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1 / 1)

迷路地圖[公路] 清疏影 6574 字 2個月前

薪資合理,工作內容詳實。

朱時宜直接投了簡曆。

好消息來臨:這條信息沒有石沉大海!

壞消息是,HR表示:【不好意思,我們更希望招一些有經驗的實習生。】

語氣官方又禮貌。

朱時宜泄氣,放下手機。

地鐵轟鳴,震得心煩。

朱時宜安慰自己,網站寫的信息,肯定不是實情。

MEETING說不定也是黑心公司,她也不稀得去!

......

她又一次點開手機,不自劃到潘嶽的微信。

……

可是。

潘嶽也建議她找實習。

餛飩鋪裡,還同意讓她去公司!

......當保安。

朱時宜抓狂撓頭。

難受得慌,她習慣性發條朋友圈,一訴苦水。

晚上躺床。

朋友圈的小紅點裡,有一個頭像,是海闊天空。

朱時宜抿抿唇。

心底的小九九蠢蠢欲動。

可她不想問。

如果潘嶽拒絕,那就是尷尬;

要是他同意,那又是她走後門。

......

但她能有實習經曆啊!

朱時宜抓起被子蒙住臉。

腦海翻騰。

潘嶽公司HR,看重實習經曆。

可潘嶽說:有能力就行。

她掀開被子,不自又點進海闊天空對話框。

潘嶽:【經驗,並不是什麼高高在上的東西】

理解的滯後性。

找實習因為沒經驗被拒無數,此刻,朱時宜無比讚成這話。

床下忽然傳來驚呼:“我麵試過了!”

徐夢瑤欣喜大笑。

“恭喜啊!”倪於綺道賀。

朱時宜拉開床簾:“真棒!”

由衷為徐夢瑤高興。

想起徐夢瑤的話:實習,多好的機會啊!

機會。

潘嶽說:生意場上,機會總是來之不易,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機會,近在眼前。

她也應該把握住,不是嗎。

但必須,先做好準備。

朱時宜當即,搜索資料,整合信息。

晚上十點,朱時宜耐不住性子,直接發了信息。

做牛馬,那麼老實乾嘛!

朱時宜:【潘總,打擾了。貴公司還招實習生嗎?】

她就是要明知故問,就是要赤裸裸暗示。

老板,招我!

潘嶽昵稱跳動。

朱時宜提起嗓。

她想過了。

成年人的世界,後門,也同樣是一種資源、一種能力。

但前提是,她得能走進這個門。

至於走不走得進去,就看她的發揮,以及潘嶽的想法。

潘嶽同意,是認可她;

潘嶽拒絕,也很正常,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以後再也不見,不會尷尬。

他昵稱又恢複如常。

一分鐘,兩分鐘......

