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幾天後,埃莉澤如約來到貝爾格雷維亞。
從外區擠了一小時地鐵趕來——畢竟地上小火車的票價實在讓人肉疼——她終於踏上地麵。這裡與地下的擁擠老舊形成鮮明對比。梧桐、小葉椴和山毛櫸修剪得齊整,鐵藝欄杆將外區的喧囂與白色灰泥的攝政風獨棟彆墅隔絕開來。靜謐和美好的香氣本身就是一種特權,讓過客滿身匆匆顯得更狼狽。
拍賣會場設在一棟低調的私人會所內。外牆被常春藤覆蓋,門口掛著一塊不起眼的銅牌,上麵僅刻著“EXCLUSIVE”。若非繞著導航兜了三圈,埃莉澤幾乎以為自己找錯了地方。推門而入,暖氣氤氳撲麵,她吸了吸凍得發紅的鼻子,沒忍住打了個噴嚏。
“保佑你(Bless you)!”卡爾維特像裝了定位器似的舉著香檳從人群中鑽出來。他一身暗紋Tuxedo三件式,袖扣、口袋巾、腕表都亮得晃眼,整個人像隻炫耀羽毛的孔雀。
“直接點。”埃莉澤毫不客氣地拍開他的擁抱,接過服務生遞來的手環係上,語氣冷淡,開門見山。
卡爾維特聳聳肩,遞了杯薑汽水給她,順手朝會場裡指了指。“好吧,那就先看看大魚。”
兩人穿過昏暗的長廊,進入主展廳。天花板上的燈光如花苞綻放,將整個空間點亮。牆壁刷成深藍色,每件藝術品都籠罩在融融光暈中。正中央矗立著一幅巨大的畫框,與人齊平,畫中是一片深邃的藍。
卡爾維特走到畫前,將手按在畫框前的感應裝置上。
漆黑的畫框突然亮起,藍色畫麵開始變化,仿佛被無形力量撕裂成無數粒子。碎片四散、遊走,逐漸凝聚成模糊的人形,卻在即將成形的一刻瞬間崩解。最終,所有粒子消失,藍色背景恢複如初,仿佛一切都未曾發生。
“這幅畫,每個人看到的都不同。”卡爾維特帶著炫耀的語氣說,“它通過大數據實時生成影像,捕捉觀者情緒共鳴後,轉化成獨一無二的視覺反饋。”
埃莉澤挑了挑眉,語氣中帶著不屑:“讓我大老遠跑來,就是為了補上藝術鑒賞課,看這種鬼東西?”
“鬼東西不隻是藝術,”卡爾維特一本正經地糾正,“而藝術的價值也遠不止如此。”
說完,他從懷中抽出一份文件,封麵上赫然寫著:秘鑰創投(Arcanum Ventures)裂隙計劃——投資人優先邀請函。
埃莉澤快速翻閱,文件紙張發出輕微的沙沙聲。耳邊隱約聽見畫框傳來的低頻共振,平添一絲詭異。
“你們家不是做航運線、度假村和奢侈品的嗎?”她一邊翻看一邊評價,“什麼時候也開始涉足數字世界了?”
“物質享受總有頂點。”卡爾維特笑著聳肩,“到了某個程度,下一步就是探索更深層次的感官體驗。”
“聽起來像你家族的邀約盛宴,而我是個破產急著找下家的過路人。”埃莉澤合上文件,語氣波瀾不驚,文件丟回去,不接茬。
卡爾維特朝會場的某處揚了揚下巴。他們的角度恰好避開視線,一道隱門後,三三兩兩的人群聚在一起,腕上同款手環閃著熒光。有的客人在把玩觸摸屏,有的服下藥片後坐進設計誇張的通感椅。
“我不甘心未來隻給兩個叔叔打工。”卡爾維特語氣篤定,“而你有最優秀的數據分析能力,我需要一個懂算法的人站在我這邊。”
“聽起來像是個免費勞動力的工作。”埃莉澤語氣中帶著顯而易見的懷疑。
“免費?”卡爾維特搖頭笑道,抬手發出一份郵件。新郵件提示音隨即響起。“看看讚助協議草案。”
埃莉澤打開手機,快速掃了一眼,瞳孔微微收縮。協議內容明確寫著:隻要她加入項目,即刻獲得一筆走私賬的高薪,同時,卡爾維特掏出一筆私人數字代幣資產彌補她之前的財務窟窿。這像一顆誘人的金蘋果,泛著誘惑的光。
