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即將開幕,運動員們按照印有自己名字的座次,坐在觀眾席左側前排等待。飛羽和身邊幾位運動員跨越了前一晚體檢和技術會議的生疏,此刻已經開始簡單聊天。
此刻觀眾席已經坐滿了人,放眼望去至少有一千個頭在晃動,嗡嗡的說話聲如蛛絲相交,在會場織起無數張或大或小、角度位置不一的蛛網。
參加賽事的選手裡,中國運動員和海外運動員的比例接近1:1,所以大部分交流都是用英語。
交流內容很簡單,基本都是介紹各自的姓名、國家、成績等,再一起共同讚歎杜鵑花海的壯美。
直到突然有歌聲響起。
是清澈的童聲吟唱,仿佛一滴雨水落蛛絲上,彈起一瞬的脆亮。
蛛絲尚未來得及反應,第二滴雨水落了下來,接著第三滴、第四滴,很快雨點變得密集。
是更多的歌聲響起,這一次不隻童聲,還有女聲,還有男聲,但都同樣脆亮而悠遠的吟唱。
四處環視,竟然是身著傳統服飾的歌者們,手拉著手,從劇場觀眾席後方的四個入口魚貫而下。
最前排的是孩童們,拉著孩童手的是年輕和年長的女性們,再之後是成年男性。他們每人都身著布滿鮮豔刺繡和織錦圖案的黑色上衣,腰間係著豔麗腰帶。女子們更是頭戴由銀飾、花環和繡花組成的華麗頭飾,隨著行進而反射出點點亮光,猶如滿天的星星湧入河口。
此刻滿場的蛛網已被雨水浸濕,但雨毫無停息之意,反而轉為瓢潑。
最先入場的歌者們已經走到舞台上,站滿了賽場前的空間。但隊伍遠遠沒有結束,仍有更多的歌者源源不斷的從入口出現,手拉著手,逐漸站滿整個舞台和四條通道。
全部入內的歌者們站定,歌聲停止。
主舞台兩側的大屏幕出現一行字:千人侗族大歌。
飛羽隻聽說過這個少數民族,並沒有任何的了解。沒想到今日初見,竟是如此震撼人心的場景。
接下來,舞台上的兒童們開始喊號子,兩句之後,全場的千名侗族歌者開始合唱。
那歌聲嘹亮清脆,像萬千雨滴在蛛絲上彈起的音符,音符們並不停留,而是如浪花般四散開來,鋪滿整座會場,並繼續向外湧出,幾乎一句歌不到的時間,就鋪滿了整片杜鵑花海。
那歌聲仍在繼續,音浪們漫過山野,繼而又漫向天邊,甚至直接湧向天空。就像是太陽穿過雲層透出一道道光,一束束清脆的音浪反向攝入空中的雲層,並飛往更遠的地方。
現場的每個人都仿佛被攝魂般,目光虔誠的注視著歌者們,耳朵貪婪的吸收著每一聲吟唱,甚至有很多人毫無知覺的留下了眼淚。
這歌聲是生命的雨水,浸透了每個人的夢。
不知過了多久,歌聲徹底停歇。
觀眾們陸續從夢中醒來,但無人出聲,都怕驚擾這一瞬的震撼。
緊接著,舞台中央一位唱歌的女孩向前一步,用透亮又稚嫩的聲音大聲喊道:
“貴市歡迎你!攀岩世界杯貴市站,正式開賽!”
全場歡呼聲掌聲瞬間如炸雷般響起,飛羽也被感染,用力的鼓掌,全然不顧掌心已經拍麻。
在這持續了至少一分鐘的掌聲和致意中,歌者們從剛才進來的入口向外順滑退去。待歌者們徹底消失,場內的音響突然響起音樂聲。
是電子樂,極為簡單的旋律,卻踩著格外清晰的重音節奏。攀岩賽場上慣用的DJ登場了。
在音樂聲下,主持人用輕快而高亮的聲音宣布比賽正式開幕,並邀請所有參賽選手登台。運動員按照座位的順序登場,種子排名最高前的選手站在最中間。
隨著主持人向觀眾們一一介紹選手,從舞台最中央開始,選手們依次邁向前和觀眾們揮手致意。
最中間的幾位國際大明星和中國頂級選手們都收獲了震耳的歡呼聲和叫喊聲,甚至還夾雜著熱情的表白。到不太有名的選手時,更多收獲的是充滿鼓勵的掌聲。最後一個念到飛羽名字時,她本來期待著同樣的掌聲,沒想到卻聽到遠遠一聲“飛羽加油!”