沒有回信。

朱時宜沒放棄,把在網上投遞被拒一事簡要闡述,繼續發揮:【比起他人,我確實沒有太多經驗,但不一定代表,我就比彆人差。】

這句話,半真半假。

朱時宜不懂自己究竟什麼水平,但也不認為自己很差。

況且,自薦,必須自信。

必須展示出自己獨特的價值。

朱時宜:【我想麵試營銷策劃崗位,我認為營銷崗需要有學習、數據分析、溝通、洞察、創新五個能力。】

她一一闡釋見解。

像潘嶽那樣,一句論點,一個論據。

在引用事實論據上,朱時宜犯難。

她僅有的東西不多,能講出口的,更是貧乏。

她絞儘腦汁畫包裝,但也不敢編太過分。

--

關於朱時宜網投簡曆被拒,找他自薦這事,潘嶽略有意外,卻不會認為是件怪事。

人往高處走,才是正道。

公司正在招聘,要是合適,他們也是各取所需。

他也確實認為,經驗,並非絕對的實力標準。

有能力,公司就願意要。

隻是當下,他不確定對方的能力。

好在朱時宜自己發來許多信息。

他逐字逐句,認真讀。

朱時宜認知的崗位能力需求,在他看來,是正確的。

縱觀通篇,邏輯清晰、有理有據。

加上平日相處的觀察,他不懷疑她的溝通能力。

再拋開老生常談的軟件運用能力。

這點他懂,每個人都會說自己擅長。但實際上,除了常規office操作,其他軟件能力,都不好說真假,要用的時候,自會現學。

他最關注的,是他想要的、她提及的,洞察力、創新力。

潘嶽印象裡,朱時宜是個敏感的人。

敏感是把雙刃劍。它既能使人具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又能使人步履難行。

朱時宜敏感。她不好意思躺沙灘、不好意思送風箏,在乎他人評價。

可最後,她仍躺了、送了、舉報了。證明,她的敏感,利大於弊。

何況,她是MEETING的消費者,曾經設身處地,幫助公司,洞察到過琴城露營地的需求。

所以,洞察力,他相信。

至於創新力。

他不確定。

無論對方自證邏輯有多嚴密。

因為,在不了解之前,事實,才是最好的論據。

而朱時宜一個比賽項目都沒有。

潘嶽:【創新能力,有更具體的事情證明嗎?】

朱時宜秒回:【冒昧問一句。】

【高中的,算嗎?】

潘嶽:......

他確實沒見過誰求職提高中經曆。

何況,大部分人的高中,壓抑、忙碌、忽視個性,沒什麼實踐創新經曆可言。

起碼他是這樣。

潘嶽:【說說看。】

他隻出於禮貌。

朱時宜:【我曾在高中學生會社團部擔任部長,也是合唱團的團長,組織過百團大戰社團招新活動、跨省下鄉社會實踐社團演出活動、義賣遊園會等,有一定的創新策劃能力。】

朱時宜:【策劃案撰寫、公眾號管理,我都做過,我這裡還有記錄,麻煩稍等。】

潘嶽有些意外。

不是意外朱時宜組織過活動,而是意外,她的高中,還有這些“和學習無關”的活動。

不過幾秒,他了然。

悅城人。

她從小到大接受的,都是素質教育。

對方發來文件與公眾號鏈接。

潘嶽點開,策劃案的邏輯格式不完整,但重點突出,特彆是關於活動策劃的細節,寫得很認真,後篇還補充複盤反思。

公眾號底下有她的署名。

倒是做得不錯。

朱時宜:【我明白,找工作,提高中的經曆很招笑。但在我的高中,學生會的自由程度,甚至比大學還高。比如,學生會可以申請資金,也有權征集學生建議,做好策劃,修改部分不合理校規。】

這確實是第一次聽。

潘嶽自顧自失笑。

沒想到,過了這麼多年,聽到世界上存在這樣的好高中,竟還是會有些許驚訝。

高中,竟然也可以是,尊重個性的地方。

悅城,以包容、創新聞名。

不愧是一線城市。

成長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

潘嶽想法稍變。

創新是一種輸出,但前提是大量的輸入。

而輸入,並非一朝一夕能質變的事。

如此看來,朱時宜或許,擁有不錯的軟能力。

但硬能力,不一定。

每個人初入職場,一定都會缺少能力。

沒有工作經曆的人,空有乾想、或是理論,落不了地。

他們不懂,應聘的崗位,實際要做的是什麼內容。

正如朱時宜。

說到創新實踐,她想到的,是活動策劃。

而這並不等於營銷策劃。

但有經驗的人就明白,他們能把最落地、最實際的一麵,展現出來、利用起來。

這就是為什麼,企業喜歡有經驗的實習生。

她的消息又彈出:【我想爭取一個機會,我會為此,努力做好萬全的準備。】

每個麵試者,都會做好萬全的準備。

每個人都有熱情。

熱情很重要,卻不關鍵。

可朱時宜多了一點幸運。

一點,讓彆人深入了解她的,緣分。

潘嶽:【簡曆發給我吧。】

機會,當然不隻需要幸運。

它還留給,勇敢又真誠的人。

--

朱時宜內心顫動。

潘嶽後續表明,會給她一個麵試競爭的機會,至於能否選上,還是要看她自己。

這正合她意。

畢竟,她和潘嶽的關係,還沒有熟到能直接內推進公司的程度。

這樣,反而是比較正常、合理的結果。

第二天,朱時宜收到HR發來的線上麵試邀請。

問題也很溫和,並沒有太多專業的信息。

朱時宜做過攻略。

麵試,一般分為業務麵試和人事麵試。

前者注重的是能力,後者注重的是個人特征。

而HR的任務,就是做人事麵試,了解她這個人的性格,比如她的抗壓能力。

這不,HR問她,最近最難過的一件事情是什麼,最後如何解決。

酒吧那晚,潘嶽也是這麼問的她。

朱時宜把自己生病和去運動的事情講出,回答得很順暢。

最終,也是成功定下線下麵試時間,就在第二天下午。

她抓緊時間,收集一切資料。

第二天,她收拾好自己,坐地鐵到MEETING。

公司的地點和酒吧隔得不遠。

這也就代表著——公司離她學校,也不近。

MEETING的前台,全程微笑著,熱情指路。

這裡是新城區,在寫字樓高層。

辦公區頂燈高高亮起,棕色地板潔淨嶄新,整個氛圍,既溫暖又亮堂。

和之前猥瑣男的公司,形成鮮明對比。

沒等多久,就輪到朱時宜麵試。

第一輪,麵試官有兩位,一男一女,麵色友善。

按網上攻略所言,這二位,應該是營銷部的部門負責人。

朱時宜打完招呼,坐好。

男人先開口:“朱小姐,請做下自我介紹。簡曆上寫過的不用說,我們更希望聽到,你對露營行業的看法。”

