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41 霜刃未曾試 “……(1 / 1)

五裡霧 秦焰 4529 字 12個月前

“有傳言說齊國開國皇帝趙光並非病逝,而是被趙衡毒死的。”孔楓稍加思忖後對程璐說。

程璐頷首,道:“這是齊國三王之亂的由頭。”

“此事真假我並不知曉,但我知道當年的皇後確實是趙衡借子桐李氏之手害死的。”孔楓解釋說,“趙衎換去的,正是趙衡與子桐李氏勾結的證據。”

他國君主的秘辛孔楓不清楚,但他還是用手上的情報,幫程璐串聯出一個大概的故事。

子桐李氏是人間的羽士家族,因地處子桐、家主李姓,故稱子桐李氏。

羽士雖然是凡人,但畢竟有靈力傍身,衰老得較普通人緩慢些,壽命也就長些。這些羽士借由靈力能辦到許多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他們並不屑於與普通人為伍;哪怕是與當地的皇室,也隻保持一種近似於“相敬如賓”的狀態。

於普通人而言,羽士的本事教他們可望不可即,羽士的靈力更讓他們無法與之抗衡,所以他們既忌憚羽士,又希望將羽士為自己所用。隻不過羽士家族內部有不乾涉紅塵事這樣不成文的規矩,所以兩個組群一直以來都維持著互不侵擾的狀態。

在普通人的概念中,他們以國家劃分,比如俞國、齊國、薑國;在羽士的世界裡,他們以地域望族劃分,比如括蒼周氏、空桑程氏、宜蘇向氏、子桐李氏。

羽士終其一生旨在修煉成仙,但得道的幾百年也未必有一兩人,上一個成功的還是空桑程氏的三公子,也就是程璐的父親程淵。

普通人家裡要是遭了什麼陰邪之物的侵擾,往往會求助羽士,就像當初王梓臻家中的苗姨娘害瘋症,也是請了羽士來查找陰邪。所以於絕大多數羽士而言,他們雖然不會修成正果,卻也能斬妖除魔、造福一方百姓。

羽士的本事能救人,就能害人。他們有能力為普通人驅除陰邪,自然也有方法將這些淫邪之物招惹上門。若是世家大族的門生被發現有此等禍害普通人的行為,會被廢去一身靈力、驅逐家族,所以這種情況在世家大族中頗少出現。

但即使大家族也會有幾個不聽話的,何況非門非派的羽士。

無論如何,與普通人串聯的羽士總是少數,他們往往在羽士中的發言地位也低,很難掀起什麼大波浪。除非動了這種心思的人,在羽士中身居高位。

子桐李氏的家主李哲成早在程璐的父親尚未修成正果之時,便有一統天下的雄心,隻是隨著程氏的崛起,李哲成不得不將壯誌收斂。

後來程璐的母親甘棠告訴程璐,李哲成當年用過一些手段威脅空桑程氏和宜蘇向氏——甘棠是宜蘇向氏的二小姐——也算是間接害死了程璐的長兄,所以後來修成正果的甘棠和程淵分彆警告過子桐李氏,李哲成也就沒了造次的勇氣。

不過李哲成其人的眼光和謀略絕非一般人所能及。在李哲成做家主的那些年,子桐李氏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雖然限於生理極限不敢與程淵硬碰硬,李哲成還是在他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子桐李氏儘可能地壯大。

李哲成在六七十年前就去世了,接任他的家主是他的長子李方旭。李方旭繼承了父親的能力和野心,加之其父經曆過被甘棠和程淵打擊、威脅,他卻一路順風順水,所以他的膽子比李哲成還要大。

李方旭繼任後最重要的一個觀點,便是他認為子桐李氏已經走到了框架範圍內的頂點,如果想要進一步發展壯大,隻能衝破這個框架。

李方旭認為,單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是難以再壯大李氏版圖的,遑論一統玄門,所以他們應該借用普通人的力量,如能獲得朝堂支持,子桐李氏便能獲得更多的信眾。當子桐李氏發展成一種類似於宗教的存在,其影響力與號召力自不必多言。

當然,這種顛覆風序良俗的想法李方旭不會公之於眾,隻會將其埋藏在心裡,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