緊接著是好幾個不同聲音的“飛羽加油”。
飛羽內心一暖,眼睛差點泛紅。她條件反射的想在龐大的觀眾群中尋找聲音的來源,但根本無濟於事。最終她隻能雙手按住心臟,深深的向觀眾席鞠躬。
起身的那一刻,她瞥見了台下正中央第二排作息上一個熟悉的身影,那人正在一群端莊坐著的官員中站立起來,拚命為她鼓掌,看著她的雙眼滿是鼓勵。
從那天三人一起吃過飯起,她終於又見到了陸風銘。
就像是暴風雨中一扇無法關住的窗戶,總令人感到不安,此刻終於被一雙有力的大手關緊關牢。
飛羽閉上眼睛,深呼吸。
再次睜開時,她眼中隻剩專注與堅定。
比賽一共兩天,賽程極為緊張。按照時間順序,第一天上午依次為女子組速度賽預賽、男女組攀石賽預賽,一個小時的午休後,下午是女子組速度賽決賽,和男女組難度賽預賽。
第二天上午是男子組速度賽預賽、男女組攀石賽決賽,下午則是男子組速度賽決賽,以及男女組難度賽決賽。
飛羽等待出場期間,在後台聽到無數次觀眾的驚呼、掌聲與扼腕。通過她例行的熱身與小肌肉群喚醒程序來感知時間的流逝。
終於,攀石賽的第一條線路接近結束,女子選手隻剩她一人。
她跟著工作人員的指引,站到了攀石區。
攀石區高度不足5米,但占地卻最大,足有50米長,分為男女兩組獨立的牆麵,下方鋪了厚厚的墊子。
飛羽深呼吸,屏蔽了一切外界乾擾,連響徹全場的音樂聲都屏蔽身外,專注的抬頭觀察第一條線路。
攀石賽每場有4條線路,其風格分彆為平衡線、能力力量線、身體協調發力動態線、以及對運動員思考能力和技巧考驗極高的複雜線。每一條線有25分,對應分數的岩點都會專門標出,分彆是5分、10分和25分點。4條線路總計100分。
所有選手要先按順序共同挑戰第一條線路。結束後再按照同樣順序共同挑戰第二條線路,依次攀完全部4條線路。
15秒的準備時間,飛羽快速讀出眼前的線路題目。
這是一條平衡線,顧名思義考驗選手的平衡能力,隻有5個點,間距不大且規律向上,但問題在於,5個點裡有4個是臭名昭著的Slab,還有一個點隻有螺絲釘大小。
Slab斜麵點,簡言之就是雖然是大凸起的點,但凸起的過於平滑,而且相交線角度很大,導致手抓抓不穩,腳踩也踩不住,基本上去就會滑下來。
飛羽立刻get定線員的意圖,在腦內快速彩排一遍。接著她在手上拍拍鎂粉,又左右手交叉摸了左右腳鞋底,便開始助跑。
接近起點時,她原地雙腳起跳,膝蓋用力上提,像蹲立的蜘蛛俠一樣雙腳夾住起步腳點的上沿,並在兩腳剛碰到腳點的同時腹部微微向上發力,左手和右手迅速以“扒電梯門”的動作撐住上方的兩個手點,穩住了重心。左手get了5分。
雖然穩住了,但飛羽心知撐不了太久,因為她主要受力都在雙手,兩隻腳幾乎隻是虛虛的踩在腳點。她必須立刻進入下一個點。
假設飛羽的身體是一麵表盤,此刻她的兩隻手正分彆指向8和2,兩隻腳踩在6,而下一個腳點則在3的平行遠處。若這時貿然出右腳去夠腳點,很可能會導致左腳踩空而跌落墊子。
幾乎隻是一秒的思考,飛羽開始小心的變換手型。她先將更大的推力放在右手,然後趁機快速將左手推出,快速換成抓握的姿勢,使出吃奶的勁扒著手點上方的凸起線,並順勢拉起雙腿,右腳蹬牆,左腳沿著牆壁一下下的蹭到剛才的左手手點上,趕在左手終於脫落滑下來之前撐住了左腳。
觀眾席響起一陣驚呼。
這是個勉強可以調整的姿勢,她迅速將左手伸到後腰掛著的鎂粉袋裡抓了把鎂粉,去掉手上的汗並增加摩擦力,接著左手回到剛才起點時的撐住姿勢,將右手以同樣方法換成抓握,並快速準確的伸出右腳,踩在下一個隻有螺絲釘大小的腳點上。10分get。
接下來隻要站起身,兩手在11點方向延長線上的TOP點合握,就可以拿到25分。
但這一點也不容易,因為此時飛羽的重心和上半身都向□□,左腳和左手的位置也接近,而右腳卻在遠處大開。如果這時嘗試直接站起並且左手向左上方伸,很可能失去對重心的控製跌落下來。
這就是平衡線的惡魔之處。
此時在岩壁上觀察,飛羽看到TOP點在相交線的上方有一個極小的手點,因為角度問題在墊子上時無法看到。
看來重點是夠到那個小手點。但問題是,貿然站起並出左手一定會摔下來。
一定還有辦法。飛羽快速和自己對話:深呼吸,想想看定線員在這裡的意圖是什麼。
對了!迷惑!
右腳此刻的腳點是迷惑選項!
本身就是很艱難才踩上的腳點,而且是5個點裡唯一一個不是Slab的點,所以哪怕本身很小,運動員還是會下意識的依賴這個點。隻要依賴,就必然無法到達TOP。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題目。
飛羽重新觀察兩隻手的手點,表麵看是普通的Slab,但右手在外側做了一個內收。
原來如此,飛羽當機立斷,將重心全部移到本就已經很累了的左手左腳,將右腳從10分點收回來,移到自己胸前蹬住牆。緊跟著她一個雙臂發力,將自己的身體向上甩去,左腳順勢登上了左手手點的頂部,沒有一刻停留,她以左腳為支點,整個身體向左上方的TOP點飛了出去!
觀眾們都停止了呼吸。連音樂聲都戛然而止。
左手抓住了!TOP點上的隱秘手點,飛羽用食指、中指和拇指死死的扣住,全身的力量都掛在這三根手指上。
緊接著她右臂從下往上畫出一條美麗的弧線,右手也碰到了左手的位置,合手3秒。
這一刻,無數相機的閃光燈亮起。
飛羽,拿下了自己重返賽場的第一個25分。
也是整場女子攀石賽上的第一個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