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大路通洛陽(二)(1 / 1)

劉瓊從一開始就對城市土地把控,免得以後事多扯皮,薊城留下很多空地,但都是有用處的,洛陽也是,如今洛陽是空城,以往戶籍她認,但按人口分地,鄉野土地就愛怎麼建怎麼建,這時候是地廣人稀的,城市裡層層要求,百姓們才不會往城市擠,畢竟村野還是需要人煙的。

就這麼點人口,她覺得以後得把那些山越匃奴胡人吸收進來,不然工業搞到一半發現沒人口就太虐的,再說,本來現代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不是。

而且穀賤傷農,如今工廠就那麼幾個,百姓主要是還是靠種田與紡織,若想以後工廠多起來,百姓繼續種地,那麼城市的糧食與物價就會水漲船高。

她並不想過於加快進程,畢竟她不想出現血汗工廠,從源頭就得斷絕。不過這麼點人口,血汗工廠也不切實切,總人口都沒現代一個超一線人多。

如今工廠隻有她以國企名義建的,隻有極少數紡織廠是個人的,就是因為她一開始把勞動法給定下,工資不得低於多少,一天最多八小時,雙休,超了違法。

成本過高而收獲少,便少有人願意去弄,還不如走商。

劉瓊覺得這不是什麼問題,隻是現在巨富豪強不肯讓利與民便,等基層工人自己富了,知道運作,以後他們自己去建工廠,對於以前自己享受到高工資高福利,他們給工人開了還有賺利的話,他們會給工人覺得理所當然。

不就是慢一點,她如今最不缺的就是時間,這樣正好更溫和的洗牌,她不需要國家出現吸著百姓血的大資本家。

畢竟她這真正的資本家都在虧本負債投資不是嗎?礦工她都是上四休三,俘虜們才是雙休八小時,他們還想把人當家奴使嗎?

其實哪怕這樣,各類礦上出的成果利潤依舊高得嚇人,反而礦工們更賣力了,生怕她虧了以後沒這般工作。

她的百姓她都沒壓榨,怎麼允許彆人鑽了空子。而她廢了奴隸製後,家妓、宮妓、官妓都釋放出來,畢竟紡織廠四處開花,極是缺人,給她們治病,不管樂不樂意,都重新開始。

以後立了國,市集偷摸開的青樓楚館,她都得查,重法懲處組織者與嫖客,畢竟這個時代的妓女,是真的受害者。還有宦官,這種實在太反人類。

資源是充足的,實在不行,還有海外資源呢,尚武得尚得有道理。

儒家如今正虛弱,用來當道德底線好了,如今司馬家還沒把人的底線捅破,人們都是很有信義的。那麼就需要法律來保障這些信義,人口少的好處是治理也比較簡單。

她安排好一切也準備調動兵馬了,益州是必須得拿下了,雖然益州百姓們對漢旗依依不舍,但好在劉璋是個廢的。

宋恪在洛陽,大明宮地基與城牆已經全部弄好了,街道也規劃調整得不錯,畢竟幾十萬人一起造。他建了磚廠水泥廠與玻璃廠,還有鋼鐵廠,他不準備全用木頭,砍伐的樹木,他也讓人們在原地種了樹苗,環境破壞的容易,以後修複可就不容易了。

如今的樹林是很廣袤的,植被更是,母親河還沒有發難,況且木頭房子其實沒有磚瓦房好使,會潮又好破壞,怕火怕水,冬日裡被子都是濕的。由宮殿為磚瓦代言,價格高不了多少,百姓們建造房子時,會考慮先用水泥與磚的。

宮殿的窗戶他直接用玻璃,如今玻璃已經弄出來,隻是沒有流於市集罷了。

而且他建宮室的造型完全是以現代建築來的,畢竟他也不懂古代磚瓦房怎麼建,而且現代比較簡單,他讓工匠們試著用圖紙建了一棟,效果不錯。畢竟他最高也就建四層樓,鋼筋混凝土還是很結實的。

宋恪把鄧範與各個領頭人叫來,發了獎章,但是紙質的。

“這是感謝眾人來幫忙一起興建洛陽,如今明王舉兵伐益州,正是統一大業之時。戶部抽不出錢來,但你們將他們戶藉與姓名報上來後,這月下了工我也在弄記錄。這是誌願者獎章,五年後可憑此章與戶藉一道,去銀行領萬錢,也算補上這些時日的忙活,咱們還得忙三個月呢。”

鄧範皺了皺眉,“我等既說了自願相助明王重修宮殿,何需這些小利?”

宋恪看了這老實人,不懂為什麼鄧艾會基因突變。

“這非是小利,是他們奉獻的證明,待秋收時他們回去,這半年若是去城裡找活,定是不止萬錢的,所以是誌願者,明王也不想辜負大家一片赤誠。”

鄧範接過這獎狀,看了看宋恪。“如今明王不征民夫徭役,待百姓如親眷,我等皆想還報於她,結果她又還報於我等,如此恩義,天下百姓何以報之?”

