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雜菇湯(1 / 1)

四季筵 清辰嘿嘿 2767 字 2個月前

這幾日,趙懸與路安聚少離多。

明明每日都有見到,甚至三餐都是湊在一起吃的,但二人都像忙極了似得,匆匆吃過了飯,就各自出去乾活了。

架電是個體力活,材料安裝都是路安自己動手,對於這些事情他處理地很仔細,他希望無論是電線還是發電機都可以多用一些年,因此前期工程必須做踏實。各種線路架好後,他又推了幾片木板到碾米小房那裡,準備堅固一下這座年久失修的建築。

而趙懸這邊,猶如一個即將過冬而開始瘋狂儲糧的鬆鼠,除去偶爾去田間照看一下莊稼之外,她全是在山野裡采集各種筍子和蘑菇。

除去圓胖的毛竹筍外,道路兩旁還會生有細長的小筍,這種筍由同是細長的小竹子根上長出的,趙懸不知道它們的名字,但常吃這種筍。小竹子一叢一叢生長,因為個子太小而成不了林,長出的筍也隻有拇指粗,剝這種筍的筍衣很麻煩,毛竹筍隻需菜刀往下一劈,劈出一道縫後刀尾左右一扭就可以撕開厚重的筍衣,而這種小筍需要用指甲去剝,趙懸一邊采一邊剝,不一會兒就指甲酸痛,指縫裡全是黑色的筍皮碎。

她對這種小筍失去了耐性,有興致便停下去采幾根,連續采了三四天後才不過一袋子,正好剝去皮,用水煮透後做成酸筍。

酸筍這種食物雖然處理麻煩,但做成後又特彆好吃。

小筍是伴生品,她主要的目的還是去多采一些菇。菇不適合長期儲存,她打算多采摘些一起烘乾。連日不見太陽,曬乾是沒有機會了,況且家裡還存著很多毛竹筍,這些筍也需要烘乾,正好將它們做一起辦了。

各種蘑菇因為連日來陰濕的天氣生長旺盛,遍布在眼睛所見的各處,對於采菇趙懸已經算是輕車熟路,傍晚回家時又是滿滿一大筐子。

她將這幾日采來的蘑菇晾在廳中。路安還沒有回家,她便撿幾隻蘑菇用來做飯。

幾朵鬆毛菇,幾朵紅菇,幾朵香菇,再加上一把小蔥。

先在陶罐裡倒上一半水,在等水開的間隙裡,她便坐在一邊處理蘑菇,摘去蘑菇上頭的草渣後用清水洗乾淨,再用手撕成小片。

陶罐裡放上兩片薑,可以中合蘑菇的涼性,待水咕嘟咕嘟地冒出泡後,便將蘑菇全全放進去,蘑菇熟得很快,眨眼功夫就在水中變軟,溢出的湯汁會讓湯變得濃稠,紅菇特有的紅色汁水還會將湯染成紅色。

撒一撮鹽巴,丟了一把蔥末,一鍋鮮美的雜菇湯就好了。

剩下的小蔥拌入兩個雞蛋中,筷子攪散雞蛋,同油快速地翻炒幾下,就是簡單的一盤香蔥炒蛋。

兩道菜,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奢侈的一餐了。

趙懸記得在營地裡吃的多是雜糧糊糊,各種豆子和各種粗糧全扔進鍋裡煮熟,加一把鹽就是一天的口糧,但即便這樣,煮出來的東西還是水比糧多,稀得不行。這種的東西連吃幾個月就會牙齦腫痛,身上不停地掉皮屑。

所以不管是野雞、蛋、蘑菇還是筍,還是春天日裡隨處都可以拽一大把的地瓜葉子,對於趙懸來說都是美味。

將菜端上桌時,路安正推開大門回來,趙懸看見他懷裡抱著一塊四方東西。

路安帶回了一塊萬年曆,灰暗的電子屏幕,周邊印著一些仙鶴送福之類的市儈圖案,老實說模樣不太好看。

這個東西還是很常見的,雖然年輕人覺得老大一塊東西掛在牆上醜極了,但很多老人喜歡,插上電就能用,字幕大,上頭農曆新曆皆有,節氣忌宜也不缺,再高端點的,還能電子聲報時。

