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峰這會兒是真的有點懵,以至於他甚至沒能在第一時間給成功擊中球的蘇問送上誇獎。
主要是蘇問剛剛擊中的這一球對於李亞峰來說確實完全在意料之外,或者說,是對於李亞峰來說,在此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
畢竟這會兒距離他們開始上課還沒超過1個小時,他甚至還沒來得及將最基礎的小碎步和網球必備的墊步這種步伐教給蘇問和朱子雲。
而沒有步伐輔助,蘇問想要擊中這個球,就是強行改動了他的正手擊球軌跡,收緊了手臂的軌跡角度,也就是收縮了他自身較為舒適的蓄力空間。
這種擊球,如果是對於已經具備一定實力的學員來說當然沒有什麼稀奇的,但蘇問今天可是第一次拿起網球拍,也是第一次從他的手中學會了什麼叫做單手握拍正手擊球。
這樣的一個完全還是網球初學者的小孩兒,在麵對這突如其來的拋球軌跡時,仍舊能夠完美的完成轉體、拉拍、引拍等一係列動作,雖然因為追球的落點導致動作整體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變形,但他還是能追到球,成功把球擊出。
這樣的追球意識和意外球的處理能力,對於蘇問這樣的初學者來說,確實是奇跡級彆的了。
但是正在練習的小孩兒好像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因為李亞峰並沒有及時誇獎出口,他也並沒有想得更多,隻是在第一球擊出之後,就迅速地回正到了自己的預備姿態,等待朱子雲給他的第二個拋球。
負責拋球的朱子雲在第一球拋球失誤後就察覺到了自己的錯誤,但是他發現蘇問並沒有生氣,教練也沒有指責他,朱子雲於是鬆了口氣,認真地按照教練指導的拋出了第二個球,然後是第三個、第四個。
“砰、砰、砰、砰。”
球拍擊中球的聲音接連不斷地回蕩在球場中,朱子雲和蘇問之間的配合也越來越流暢完美。
而蘇問的每一個擊球都沒有忘記李亞峰的正手擊球動作指導,從預備到整體轉身再到一連串的拉拍、引拍和擊球。
你甚至能夠清晰地看到蘇問在定點擊球的訓練中不斷地在嘗試自我調節和尋找最佳擊球點的過程。
你能看到他的每一個揮擊動作都越來越簡潔流暢,他的引拍動作就像是在身體側旁劃出了一個完美的C字,這種動作的穩定程度幾乎可以追得上不少已經訓練了一兩年的小學員了。
要知道長期報課的小學員除了課上練習之外,不少都有在自己家中或是其它網球場地額外加練,但動作穩定度甚至都未必能夠追得上此刻的蘇問。
關於這一點,李亞峰猜測這或許是因為蘇問參加的傅東來少兒羽毛球集訓隊除了羽毛球技巧性訓練之外也有相應的體能方麵的練習。
蘇問雖然確實完全沒有網球方麵的學習經曆,但是他還是具備了出色的身體條件以及一定的少兒體能訓練基礎。
與此同時,羽毛球的訓練應該也給他帶來了對於技術方麵的穩定意識,再加上他自身出色的身體控製能力,這才帶來了現在這樣綜合呈現的結果。
不過就算是這樣,蘇問表現出來的天賦也已經太過驚人了,以至於一直到蘇問的定點擊球訓練結束,李亞峰甚至沒有找到自己上前指導的時機。
一直到朱子雲手邊發球機上堆的球用完時,蘇問的定點擊球訓練也才告一段落,兩個小孩兒換了個位置,蘇問站到了給朱子雲拋球的位置上,朱子雲則站到了蘇問剛剛擊球的邊線外的位置。
現場有專門的助教撿了球放回了發球機上,兩個小孩兒於是又認認真真地開始了一人拋球一人擊球的訓練。
和蘇問比起來,朱子雲就是普通小孩兒第一節課上定點擊球的正常水準了——不至於完全打不到球,但是打到框是常有的事情,同時為了能夠打到球,小孩兒會無意識地出現動作變形的情況。
與蘇問訓練時李亞峰全程在一旁保持安靜不同,李亞峰在朱子雲進行定點擊球訓練時,會更加關注朱子雲的一些變形嚴重的動作並進行糾正,避免小孩兒因為一些錯誤的擊球動作而增加受傷的風險。
一直到兩個小孩兒都完成了定點擊球的訓練之後,李亞峰才對兩人都進行了剛剛定點擊球的訓練總結。
“小問的定點擊球掌握得很好,能夠主動地找到最佳擊球點,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擊球節奏,接下來我們在橫向移動擊球訓練的時候要保持住這種感覺!”
