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門往事(1 / 1)

談話間,船已靠岸。

待幾人踏足岸邊,便覺得周圍景象正光速蛻變。眼前霎時綿延出道道長亭。

陳有道引領著四人穿行於長廊之下,沿途但見一側綠茵之上,諸般生靈異獸或翻滾嬉戲於陽光之下,或悠然小憩於微風之中,其間更有數位弟子手持掃帚,輕輕拂去塵埃,一派恬淡自然、和諧共融之景。

“這些動物有些也是和鬼,人們對它們倒是包容性很高。”洛不歸看著這副場景,以淡漠的口吻說出。

“人們或許也覺得自己的同類大都八麵玲瓏之態,自然對相似模樣卻身懷怪異之力的鬼族充滿敵意罷。”水雲身平靜道,“但這些動物模樣的鬼族樣貌可愛,身形弱小,構不成什麼威脅。自是覺得單純是它們的天性。”

“赴靈山自然精氣旺盛,生靈都愛來此處,偶也有煞鬼闖入,但都會被我們及時處理。”

千年前,蚩尤散落的元神曾遍布廣泛,自然也是有許多動植物受其侵染。

獸類心智不像人類進化的足夠成熟,因此原本嗜血的野獸在怨氣加持下,野性愈發難以羈勒,隻會演變成更加純粹的煞鬼。即便它們不再需要捕獵為生,也會本能地攻擊其他生靈。而食草類的動物與植物則大部分都成了和鬼,並不會受到怨氣的影響。

人衍生出來的鬼卻不同,其善惡與嗜血與否皆在一念之間,是否能夠控製自己變為煞鬼,全部源自於自我的堅定意誌與意願。

陳有道引眾人穿越迎賓之堂,繼而在山巒間蜿蜒攀登。須臾,穿越廣袤林地之後,眾人眼前豁然開朗。

唯見昔日巍峨的赴靈山,如今已崩裂為殘垣斷壁,而因山體崩塌,竟造就茯苓河形成道道飛流直下之瀑,彙入至下河,蔚為壯觀。

不幸的是,生門的醫道閣背靠赴靈山而建,其中收藏著無數珍貴的醫學典籍和草藥樣本。經此一遭,許多東西都被被掩埋在了山石之下或是落入河中再難尋覓。周遭的房屋也被連帶著經曆了倒塌。

四周仍有眾多生門弟子忙於災後修繕。經過近半月,房屋的殘骸大都被清理乾淨,損毀尤甚的煉丹房和製藥堂也重新搭建了起來。

“崩裂發生在半夜,當時隻聽見一聲巨響,等我們出來的時候,那個人就已經不見了。”陳有道的手順著那後天形成的瀑布指去,“那邊就是原本封印憐心杏果的地方,封印已經不複存在了。”

他寰身而言:“本來會很擔心,赴靈山上的生靈遭此劫難,怕是傷亡無數。可後來發現,山下被施了一道術法,山上的異獸儘數去到了那裡。此人隻是為了杏果而來,亦不願傷害無辜。”

雖有些不擇手段,卻非罔顧性命之人,杏果於他而言想必是極為重要,但如此行徑,卻不像大惡之人,洛不歸暗忖。

“典籍卷軸如今暫時被存放在練功堂內,若是需要,我現在帶你們去。”

“有道兄,不妨先帶我們去見你姑姑吧。”本還需要思忖到了生門,欲求往昔之事,何處探尋比較可信。既知有如此一位與遙行頗為親近之人,便是得來全不費功夫。

“稍等。”陳有道似是背身作傳聲術,言語片刻。

“諸位隨我來。”

......

