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利(1 / 1)

市井養老日常 林玄音 3783 字 3個月前

按勞取酬。

汪木匠咂摸著這詞兒,覺著瑛娘所言並非沒有道理。

尤其老四一家兒,每日同進同出,又何曾與他說過小老五小老六的想法?

瑛娘才與她兩個哥哥待過幾回,怎麼偏就讓她知道了?還不是小老五小老六自個兒與她說的!

可是吧……錢給各房捏著,怕是會把各家兒心養大,且他這老妻掌家幾十年,估摸著一時也舍不下吧?

汪木匠悄摸瞥了徐氏兩眼,卻見徐氏思慮之後反倒露了笑來,他心頭正覺著奇怪,又聽徐氏興衝衝與瑛娘論起這酬勞怎麼算才好,不似憋著氣,頓時暗笑自己把老妻想差了。

行罷!

左右這家早晚得讓他們各個兒經營去,眼下有了盈收,等同驢子前頭吊了紅蘆菔,有了奔頭才好使勁。

“那瑛娘心頭可是有譜了?”

瑛娘自是有譜。

雞湯撈麵不是獨家的手藝,算來也不穩定,還得日曬雨淋,說辛苦也辛苦,隻是做這營生的三房沒恁多壞心思,便是一日給他們二成盈收也能讓他們鉚足了勁兒去乾。

隻是這攤子瑛娘隻管過一日,卻不好從中抽取太多,叫徐氏從她得的八成裡頭給夠她兩貫即可。

緊要的是菽乳。

菽乳利薄,哪怕今後二房盤了磨坊將買賣做大,那也是廢的他二房的勞力和本錢,隻是瑛娘占了出方子的大頭,所以厚顏要個二成也不算過分。

但二房卻不好隻得二成了。眼下菽乳一日盈收百二十文,二成不過二十四文,比之三房所得二成少了許多,所以想要平衡,最好是讓二房與公中各分四成,左不過公中還攬了二房三輩人的嚼用,虧也虧不到哪兒去。

一日四十八文,一年十七貫多些,便是二房心思再重,也說不得閒話了。

而那繡帕子的活計當不得正經營生,便是誰有空繡誰來掙這份錢,瑛娘隻管收染布所需本錢和勞力報酬,無論絲絹、棉絹,一方都算三文,剩下所得便讓他們自留一半,再歸一半給公中。

如此一算,便是一旬出一批手帕,一年下來,公中也能多得個五六貫錢,輕省,又耽誤不了家裡頭的活計,權當給家中女眷貼補了。

粗粗算過賬,汪木匠和徐氏都說不出猜忌瑛娘有私心的話。

無他,瑛娘要的利實在太薄了!

麵攤子攏共隻要兩貫,菽乳一年到頭也隻能分得八、九來貫,那手帕更是包了本金才收取一方三文,這營生又不是時時做的,便是一旬一次,除開本錢,一年到頭也才兩三貫……如此薄利,誰要說瑛娘有私心,那才叫真真兒的冷心冷肺!

徐氏心頭五味雜陳,再看瑛娘,更多了幾分真心,隻是要與瑛娘加利的話到了嘴邊又收了回去,心裡盤算著公中的錢不好拿出來單給她一個,還是等來日叫瑛娘相看時再多上上心吧。

汪木匠也想著該給瑛娘製備嫁妝了,哪怕來日真要招婿,屋裡頭也少不得新的箱籠,該是尋些好木回來存著,麵兒磨光了慢慢打才好。

至於新衣……小姑娘家家,又懂染繡,來年春瑾娘出門子,便給瑛娘也買上兩匹棉絹,好叫她染了裁衣,彆叫雲家那頭的親戚看了笑話。

汪木匠未表盤算,隻一錘定下營生分利,“便這般定下吧。夜深了,瑛娘該回大房那頭歇著了。至於今後其他新營生,隻待做起來了再算該如何分。”

“對對!天兒見冷,今年冬製被,瑛娘屋裡的也該換新棉了。”

瑛娘與瑾娘睡一床,雖棉被是大房換下的舊被,兩人挨著睡倒也冷不著,不過能蓋新被自然好,瑛娘不得傻裡傻氣的拒絕,聞言便隻道好,出了主屋,回了大房尋雲氏說話去。

雲氏也正等著瑛娘,從窗口瞅見瑛娘便先往偏間兒門口等著,待瑛娘進了大房,便有些急切的拉著她好是看了一陣兒。

“你爺奶找你說什麼?還是與你為難了?”