也是趕得巧,沒過兩年,李方旭在夜觀星象的時候,就發現主俞國之星愈發黯淡,是不祥之兆。經過一番推演,李方旭算定取代俞國的新星正守護在俞國國舅趙光的府上。

彼時趙光府上唯有側室林氏有身孕,而趙光本人又是個沒什麼才乾的人,李方旭便篤定吉星映照的是林氏腹中的孩子。李方旭暗中接近林氏,發現林氏是個有野心的人,二人遂達成同盟——林氏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皇帝,李方旭希望對方大權在握時,給子桐李氏以支持。

然而還沒等孩子生下來,趙光的正室夫人也發現有了身孕,而算算時間,出現天兆時正該是正室夫人受孕的時刻。但是與林氏不同,正室夫人滿足於現在的生活,沒有更多的野心與欲望,所以她並不是李方旭合作的最佳人選。

儘管如此,林氏還是擔心,明說的是擔心這個孩子才是吉星高照的源頭,心底裡隻怕也擔心李方旭會“腳踏兩隻船”。對此李方旭沒有解釋,隻說若夫人實在不能安心,不妨除掉那個未出世的孩子。

為了表現自己合作的誠意,李方旭親自在正室居住的屋舍周圍布了吸引邪祟的陣法,一是法陣的作用不強,二是布陣之人技藝高超,所以這個陣法一直沒有被其他人發現。

正室夫人個陣法之中生活了幾個月,會精神衰弱、乃至在生產時遭到意外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孩子能平安地存活下來屬實是意料之外。如此一遭,反倒讓林氏更加懷疑這個孩子的天命。

李方旭究竟是出於什麼原因決定與林氏繼續合作,外人說不清楚。後來從甘棠處得知自家與子桐李氏的陳年舊事後,程璐猜測或許年少驕傲的李方旭一直不滿於自己父親為程氏與向氏脅迫,不滿於父親屈服於所謂的天命,所以當天命再次有征兆時,李方旭才會選擇站在對立麵,挑戰天命。

當然,或許也有凡人禮節層麵的考量——正室夫人雖然出身書香門第,但母家在朝中已無實權,擔個虛名而已;林夫人雖為側室,母家卻有做將軍的父親和做禦史的兄長,在朝中頗有發言權。加之正室之子現在沒了母親依靠,他的對手又是心思縝密的林夫人,所以站在林夫人的陣營,李方旭成功的幾率會更高些。

林夫人生下的孩子是趙衎,正室夫人生下的孩子是趙衡。

李方旭和林夫人該是進行過幾次暗殺計劃,但機緣巧合下,這個孩子都逃出生天。說不清這是因為趙衡福大命大,還是因為他真的是所謂的“天兆”。

其實若李方旭能早日罷手,也就沒了後麵的故事,但大概是出於他要與天命對抗的傲慢與倔強,他正視並欣然接納趙衡這個對手。

在趙衡漸漸長大以後,李方旭也就很少使用陰邪手段與趙衡對抗了,他想要以普通人的方式,公平公正地戰勝趙衡。此時的李方旭已經徹底加入了林夫人的陣營,他有能力有謀略,相信即使不動用絲毫的靈力,也可以取得這場對峙的勝利。

趙衡是如何得知林夫人與子桐李氏的勾結的,孔楓無從得知,隻能猜測或許先前哪次動手時李方旭失了分寸,被趙衡瞧見了身上的族徽;而趙衡其人心思深沉,一個印記足以教他追查到底。

孔楓相信趙衡一定經過了充足的調查,不僅查明了他自己自出生以來經曆的種種“意外”,更查明了他生身母親當年的經曆,所以才會下定決心報複林夫人。

舉凡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會有權力爭鬥,不論是在普通人還是在羽士之中。

自李方旭繼位以來,他一直致力改革,希望削弱長老手中的權力,將機會給予更多的年輕人,為子桐李氏注入新鮮的血液。這種想法是好的,但是實施中勢必觸動長老的利益,也就勢必會招致他們的不滿。

如果李方旭心機謀略與權柄能力都不缺,也沒有把柄握在長老手中、或是外患需要麵對,李方旭倒是有機會與長老抗衡。但很可惜他破壞了百年來羽士與凡人之間的風序良俗,更為自己樹立了趙衡這樣一個強大的敵人,所以很遺憾,行差踏錯間他便輸掉了整盤棋局。

