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密碼(二)(1 / 1)

張遼與徐晃接到劉瓊任命時,有些恍惚,他們各領三千鐵騎兩萬步兵,前去征討遼東,謝衣為監軍。

他們還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原以為北方一統,戰功隻能去搶荊益,沒想到還有遼東,竟讓他們為主將。張遼二人穩下心神,這一戰,必須大勝,不然在猛將如雲的明軍裡,以後出頭可就難了。

於是他們點將點兵準備建功立業,畢竟明王立國稱帝之日,不遠矣。他們又是後來的降將,這機會實在太難得。

謝衣一起啟程時,對張遼來問情況他隻說全托將軍,他保障後勤補給到位,而且另有任務在身,打仗他無限放權,何必去業餘的多插一手。

劉瓊在薊城收到遼東已定的消息時,不過剛入秋而已,四個月張遼與徐晃大定遼東,而今謝衣在那掌事。她又興奮又頭疼,遼東啊,這麼遠且寒涼的地方,派誰去都像是貶謫。倒是王青主動請纓,願為明王分憂解難。

王青,以前村民喚她王嬸,如今已是脫胎換骨一般,於是她讓張遼徐晃暫時駐軍在那,謝衣另有要事,她就派了王青過去當了遼東太守。

她看著此時一往無前的王青,很是讚賞,親自給她科普了東北黑土地,那邊並非蠻荒之地,物產豐富,資源豐富,她用所學的所會的,去那治理,抹除饑饉。

王青去的時候帶了糧種,還有謝衣要的造船工匠人手,謝衣派他們用工部的圖紙造船,細節必須把控好。

今年是過不去扶餘了,遼東過於天寒地凍,隻能炕屋裡待著,遼東還有火牆,火地,屋裡倒是不冷,千百年這邊就是這麼過的。

於是謝衣今年過年得與張遼徐晃王青一起,倒也是熱鬨。

張遼原先還敬著他,畢竟謝衣是高官,又是王夫,還怕他不好相處,沒想過謝衣格外和氣,治理上又是井井有條,將士們都甚是愛戴他,說什麼都聽。

沒多久張遼徐晃就跟他打成一片,說起從前的事,謝衣對呂布還是很感興趣的,於是多問了張遼幾句。張遼看他無甚他意,便講了起來,呂布實在是一猛將。

謝衣雖然是監軍,他乾的全是政委的活,徐晃還沒有見過這麼好的文士,他們衝鋒陷陣無後顧之憂。後勤補給糧響更是大手筆,甚至冬天他們士兵衣服裡有厚厚的棉花。

他們對上公孫康,幾番大戰攻占遼東,公孫康一死,公孫家就往北逃,謝衣占了遼東後高句麗覺得是漁翁得利的時機,於是發兵襲來,被張遼直接揍得不敢再出。

他們初夏過來,冬日就大定了,還收了一輪糧食,遼東雖冰天雪地,但很是肥沃。

王青過來的時候,已是冬天,白雪皚皚,她升職很快,遼東天寒地凍,而且勢力錯綜複雜,她壯著膽子自動請纓,她覺得這是屬於她的機會,不然在薊城能人如過江之鯽,她何時能有出頭的機會?

謝衣將事務皆放權給了王青,冬天沒什麼事,正好給王青當個過渡期。他與張遼徐晃王青說銀礦的事,以及春天就得準備過去了,路上的運輸線必須安全,這是兩年後國庫的關鍵。

這功一立,短時間內,無人能與之一較高下,張遼目光如炬,這是喂嘴裡的功勞,他豈能乾不好?

而劉備在青州,青州在龐統與徐庶手裡大治,終於秋收過後,青州百姓從苦難裡喘過氣,劉備也舒了一口氣,萬事開頭難。劉瓊讓龐統先接手青州做刺史,徐庶去往徐州做刺史。

諸葛亮將兗豫州事務處理完,便儘托給沮授,劉瓊所說通過考試選賢舉能,裡頭彎彎繞繞的事,他必須前去主考坐鎮。再說宋恪還在這,他對這個年輕的少年很是看好,年紀雖輕,做起事來格外老練。

她一統北方之後,天下的士人賢才都向她湧來,她的手裡已經不缺人了,各地太守都是從各地政績優異的縣令提拔上來。

新來的士人,通過考試,從縣令做起。他們對考試有微詞,但是也積極參與,畢竟無論士族豪強如何厭惡,劉瓊已有大帝之資,她如此年少已有北方,兵強馬壯,糧食豐足,以至於庶民都衣食無憂。

他們不來,就會被隔離於權利之外,如之前的幽州一般,彆說劉瓊如今隻是要考試,哪怕劉瓊拒絕他們,他們也得想儘辦法鑽研擠進去。

就如同劉瓊冷眼說的那句,這片土地,無論什麼時代,缺什麼都不缺當官的。

名列前茅的其中還有兩女子,一個名黃月英,一個名張春華。

劉瓊對她兩的名字如雷貫耳,畢竟都是三國奇女子,黃月英今年才十七,原本是去年被水鏡搓和,與諸葛亮結為夫妻,但是前幾年劉備就把諸葛亮截胡了。她眼光高,看不上那些以貌取人的庸人,如今又沒有十五不婚就交稅的說法。

劉瓊看黃月英,與傳說中的醜說不上,但與世俗的美也扯不上關係,就是普通人的長相,平平無奇,但眼裡的神采奕奕,細看也是清秀的姑娘。

但她極有才華,放到現在,妥妥理工女,她性情爽朗,不拘小節,劉瓊很是喜歡。

“考試裡排第三的黃月英?”

