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利(1 / 1)

市井養老日常 林玄音 3964 字 3個月前

粉質顏料,加膠調和更易入畫。

但眼下沒得膠水,瑛娘便叫掌櫃弄了些清水,點了幾滴調和顏料。

掌櫃也曾讀過幾年書,書、畫也算有所涉獵,聽得瑛娘建議,便取了紙筆來,以指腹點水調和顏料作畫。

指腹甫一接觸顏料,掌櫃便知瑛娘拿來的這些顏料遠比書肆售賣的質地要細膩許多,再看成畫色彩自然,濃淡可隨心定,當是比得府城賣的。

掌櫃滿意地收了筆,心頭約摸有了章程,便與瑛娘笑道:“小娘子家中確是能人不少。聽你先頭說來,這些個顏料都是植株所製?可還有其他顏色?”

他這話問得直白。

瑛娘心知這位掌櫃與商行的關係比她之前料想的更為緊密,也生了棄得書肆直接與他合作的念頭,隻如實道:“這五色顏料分彆以艾草、茜草、蓼藍、梔子為原料,平日極為常見。其他色彩自也能製得,且礦製顏料更比植株顏料豐富,隻是奇礦難尋,家裡頭眼下實在沒那底氣和本錢從外頭買礦來製,便隻以植株取彩製得顏料,待日後有緣拾得奇礦,再製來供給那般不至於辱沒珍奇的大家。”

物以奇為貴,價以稀更高。

掌櫃觀得瑛娘詞句清晰、談吐自然,倒是推翻了先頭隻當她被家裡養得外向的看法,目光不自覺帶了些欣賞,點頭附和:“該是如此。”

於此同時,掌櫃也在心頭盤算著如何才能將瑛娘說服,把這顏料的買賣也接過手。

他雖隻管著東市雜貨,因著時常尋得稀罕物與商行往來,平日素來叫東家信重,眼下香露算得一筆,若能把這顏料也談下來,來日指不定也能去商行帶一支商隊往外去闖闖。

“書肆那頭確行代銷之事。但書肆隻做豐縣學子的生意,潭徽書院雖有三百學子,真正能用得顏料的卻不過百。依我所見,小娘子不如將這顏料也與我代銷,或能獲利更豐。”

瑛娘自然知道書肆那頭給不出多好的價,聽得掌櫃一提,便作微赫,支吾著說了實話,“與書肆代銷,卻是為著方便來日家中製了墨好賣。”

“……你家裡頭還有會製墨的?”

瑛娘咧著嘴無聲笑了笑,算作默認了。

掌櫃心頭服氣,才將瑛娘從頭到腳打量了一遍,觀她雖身著棉絹,絹色卻極為均勻,不似那等尋常家庭自個兒浸了染液做麵的樣子,不禁失笑道:“倒是我眼拙了。書墨確是我無法匹及的買賣,不過還是□□,書肆代銷怕是賣不出多少,你家若做了多的顏料,不如分出一些與我。”

“掌櫃可願與我透露書肆那頭約摸能銷多少?我再算算家中一年能出的量,才好決定。”

書肆那頭賬目不算隱秘,有心一查便知。

掌櫃為人本也算得正直,估算過顏料市價、書肆來往者數目,便與瑛娘推心置腹,道:“你這顏料比書肆現銷的要好上許多,若書肆代銷,必定給你低價,再高價售出。如此一來,多半更多賣與家中富裕的學子,但書院學子喜作畫者不多數,算來……書肆代銷,一年頂多能賣百來扣。”

“啊……”

掌櫃一瞧瑛娘麵色便知他賭對了,繼而追道:“若你家中同意,各色賣與書肆二十扣即可,餘下的與我往府城代銷,便是各色上千數也賣得脫。來日墨成,拿來與我看過,若出墨成色好,我也能說服東家幫你銷去府城或更繁華之地。”

瑛娘蹙著眉沉默半晌,期間時不時看向掌櫃,似心中有了決定,才道:“掌櫃若能幫忙銷墨,家中所製顏料儘數交由掌櫃代銷也未嘗不可,隻是不知掌櫃出價幾何?”

書肆顏料一扣一兩五錢銀,但其中利益如何,無論掌櫃、瑛娘都大概算得來數,而瑛娘拿來的顏料質地更好,掌櫃屬意,算得一扣九錢銀。

瑛娘聽罷卻搖了搖頭,“艾草賤價,其色隻得九錢銀我也無甚可說,但茜草出千紅,梔黃也算明媚,蓼藍花青更是以藍概青可著青山綠水,且一年到頭來,艾綠能出千把扣,茜紅、梔黃、花青卻隻能得三百扣,若如掌櫃所言價格,家中長輩是如何也不會同意的。”

當下而言,一錢銀足夠城中五口之家月餘的開銷,但生意往來中一錢銀卻不值當什麼,因而,隻待瑛娘說過,掌櫃便將價格提了一錢。

瑛娘也滿意,當即笑著應下,“艾綠不宜多銷,若掌櫃覺得合適,便定下每年四月下旬出艾綠、茜紅、梔黃各三百,十月下旬再出三百花青。”

掌櫃不了解植株采用應當何季,聞言有些遺憾,“花青卻是十月才能出麼?依我所見,這花青應當最得畫者喜愛。”

“艾綠、蓼藍若不當季,製得顏料色便不正,不過掌櫃也無需煩擾,家中還有昨年所製花青三百數,夠得今年銷出第一批了。”

“甚好!甚好!”