趙衡聯係上了子桐李氏的大長老,將李方旭多年來的所作所為傾囊相告,並且拿出了證據,大長老在權衡之後決定與趙衡合作。

此時齊國已經建立,趙衡因為開國的功勳獲得朝野的普遍支持。趙衎雖然也有軍功,但數量有限,好在他母家背景強於趙衡,所以兩人在朝野上的力量還算均衡。而羽士一邊,趙衎有李方旭,趙衡則有大長老,兩人朝堂之外的實力也算平均。

趙衡與大長老合作時,拿出的誠意是李方旭與趙衎母子勾結的證據,他向大長老索取的誠意則是要齊國的皇後、也就是趙衎的生母,死於當年困住他母親的法陣。這件事情於大長老來說不是什麼難事,難的是在李方旭的眼皮底下做。

因為子桐位於薑國境內,趙衡為此不惜動用了他埋藏的間諜力量,這也是後來趙衎探查名單的方向。趙衡不斷派人向李氏尋求幫助,之後又鬨出人命官司,讓謠言在薑國傳得遍地都是,身為家主的李方旭自然要回去處理,轉移了他的視線。

考慮到時間有限,大長老為林皇後準備的法陣要比當初李方旭設下的更猛更狠,所以趙衡很快就看到了效果。

李方旭離開不久,林皇後的精神就開始變得恍惚,太醫隻說是休息不好;趙衎倒不是沒有往陰邪的方向想過,但覺得有皇宮的風水和李方旭留下的陣法保護,一般羽士根本奈何不了。加上趙衡為了轉移趙衎的視線,叫人唆使趙光的一個嬪妃給林皇後下藥,還故意漏了馬腳給趙衎,趙衎也就真的相信皇後如此隻是藥物作用了。

趙衎原以為抓到下藥的人,林皇後的病會漸漸好起來,卻不想情況愈發糟糕。那段時間就連趙衠那個好玩的也整日陪在母後身邊伺候湯藥,但始終不見起色。甚至於到後來,林皇後連自己的孩子都認不得了。

程璐相信趙衡的原意是折磨林皇後更長的時間,但出於和趙衠的兄弟情分,趙衡決定快刀斬亂麻,給林皇後一個痛快。

林皇後死於自儘。應該是因為精神恍惚,趁黑夜無人之際,自己割破了手腕,失血而亡。當年趙衡的母親死於難產,也是大出血。所以趙衡要讓林皇後體驗一把看著血從自己身體裡源源不斷地流出、感受著身體漸漸變冷、意識想要掙紮身體卻無能為力的感覺。

解決了林皇後,趙衡與大長老的合作正式達成。在這兩個聰明人的布置下,李方旭與皇室勾結的證據在適當的時侯公之於眾,根據子桐李氏的家法,李方旭該被逐出家族。而之前趙衡為了支開李方旭散布的謠言,又被大長老解讀為上天的示警;加上這些年李方旭改革得罪了不少人,此時一石激起千層浪,李方旭沒有掙紮太久就被趙衡和大長老搬倒了。

被迫退位的李方旭沒多久就鬱鬱而終,子桐李氏的家主名義上是李方旭的兒子李懷瑾,但實際上的掌權之人正是與趙衡合作的大長老。至於趙衡與大長老的合作是終止於李方旭的退位,還是現在仍然繼續,孔楓就不得而知了。

孔楓把故事講到這裡,很突兀地換了話題,道:“當初趙衡說要娶你,若光兄很生氣。他把趙衡當哥哥,沒想到哥哥也會奪人所愛。”

程璐挑了挑眉,不知是向著趙衡說話,還是純粹不想向著常晟,否認道:“也算不上‘奪’。”

孔楓沒有與程璐摳字眼的打算,而是問道:“初見時姑娘說若光兄沒有死,那他現在人在哪裡?”

“不知道。”

“姑娘你既然能找得到文絳,怎麼會......”

程璐打斷孔楓的話說:“我找得到死人,找不到活人。”

孔楓輕輕頷首,道:“若光兄去世前和我吃過一次酒,他說他此生不愧黎民百姓、不愧黃土河川,唯獨虧欠你一人。”孔楓說罷又微微笑起來,“既然若光兄還沒有死,想來有朝一日他見到你時,會親口說這些話,倒也不用我多嘴。”

程璐沒有接話,而是道:“我送你去孟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