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土(1 / 1)

農曆八月初九,宜動土。

幾個老人端著供盤跟在村長身後,依次進入村口的大房子。

出來時每個人臉上都多了幾分肅穆,即便大門緊閉,仍能聞到裡麵傳出的香火味。

周景年已然知曉那座大房子,可能曾是李家村的祠堂,隻是不知為何封了起來。

不過正好能讓他利用上,那也是好事一樁。

“景年,你趕快回去看這地沒劃錯吧,確認好大小俺們就要開始挖地基了。”有根叔幾個大清早就帶著鐵鍬和沙子,規劃出這房子的格局。

地麵的泥土都比較鬆軟,他們起房子之前都會現挖地基,直到挖到比較堅硬的土層再開始蓋,不然房子久了會不穩當。

小孩們牽著周寧到處看村裡人做磚頭,臉上都浮動著興奮。

有的在後院挖黃土,拍散過篩,去掉裡麵的大石頭,挑擔堆到一旁;

有的將各家帶來的乾草和稻杆在土堆邊剁碎,連同一些穀殼倒在土堆表麵;

還有的在把旁邊的空地掃淨,用來曬磚塊,防止小石子沾上,磚塊斷裂。

一筐筐黃土不斷堆積,村長家也挑來了一些池塘裡撈出的淤泥,倒水混合。

稻杆碎加上穀殼,與泥土混雜在一起,能提高泥磚的韌性,減少開裂,也會更加牢固。

有根叔幾個光著腳踩在泥堆裡,一邊指揮彆人加水和泥,一邊不停的抓起一把泥在手裡碾開,用腳攪拌著。

看到兩個大爺牽著牛和騾子走了過來,有根叔笑著從泥堆裡走出來,“你們倆怎麼才來,快把它倆牽進去。”

“還不是在家喂草,不吃飽怎麼使得上勁。”趕騾子的大爺愛惜的摸了摸自己的騾子,這可是他的命根子,才不理這莽漢的話。

有了牛和騾子的加入,泥巴的混合愈發有黏性。

周景年甩了甩滿手的泥,就看到周寧幾個小孩蹲成一排,在後門檻上嘰嘰喳喳的學怎麼做成磚頭。

有點像秋天枯樹枝上的一小排麻雀,毛絨絨的小腦袋擠來擠去的,因為門檻小,甚至還會有人被擠下去又蹲上來。

中間的周寧被夾成了小餅乾,為了減少被擠壓,雙手都伸了出來。

“阿寧,”周景年遠遠的就衝周寧喊:“你今天就跟著大叔們到李大嬸家吃午飯,明白嗎?“

他要跟著村長去定磚塊,順便問問有沒有石灰之類的。

周寧正跟朋友們聊的起勁呢,頭也不回的揮揮手表示自己知道了,每次兄長出遠門不帶上她,就會安排去李大嬸家吃飯。

如果是平時,她一定會癡纏兄長帶她一起去,但是現在不行。

她們打算蓋小青蛙的房子,大壯哥抓到了一隻青蛙!

這可是件不得了的大事。

幾個小孩湊一起商量好,跟著大人一起,先去和泥,最後再做磚,便手拉手跟著去找黃土了。

看到周寧已經玩的完全忘了自己這個兄長,周景年不禁咬牙切齒,得趕快送她去學堂了,看不得她這麼自在。

泥土剛調完,李大叔他們已經帶來了各家夯土的工具,那是用木頭釘成的一個四方沒有底的格子。

把格子放在寬闊的地上,裡麵撒上一點乾沙土,用來防止等下泥塊沾在地上掏不起來。

和好的泥巴鋪在格子裡,用木板一壓,捶打平整,握住格子旁邊輕輕抖動,這樣就將泥塊脫模留在原地。

大家分工明確,製作起來十分迅速。

幾十號人一天下來,就已經準備好了一間屋子的泥磚,隻等自然風乾後砌牆。

村裡現在都是充滿乾勁的架勢,李麻子家送來的木頭已經被鋸的差不多,擇日開始起架子。

村口的板車上麵堆滿了磚塊,一路搖搖晃晃,推到小院門口,村長扶著旁邊的石灰桶,忍不住試探:“景年,翠花家那個鍋的錢,已經結給我了,你小子腦子怎麼轉這麼快?”

周景年打著哈哈,“村長,你放心,我教的東西,絕對不是害村裡的,而且我還有幾個能讓村裡更賺錢的營生,隻要你能找到我說的那幾棵樹就行。”

他在十天前試著隨便搭了個小土窯做月餅,分給了周寧的幾個小夥伴,要他們帶回家吃,翠花就是其中之一,太陽還沒落山老太太就了到周家拜訪。

落日的餘暉在她銀白的頭發上,枯瘦的手指打開手裡的包布,裡麵是兩顆圓滾滾的雞蛋,隻見她臉上盛滿了討好的笑:“景年,俺是來問你一件事的,今天你給翠花的那個什麼餅,你是打算去鎮上賣嗎?”