於山巒一隅,瞥見一女子,銀絲半挽雲鬢,靜坐於青石之畔,運起內功,正為一隻腿部受傷的小鹿療治傷痛。療畢,便見小鹿起身,呈安然無恙之態。

陳有道領著他們四人走到了陳春儀的麵前。後者婉然其身,印入眼簾的是張極為溫婉的麵孔,正帶著莞爾笑意。

“道兒都同我講過了,你們有什麼想問的,開口便是。”她緩緩掃視了一圈,卻是將目光落至水雲身的身上。

她微身上前,水雲身也隻是任由她抬起了自己的手。陳春儀凝功於指尖,撫上了幾處穴位。

眾人數目相對,氣氛一時凝滯。幾許,陳春儀眼眸輕顫,語氣中卻是飽含歉意與憐惜:“浮世塵塵,搖擺不定。時刻強忍此般割裂之痛,可謂艱辛。”

水雲身垂手委於身,眼中掠過一抹訝異之色。

陳春儀繼續柔聲道:“你體內的鬼道之力是後天被強加在身上的,與你的五臟六腑自是相斥,故而它終日在你體內橫衝直撞,妄圖尋一個缺口魚貫而出,若非你心境如水,心寧致遠,隻怕是...”

“會怎樣?”洛不歸不禁發問。

“隻怕你的肉身,早已被這股霸道的鬼力所撕裂。”

洛不歸聽此,隻覺心頭一沉。未曾想,水雲身素來淡漠自持的身影下,竟是一直在默默忍受著這般痛苦。

“敢問前輩,對此,可有解法?”她突然心生急切,旁人的事本不與她相乾,與水雲身相識不過短短數時辰,可她心中不忍之意愈發強烈。

陳春儀無奈搖頭:“我從未見過此等情形,你可知道你這鬼道之力從何而來?”

眾人皆看向水雲身,後者依舊聲如溫玉:“不知。”

“不知其因,難解其果。如今鬼丹已成多年,鬼道之力在你體內肆虐。你定然也是摸索出了能壓製它的心法,繼續如此便好。務必避免情緒激動,鬼道之力雖可以為你所用,但切忌一次性過度運轉內力,否則你的肉身恐怕難以承受。”

“多謝前輩相告,雲身銘記於心。”

“唉,我也未能幫上什麼忙。何況,我或許已算不上你的前輩了。”陳春儀微微勾起嘴角,卻沒再繼續這個話題。倒是南宮離凝視著水雲身俊美年輕的麵容,思緒萬千。

洛不歸眉宇輕蹙,心中的不適仍未消散。但念及眼前要緊之事,便是開口問道:“陳前輩,我們來找您,就是想詳細詢問三十三年前,生門第五十代掌門照夜清,和他的大弟子遙行的事情。”

隻一瞬,陳春儀臉上唯餘憂思,不複笑顏。

“三十三年前,一切都改變了。”

隨著她的講述,那段過往逐漸在眾人眼前浮現。

三十三年前的某日夜裡,本一片寧靜祥和。

那日早些時候,逢春杏木,落果了。

這一顆是三千年來誕生的第三顆憐心杏果,按照門派規矩,將於次日由掌門照夜清,聯合另外兩位副掌門一同封印在茯苓河底,緊鄰著那已被封印一千年的第二顆杏果。

然而,黎明之時,尚未至日出,呼救聲便從掌門寢殿中傳來。許多人聞聲驚醒,匆匆趕來,便隻見兩位副掌門已負傷倒地。血泊之中,梅英副掌門在眾人的攙扶下,顫巍巍地指向了門欄大開的掌門寢殿:

“是遙行。咳咳...他半夜前來偷盜杏果,還重傷了照掌門....我和孫億聽到了動靜,來阻攔他,卻沒有攔住...隻能眼睜睜看著他擄走了掌門...咳咳咳...還帶走了憐心杏果。”

“怪我武功低微...是我打不過他...”倚靠在花壇旁,被生門門生正治療著的孫億淚流滿麵,“掌門定是察覺了他的行動,想阻攔他,可他是鬼,又是他的徒弟,掌門定然全無準備,如何能招架得住?我也攔不住他,我攔不住啊...”

