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 / 1)

女扮男裝考科舉 栗銀 4093 字 2個月前

清苑書院門口,青袍男子長身玉立。

他身後還有兩人,各手捧一方托盤,托盤上整齊堆放著長約兩寸的木簡。

“請諸位井然有序進入書院,進門前須得從此處領取號牌,屆時將根據號牌上的數字公布考核成績。”

“請妥當保管號牌,在成績公布後登記並歸還。”

眾人齊聲稱是。

手捧號牌的兩名青年分彆立在大門的左右兩側,考生排成長隊緩慢前進,領到號牌後在小童的引領下前往考場。

號牌上的數字不重複,且隨機發放。

杜青棠領到的號牌上刻著“十八”,她將號牌貼身放好,曾一同避風的少年看向她,二人的視線短暫交接,隨小童前往考場。

因考生人數眾多,考場分為甲、乙、丙三間,杜青棠在乙考場。

考核所需的筆墨紙硯由書院提供,杜青棠將它們按照習慣擺放,著手磨墨。

磨好墨,體型清臒、須發花白的教諭帶著厚厚一遝宣紙,信步走進考場。

他不多廢話,直截了當地表示:“開考後不得東張西望,左顧右盼,發現者一律按舞弊處理。”

他頓了頓,又道:“不過每個人的考題都不一樣,你們看了也沒用。”

考生們:“......”

杜青棠:“......”

一百多人,每人兩道題,意味著有二三百道內容不同的考題,不愧是享譽全國的大書院。

考場內尷尬無聲流動,教諭渾然不覺,神情自若地分發考卷。

杜青棠拿到考卷,兩道題分彆是四書題和五經題。

她先是粗略掃一眼,大致判斷難度,心裡有了底,然後才在草稿紙上動筆。

......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1】

出自《論語》的學而篇,意思是治理一個大國的道理是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2】

如何領導一個大國,應當從以上三方麵入手。

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得先腳踏實地,修身齊家,方能成為千乘之國的領導者。

上來就是與治國理念相關的題目,若是旁人,多半會慌得自亂陣腳。

可杜青棠是誰?

她常年接受思德毛概馬哲的熏陶,經曆三次科舉考試,從縣試到殿試,類似的考題做過成千上萬,這種四書題還真難不倒她。

杜青棠提筆起草,很快寫完一篇長達四百字的四書文。

接下來是第二道五經題。

“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不祈土地,立義以為土地;不祈多積,多文以為富。”【3】

這道題就更簡單了,直接從忠信、道義和知識方麵入手。

杜青棠很快寫完一篇長達三百五十字的五經文,略作潤色後謄寫到考卷上。

謄寫完畢,她看向前方計時用的沙漏,時間已經過去大半。

教諭:“答題完畢可自行交卷離場。”

杜青棠又檢查一遍,確認無誤後選擇提前交卷。

也是巧了,剛走出考場,有過短暫交集的少年從隔壁出來。

與杜青棠四目相對,少年抿嘴一笑,露出兩個不甚明顯的酒窩:“好巧,你也交卷了。”

杜青棠頷首示意,取出號牌捏在手裡:“時間還早,不如你我同去放榜處等候?”

少年欣然應允:“善!”

二人便相攜前往立於書院大門內右側的放榜處,尋了個避風處站定,耐心等候。

約摸一炷香後,考生們陸續交卷,三五成群地來到放榜處。

“我的考題是策論和試帖詩,試帖詩還好,策論頗有些難度。”

“原先我還打算拿下前五,免去來年束脩,看來是不成了。”

“無妨,能通過就好,書院每月一小考,兩月一大考,隻要一年之中集齊三次前五名,便可免去次年的束脩,咱們還有機會。”

“完了完了,我的五經題好像寫偏了!”

“我好像也是。”

杜青棠立在告示牆後,將考生們的神情儘收眼底,或勝券在握,或氣餒萎靡,再回憶自己的兩篇文章,在心底默默估量。

杜青棠看向旁邊的少年,猜他也是奔著前五名去的。

這年頭出身富貴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讀書人家境普通,甚至是貧寒。

如果可以進入群英雲集的清苑書院讀書,還能免去一整年的束脩,為家中減輕負擔,想來沒有人會拒絕。

......