黃月英揖了一禮,她穿著鵝黃的衣裙,正是青春的模樣,“見過明王,我仰慕明王的賢良,從荊襄而來。”

“你倒是好性情,薊城下有個縣,縣令乾得不錯,升了太守,明年就交接去了,你去那縣任縣令吧。”

黃月英搖搖頭,“明王,我一路行來,各地皆是安穩,以薊城最為富饒,我若去了薊城治下,不過碌碌終日。徐州自曹操屠城之後,又接連戰亂,百姓仍是艱難渡日。我雖是女子,亦有救世護民之心,請明王派我往徐州,讓我傾儘所能幫扶一方。”

劉瓊看著此時的黃月英,覺得她的模樣比初見的平平無奇,添了幾分神采,她喜歡這樣有主見有理想的女孩。

“那你便去琅琊郡做個郡守吧,莫要辜負今日之言。”

“臣領旨謝恩。”

黃月英領了任命後,就去吏部述職,吏部是在諸葛亮手裡,他們的初見甚是沒有波瀾,諸葛亮看著女孩因為理想灼灼其華的模樣,親自遞去了印信與官袍。

黃月英見丞相如此客氣,受寵若驚的接過,她看著豐神俊朗的丞相,抿了抿唇角。

“謝丞相。”

諸葛亮看著琅琊郡的印信,他想到幼時了久彆的故土。

“琅琊郡是我的故土,黃郡守此去,所見所聞,如有艱難之處,皆可書信於亮,舉手之勞,可助也。”

黃月英看著他,應聲笑著告辭了,走到門口時,回頭看他,光影曬在她身上,如霧如幻,她的眼中眏著他挺拔的身影。

“丞相,我會的,到時可不要嫌我的書信惱人。”

張春華此時已經有了兩孩子,司馬師與司馬昭,她與司馬懿理念不一樣,夫妻之間大吵了一架,她直接回了娘家。

但娘家正想著北方的考試,他們哪有什麼真才實學可去考試的人,張春華一來,張父眼睛一亮,哎呀,他不還有個極有才華見識的女兒嗎?

於是張春華在司馬家不知情的情況下,直接參加了考試,還三連過。

考試分三次,層層篩選排名,她都過了,來到劉瓊麵前。

劉瓊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張春華畢竟都有兩孩子了,這個時代難免不便。

“我看你夫家是河內溫縣人,家中兒女也在溫縣吧。”

“回明王,家中確實有兩幼兒。”

劉瓊看著張春華美麗的臉,與此時溫柔婉約的大族女孩不同,張春華長著禦姐模樣,還有著村婦的潑辣直爽性子。

“既如此,你便去溫縣任縣令吧,若三年內有政績,若有真才實學,必有騰飛之時。”

“謝明王。”

張春華可太滿意了,她於夫家溫縣為官,還有比這更開心的事嗎?溫縣基本是司馬家說了算,但她去了。張春華冷笑著想,哼,老物,我不得讓你知道厲害。

蔡文姬在秋收時,也與幾個漢女子一起被匃奴送回了北地,她走入漢地時,眼淚再也忍不住,胡笳吹來了她的歸音,詩樂沒有辜負她,她終究是回到了故裡。

她被匃奴擄去草原,成了左賢王的妻妾之一,因著她的家世才名,左賢王並沒有過於為難她,可漢人哪受得住草原風霜。

蔡琰從草原一路路過北地,她竟發現,如今的北地,比黃巾之前更為繁華,處處是洛陽之景。她想起百姓們說的明王,如今天下勢力最強的諸侯王,是名女子,她所到之處,再無疾苦。

蔡琰一直往前走,左賢王的人想勸她,她恍若未聞,她想,終究是要去薊城看看,那明堂之上的女子,究竟是怎麼的風華?

龐統接到青州刺史的任命時,劉備讓張飛駐守青州,以免黃巾賊死灰複燃,就啟程回往薊城。

而今年的薊城,也是嬰兒潮的一年,前幾年薊城豐足,男女婚嫁便鬆快了些。今年士兵們都有不少說上了對象,這個時代女性又多於男性,加上地廣人稀物資充足,凋零的人口在慢慢補缺上來。

大漢女戶是很多的,也就是說,漢朝女性可以完全地繼承財產。而且漢朝女子是分地的,男子四十畝田地,女子分四十畝桑榆田。

而婦女的陪嫁也同樣得到充分的保障。當時,漢代政府會組織賜女戶牛酒的儀式,以彰顯對女戶存在的認可。

在漢代,女性有權利參加,包括祭孔在內的多項重大祭祀活動。如季節時令的祭祀和祖先祭祀當中,均有女性參加的明確記錄。

《後漢書》:“東都之儀,百官、四姓親家婦女、公主、諸王大夫、外國朝者侍子、郡國計吏會陵”。

畢竟大漢四百年,從呂後開始,就逃不開女性掌權與外戚弄權。

導致劉瓊看這些法律,竟有些恍惚,秦律對女子如何無有記載,但根據漢代法律,婦女享有提起訴訟、出庭作證的權利。

漢代婦女的訴訟權利,不局限於傳統的刑事訴訟。對於侵犯自身經濟利益的情況,漢代婦女同樣可以合法地提出民事訴訟。

同時,在訴訟的過程當中,婦女本身的證言或證物也會受到充分的重視。婦女可以正常地出庭作證,以維護自身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

比如縱使是當時權傾一時的曹操,丁夫人想離婚,也是就這麼決裂的離了,曹操由於理虧,還不能說啥。

從什麼時候開始崩亂的呢,大概是從司馬炎集郵後宮上萬人開始,唐時女子不再分地,失了土地這立身之本,宋代便開始失權,明清直接成貞節牌坊下的孤魂。

所以劉瓊也就不提什麼意見了,法律就依諸葛亮製定的來,待以後立國了,重新製定法典時,再一起商量爭論便是。畢竟一家之言,總有缺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