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湯(一)(1 / 1)

焉知非福 江不 3843 字 3個月前

王生近來新得一個癖好,到城外野集上喝羊湯、吃羊肉。

便宜、大碗、濃香、鮮嫩,隻用撒幾粒自己帶的鹽粒子,就是人間至味。

一天吃兩天想,三天心撓癢。

沒這一口,全然不知日子該怎麼過了。

切羊肉的是個壯實漢子,一把蒲扇般的胡子,身上刺青年久暈開,青黑黑油亮亮,往後倒仰脖子,褶子得用心數。那十根木樁子樣短粗的指頭按住肉揮刀舞刃,動作飛快,將羊肉切成分毫不差的薄片,抹刀碼進盤裡,賣相不比大酒樓差。

男人忙出三頭六臂,他一刻不歇的影子籠罩著他的啞巴娘子,影子操刀篤篤篤切在她肉上,尖刀將骨肉剔開,高高舉刀落在她頸側,案上骨頭被一次砍開。

而她靜靜守在熬羊湯的鍋前,眼睛盯著氣泡冒頭炸開,如擠破的膿瘡,鍋漸漸滾開,煙霧繚繞。

她還是一動不動,宛如拴羊的木樁。

白霧中的羊湯娘子很美,似山中雲上的仙子,王生同彆人一樣,坐在攤上等時也偷看幾眼。多來幾次後,他發現男人並不介意來往客人窺伺自家娘子,膽子漸肥,開口同她搭話。

羊湯娘子側頭看他,圓溜溜的眼睛小羊一樣濕潤純潔。

肉美,湯美,人更美。

王生說不上自己是更愛羊還是更愛人。索性不必分辨,得空就來。

在這攤上花銷了大半年,他有些囊中羞澀,尋了個抄書的活賺錢糊口。一日王生送抄好的書出城去,耽擱晚歸,獨自夜行。走了數裡地,見到前頭有一人也在趕路,雙腳懸於地上,不似生人。

王生害怕,不覺步伐加重,驚動了前頭。

前頭那人甚是熱情健談,邀他同行,交談幾句後,王生自覺其不是歹人,放下心來,問那人是誰,為何夤夜趕路?

那人隻答自己是鬼,隻能夜晚出行。

這鬼看上去無半分惡意,王生心生好奇,有意捉弄他,便自稱也是鬼,隻是剛剛新死,還不知怎麼做鬼。

三言兩語將鬼騙過,於是一人一鬼結伴同行。

路上攀談,王生問做鬼有何鬼忌。鬼如實答他,人怕鬼的唾沫,鬼唾可以使人昏睡不醒,塗在大門上一家人昏睡,塗在中門上門內人昏睡,塗在堂門上則滿堂人昏睡。可鬼同樣怕人吐口水,不僅怕,且是最怕。

王生道謝,記在心中。等到了城門口,一人一鬼將要分彆,王生想試試鬼被人吐了唾沫會如何,下次撞鬼不知要何年何月,眼前正有一鬼,心想不如一試。

於是趁鬼轉身,向鬼吐了一口唾沫。

鬼即刻倒地,蜷縮成一團,王生定睛看,地上哪還有鬼,隻有一隻黑羊。

王生大喜,將羊賣掉,得了一千五百錢。

荷包鼓囊起來,王生興衝衝又上羊肉攤去,要了湯肉,坐等漢子給自己切肉盛湯。他向煙裡看,不見羊湯娘子,唯見鍋邊拴著一隻母羊。

瞳仁圓圓,睫毛纖細,一雙美人目。

羊,好像人。

想起他賣掉的那隻鬼化成的羊,不禁打個寒顫,這時漢子將羊肉端上來,肥美可口,羊湯放一側,肉香四溢。扔掉煩惱大快朵頤一頓,吃得紅光滿麵、汗水淋漓。

可是沒有見到美人,難免遺憾,食色性也,缺一不可。

等到日暮收攤,王生偷偷跟隨漢子找到他家,透過門縫見羊湯娘子正在井邊漿洗衣服。她家中羊可真多,圈門裡白花花一片,圈門外還拴著幾隻待宰。

洗衣水流了一地,流到羊腳邊,羊剛舔了幾口,磨刀的漢子扔了刀慌忙將羊扯開,對著娘子劈頭蓋臉一頓痛罵。

賊女人隻會壞事,又要浪費他一頓餌藥。

王生不明就裡,趴在門縫外想多看幾眼,漢子狐疑轉頭,盯住他露在門縫裡的眼睛。而那兩隻舔了水的羊,腿軟跪倒在地,從羊皮裡鑽出一男一女,張嘴無聲向他求救。

這半年來王生不知吃下多少羊肉,不敢細想,嚇得抱頭鼠竄。他回到家中大病一場,後來又到野集去,再找不見羊肉攤——

"打住!打住!"燈姑合十雙手在臉側搖著求饒,"還以為你會講些新鮮的,又是造畜之法,把人變成羊,變成驢,變成狗。小燈我都能倒背如流了。"

她痛苦眯一眼桌上的羊湯,索然無味:"況且誰家好人喝羊湯的時候講這些呀?你是不是故意倒我胃口。"

語氣篤定,就是故意的。

洪垣被戳穿也不著急,拄著腮,歪斜的嘴說話模糊:"這不是看見羊湯就想起來了,再說了,你沒發最近麟城的羊價跌快三成?物多價賤,多出來的羊是哪來的,你不好奇?"