另一邊,待考生儘數交卷離場,教諭們整理好考卷,立刻緊鑼密鼓地批閱起來。

在座十數位教諭大多年過半百,學識閱曆豐富,文章良莠一眼便知。

“詩作得不錯,可惜策論華而不實。”

“這個二十六號兩道題都答得挺好,從點到麵十分周全。”

“讓我看看......嗯,的確不錯。”

“錯了!全錯了!”

“一個二個不知讀的什麼書,答的什麼題,真真是氣煞我也!”

山長姚玄與教授聞伯青走進課室,入目便是教諭們氣得吹胡子瞪眼的場景,二人不動聲色對視,邁步上前。

教諭們聽見腳步聲,抬頭看清來人,忙放下毛筆起身見禮。

“山長。”

“教授。”

姚玄擺了擺手:“你們繼續,不必管我。”

教諭們與姚玄共事多年,熟知他的秉性,便又坐回去,一個二個筆下生風,批得飛快。

攏共一百四十張考卷,隻用了半個時辰不到便批閱完畢。

這期間姚玄和聞伯青默不作聲地翻看已經批閱過的考卷,教諭們試圖從他們臉上看出些什麼,但是很遺憾,都失敗了。

他們全程神情淡然,不見一絲喜怒變化。

末了,教諭捧著一遝考卷上前:“山長,一百四十名考生的考卷都在這裡了,您看......”

姚玄扭頭看向聞伯青:“行讓,你覺得呢?”

聞伯青沉吟片刻,取出五張考卷:“子敬以為如何?”

姚玄一眼掃過,麵露滿意之意:“我與行讓的評定不謀而合。”

聞伯青笑了,指著其中一份:“尤其是這十八號考生,不僅寫得一手好字,她所寫的四書文思路十分新穎大膽,著實令我眼前一亮。”

姚玄不置可否,卻又話鋒一轉:“從文章看來是可造之材,隻是行文中銳氣過盛,還需多加打磨。”

聞伯青撚須:“子敬所言極是。”

一番低聲交流過後,姚玄看向教諭們:“這五名考生列入前五,諸位可有異議?”

眾人對山長和教授的眼光深信不疑,但還是上前一看。

“此五人實至名歸。”

“雖有瑕疵,但瑕不掩瑜。”

如此,本次考核的前五名便定下了。

“辛苦諸位儘快將考核結果張貼但告示牆上。”

“是,山長、教授慢走。”

......

杜青棠等了近一個時辰,總算等來早那位身著青袍的青年。

“來了來了!”

“好緊張,萬一我沒有通過考核怎麼辦?”

“張兄彆擔心,你有備而來,定不會空手而歸。”

青年將紅紙張貼在告示牆上,所有考生的視線緊緊黏在紅紙上,目光灼灼,就差將紅紙燙出一個洞。

杜青棠當然也在看。

她這具身體才十二歲,因為家中拮據,舍不得挑燈夜讀,隔著一段距離也能清楚地瞧見紅紙上的數字。

第一名,十八號

第二名,一百五十三號。

第三名,二十六號。

杜青棠呼吸微凝,垂下眼簾,號牌上的“十八”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顯而易見,她以第一名的成績通過了考核,明年不必再為束脩煩心。

“恭喜。”少年嗓音低柔,笑容溫潤,見杜青棠眉梢微挑,解釋道,“方才不小心看到你的號牌,恭喜你通過考核。”

杜青棠沒放在心上:“多謝,你呢?”

少年不知想到什麼,笑意淡去幾分,很快又重新回到臉上,向她展示號牌:“我也是。”

七十二。

第五名正是七十二號。

“恭喜。”

“同喜。”

短暫的沉默後,少年率先釋放善意,向杜青棠一拱手:“在下傅文。”

杜青棠眸光微動,神色如常地回了一禮:“在下杜青棠。”

告示牆前,青年揚聲道:“請通過考核的考生攜號牌前往隔壁,登記姓名祖籍,領取書院服兩套。”

“除此之外,諸位可獲得文房四寶一套,以及白銀二兩,作為通過考核的獎勵。”

人群中歡呼聲迭起。

青年繼續道:“三日後正式開課,諸位請勿遲到。”

“是!”

四十名通過考核的考生出示號牌,登記後領取書院服、文房四寶和二兩白銀,滿臉喜色地離開。

“杜同窗,三日後再見。”

“三日後見。”

杜青棠同傅文揮手作彆,踩著正午的陽光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