宋恪拍拍他肩,看著他們這些領頭人,很多小領頭他沒有喚,“她是個仁君,何需百姓報答,你們去手下領班說,讓他們與百姓說清楚,將獎狀發下去。我們抓緊忙活,爭取秋收前峻工。”

“諾。”

這獎狀發下去,自發來洛陽的百姓乾活更有勁了,宋恪畫餅充饑的能耐向來不錯,更何況國家初立,他們確實沒錢,但再過五年,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宋恪弄的建築多是現代與西方的結合體,非要仔細找個形容,就是民國上海租界的那般建築,並沒有西方的繁複,也沒有現代的簡約,取了個中間值,畢竟是宮殿不是?

鄧範看著打磨好的大理石柱,這還是他頭一次見識造的這麼好看的房子,宋恪一直在工地,畢竟這地方可不能出意外。

“這是日後明王住的地方嗎?”

宋恪看了看這威嚴肅穆的建築,“當然不是,士珪,這是最高法院,也稱大理寺。日後你們在家鄉遇著大案,衙門管不了,就來這裡告,這也是日後立法修法條的地方,這裡能還人間一個公道。”

鄧範猛的一震,抬頭望向這座雄偉,線條鮮明的華貴大樓。“真的好地方,這棟樓這樣便算修成了吧?”

宋恪搖頭,這就是個毛坯,外表還得細節雕刻,裡頭也是。為了修這洛陽城,他把豫州事務都托付給沮授去管了。

“不,還得匠人再細雕,但這就不關百姓的事了,這幾十萬人,造磚造水泥,製溫泥土,打地基,搬運的,砌磚的,速度很快,我們先在秋收前把這些都峻工了。”

鄧範點點頭,他很高興,“其實鄉人們跟我說,在這裡幾個月,學到不少工,以後還可以幫彆人建房子,多了門吃飯的手藝。”

宋恪笑著點頭,如今剛開國,百業待興,以後機會多著呢。

“這樣就好,要多學,明王治下,隻要踏實肯乾,一雙手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鄧範嗯了一聲,“你年紀輕輕就這般能耐,真好,定是讀了很多書,我兒子就有些愚笨,還口吃,還是想讓他多讀點書,不然以後如何是好。”

“你兒子?叫什麼名字?”

“他叫鄧艾,可壯實了。”

宋恪想了想,與鄧範道,“不錯,你讓他來洛陽,看見西市他們建的那些房子嗎?那是學校,從小學到大學,你在那買個房子,以後你孩子就出息了。”

鄧範是不想背井離鄉的,但聽見孩子能有出息,他點點頭,“我信宋刺史的。那先前建的是前殿明堂,這是法院,那明王住哪?”

宋恪覺得後宮兩棟大樓意思意思就夠了,劉備一棟她一棟,問就是預算不夠,後宮修那麼多房子做什麼?還想養小白臉嗎?

後宮其他地方修成園林,這時間木匠就來活了,洛陽水係充足,引一些活水進來,要不是工程太大,他都想修自來水廠與管道,但這明顯得細琢磨,隻能先放一邊,多打井取地下水吧。

“就明堂後麵禦花園,再後麵那兩棟,剛開國,先以國事為主。在精不在多,那裡會精裝修的,況且明王她忙,修大了也住不了”

宋恪都看好了,這麼大的大明宮,他修的很是寬闊,尤其是前殿的廣場,與上朝的大殿最有權威感,其餘的地再修禦膳房,禦書房,藏書閣,幾棟內庫,再給宮侍們建兩棟當宿舍,其餘地方就留白,顯得非常寬敞大氣,很適合大漢直來直往的性格。

其實漢唐的建築是很像的,隻是宋明之後比較保守,建築也開始九曲回廊,彎彎繞繞,園林也呈現一步一景,開始變得精致與曲折,就跟人的性格是一樣的。

建築最能體現一個時代的精神麵貌,比如現代風就是簡約的,秦漢隋唐喜歡大開大合的,雄偉壯闊的。

更多的空間是留給前朝,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他建了前殿,采用的是禮堂穹頂的設計,既美觀,又有擴音作用,人多了也能聽見說什麼。還建了內閣,內閣議會廳有小廳與大廳。還選了洛陽好方位建了祭祀天壇與廣場,最後建的是圖書館,與博物館。

由於剛開始,書籍都得慢慢收集,但不妨礙他建最大的圖書館,說不準以後羅馬的書籍都能印刷過來,畢竟這是曆史上第一座。以後所有人都讀書,縱有亂世,也毀不了書籍傳承了。

洛陽仿佛白紙一張,任他刻畫,如今把這些毛坯建完就好,細節雕刻他讓工匠們來,他算是理解蕭何建長樂宮與未央宮的心情了,自己掏私錢都想修好修大氣,這代表的不止是宮室,還是一個新的時代。

他讓畫師想宮室圖案設計,等百姓峻工,終於讓宋恪選到了喜歡的設計圖,幾十個畫師感受到甲方爸爸要的五彩斑斕的黑是個什麼黑了,於是照著來就快了很多。

此時玻璃比較脆弱,用菱形上好漆的木條封裝,隻是由紙變成了玻璃,窗戶一裝上,宋恪覺得真是不錯,如今的洛陽,定能讓那些古人大開眼界。

況且未來西方的羅馬曇花一現,東方的大漢一直存在。以後羅馬的書籍來了,到未來說不定能成孤本。

這麼一想,還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