三房那頭的婚事始終是懸在雲氏心頭的一塊石,雲氏既怕它落下來,又盼著它快些落下好讓她安心。

瑛娘笑著挽了雲氏的胳膊進了偏間兒,擠著瑾娘一起坐到床上蹭她睡出來的熱氣,母女仨貼著一座,雲氏心頭也熨帖了不少。

熱氣暖身,瑛娘這才道:“是我要找爺奶談的,今後該是不會再叫我與三哥去換親了。”

老汪家也是要臉麵的,若非一家子實在拿不出來錢,徐氏也不至於腦子發懵應下三房“換親”的事兒,而與三房這幾日接觸下來,這“換親”多半也是受彆家攛掇來的,真叫陳師自個兒想,估計也是想不來這等“劃算”事兒的。

雲氏心頭怨著這一家子,自然沒想那許多,隻聽得瑛娘所言,稍安了心,拉著瑛娘瑾娘的手,眼眶微熱,道:“來年春瑾娘便要嫁出去了。雲家的日子過得雖不富裕,幾家往來親戚卻都是麵善心慈的,不會與瑾娘為難。瑾娘性子好,阿客也是爭氣的,我自是不該擔心。隻是……阿客私下裡與我說過,將來得了空也會去山頭獵捕些小物來賣,貼補瑾娘養好身子再說養育孩子的打算,可那山裡頭……”

夕山綿延,山裡多的是獵物,但也少不了大蟲、野豬那等野獸。

雲客上進,雲氏深感欣慰,自是不怕瑾娘與他經營不好今後的日子,但聽瑛娘提及,她便想著他們也能好好做個營生,無需日日擔憂雲客在山裡頭遭遇不測。

既然那兔子有養活的可能,套些來好生伺候,待一窩窩幼兔出籠,自然能養大了一其賣去城頭,便是一隻三十文,積少成多,一百隻也夠賣得三貫了,如此不比日日去山頭尋摸穩當?

養兔能養,雞、鵝自然也能養,來日攢了本錢將這鋪攤子支展開,家業自然也就豐厚了。

雲氏撿著話兒與瑛娘和瑾娘說了說。

聽罷,瑾娘還怔著神兒,瑛娘先撫掌笑了起來。

“是這個理兒。姐姐嫁過去便不好日日回家吃肉了,養得兔子在家,既能賣也能自個兒吃。不過……娘,也不必等姐姐嫁過去再與姐夫說,這幾日他若再來找姐姐耍,便讓他與五哥六哥一起去山頭套兔子帶回去養著,早養早好,也好叫那頭的親家叔嬸知道姐姐嫁過去便是一家人,是想著一家子過好日子的。”

“……”雲氏半張著嘴許久未能說出話來,待瑾娘紅著臉與瑛娘笑鬨作一團,她才眼神溫軟,摟著瑛娘瑾娘好一陣親昵。

……

這日無需大房忙活灶間的活計,瑛娘便再床上綿到了林氏敲窗叫早才起。

臨了上了桌,因著三房一家子不在,徐氏便沒提盈收分利,隻叫眼下在家頭的該做啥做啥去,等到晚上彆缺了人,家裡好一起商量些要緊。

農閒時媳婦兒都盼著回娘家走動,林氏和陳氏也是因著這幾日做了營生才沒提及,徐氏這話擺明了在點四房,何氏默了默,也就應下來了。

吃過早食,汪木匠點了汪點柱隨他進城去買驢。

這驢是買來方便做菽乳的,林氏本想讓汪會也跟著去,可惜一吃過,汪點德就挑了菽乳往上灣村去,其他幾房老小也一窩蜂跑了,便是她想叫四房的來幫個手也叫不成了。

無法,隻得作罷。

不過林氏也來不及想恁多了,瑛娘記著今日還得教林氏石膏水的製法,陪著雲氏和瑾娘回屋繡花樣,閒耍了會兒,也就借著遮擋取出剩下的石膏塊,一包拎著在灶間找了林氏。

“二嬸得空了嗎?奶叫我把菽乳的秘法也一並教了你,今後我就不摻和這營生了。”

林氏回了神,咧著嘴笑了幾聲才想起來自己平日的作風,當即斂下笑意,隻含微笑與瑛娘客氣,道:“瑛娘再等等嬸兒,嬸兒給你煮個糖蛋,邊喝邊說。”

林氏拿來的糖是她娘家娘給的,平日裡也就汪連能喝,今個兒她倒是大方了,敲了恁大一塊紅糖,打了個蛋一鍋煮成了荷包蛋,叫許久沒這麼吃過的瑛娘也覺得有些饞了。

瑛娘笑著接了,這才教她估摸石膏的量,“此物便是富戶建庭院用的石膏,燒過之後沒恁多雜碎,才好和了水拿來點菽乳。”

“哦哦!昨個兒嬸兒就注意到了,原來這便是石膏麼?成沒想這建房子的東西還能拿來做吃食呢?”

林氏開了袋子往裡瞅,見此物稀奇,感歎一番才掂量了一下重量。

瑛娘又道:“石膏城頭雜貨鋪就有得賣,一百文一斤,一斤可點五十斤菽,製得一百五十方菽乳。也是因著這石膏價高,菽乳的本錢也提了不少,起初我不知這菽乳能不能成便隻買了一斤,這袋裡剩下的便隻夠點二十斤菽,這日用完,二嬸可得自己去城頭買了。”

林氏自是答應,借著灶裡還未熄的柴把石膏燒上,閒道:“是貴!咱家那上好的大米賣去也才值當一斤五文呢!這營生費勞力不說,本錢也要得高,幸好給咱做成了呢!”

不過再貴的東西分攤下來也就幾文錢的事兒,好歹這營生有賺頭,還能白得一個傳世的方子,將來給小老九再學學,傳下去也是惠利他們這一家子。

瑛娘笑了笑沒附和,與林氏說了聲便回了大房陪雲氏和瑾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