瑛娘也覺得好,取出餘下十五隻胭脂扣,作禮送與掌櫃。

“怎好收你的?”

“掌櫃自可先與他人試試色。隻是昨年所製茜紅出了兩色,掌櫃以為,今年及往後有無必要如此延續?”

“若製兩色,總數亦是三百麼?”

“二色可各出三百。”

掌櫃沉吟幾息,道:“那便兩色各三百。小娘子家裡該有花青之外四色存貨?若有,也請小娘子四月下旬一並送來,屆時與香露分簽兩份契書。”

瑛娘早算過存貨,除了三百扣花青,倉裡的植屬顏料還能分裝艾綠一百扣、梔黃一百扣、茜紅兩色各五十。

可惜去歲存的茜草根卻是不夠製得各色三百的,需得與掌櫃少說存貨各半,補足去年的差,待得秋收之後農閒之際,再叫汪文、汪武找了那幾個小子去山頭多挖些曬乾存備來年用。

如此,加上新製艾綠、茜紅、梔黃,一筆做成,加上餘下待交的八十瓶香露,四月下旬一舉能得一千八百四十兩銀。

再加七月下旬白玉堂一百兩、十月下旬桂花一百兩、花青三百兩,來年便能放開手腳采買原料製墨了。

心頭舒暢,離了雜貨鋪子,瑛娘便一路帶著笑找到了坊市街頭的脂粉娘子,取出槐花香露與她,“家中允了,但每季香露隻能舍出一瓶來,三月出了槐花,七月下旬、十月下旬還有白玉堂和桂花,若娘子用著好,屆時我再與娘子送來當季的香露。”

年輕娘子早等得及了,便是小小一瓶需得一兩銀她也爽快地給了,“多謝小娘子,待我調出了新的香膏,一定予你一些自用。”

“那便先謝過娘子啦!”

“何須客氣!小娘子也是幫了我大忙了!我夫家姓戴,小娘子往後便喚我戴娘子吧。”

瑛娘笑著叫聲了“戴娘子”,與她道出自己名字,“戴娘子亦可喚我瑛娘。”

“瑛娘!”

香露事了,瑛娘問得瓷器鋪子方位,又一路去往西市尋找。

西市繁盛,多見二層露台小樓,其間往來華服公子、釵簪娘子不知凡幾,似瑛娘這般“素”的倒成了異類。

加之她身上帶了槐花香,鵝黃新衣也算鮮亮,便是發間無簪釵、身後無隨侍,那些公子、娘子也隻當她是哪家的調皮小娘子,絲毫未將她往“赤貧農戶”上想。

入了瓷器鋪子,那掌櫃見得瑛娘麵嫩也覺如此,笑嗬嗬迎上來,熱情與她招呼,“小娘子想買些什麼?”

“前頭在坊市街頭與你家夥計買得的細頸瓷瓶和廣口胭脂扣,家中長輩都覺好用,可惜瓷麵素白,放在一起都不知用沒用混。這不,支使我來問問掌櫃,你家的瓷瓶和胭脂扣燒製時可否留些痕跡,方便用時區彆。”

“自然能留。隻是燒瓷不易,一開窯少說也得千把件小物才成,不知小娘子家中需得多少?若是需用得少,勞請留下花樣兒和住址,待下次開窯,燒成後自有夥計與你家送去。”

瑛娘默了默數,又問:“開一窯最多能出多少件?需得多長時間?”

“若都是那般小物,一窯約摸能出三千來件,少說需得兩旬。”

瑛娘點了點頭,直接與掌櫃報了數,“不知店中有無現貨?眼下需得八十件細頸瓷瓶急用,瓷麵素白即可,除此之外再訂二百,一百留‘玉堂’,一百留‘桂’字。廣口胭脂扣也需燒製二千一百件,其中四百留'艾'字,四百‘梔’字、六百‘藍’字、七百‘茜’字。”

“……”

掌櫃聽得愣怔,半晌後回神來與瑛娘確定,待得瑛娘點頭認下,他才一口氣呼出來,略持懷疑提醒她,道:“八十件細頸瓷瓶是有現貨,但開窯燒來兩千多件可不便宜,需得小娘子預先交些銀錢作定簽契。”

“可。”

正好香露賣得二十兩來,想來交個定金也該夠了。

“隻是不知有無讓利?”

聽得瑛娘願意簽契,掌櫃這才信了此單能成,當即樂得與瑛娘便宜,“細頸瓷瓶一件二十六文,廣口胭脂扣一件十八文,因著要製瓷麵,這價已是壓到最低,小娘子以為這價可還適合?”

近來的盈收多以銀計,瑛娘懶得去置換銅錢,便道:“那八十件細口瓷瓶給付銅錢,餘下定製則按兌稅折合銀兩,合計三十九兩,掌櫃算算妥否?”

掌櫃可做不到默一默便得總計,尬然一笑,取來算盤“劈劈啪啪”一通算,得了相差無幾的數,才擦了把額頭虛浮的毛汗,熱情與瑛娘應下,“妥!妥!小娘子稍待,我取紙筆來與你寫契……小娘子是否識字?”

“識得一些,也請掌櫃借我紙筆,瓷麵留字還望掌櫃叫匠人照著我寫的來做。”

“自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