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查 線索(1 / 1)

許我琉璃心 槐雨紛紛 3011 字 2024-05-01

“咚咚咚…”一陣敲門聲,沒人應,又是“咚咚咚…”一陣,敲門力度不大,卻能聽得清楚。門突然被打開,開門的是個頭發花白的老婦。“有什麼事?”

“在下想向婆婆打聽一個人,不知婆婆可否方便?”

老婦聽了連連擺手,語氣急切“不知道什麼人,快走,快走!”語畢,準備關門回屋。

李硯舟迅速一手抵著門,臉上帶著笑意,聲音清朗“欸,我連打聽誰都還沒說,婆婆怎麼就說不知道呢”見老婦低頭不語,接著說“我想向婆婆打聽宋封這個人,不知婆婆可否聽過?”

老婦聞聲臉色微變,退了半步,眼神裡是說不儘的情緒“不知道什麼宋封,沒聽過這號人”

“婆婆當真沒聽過?”

老婦毫不思考“沒聽過”

李硯舟隻得作罷,人家都沒聽說過,他便沒有在問下去的理由,雖然看樣子那老婦肯定知道些什麼,但人家不願說,也沒有為難的道理。安圖司侍衛共有二十人,十人一組輪流當值。在大殿失火後,所有那晚當值的人都被罰了俸銀,派去白水城做苦力,可其中少了一人,這人便是宋封。城裡張了告示,通緝宋封,不過當時正值朝廷大力通緝外逃的皇親貴胄,賞錢不菲,像宋封這樣的小角色自然就被忽略了。加之宮廷混亂,權利之爭,表麵文章做到位即可,何必去在意區區一個侍衛去了哪裡,到底是死是活。

至於李硯舟為什麼要找這個老婦詢問宋封之事,那是因為這戶人家是宋封來長寧城做工的人家,這家做生意,是小商戶,但家裡淳樸節儉,沒什麼侍奉的丫頭婆子,老兩口年紀越來越大,屋裡除了一個做飯的廚子,又雇了個長工,平時掃地劈柴,做工趕車。後來,朝廷招兵,宋封進宮當起了侍衛。

月朗星疏的夜,樹葉伴著風沙沙作響,林中暗夜深沉,似有寒鴉飛過,淒厲叫喚兩聲,為原本寂寥的夜增添幾分詭異。周圍雜草叢生,亂石朽木,空氣中彌漫著糜爛味道,濃濃的腐爛味隨著風向人迎麵撲來,充塞著感官,讓人不禁打起寒顫。

“今天又有人來找你了,孩子你到底是惹了什麼禍啊!我們老兩口年紀大不容易,真害怕…真害怕哪天就送了命啊”老婦說得斷斷續續,聲音輕微發抖,手裡攥著紙錢蹲在墳前,身前正燃著的紙錢成為暗夜裡唯一的光亮。“我們老兩口誠心待你,也保佑保佑我們,你在下麵也要好好的,現在人多嘴雜,以後就不來了,你可彆怪老婆子我…”老婦說得入神,完全沒注意到身後站了人。李硯舟沒打斷她,就站在身後,直到她說完。

“孩子,老婆子走了,你自己好好的”說完就準備起身離開,忽而身後傳來一聲“婆婆,這裡埋的是宋封吧”

老婦明顯一驚“你,你你你…怎麼在這兒?”

李硯舟見自己嚇到了人,臉上有些尷尬連忙道“婆婆不必害怕,我不會傷害您,隻是此事對在下確實重要,事關眾多,還希望婆婆能將知道的儘數告知”

“今天早上老婆子已經說過了,你要找的人我根本不認識!”

“先不要急著拒絕在下,據我所知,婆婆沒有兒女,年輕時跟著丈夫到長寧城謀生,周圍呢又沒有什麼親戚好友,不知這深夜半夜到底是何人值得婆婆如此奔波,到這屍骨遍地的亂葬崗來祭奠呢?”

“你和他們不是一夥的?”

“並不是,既然宋封已死,婆婆現在這般看來對他是情誼頗深。婆婆難道不想知道宋封到底是被誰害死的嗎?”

老婦低著頭,麵容隱在晦暗裡,“我可以告訴你,不過今日之後,就彆再來找我們老兩口了,我們也從未見過”

李硯舟跟著老婦回到老兩口的院子裡,三人圍著木桌而坐。李硯舟眼神落在老人的眼睛上,轉而又看向老婦“婆婆,這是?”