“子雲也很好,我們已經初步掌握了單手握拍正手擊球的動作,接下來我們要多多練習熟記這個正手擊球的動作好嗎?”
兩個小孩兒當然都應了好,隻是和先前動力十足的模樣相比較,蘇問這會兒的回應顯得不那麼有活力。
李亞峰的教學經驗確實是挺充足的,他幾乎是一眼就看出了蘇問的猶豫。
“小問,怎麼了?你覺得有哪裡不對嗎?”
蘇問想了想,還是認真說道:“教練,我覺得我剛剛的擊球做得還不夠好。”
李亞峰:嗯?
幾個?不夠好?
李亞峰差點兒想要問是哪幾個了——就蘇問剛剛的擊球,除了第一個球因為朱子雲拋投失誤之外,其餘的擊球簡直漂亮得不得了,每一個的擊球質量都稱得上上佳了,隻聽擊球聲也幾乎都是擊中了球拍甜區的聲音,至於打到拍框上這件事更是一次都沒有出現。
對於一個初學者的小學員來說,這樣的擊球表現都不算好,那要怎樣的表現才能算好呢?
李亞峰臉上的神色很有些驚訝,但是他不是一個獨斷專行的教練性格,所以在驚訝之後,他想了想,還是認真地問了蘇問:“小問,你為什麼會覺得自己的擊球做得還不夠好呢?”
蘇問指了指球場對麵的某一個位置,然後非常認真地問:“教練,為什麼我的擊球都不能落到那裡呢?”
李亞峰順著蘇問指的方向看去,是對麵二區內角的位置,看到那個位置,他甚至是有些茫然地問小孩兒:“……你為什麼想要把球落到那裡呢?”
蘇問仍舊是非常認真地回答:“因為教練你剛剛的球落在那裡了啊!”
李亞峰:“……”
不是。
我剛剛隻是隨手示範。
……也不對,現在的問題是,你的學習進度還沒有到需要掌握擊球落點的程度啊!
短短的兩段對話,李亞峰覺得自己的CPU快要被小孩兒的問題乾燒了,他猶豫了半晌,最後出口的問題變成了:“……小問,你剛剛擊球的時候都在找和我示範時候一樣的落點位置嗎?”
小家夥立刻毫不猶豫地點頭:“教練不是要我們學習剛剛的擊球動作嗎?但是我一直沒學好!”
李亞峰:“……”
李亞峰沉默地看著眼前的小孩兒,腦袋上緩緩地飄過了一行字——你這個問題我很難回答。
不是,我是讓你學習正手擊球的動作,沒讓你把擊球落點也一模一樣地學過去。
他嘗試地向蘇問解釋了現在第一節課還沒到學習擊球落點的時候,等到開始學習發球的時候,會一起講解發球落點的技巧與方式的。
與此同時,雖然渾身上下都有一種’麻了’的複雜感覺,但李亞峰還是跟蘇問解釋了擊球時的揮拍角度與擊球落點的關係。
小家夥聽懂了李亞峰的意思,但還是認真地問:“但是教練,我剛剛用一樣的角度擊球,感覺擊球的落點還是有區彆。”
說著,小家夥似乎又自我懷疑了一下,說:“……好像也不是完全一樣,因為剛剛擊球的時候,我的手感受到的振動和手感好像有點不一樣,所以落點不一樣是因為這個原因嗎?”
“……網球果然好難啊!”
李亞峰聽著小家夥的自言自語,感覺自己腦袋發麻的程度也越來越嚴重了,當然,那種打心裡冒出來的’我好像撿到了個怪物天才’的興奮感也開始咕嘟咕嘟地往外冒了出來。
他忍不住與地有些期待——以蘇問的這個天賦,一旦訓練一段時間後開始打比賽,到時候的成長究竟會到達怎樣的程度呢?
或者……
以他第一次觸球就開始有球感反饋的表現來看,這個小家夥想要兩個月內參加比賽,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