路安找了塊白牆定上釘子,掛上板子,然後插上電源。意料之中的,那塊電子屏毫無動靜。

他回過神來,跑出去啟動了這座房子的空氣開關。

“啪嗒”一聲,萬年曆亮了起來,接著又啪嗒一聲,廳中的燈也亮了起來。

來電了。

趙懸有些怔,她已經習慣了沒有電的日子,這突如其來的幸福感讓她有些恍惚。

看到燈光的那一瞬間,她好似回到了文明社會一樣。

連著一個星期的工程,終於在這天完美竣工了。

路安本來想給趙懸一個驚喜的,但是在村中尋找一塊完好萬年曆的時間長了些,倒是讓趙懸先回了家。

在他們搜尋這個村子時,他已經做好了要通電的準備,他對比了各家的家電,將三個冰箱,兩台洗衣機搬了回來,放進了儲藏室裡。之所以不是各挑一個,還是基於備用原則。等明天將這些家電都搬下來,放進廳子裡,通上電應該就可以用了。

三個冰箱分彆是兩個立式,一個櫃式,都是節能款。洗衣機是老式渦輪洗衣機,可以手動加水——雖說通了電,但水依舊要從村下頭的井水裡取,不是自來水,洗衣多少會麻煩一些。這些家電器都是村子各個屋舍中淘出來的,有的已經用了好些年,也不知現在再啟用還可以用多久。如果有閒時,他應該還要再去太平鎮一趟,那裡的商場中應該還有被人遺棄的嶄新家電。

看了有些呆愣的趙懸,路安扶平了她額前亂糟糟的頭發,親了她額頭一口。

趙懸這才回過神來,亮晶晶的眼睛閃了閃,然後猛地想起什麼似得,低呼:“關燈關燈!整個村子就我們這裡亮,像個靶子似的!”

路安覺得有道理,於是依言又關上了燈。

兩人借著窗外的熹微亮光準備吃飯,湯還是熱騰的,趙懸為路安盛上一碗,“今年春天的最後一碗蘑菇湯啦,明天我就要將筍和蘑菇都拿去烘乾了。”

路安點頭,“明天我和你一起去,正好燒些炭。”他勺了一湯匙的蘑菇送進嘴裡,片刻後感歎,“好甜。”

他常常稱“很鮮”這種口味為甜。

各種蘑菇煮熟後所呈現的口感不一樣,加之各自具有的獨特鮮香,一鍋濃稠的湯裡便包含著數種奇妙的滋味,相比較於夏秋,春天產出的食物似乎都帶著鮮美和清淡的特性。

趙懸這兩個月來所采食的植物似乎都是這樣。

夏天是甜的,秋天是香的,冬天是鹹的,而春天則是淡淡的。

突然,她想到什麼似的說,“我聽說家養的叫蘑菇,野生的叫菌子,這湯應該是菌子湯,我們明天去烘的也應該叫菌子乾。”

路安覺得趙懸的言論很是可愛,笑了笑,“現在也沒有其他人了,還不是你愛叫什麼就叫什麼,你叫那些蘑菇是春筍也行。”

趙懸翻了個白眼,正好看見對麵牆上那不甚好看的萬年曆,晦暗的電子屏上此刻正亮著好幾行醒目的字,顯示著日期時間之類的詳細數字,她一一掃過那幾行宜忌諸事,“路安,原來今天是穀雨呀……”

這幾日雨水如此充沛是因為已經到了穀雨節氣。她記得,這個時候,外婆已經開始將菜苗種下了,往後的日子裡,天氣不再會倒寒,正是種下那些嬌嫩菜苗的時候。

春天裡的農活真是一個接著一個,都不給人休息的時候。有些煩躁又有些期待。

穀雨過後不久,好像就是立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