“半年。”卡爾維特說道,目光牢牢鎖定在她臉上。“隻需要半年,拿到結果後,你想留下賺更多錢,還是帶著成果離開,隨你選。”
埃莉澤盯著他,沉默片刻後說道:“這聽起來太好,幾乎不像真的。”她的聲音冷靜得像刀鋒。“我需要知道細節:工作內容、時間安排,以及失敗的後果。”
“所有問題都有答案。”卡爾維特仿佛早有準備。他拍了拍手,一位助手拿來筆記本電腦,屏幕上跳出一份詳細計劃書。
“你需要做的是根據源代碼實時數據模型,優化動態匹配算法,敲定核心邏輯流程。換句話說,就是儘快讓總服務係統聽話上線。”
“至於失敗的後果......”卡爾維特笑意玩味,“風險由項目組承擔,但我不允許任何人拖後腿。”
埃莉澤沒有立刻回答。她飛快瀏覽著屏幕上的細節,腦中迅速權衡得失。這是一次賭博,也可能是一場絕佳的機會。
“還有個問題。”她合上電腦,抬起頭冷冷問道,“為什麼是我?你的家族裡不缺更有經驗的人。”
“因為你有膽量。”卡爾維特、向前一步,微微低頭與她對視,“我需要一個敢賭的人。”
空氣中彌漫著微妙的張力。就在氣氛變得曖昧時,埃莉澤忽然伸手,一把抓住他的項鏈,用力一拽。
“有膽量的人最好也坦誠。”她輕聲說道,語氣柔和,卻帶著威脅的冰冷,“否則,如果你隻是想養條用後即棄的狗......認清現實。”
卡爾維特踉蹌了一步,險些摔倒。他愣了片刻,隨即低頭輕笑。
埃莉澤替他整理好項鏈,語氣平淡:“我會考慮,但如果承諾和實際不符,我會讓你比這些裝置更碎。”
稍作停頓,她抬頭冷冷補充:“相反,如果一切如約,我的老板會很滿意。”
說完,她轉身離開,步伐乾脆利落。
卡爾維特站在原地,輕輕撫了撫脖子,嘴角浮現出一抹笑意。他舉起香檳自言自語:“真是火爆。希望彆讓我等太久,莉茲。”
—2—
再擠回公寓時,已是半夜。洗衣房的四台機器全速運轉,嗡嗡聲震顫著狹小的地下室,仿佛隨時會崩塌。空氣裡彌漫著柔順劑和濕衣服的味道,像無形的霧,裹挾著疲憊的埃莉澤。她眼皮沉重,腳步遲緩,懶得回房後再折返占位,於是隨手將輿洗袋丟在腳邊,靠牆盤腿坐下,戴上耳機,用刷數據來消磨時間。
“全息數字化美好願景”——跳過。“多重重磅資金聯合注資”——再跳過。“去中心化理想,未來,攜手重構下個紀元”......
手機屏幕卡在一片空白,文件加載得令人心煩意亂。她皺起眉頭,手伸進背包翻找那塊冷掉的三明治,卻突然注意到房間裡多了一個人。
那是個女孩,背對著她。一頭及腰的棕色長卷發隨意用爪夾束著,淩亂中透著一種隨性。她正努力試圖打開自動鎖住的洗衣機上層,同時用肩膀夾著手機,聲音壓低卻透著焦急。
“Nahin, main vaapas nahin jaoonga, kam se kam abhee to nahin!” 女孩語速很快,語氣裡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甚至隱隱透著怒意。“Is saal bhar mein, agar main bheekh maangane bhee jaoon, to vaapas nahin lautoonga... mujhase yah ummeed karana to door kee baat hai ki main tumhen bata sakoon ki tumhaaree maan kahaan gaee hai. tum dhamakee dekar mujhase kabhee ek paisa bhee nahin le sakate!”
