僅有用,而且是極其重要的。接下來,我將從三個主要方麵展開論述。

首先,讀書能夠豐富我們的知識體係。通過閱讀,我們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知識,無論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還是人文藝術,書籍都是我們獲取知識的寶庫。這些知識不僅可以拓寬我們的視野,提升我們的認知能力,更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現實世界。

其次,讀書能夠提升我們的思維能力。閱讀過程中,我們需要理解、分析、評價書中的內容,這些活動無疑會鍛煉我們的思維能力。同時,閱讀也能讓我們接觸到不同的觀點和思想,激發我們的思考,提升我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最後,讀書對我們的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通過閱讀,我們可以學習到許多人生經驗和智慧,這些經驗和智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生活中的問題和挑戰。同時,閱讀也是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通過閱讀,我們可以了解曆史,理解文化,傳承智慧,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綜上所述,我方堅持認為讀書無用論是錯誤的。讀書不僅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體係,提升我們的思維能力,還能對我們的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倡導閱讀,讓更多的人體驗到閱讀的魅力,感受到讀書的價值。

……

儒家大佬:“我有話要說!!”

道家大佬:“我也有!可辯之處太多了!!”

名家大佬:“恕我直言,在座各位都是辣雞,且聽我一言!!”

::

::

::

各家紛紛表示:看我不把你們辯得腦袋開花!來吧!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