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 / 1)

上都府乃京畿第一府,掌上京要道。

到達上都府已是兩日之後。源城之中,大理寺少卿領召離開濟州,賀珍無罪放出,混亂暫時平息。

上都城外小攤蓬下,角落二人頭戴鬥笠,與周圍格格不入,二人低著身子靜靜吃完一碗麵。

其中一人,身著暗紅窄袖勁裝,玄色外衫雖壓住幾分銳氣,卻依舊襯得她耀如落日。茶攤上有不少打量之人,她抬頭,眸子裡的冷意立即讓他們閉了嘴。

信紙在她手中攢成小球,丟進香囊中。楊芮看了眼對麵,淡聲道:“崔氏也算是大族,這種情況都不舍得派個人出來接應...該不會這件事情崔氏不知曉?”

對麵正是一直兩頭傳信的影衛,名為千緲,這名字還是楊芮費儘力氣套出來的。

說到這裡,有時候楊芮十分佩服楊歲行身邊副手,千緲在兩人之間傳信不少於三年,名字唔得如此嚴實。

原本楊芮打算一人行事,介於源城亂七八糟的事,加上楊歲行進入上京基本沒什麼大事,便把千緲留在了楊芮身邊,方便辦事。

城中熱鬨非常,似乎並不受上京影響,依舊人來人往。

千緲從城前收回視線,恭聲道:“半月前信箋就已經送到了崔家,昨日另一封也送進去。”

日上三竿,城前依舊沒有崔家人。楊芮深吸一口氣,“不能再等了,我們直接進城。”

說罷,在桌上放下幾個銅板,利落起身與千緲一同離開攤子。

城門口,千緲將通關文牒遞給城守,隨著楊芮進城。等待過程中斷斷續續聽到討論上京狀況,朝中兩派各執一詞,對成順帝駕崩持不同見解,一直僵持不下。

若再僵下去,就真的要刀劍相向了。

楊芮搓了下玉珠,隨隊伍往前走。

穿過城門,眼前頓時熱鬨起來,相較於源城風光,繁華之處隻多不少。

今日天好,彩雲高懸。

二人卻沒工夫多看,直奔崔府。

上都崔府

高祖時期,崔氏祖上出過一位司空,位列三公。

成順帝前,崔氏族中再無高位。直到“詔禍案”之後,崔家眾多旁係受到牽連,一年間崔氏敗落,族中隻有一位在朝,乃當今戶部侍郎,崔容遠。

二人來到上都崔府隻有一個目的:接崔容遠嫡親妹妹,崔明溪入京。

來之前,楊芮了解過崔家。上都崔家如今是崔容遠叔父。崔倫掌權。崔容遠父母早逝,其妹妹被養在二房王氏膝下,也是崔倫之妻。這一家共三房,若崔容遠父親在世,家主便是他父親,可惜命薄,讓二房鑽了空子。

楊芮看著崔府大門,青瓦紅磚,鬥拱向外斜延,外簷梁、垂蓮柱、惹草、花板之上皆有雕花,足夠氣派。

她垂下視線,等待小廝傳報。

崔府前堂,小廝匆匆跑進堂中,見屋中隻有兩人,便朝王氏行禮,“夫人,外邊有自稱宣王殿下的人求見。”

王氏正與賬房管事商討,這一聽,圓滑精致的臉頓時皺起來,她腕間玉鐲相碰,聲音清脆,“宣王?哪門子王?”

“慶陽府那位宣王。”小廝弓著腰,他腦中回想起,來人手裡拿的玉牌,脊背上生了冷汗。

王氏眉頭一擰,想起了些事情,圓潤的手掌輕拍扶手,低聲一連串道:“壞了。明溪那丫頭還在祠堂?趕緊把她拉起來,收拾收拾。趕緊叫明嫣來前堂,讓她打扮好點。”

見丫鬟動作緩慢,又厲聲催道:“快點!”

她深吸一口氣,回想著崔老爺昨日交予的信封。那封信躺在案桌上,她還沒來得及看一眼。王氏搓著手,在前堂來回走,原本想著上京不會這麼著急派人來,便沒放在心上。

她臉色有些白,突然頓下腳步,抬手扶著額角指揮道:“你去接人進來。你,趕緊傳個信告訴老爺,讓他趕緊回來。你去叫老太太。”

幾人領命趕緊小跑離開。

王氏叫住來通報的小廝,快速問:“來的是誰?幾個人?宣王身邊親信?”

小廝搖頭,“小的不知。來的是兩個人,一男一女。那女子氣勢不小,一身勁裝,看著不是一般人。”

王氏臉色難看了不少,心中琢磨著,揮手讓他離開,想了想又叫住他,整了下衣服,“我同你一快去。”

見小廝出來,楊芮看過去。

他身後還緩步走著一位婦人,身高中等,頭戴珠釵,身著錦繡長裙,姿態豐韻,雍容華貴。

這大概就是崔倫妻子,王氏。楊芮朝她拱手,道:“在下楊芮,奉世子之命迎崔小姐進京。”

王氏麵上帶笑,從上到下無不散著雍容之態,她趕忙虛扶一下,溫聲道:“大人有勞了。快請進。”

楊芮不過多恭維,點了點頭,跟上前去。

崔老夫人喜愛花草,院裡種著不少奇花異草,微風一吹,便有花香環繞。

王氏暗中打量著楊芮,這位女子身材高挑,穿著打扮頗有俠武氣息,眉眼竟與宣王有幾分相似。王氏微微蹙眉,意識到此人來頭不小。

她陪笑道:“大人見諒,本該我家應派人去城外接應,但遇到了些緊急的事情,便耽擱了些時辰。”她抬手一點側門,“這不,車馬早準備好了。”

楊芮快速掃了眼,禮貌點頭,溫聲回:“能理解。”

王氏笑著,廊外有嬤嬤匆匆跑來,在她耳邊說了幾句話。王氏神色一凝,低斥道:“什麼?那丫頭瘋了?什麼事兒都敢乾?”

