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1 / 1)

飛羽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全場唯一一個完成這條道的選手,直到現場廣播裡的主持人突然興奮的大喊:“終於有人成功了!讓我們記住這個名字,241號選手——飛羽!”

全場隨之響起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飛羽跳下墊子,看向觀眾席的人海。後知後覺的意識到,這是她第一次在如此多的觀眾麵前比賽。

她的腎上腺素,在這一刻開始飆升。

觀眾席的某個位置傳來好幾人呼喊她的名字,她意識到那是岩館的朋友們,便露出笑容,朝那個方向揮了揮手,

回報她的是更大的呼喊聲。

後麵的比賽開始變得順利,全員轉戰第二條力量線路,有大量的單手掛轉身、引體向上等動作,對經過秦臻特訓的飛羽來說,仍然輕鬆TOP。此時她的分數來到50分,暫列預賽第一名。

第三條是動態發力線。動態來自英文名Dyno,指的是在攀岩過程中,通過跳躍或擺動讓身體有一瞬的時間完全離開岩壁,沒有任何接觸點,從而以飛躍之姿到達較遠距離的下一個岩點。

對觀眾來說,這是攀岩裡最帥最酷的動作。而對於選手來說,這是最考驗日常訓練和個人意誌的動作。因為每一次Dyno,真正的難點不隻是腿部發力帶來的高強彈跳,抑或擺蕩重心帶來的慣性,而是在即將到達下一個點時,手指能夠精準快速的抓緊岩點,不至於從岩壁上跌落。

此刻飛羽麵對的這條線,一共8個點,分彆考驗原地半蹲狀態下向上起跳的Dyno、側身通過擺蕩重心發起的Dyno、以及靠近TOP的連續Dyno。飛羽在最後的連續Dyno時出現了力竭,從接近最高點時摔了下來。

摔落的那一瞬間,她聽到觀眾倒吸氣的聲音。

她快速在半空中收緊核心,彎曲膝蓋,最終平穩的落在墊子上,麵色平靜。

但觀眾席中的某些人並沒有她這樣的平靜。對她過去稍有了解的幾個人都緊張的從坐席上站起來,生怕這次跌落讓她舊傷複發,或者更嚴重,喚醒她曾經的夢魘。

觀眾席靠後的山頂位置上,有兩個戴著口罩、拿著望遠鏡觀賽的人也緊張站起。

但飛羽沒有任何懊悔的表情,隻是站起來拍拍屁股,又在手上拍了些鎂粉,開始第二次嘗試。

攀石的特點是每個選手在固定的5分鐘攀爬時間內,可以有無限次嘗試機會。這和難度賽上掉落一次就結束比賽的特點不一樣。

飛羽的第二次嘗試並不輕鬆,她的體力掉落很快,每一個Dyno都要比上一次多一些準備時間。但好在她最終鼓足一口氣,在連續Dyno處完成動作,摘得TOP。此時她已經75分。領先第二名30分。

也就是說,飛羽早已提前一條線路拿下了預賽第一的名次,就算第四條線路上她得0分,也不會影響預賽成績。

當然,她這次是作為不計分選手受邀而來,所以就算她總分第最高,冠軍也不屬於她。

就在這時,場上廣播突然開始了對飛羽的介紹。

原本像飛羽這樣沒有積分沒有名次的選手,在這樣的大賽上不會有過多的介紹,主辦方也不會準備太多的資料,最多就是選手報名表上的年齡籍貫等。飛羽前幾輪就是被這樣簡單帶過的。

但很明顯,現場主持人團隊看到她的精彩表現,又發現她是iFSC官方邀請來的不計成績參賽選手,終於意識到來者不簡單,便快速做了調查。

“觀眾朋友們,您一定和我們一樣,好奇今天這位表現出眾的選手究竟是何方神聖。可能對有些多年的岩友來說,飛羽這個名字讓他們想起了一個曾經的傳奇,而且是多年前以明日之星著稱的傳奇人物。剛剛我們終於得到了確認,今天的這位飛羽選手,正是多年前稱霸國內少年組女子攀岩領域多年的天選之星。”

正要退場的飛羽不顯眼的僵了一下。之後她快步退場,全然不顧現場觀眾為她發出的讚歎。

回到隔離區,她發現其他選手們看她的眼神發生變化,有警惕有佩服,還有人明顯想上來攀談。但她在自己的位子坐下,低頭專心的按摩小臂,明顯不打算與人交流。

現在明顯不是正式回到大眾視野的好時機,飛羽完全沒有準備好。她隻想專心比完這一場,爭取得到國際執照。

見她無意交流,選手們的感受不一,很快便有竊竊私語傳進她耳中。

“原來是以前的少年組冠軍,但為什麼這些年都沒有聽說過?”

“剛才廣播說是什麼因傷退役。看來這是要複出了。”

“裝什麼清高啊,退役那麼多年還以為自己是冠軍呢。”

“這人到底有什麼背景啊,積分都沒有還能來跟咱們一起比賽。”

“噓——小點聲,讓人家聽到了。”

“聽到怕什麼?還不允許彆人質疑比賽黑幕?現在想想,她三條線都拿TOP,指不定是定線員提前漏題了呢。”

這句話可就過線了。

飛羽朝著聲音轉過身,準備和人正麵剛,這時有另外的聲音響起。

“比不過就是比不過,彆瞎扯什麼黑幕。如果你對比賽公正性有質疑,可以直接跟組委會反應。在這兒陰陽怪氣算什麼意思?”

