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館在衛斕的精心打理下,漸漸步入了正軌,可新的難題卻悄然浮現。以前在現代,衛斕每日使用大量無菌耗材,從未覺得有何不妥。可如今身處此地,看著自己費儘心思囤積的無菌紗布,沒過多久便所剩無幾,她心中不禁隱隱作痛。果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更令衛斕發愁的是,此地並無自來水,用水全靠順興從井裡一趟趟挑來。而采用煮沸法消毒紗布,需用大量水將醫療耗材全部浸沒,且在不斷蒸發的過程中還得不停加水。
開醫館之前,紗布消耗量尚可,可如今病人越來越多,紗布消耗量驚人,用水量也隨之激增,這可把衛斕愁壞了。
她正思索著該如何提高滅菌的效率時,順興又挑著一擔水回來了,額頭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衛斕趕忙迎上去,接過扁擔:“大順,你先去歇歇。”
順興揩了揩額上汗珠,眼眸裡透出幾分倔強:“我不累,我能行。”
衛斕輕聲嗔怪道:“彆逞強。”
順興微微低頭,聲音輕了幾分,卻帶著一絲撒嬌:“那……那我歇歇,姐姐莫嫌我。”
衛斕被他這副模樣逗笑了:“好,我怎麼會嫌你,你快去歇著吧。”
順興這才露出滿意的笑容,乖乖地坐在一旁。
在現代,高壓蒸汽滅菌法是極為常見的滅菌手段,可壓力鍋究竟誕生於何時,衛斕卻毫無頭緒,這顯然超出了她的知識範疇。
正當她陷入沉思,眉頭緊鎖之時,突然,一個念頭在腦海中閃過,她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嘴角也不自覺地上揚,興奮道:“我想到辦法了!”
她打算用蒸汽滅菌法來取代煮沸法。相較於煮沸法,蒸汽滅菌法用水量大幅減少,且蒸汽的穿透力極強,能釋放大量潛熱,熱傳遞效率也更為出色。想到這兒,衛斕瞬間充滿了乾勁,毫不猶豫地立刻行動起來。
衛斕找來一口大鐵鍋,穩穩地架在後院中的石墩上,又在鍋上巧妙地搭起一個鐵架子。她吩咐順興去準備木柴和煤炭,自己則在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
順興動作麻利,很快便抱來了一捆木柴和幾塊煤炭,整齊地放在鐵鍋旁邊。
衛斕將木柴和煤炭堆放在鍋下,點燃了火種。木柴和煤炭迅速燃燒起來,火苗歡快地舔舐著鍋底,鍋中的水漸漸熱了起來。
順興在一旁幫忙扇風,使得火勢更加旺盛,劈裡啪啦的燃燒聲在寧靜的後院中回響。
沒過多久,鍋中的水開始沸騰,冒出滾滾的蒸汽,溫度直線上升,很快便達到了100°C。衛斕將需要消毒的物品,如衣物、繃帶、手術工具等,用乾淨的布仔細包裹好,然後放入蒸籠中。她把蒸籠穩穩地放置在鐵架子上,懸掛在鍋上方,確保蒸汽能夠均勻地接觸到每一個物品。
隨後,衛斕保持火力,讓水持續沸騰,蒸汽源源不斷地產生。她站在一旁,專注地盯著鍋中的水和蒸籠裡的物品,心中默默地數著時間。一般需要15-30分鐘,才能確保物品被徹底消毒。而順興則在一旁幫忙添柴加煤,維持著火勢的穩定。
雖然順興不太明白衛斕在忙活什麼,但他對衛斕一向是無條件支持,隻要衛斕有需要,他便全力相助。
此時,紅花和久安聽到後院裡傳來陣陣“滋滋”聲,都按捺不住好奇心湊了過來。他們一看到那冒著蒸汽的大鐵鍋,頓時覺得這場景很是稀奇。
久安一見這陣仗,眼睛瞬間亮了起來,誤以為是在做菜吃呢。他用手比劃著,一臉期待地望著衛斕,仿佛下一秒就能嘗到美味佳肴。
麵對三雙滿是困惑的眼睛,衛斕忍俊不禁,笑著解釋道:“這是用蒸汽來進行消毒的,可不是在做飯哦。”她簡要地介紹了一下蒸汽滅菌的原理。
紅花聽後恍然大悟,眼中滿是欽佩,讚歎道:“原來如此,這方法可真巧妙,比煮沸法省水多了。”
順興目光中滿是崇拜:“姐姐,你可真厲害。”
明義這時也聞聲趕了過來,他一看到這熱氣騰騰的場麵,便忍不住好奇地問:“這是在做什麼好吃的?”
紅花笑盈盈地解釋道:“明義哥,這是小斕在用蒸汽給物事消毒!”
明義一聽,頓時來了興致,追問道:“斕妹,你之前提過要用七成五的燒酒來消毒,這蒸汽也能消毒嗎?”