她瞥了眼楊芮,清了清嗓子,壓著聲道:“大人請去前廳落座,後院裡出了些狀況,容我先去瞧一瞧。”

楊芮抬手製止,“不必,崔小姐在哪?我去直接見她就好。”

“這...那丫頭性子不好,也怕生人。”王氏細聲說著,“這樣,我叫她來,您還是去前廳坐一坐。”

楊芮看了她一眼,又撇開視線,淡聲道:“帶路吧。”

嬤嬤聞聲立刻迎上來,笑著引路,“大人這邊。”

前廳裡染著熏香,氣味很濃,她進門皺了下鼻子。屋中裝潢古樸卻不失華貴,花架上擺放著釉白瓷瓶,牆上掛著幾幅裝裱精美的字畫,皆為山水圖。

“您先坐著。來人上茶。”嬤嬤指著正座,楊芮沒有往前,隻是在右側官帽椅上落座。千緲站在她後麵,嬤嬤多看了一眼,笑著退了出去。

丫鬟緊接著來上茶,是上好的雲霧毛尖。

楊芮四下打量,隻覺著房中太過沉悶,壓抑,便想著要趕緊離開才好。

半晌沒有人來,楊芮還是頭一回見主人家晾著客人這麼久,她輕笑一聲,靠在椅背上有些困乏。

千緲俯下身來,在她耳邊輕聲道:“女公子,需不需要卑職看一眼。”

“不必。”楊芮擺擺手,聽見聲響便抬起眼來,“這不就來了。”

來者約莫十八九歲,這女子生了張乖巧的瓜子臉,臉上塗了脂粉,像是精心打扮過的。一身鵝黃色錦緞長裙,頸上掛著瓔珞,瞧著有幾分傲慢。她走進屋中,壓著眉瞥了眼身後嬤嬤,才正眼看向楊芮。

“哎呦,快叫大人。”嬤嬤在身後催促。

女子狐疑地上下打量她,頓了一會兒才懶散一拜,“小女見過大人。”

楊芮站起身來,挑了下眉,“這位就是戶部侍郎嫡親妹妹,崔明溪?”她在“嫡親妹妹”這四個字上加重了音。

王氏進門就聽見這四字,不由得抖了抖,才迎上來,“是呀,這就是明溪。”

楊芮在崔明溪臉上停留一刻,王氏臉上揚著笑,時間久了快要掛不住。

“在下明白。”楊芮垂眸,又道:“敢問,王夫人出去了這麼久是處理什麼事了?”

王氏臉色浮起惆悵,歎氣道:“哎,我那女兒是個不爭氣的,身體不好還要出去玩兒,結果染了風寒,這不方才又鬨著要吃點心。”

“風寒?正巧,在下會一些醫術,同為女子,我可以給小姐瞧一瞧。”

王氏表情一凝,連忙推辭:“這哪能勞煩大人,我已經請了大夫。”

楊芮平靜地看著她。

“今天下午就要帶崔小姐離開崔府。還請夫人儘快安排,該帶的東西,不該帶的東西,全由您全權負責。申時一刻便出發,請夫人莫要再忘記。”

王夫人一驚,“這麼急?”

楊芮看了眼崔明溪發間釵子,又收回視線,向屋外走,“京中催得緊,再過幾日上京恐怕難以進入。”

“妾身知道了。”王氏應下,見她已經踏出了門,又問:“大人要不在府中用膳吧,正是晌午,也好商討一下入京事項。”

“不必了。”楊芮拒絕。

王氏鬆了口氣,招手對身側人道:“快,快送一送大人!”

楊芮走得很快,邊走邊問千緲:“你見過崔明溪嗎?”

“並沒有。”

“那你覺得崔明溪該是如此嗎?”楊芮輕聲問著,目光卻落在花廳角落鬼鬼祟祟的人影身上。

千緲回答:“卑職以為不該。”

楊芮停住腳步,身後跟上的丫鬟連忙刹住,差點撞上楊芮。

“大人?”丫鬟疑惑。

花廳後側那人似乎察覺到視線,往後躲了一躲,楊芮略帶探究地歪了歪頭,朝千緲道:“柱子後麵那個人,給我拉出來。”

千緲身法飛快,丫鬟還沒反應過來,人就已經到了柱子後麵。他鉗住那人肩膀,把她從陰影裡拽出來。

那人穿著與楊芮身側的丫鬟彆無二致,淡藍裙子,紮著兩個發髻。

楊芮問:“你認識嗎?”

她視線很冷,丫鬟忙答:“認識。”

“誰的丫鬟?”

“二...二小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