不好奇,一點也不好奇,至少在喝羊湯的時候不想好奇。

燈姑聳起肩膀甩起頭,把碗推過去:"你贏了,都歸你。"

一隻狗爪子恰時扒住桌沿,洪文簡冒出狗頭,洪垣把它拍下去:"放寬心,這家店是老招牌,羊都是從麟城周邊莊子上收的。"

燈姑勉強把碗移到跟前,閉著眼睛喝湯。

洪垣以前是不會特意跑半個麟城來下館子的,不過田彩女在這新找了份後廚的活,遠離以前的住所,少了很多閒話。她常來城隍廟裡灑掃,和看門的洪垣熟絡起來,洪垣也就常來照顧生意。

今日碰巧在這附近辦事,便還是到這店裡吃飯。

歸家去的小鬼給洪垣留"賣魚巷"三個字,猜了猜八成是他們被拐到麟城後又被轉賣出去的地方。可麟城沒有叫賣魚巷的地方。

思索起來,他們當時是怎麼說自己家的,賣魚巷大概是指賣魚的地方。

麟城有淥水河穿城而過,魚貨並不稀奇,城裡賣魚的地方可太多了。一處處走下來,魚腥是沾了滿身,就是不見什麼蹊蹺。

拐賣一事,經久不絕。人是人,也是貨物,也是錢。從前想管也插不上手,救了眼前的救不了眼後的,這次有了些許眉目,就沒有坐視不管的道理。

吃過午飯,又到下一個魚市去。

街上熙熙攘攘,洪文簡忽然興衝衝躥出去,洪垣朝它走去時,它已對蕭慧極獻過殷勤,坐在了一側。

蕭慧極帶著陸班頭和幾個差役,正在公乾。他不是洪垣這樣的閒人,萬奇珍案得了聖人嘉獎,這才旬月而已,又清了好幾起積案。

"蕭參軍,大忙人。"她由衷感慨一句,心生好奇,"又查什麼案子呢?"

蕭慧極也不瞞她:"左監門衛中郎將姚將軍家的小郎君走失了,找了三天也沒結果,托到我父親那裡。"

"走失?"

何時走失?何處走失?因何走失?

她一連串話還沒脫口,蕭慧極已知道她肚子裡裝些什麼。

陸班頭湊在一旁,更是積極:"他家小郎君十三歲,患有癡傻之症,因此養在家中不讓出門。但時間一長,家中仆人不免懶怠,三日前傍晚,趁主人外出,仆人聚會飲酒,玩鬨過後才發覺小郎君不見了。四處尋找,見後門洞開,隻有隨身一隻香囊掉落在門檻裡。"

洪垣轉動眼睛,哼哼片刻:"是那孩子自己開門出去的?"

"照理來說應該不是,姚家仆人說家主害怕小郎君亂跑,總說些誌怪故事嚇唬他,他平日連後門和圍牆都不靠近。可後門是插上的,若不是他自己開的門,就是進賊了。"

陸班頭說著,也學洪垣雙指捏住下巴,突地頭皮一涼,側目見蕭參軍悠然瞧著自己,連忙往後大退三步。

蕭慧極走了半步,到洪垣身畔,不近不遠:"是他自己開門出去的。"

洪垣抬起手,就這麼翹起支在他肩上:"為何?"

"門閂上沾有糖稀,他的衣物房間裡也多有抹蹭糖稀的痕跡,且仆人也說他手裡總愛抓著糖吃。"

可左右監門衛將軍應當住在城北,一個癡傻的孩子自己出門,不該走到這麼遠的地方,他們怎麼會尋到這裡來。

蕭慧極從懷中拿出布袋,從中捏了一片東西給她看。

魚鱗。

是一片很大的青魚魚鱗。

"這片魚鱗也掉在門檻裡,姚家上次吃魚是兩月前。故而,那時門外定有彆人。"

這麼大一片魚鱗,被刮的魚決計小不了,定是能讓人驚呼"龍王現世"且記憶深刻的一條魚。蕭慧極是循著這條魚找到此地的。

聽到魚,洪垣隻能想到"賣魚巷"三字,想到這三字,腦子不打彎就朝著拐帶幼童奔去。

這些人如此猖狂,竟敢到威衛府頭上造次。

左右監門衛隸屬威衛府,威衛九衛居中禦外,衛戍京師,誰想不通去觸這黴頭。若是被抓住,那小命能丟了也算幸事一樁。犯天大的風險,就為一個患了癡病的十三歲男童,拐去有何用處?

難不成是他爹娘有仇家?

正出神,蕭慧極走朝前頭:"走吧,前頭有個魚市,專賣大魚,聽說幾日前曾將一條足有人長的青魚拍出天價。"

洪垣不得不訝異,天地真是神奇。這樣大的魚恐怕已有百歲,不成仙也成了精,可算得一寶。

是寶貝,就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