衛斕眨了眨靈動的雙眼,認真地解釋道:“消毒的方法多種多樣,各有各的用途。酒精主要用於消毒皮膚表麵,它揮發迅速。而蒸汽消毒特彆適合用來處理紗布、柳葉刀這類醫療器械,它能深入物品內部,消毒效果更徹底。”
明義又問道:“《本草綱目》中言:‘產婦房中,常以火炭沃醋氣為佳,酸益血也。’那意思是說,醋的蒸汽不僅可以有助於血液運行,還可消毒房舍嗎?”
衛斕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道:“可以這麼說。醋的蒸汽確實有一定的消毒作用,同時醋酸的氣味也能刺激人的嗅覺,讓人精神為之一振。不過,醋蒸汽的消毒效果相對有限。”
明義聽得入神,感歎道:“真是長見識了。”
其他幾人聽了衛斕這番講解,心中對她的敬佩之情更甚。
蒸汽滅菌完成後,衛斕迅速地將無菌耗材從蒸籠中取出,放入早已準備好的陶罐中。這些陶罐材質厚實而均勻,能夠使熱量均勻分布,借助火的熱量,慢慢地將物品烘乾。
她不時地打開陶罐,用手指輕輕觸摸物品,定期檢查是否完全乾燥。因為乾燥後的物品更不易滋生細菌,這可是保持無菌狀態的關鍵一步,每一個細節都馬虎不得。
順興一直在爐灶旁忙碌著,負責添柴添煤球。不一會兒,院牆邊那堆原本高聳如小山的木柴便被消耗得七七八八。眼見火勢逐漸減弱,順興連忙拿起幾塊煤球,正要往爐灶裡添。
衛斕一眼瞥見,喊道:“大順,這是煤嗎?”
順興停下手中的動作,點點頭,一臉疑惑:“對,這正是煤,怎麼了?”
衛斕接過煤球,仔細端詳起來,問道:“這沒有蜂窩煤嗎?”
順興一臉懵圈,蜂窩煤?他直搖頭,表示自己從未聽說過這物事,問:“蜂窩煤是什麼?”
衛斕繼續問道:“這煤球是如何製成的?”
順興便簡要地介紹起來:“先將煤末仔細過篩並分類,再摻入有黏性的黃土,加水攪拌均勻成泥狀,捏製成方形,然後放入特製的篩子裡搖晃,使其逐漸轉動搖晃成球狀,最後倒在地上曬乾,就能拿來當煤球燒了。”
衛斕聽完,點點頭,片刻後說道:“那你能不能試著把它做成蜂窩煤的形狀呢?就像蜂窩那樣,在一個圓柱形的煤球上均勻地鑽出12個孔。”
順興略一思索,覺得似乎可行,便滿口答應道:“好,我試試看。”
一旁的明義滿心好奇,忍不住問道:“這麼做有什麼特彆用處嗎?”
衛斕耐心解釋道:“蜂窩煤能和空氣充分接觸,這樣燃燒起來效率更高,更省燃料。”
明義還是有些半信半疑,決定親自一探究竟。恰巧此時爐灶內的火勢漸弱,他拿起一根木棍,對著煤球輕輕一戳,幾個小洞便出現在煤球上。說時遲那時快,隻見那火苗瞬間從洞中躥出,原本微弱的火勢竟瞬間旺盛起來,火光映照得整個灶膛都亮堂了許多。
明義見狀,眼睛一亮,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又興奮的表情,連連驚歎:“果真如此!這究竟是什麼原理?”
衛斕眉眼彎彎,道:“這是因為煤球上鑽了洞後,空氣可以更好地流通,煤與氧氣的接觸麵積增大,燃燒得更充分,火勢自然就旺了。就像咱們平時吹火,吹得越猛,火勢越大一樣。”
明義一臉懵懂地問:“氧氣是什麼?”
衛斕忍不住扶額,暗自懊惱自己這張嘴怎麼就不能少說點!她一時大意,竟把這現代才有的概念給脫口而出,完全沒考慮到明朝是沒有“氧氣”這一說法的。明義這人總能敏銳地抓住她話語裡的關鍵漏洞,一針見血地提出問題。
她道:“空氣裡有很多成分,大部分是一種能讓咱們呼吸順暢、能讓火燃燒起來的氣體,我們就暫且叫它‘氧氣’吧。就好比,如果我們要去山洞等封閉環境中,必須要隨身攜帶火把。當空氣不足時,火把就會熄滅,這就說明那地方‘氧氣’不夠了,人就不能再往裡走了。”
明義聽了,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順興早已對衛斕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每日都用煤球,卻從未察覺到這一現象,衛斕仿佛是從天而降,毫無征兆地闖入了他的世界,宛如仙女降臨。她定是仙人無疑,唯有仙人,才能知曉世間萬象。
烘乾完成後,衛斕將徹底乾燥的物品放入乾淨的容器中,仔細封好蓋子,確保物品的清潔和無菌狀態得以維持。她望著這些經過精心處理的物品,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情。
紅花在一旁目睹了整個過程,“這和烘乾肉的過程還真像,先是用蒸汽煮熟,再用火烘乾,最後封存起來。”
衛斕微微一笑,點頭說道:“沒錯,這正是我的靈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