“哦~他多年頑疾,看不見了”

“抱歉,我不是…”

“沒事,你要問什麼就問吧,老婆子知道的都告訴你,隻是你要記得遵守承諾”

李硯舟拱手“這是自然,還請婆婆放心。一個月前,宋封可回來找過你們?”

“找過,宋封原本是我們老兩口雇的長工,可這孩子能吃苦,做事又認真,在長寧城無親無故,我們老兩口呢也沒有兒女,時間一長,其實就像我們的兒子一樣。那日他回來,說宮裡放他們回來探親,沒待兩日就急匆匆走了,問他也不願說去處,我們便也不在過問。直到半月前,家中廚子趁著春雷去山裡挖筍,才瞧見那孩子。廚子是個啞巴,不能說話,跑著回來讓我去看,等我到時,就看到那孩子身上沾滿了黃泥,後背全是刀子劃的口子。我想著或許是惹了什麼人,不然怎麼會滿身血跡死在這林子裡。我瞧那不遠處有個亂葬崗,為了掩人耳目,也是為了不平添禍事,就在那裡將那孩子草草葬了”

“那還想請問婆婆,發現他時,可有什麼隨身攜帶之物?”

“當時沒多注意,隻見他身前的衣裳裡露出個香囊,原本想讓它跟著一起下去的,隻是突然想起宋封說他還有個妹妹,來長寧城也是為了找他那個失散多年的妹妹。我就想著將那香囊留下來,若是哪天蒼天有眼,萬一讓老婆子碰著了,也能幫那孩子了卻一樁心願”

“婆婆,能否讓在下看看那隻香囊”

老婦起身從身後的櫃子裡拿出一塊帕子,帕子裡包裹著香囊,看得出來,這隻香囊曾破損過,不過後來又被人用針線重新縫合了。針線縫得歪歪扭扭,長短不一,明顯得很。李硯舟拿起香囊細細看,香囊表麵是用青色絲線繡成的,囊角還有殘留的粉狀物。香囊裡還裝著一對珍珠耳墜,一隻潔白如雪,一隻微微發黑,想來是被火燒過。李硯舟看完將香囊交還給老婦,老婦卻打斷了他“你留著吧,老婆子歲數大了,也沒什麼活頭了,你幫老婆子一個忙,若是哪天找著那孩子妹妹了,就把這東西給她吧”

聽完這番話,李硯舟怔忪了片刻,莞爾一笑“婆婆定能夠長命百歲,您放心,在下一定辦到,婆婆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在長寧城都待了半輩子了,肯定是從哪裡來回哪兒去”

……

第二日清晨,天才蒙蒙亮,路上沒什麼行人,商店鋪子也都還沒開張,周圍很安靜,大抵都似在睡夢中。老婦早早收拾了東西,今日一早便準備離開。

李硯舟在門外等了好一會兒,天未全亮,風吹在身上,倒還有些涼意。

“婆婆今日走,一路順利”

老婦看著李硯舟,眼眶發酸“你是好孩子,先前老婆子無禮,你彆放在心上”

“婆婆哪裡的話,快走吧,現在時辰早,出行方便”

這些年老兩口年紀越來越大,沒多少心力,早都已經不再做生意了,況且原本也隻是個巴掌大的商戶,支支攤,賣賣貨。如今靠著往些年掙下來的積蓄,活命自然沒問題。李硯舟知道老兩口家裡的處境,幫忙置辦了出行回鄉的馬車,又采買拾掇了好些路上所需之物,原本想再雇兩個隨從,不過被老婦好言拒絕了。說是家中廚子也能趕馬,又很熟悉,不喜歡生人,也不願意再去花那份錢。李硯舟都是笑著說錢都是小事,隻是希望阿婆阿爺兩口子在回鄉路上安全些。於是最後,除了廚子,便隻多了一人,一個武功不錯的四處走鏢的人。

“辛苦你了,幫我們準備這麼多”

“婆婆安心回去吧,宋封的事有了結果,我就給你們寫信”

“不用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或許這就是那孩子的命吧,隻是勞你費神了”老婦說得很慢,語氣中儘是感慨。

“好,一路當心”說完看向抱著刀立在馬車旁的人,“這人武功不錯,在路上能有照應,危險時也能保護你們”

“多謝…多謝”

李硯舟目送著馬車離開,一陣風拂過,冷得人不禁打了個寒顫,李硯舟自顧自道“這今天還怪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