周景年麵露詫異,第一個找上門的,居然是翠花奶奶。

他跟係統商量過,自己如果想要科舉,那最好不要花費太多時間在走街串巷這件事情上麵。

按季節製作食物最為保險,目前最便宜的紅豆月餅,需要六十文一斤,不少農戶家會買上一兩個,約摸十文,當家裡討個彩頭。

“我們確實有這個打算,奶奶你進屋坐?”周寧收到眼神示意,自覺噔噔噔跑去臥房端出她留著睡覺前吃的月餅。

可惡,這是她偷偷藏起來的水果餡,雖然是拿冬瓜做的。

月餅最中間是一個充滿稚氣的福字,這可是她臨摹了好久才寫好的,挑挑揀揀最後留下的這個,兄長也在旁邊畫了一個小小的李子的圖案。

周景年還特意花了三十文讓李大叔刻下來當月餅模具,想到這裡,她期待的看著翠花奶奶。

“奶奶,這個給你吃,你看這上麵的字好不好看。”快誇我。

翠花奶奶擦了擦手上不存在的汗水,小心的端起掌心大的月餅,因為是今天下午烤製出來的,還帶有一些熱氣,表皮金黃,帶有甜膩的氣息,一聞就知道裡麵還放了糖。

“好看,上麵的花紋是阿寧畫的對嗎,阿寧就是比我家翠花聰明。”她並不識字,不過來之前就聽孫女說了,這上麵的圖案,是周家這小姑娘畫的,她兄長什麼都依著她 。

周寧皺著眉頭,她不喜歡彆人貶低自己,更不喜歡有人貶低自己的朋友,“奶奶,翠花姐姐很厲害的,阿寧不喜歡聽你說她不好。”

說罷就氣鼓鼓的坐到一旁,這種誇獎她才不需要。

翠花奶奶本就是想套套近乎,沒成想這小丫頭倒是這麼喜歡她家孫女,隻得改口:“奶奶錯了,翠花也聰明。”

“好了,”周景年出來打圓場,“兩個小孩都很棒,奶奶,我們打開天窗說亮話,你來這裡,是不是想跟著做這門生意?”

老太太一聽,也不端著了,直接點頭,“景年,我也不瞞著你,這到中秋還有五天,肯定會有不少村裡人也想買,不如你定個價,我到你這裡買去彆的村裡賣,絕不去鎮上影響你。”

係統一聽,這不正是瞌睡來了有人遞枕頭嗎?

“宿主,要不就她了,我們不可能什麼都要李大嬸家去乾的,月餅隻是周期性,正好拿來考察她人品”

周景年搖搖頭,表情略帶遺憾:“奶,我不打算做這個月餅。”看到翠花奶奶強撐著的笑容,也不好故意逗她了。

“這樣,方子我給你,你自己找人做,但是我要三成利。紅豆餡的月餅除去雞蛋油等等食材,按一斤五十文的價格,還能盈利至少二十文,況且我的比鎮上八十文一斤的更香,料也更紮實。”

翠花奶娘驚叫著站起來:“周景年,你莫不是在誆我,這方子你打算賣我多少?”

“分文不收。”月餅並不是什麼獨家配方,他這也是以前村裡跟著做的,賣方子根本賣不出什麼高價。

不如讓翠花奶奶拉人進來,段時間內想辦法賣出去最多的量,直接去各家村裡賣,走分銷商的路線。

直接挑去村裡,這種平常口味的糕點更好賣。

“可以你家裡人去做,然後讓村裡人或者貨郎到你家買了轉手賣出去,具體方法,我們簽訂契書後告知你。但是如果你出爾反爾,故意少給我盈利,那我就直接將這方子賤賣出去,你的貨就都得砸手裡,再不濟我找人砸你的攤子,總歸我耗得起,相信你知道怎麼選。”

翠花奶奶當然知道,她家基本上都是靠她一個人撐起來的,兒子八年前被征兵,至今未歸,隻留下翠花一個孩子,她心裡也苦啊,多少次哭濕枕頭,擔心兒子不在了。

隻恨自己兒媳婦不爭氣,隻生下來翠花這個丫頭片子。

兒子斷聯後的五年,就算村裡其他當兵的都回來了,說沒見到她兒子,她依舊堅決不同意老伴說的過繼子侄。

家裡的錢財都應該是她兒子的,與其給那些沒良心的,不如攢點錢,給八歲的翠花買個童養夫入贅,她跟老伴出去尋兒子,即便兒子出現了什麼萬一,隻要能回來,至少女兒還能給他養老。

到時候要是兒子還能生,翠花那家子也能跟著養她弟弟,他兒子上半生太苦了,下半輩子一定要享福。

“你儘管放心,我做買賣也十年了,記賬還是沒有問題的,我不好意思多占你的,就按五五分,以後你有不想去賣的,都可以來找我。”她並不介意讓周景年多賺,更怕的是自己都摸不到門路。

“宿主,她好真誠啊,五五分確實不錯,要不就答應她?”係統覺得這價格還算公道,而且是這個老太太自己提出來的。

“不用推脫了,我拿四成利,多的一成你盤算著想辦法讓彆人多買點。工具和土灶的錢,如果賺了,得你自己出,如果虧了就由我承擔,你且安心找到合適的貨郎。”

聽到還要花錢做土灶,老太太又遲疑了,萬一生意不好,鍋可不便宜。可生意不都是有虧有賺,這小子還願意保虧。

眼看周家才來不到兩個月就能起新屋子,肯定能有的賺。

賭!

“可以,我們直接找村長賒賬,到時候我多付幾厘錢給他,明天就直接起鍋。”她恨不得今天晚上就開始,拖延一天就少賺一天錢。

”除了月餅,還有個東西叫桃酥,為了能讓更多人來你這裡進貨,我們應該薄利多銷,最要緊的是賣出去,月餅的模子我這邊有三個,你要是想清楚了,等會就去村長家立契書。”

想到那天的情形,周景年也覺得好笑,現在就差學堂的事情沒解決了,希望能一切順利。

Tip:收藏+分享周家小院,不養閒人,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