很快生門眾長老齊聚商議,既然掌門被擄走,生死未明,當務之急就是想辦法儘快找到遙行。找到他就能知曉掌門和憐心杏果的下落。

自從事發後,孫億終日鬱鬱寡歡,他自責不已,將一切過錯歸咎於自身。

“作為生門中人,我曾挽救無數生命,卻未能護住掌門周全。我為何,為何沒有早日發現那遙行包藏禍心,心懷不軌…任由他在掌門身邊,欺他心善,怪我,都怪我。”

梅英亦變得沉默寡言,不複從前模樣。同門師兄弟紛紛寬慰,誓言定會抓回凶手,救回掌門。

二人傷勢還未完全痊愈,便毅然決然地加入了這追查遙行的行列中。可這遙行如同人間蒸發,蹤跡難尋。

但在眾人心中,沒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這意味著照掌門或許仍有一線生機。

可直到五年之後,傳回來的卻是更加沉重的噩耗。兩位副掌門梅英、孫億,竟被發現慘死在了辛國境內一處微小村舍內。

而這村舍卻是離生門不遠,是當地村民發現了他們身上的生門令牌,才使得此事被生門中人知曉。

“我與數位同門一起去到那個名為不夜村的村落調查,我始終不相信遙行會如此狠毒。可當我們帶著他的畫像,去詢問村民時,他們告訴我就是畫像上的人殺死了兩位副掌門。”陳春儀語調平緩,卻難掩其中顫抖。

“我們又詢問他們是否看見過照夜清掌門,他們提及遙行身邊有一人,模樣相似,但看起來很是康健活潑。他們所描述的那人的性情,與照掌門大相徑庭。”

兩位副掌門的離世,令生門中人愈發憤怒難平。眾人皆悔恨,當初為何要讓遙行這個鬼族進入生門,他不僅偷走了憐心杏果,更害的三位掌門遭遇不幸。

“陳前輩,您與遙行是同一年入門的,可知照掌門為何收了他為徒?”洛不歸心懷疑問。

“照掌門常年在外遊曆,扶危濟困。因為我師從另一位長老,其中淵源我也不甚了解。我隻知曉遙行是照掌門在外遊曆時遇到的。他是個孤兒,無父無母。我初見他時,他年齡尚小,身上並沒有鬼化的特征。金瞳也是過了些時日才顯露出來的。”

“隻有金瞳?”

“正是。”

那看來遙行是人族和鬼族混血的後裔。

“那時,夏國和辛國那場慘烈的大戰剛剛結束,人們對鬼族深惡痛絕。遙行剛入門便備受排擠,可他是照掌門親收的大弟子,且在此之前照掌門未曾收過徒弟,所以旁人也沒辦法真的趕走他。”

善良的人自是會相互吸引。年紀相仿的陳春儀,便成了為數不多願意同遙行親近的人。而在相處過程中,她發現這個男孩根本不像人們口中,陰險狡詐,心胸狹窄的鬼族一般。相反,他單純善良,總以最美好的心態去看待彆人。

“那個時候,年長的門生會故意刁難他,往他飯菜裡扔蟲子,把他的棉被丟到河邊,浸滿了濕泥,寒冬臘月,根本沒法入睡。”

然而,遙行卻從來沒有向師父告過這些人的狀,更未曾反擊過。陳春儀為他打抱不平,想要幫他報仇,遙行也隻是拉住她,笑著說:“沒事的師姐,他們可能就是有點害怕我,我能理解的。總有一天,他們會知道我不是他們口中那種煞鬼。”

即使麵對著被糟蹋的不成樣子的被褥,他也是以玩笑化解:“反正我渾身冰涼,蓋不蓋被子都一樣。”

遙行性格陽光,從來沒有因旁人的眼光而陰鬱。他一直做著他認為對的事情,入門七年,初心不改。正因如此,確有越來越多的同門逐漸對他改觀,開始接納他,同他一塊修行。陳春儀看見他的朋友越來越多,也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

可是,信任的建立需經年累月,崩塌卻隻在瞬息之間。人鬼終有彆,更何況作為鬼族的他,鬼道之力渾厚,相較於他人,他的武功更勝一籌,這在同門的心中一直是個隱患,

杏果失竊、掌門失蹤之事發生後,人們自然認為他在門中七年是蟄伏等待,那些善良與笑容皆是偽裝。他就是在等著憐心杏果誕生之時,暴露自己的狼子野心。而等到兩位副掌門身死的消息,更是令眾人直言,鬼族就是這般,心狠手辣,罔顧人命。

“我也不知道,半月前赴靈山的崩裂,是不是他做的。我希望不是,可是...”陳春儀的語氣充滿矛盾之意,“不是他,還會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