說話的是女子組暫列第二的選手,飛羽知道她叫許知瀾,是國內目前女子攀岩絕對的領軍人物。

但今天她的表現並不好,三條路線隻有一條拿到TOP的25分,其它兩條都隻拿到10分點。

許知瀾回身時正巧與飛羽四目相對,她愣了半秒,冷冷的說:“我可沒有替你說話。我也會跟組委會投訴的,你這種沒有任何積分的人竟然可以來參賽,說沒有內幕我可不相信。”

飛羽意識到,或許選手們並不知道她來參賽但不會算成績。

但這時候解釋也沒什麼意義了,飛羽也懶得解釋。她對許知瀾點點頭,算是感謝她仗義出手,便繼續作回椅子上按摩。

剛才第二次嘗試時她跳的有些猛,去抓TOP點的手指直接正麵撞在了岩點上,現在右手的三個指甲已經開始泛紫,是剛才的撞擊產生的淤血。

她想了想,請工作人員幫她從醫療組要了兩個冰袋,輕輕敷在指甲上。

第四條線路開始,選手們陸續離開隔離室,很快女子組就輪到她出場。待她出場之後,早上的比賽就正式結束。

這次出場她明顯感到觀眾更加熱情,有人喊著她的名字,而閃光燈追著她不停閃爍。

這讓她感到煩躁。

站在岩壁下,閉眼深呼吸,她試圖讓自己重新專注。

隨著主持人示意觀眾安靜,她的心跳逐漸穩定,指尖的疼痛似乎也不再尖銳。

這條線是綜合考驗運動員各項身體素質、攀岩技巧和讀線思路的難度線,共有9個點,點多線長難度大,並且在一個巨大的仰角,運動員幾乎需要全程與地麵平齊,這對體力的消耗來說絕對可怕。

但快速讀完線路,飛羽發現這條線其實對技巧的要求並不高,4/5的點都可以用中級技巧來解決,但因為是在大仰角,給運動員帶來巨大的心理震撼。

所以這條線其實是心理線。

看清這點之後,她意識到對自己來說最難的竟然是起點。因為起點是離地將近三米的一個屋簷形凸起,運動員需要原地起跳雙手抓住,然後雙腳收起觸碰起點,相當於手點腳點融合。而飛羽此刻雙手的主要手指都已經淤血,就算自己能忍住疼痛,手指的握力也會大受影響。

來不及多想,攀岩時間開始,她沾了鎂粉,摸了鞋底,眼睛直直盯著起點彎膝起跳!

沒抓住!指尖甚至都沒有碰到手點。

場外一片惋惜聲。

她沒有氣餒,重新站位後再次起跳!

還是沒有抓住,但這次碰到了手點。

她重新評估高度,調整呼吸後再次起跳!

還是沒抓住!

場外的惋惜聲不斷,但飛羽不為所動。她拍了更多鎂粉在手上,在墊子上踱步,心裡想著秦臻教她的起跳抓點訣竅。

“重點不隻是起跳,而是起跳之後主動拔高重心,用腰部力量在空中二次起跳!”

秦臻所有的講授對飛羽這個醫學生來說都是反科學的,無論是讓重心產生自己的意識,還是用腰部力量在空中二次起跳。

但他的意思又都是飛羽能理解的。

她這次退後起步,增加了助跑的距離。

深呼吸,想象自己的腰部有一個彈簧,而控製彈簧的正是自己的重心。

起步、助跑、跳起!

她屏住呼吸,停止思考,把自己完全交給重心。

仿佛真的產生了意識,飛羽的重心在升到半空時猛的向上拽,她的腰和腿部竟然真的再度延伸,飛羽再次向上伸出雙手,這一次終於抓到!

但隻是左手抓到,右手滑脫。而左手因為承受不住撞擊,隨即滑脫。她整個人屁股摔在墊子上。

此時攀岩時間已經過去一半,計時器上的倒數隻剩2分30秒。

“你可以的!交給重心!兩手一起!”

秦臻的聲音從遠處響起。

飛羽循聲望了一眼,這麼遠的距離,她其實無法快速從人群中找到為她鼓勁的人。

但她已經得到了力量。

此刻坐在第二排的陸風銘,向聲音的方向回頭望去,鏡片後的眼睛迅速捕捉到一個穿著皮夾克站立的身影。

陸風銘眉頭輕皺。但很快轉回頭,繼續關注飛羽。

有了上次的經驗,飛羽心中有底,她開始第5次起跳。

這一次終於成功,她兩隻手穩穩的抓住了起點,但立刻指甲就感到劇痛。來不及在這裡調整,她必須儘快將身體擺蕩起來,將自己甩去下一個節點。

她快速抬腿、前蹬,身體很快達到了大幅度擺蕩。看準時機,飛羽在身體從後經過最低點向前擺的瞬間鬆手,直接飛到了下一個岩點麵前,兩隻手快速跟上,穩穩抓住!

安全了!她心裡有聲音響起。過了最初這兩個點,後麵的難度對她來說都可以克服。

可這是她餘光看到有陰影靠近自己。

扭頭一看,竟然是比賽的裁判走上前,告訴她,剛才在起點忘了抬雙腳觸碰岩點。

她剛才的這一次嘗試,徹底報廢,隻能重來。

而此時,倒計時的大屏幕顯示隻剩下1分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