朱時宜心頭一喜。

還好不用介紹成功經曆,她一個字都說不出。

“露營行業發展多年,主要分為兩大類,傳統露營與精致露營,涉及衣、食、住、行四個方麵,分彆有不同的產品產業鏈。”

朱時宜做過很多功課,也慶幸自己,認真聽了潘嶽的演講。

“MEETING另辟蹊徑,開拓露營地品牌,這是一條新興產業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露營行業的痛點,例如衛生與安全,或是裝備攜帶便利性的問題。”

女負責人一直帶笑,眼睛微閃。

朱時宜繼續發言,還抖機靈,把自己去過MEETING兩塊露營區的事情,隱約托出。

介紹完,麵試官又問了幾個關於營銷的專業問題。

問題很正常,朱時宜都預測過。

最後,對方虛擬好條件,讓她簡單寫個活動策劃大綱。

朱時宜出門,寫完活動策劃,交給相應負責人,一輪麵試結束。

她卻抖起腿,更加緊張。

一輪麵試挺順利,卻是那種官方的順利。

她不知道究竟是好是壞。

而二輪麵試官,通常是公司負責人。

也就是......潘嶽和林昶任。

曾經的朋友,變成上司,還是大領導。

真不敢想象,他們板著臉的權威模樣。

主要是林昶任。

朱時宜光想,就覺得違和。

麵試通知降臨。

朱時宜推開門,記憶的身影重疊。

和想象中有所不同,會議室裡,隻有潘嶽。

潘嶽側身,微微笑:“你來了。”

他伸臂示意:“坐。”

毫無板著臉的上司模樣。

朱時宜輕輕眨眼,走到座位坐下。

潘嶽沒說話,低著頭,正研究她簡曆。

這時按例,該她自我介紹。

“我叫朱時宜。”

潘嶽抬首。

朱時宜聲音一顫。

在熟人麵前講這話,實在是好笑。

但這是麵試,可不能宣之於口。

她一頓,硬憋一秒,才又開口。

好在潘嶽識趣,沒吭聲。

攻略有言:大領導麵試,最注重的問題之一,就是被麵者對公司的忠誠度。

朱時宜已經準備了一籮筐的話,表達她對MEETING的信賴與虔誠。

隻要收了她,她就是MEETING的信教徒!

可幾個問題下來,關於她對公司的看法,潘嶽一句都沒問。

好在也問了客戶導向性問題,她的準備沒有白費。

隨即,又提及她的職業發展規劃。

“畢業以後,儘量找對口工作就行。”朱時宜沒想到潘嶽會問這個,就沒準備多詳細。

她隻是麵試實習崗,甚至不求轉正,後麵還得上學呢。

問職業規劃,可能是老板怕員工跳槽。

她能跳槽到哪去。

潘嶽沒多說,他終於問出一個和公司相關的問題。

正合朱時宜期待。

“你認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這是個很宏觀的問題,不好回答。

而且,這個問題,老板心中,一定有標準答案。

朱時宜深思。

想起潘嶽的演講,直覺,又憶起那個詞。

在比賽中,她回答的那個詞。

“品牌,”朱時宜猜測,但堅定,“建立自有品牌,‘如約’。”

“公司上下共同努力,將MEETING打造成露營地行業知名連鎖品牌,讓它能夠像品牌酒店一樣,帶給消費者穩定、又驚喜的體驗。”

“隻要提到露營地,就會想到如約,就會誇讚如約,就會選擇如約。”

慷慨激昂,一句更比一句敞亮。

這,不是朱時宜準備好的台詞。

卻是她的真心話。

她真心希望,MEETING,得償所願。

潘老板嘴角牽動,露出神秘的微笑。

朱時宜忐忑不安。

有種班門弄斧的既視感。

“最後一個問題,”潘嶽往後一靠,順手轉動手中鋼筆,“你希望和什麼樣的領導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