埃莉澤聽不懂她在講什麼,但那種情緒帶來的張力穿透了語言,直擊耳膜。女孩的聲音漸漸激昂,語調隨之上揚,直到她下意識後退一步,全然沒注意到地上放著的輿洗袋。
毫無意外,她的腳後跟撞上袋子,於是身體一個趔趄,失去平衡。
“小心!”埃莉澤下意識丟開手機,一個箭步衝上去。
女孩輕輕驚呼,整個人向後倒下的動作被生生截住。埃莉澤的手僵硬地抓住她的肩膀和腰。她比女孩高出半個頭,這種過於親密的距離讓她們一時間都無所適從。女孩怔怔地看著她,而手機裡的聲音依舊在背景中喋喋不休。
“啊,真是抱歉!”女孩回過神,語氣帶著幾分慌亂,耳尖微紅。
埃莉澤稍稍鬆開手,抿了抿嘴,儘量讓語氣顯得自然些:“洗衣機和烘乾機的門被鎖了。你得先掃描支付二維碼,或者……”
她掏出手機,走上前掃了一下烘乾機的二維碼。跳轉到付款頁麵後,她迅速取消支付操作,洗衣機的門隨即彈開,在她們頭頂之間輕輕晃動。
埃莉澤扶住女孩堆得鼓鼓囊囊的衣物,淡淡補充:“讓機器覺得你付了錢。”
女孩上前接過衣物,臉上露出有些害羞又帶酒窩的笑容。她抱怨道:“希諾科技(Xyronix Innovations)的機器,怪不得我每周賬單又多了一筆。謝謝你,我是普蘭希(Presha),剛搬到這兒。”
“埃莉澤。”她點點頭,將耳機重新掛回脖子上。
—3—
希諾科技的名字如雷貫耳。在這個時代,它不僅是電子科技領域的霸主,更是影響力深遠的文化符號。而埃莉澤對這家公司有著特殊的記憶,那是她十四歲時曾短暫觸及的一個夢。
那一年,舊金山舉辦的X STEM青年學者挑戰賽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希諾科技聯手其他IT巨頭,邀請12至17歲的青年天才們彙聚一堂。他們麵對超越年齡層次的複雜課題,贏家將收獲通往頂尖大學的通行證、十年的慷慨資助,以及最重要的——一個被改寫的未來。
埃莉澤的家鄉位於南部的一個不起眼小鎮,生活資源的匱乏讓這次比賽成為她唯一的出路。她甚至借錢湊足了路費。
然而,或許命中注定十四歲的埃莉澤還處在她的蟄伏期。即使天賦早顯,賽事過後,她的模型和她一起意外落榜,僅勉強獲得了一筆象征性的鼓勵獎金。返程的路上,這運氣繼續往下沉——突如其來的追尾事故讓她驟然昏迷。醒來時,隻看到不算親近的舅舅神色疲憊,穿著皺巴巴的西裝趴在床尾。她額角十七針,腦震蕩,住院兩周,那筆獎金也因此幾乎全部耗儘。
關於那年的比賽,現在她已記不清具體解決壓縮算法優化課題的細節。但,那一天的決賽最後卻像被鐵筆刻在了她的腦海深處:頒獎典禮的舞台上,掌聲、陽光、金色的絲帶與笑聲交織。有人提前離場,奔向機場班車;也有人留下,與家人朋友分享喜悅,喊著此起彼伏獲獎者的名字。而埃莉澤獨自坐在台下,身旁位置空蕩,她不知道自己究竟在等什麼。
那是她第一次看見朱爾斯·羅斯梅爾——一個名字注定寫入曆史的天之驕子。他站在領獎台中央,身姿筆直,仿佛不染塵埃的聖徒。深色西裝熨帖得宛如量身而裁,綠色的眼睛淡而遠,像冰封在雲端的星。當他的目光隨意掃過全場,既無遲疑,也無波瀾。短暫地,他的視線似乎停留在埃莉澤身上——又或許根本沒有——然後掠過。那是完全的、徹底的忽視,仿佛她僅僅是人群中再普通不過的影子。
“有的人生來便坐擁玫瑰園,有的人卻要穿越荒漠。” 埃莉澤想起一本書中的句子,此刻竟如利刃刺入心中。
最後一個名字宣布時,前排一名女孩起身,與母親緊緊擁抱。朱爾斯被希諾科技的高管簇擁著走向舞台中心,金色聚光燈追隨著他與獲獎者,仿佛眾生的目光都歸屬於此。埃莉澤環顧四周,隻剩人群跑動掀起的塵埃和耳邊的嗡嗡回響。
或許是時來運轉,或許是那份不甘點燃了她內心深處的鬥誌。蟄伏一年多後,埃莉澤將所有心緒化為創作的動力。她發布在網絡上的代碼被一位大學導師發現,對方不僅邀請她參與實驗項目,還為她寫下推薦信。這次,她抓住了機會,提前申請大學,最終成功被錄取。飛往倫敦的那一天,埃莉澤告訴自己,這一次,她不會再被埋沒。
“計劃的失敗品?”她低聲自言自語。
門口傳來輕輕的敲門聲。埃莉澤合上筆記本,起身打開門,卻隻看到一塊放在地上的蛋糕,下麵壓著一張便簽:
“謝謝你的小技巧,還有,彆再吃冷掉的三明治!——普蘭希 :)”
她低頭看了蛋糕片刻,隨即毫不猶豫地大口品嘗起來,動作急切,胃被甜膩的奶油包裹,竟湧上一種充實的滿足感。
這一次,她一定不會再讓自己成為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