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與學習(1 / 1)

賀楊說到這裡,情緒上頭有些混亂,曲池給她拿了塊毛巾擦拭,而賀楊直接將毛巾捂在了臉上。

曲池緩緩道:“教練,你放心,我絕對不沾興奮劑。”

賀楊噗嗤一聲笑出來。

“我是說這個嗎。”

曲池卻也笑笑,那不是扯開話題,她隻是想說,她會用無可質疑的姿態,創造新的記錄,打破那個夢魘一般的詛咒。

賀楊又平複了情緒,“不過不沾是對的,咱們要贏就要堂堂正正的贏,競技體育,是絕對公平的比賽,所以我們想要突破那個成績,甚至,甚至突破那個世界記錄……都要靠我們自身努力。

“可是我回到國內,看見的是一潭死水。那些選手都疲了,她們出不了成績,達不到國際賽事的標準,所以無法和更高級彆的對手比賽,久而久之狀態越發疲憊,因為她們的身體告訴她們,不需要再提升,就已經足夠在國內稱得上頂尖了。

“然後呢,一潭死水的項目沒有人關注,也就沒有有天賦的選手願意練,都是短跑,她們為什麼不去100米呢,有好的節奏,她們為什麼不去200米呢。甚至如果有耐力,她們還能去長跑,400米根本出不了頭,它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曲池始終沉默。

賀楊從來沒有跟她說過這些,從來都是高高興興看她練習,跟她分析技術動作,她聽到的最多的話是“你的天賦很好”,她從來沒有想過賀楊會有這麼怨氣十足的一麵。

“教練,你跟我說這些,難道是想勸我彆跑400米?”

賀楊嚇了一跳,趕緊抱住自己的寶貝疙瘩:

“彆彆,咱都練了,一定要出成績啊,你真的可以的。你天賦好,願意練,也耐得住寂寞,一定能出頭的。”

“可是如果我成長到董子春的程度,依舊達不到國際參賽標準……”

她慢慢收了聲,因為就算是說她狂妄也好,她並不覺得董子春的成績很難達到,她今年17,已經打開53秒,甚至是52秒20吃飯,這個成績……在國內可以數一數二,但事實上,在國際上,這根本不是頂尖水平。

不是她已經足夠強大,是國內目前的成績都太差。如果她將國內水平當做自己的目標,她最終隻會像國內大部分400米選手一樣,無法真正走出國門,登上最夢寐以求的賽場。

“教練,我想試試。”

賀楊聽到這熟悉的一句話,仿佛又回憶起當時曲池說自己願意試試400米的時的場景,今時不同往日,可她依舊激動。

曲池目光沉穩而堅定,她說的想試試不是淺嘗輒止,是全力以赴,是不撞南牆不回頭。

“曲小池……”

賀楊的聲音都有點發抖,曲池都害怕她當場哭出來,自己不知該如何安慰,結果下一秒。

“我們來訓練吧!”

曲池:“……”

雖然她也不抗拒訓練啦,但是賀楊的情緒轉換是她怎麼也捉摸不透的課題。

賀楊從曲池嘗試400米開始就已經著手準備她的冬訓計劃,當時的想法毋庸置疑就是,好不容易有個好苗子,她一定要抓緊了。

故而如今交給曲池的,是她仔細打磨過後的成品。

“平衡測試?”

曲池對於其他諸如速度,耐力,體能等方麵測試都沒有疑問,卻一時不清楚平衡對於提升400米短跑的意義。

賀楊給了她肯定的答案:“對,平衡,我發現,你的肢體協調能力很強,還記得嗎,我之前隻示範過幾次400米跑姿,包括起跑姿勢,但是你總能在兩到三次內吸收並將正確的跑姿融合進身體裡。”

曲池:“您是說,這是平衡能力?不應該我的學習能力嗎?”

而且,其實曲池覺得,她能夠將400米技巧融彙得這麼快,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她在夢裡也沒有停止練習。

賀楊微微一笑。

“咱們先做個測試吧。”

賀楊帶著她來到訓練場前,指著一個攝像頭一樣的機器道:

“這個是跑動間姿態捕捉器,可以記錄你的跑步姿勢包括四肢擺動,髖部節奏,還有腳步落點等細節問題,一會兒咱們就用這個加上視頻分析。”

曲池點頭,沒對這些國家隊的高級設備產生太多興趣。

賀楊笑了:“我還專門給你炫耀呢,看來你是不在意這個啊,但是我可在意了,之前我要申請的時候,那上麵還不讓我用,說400米不需要,我差點就跟他們乾起來了。好了,不說了,我們從起跑姿勢開始。”

第一輪測試,賀楊將國外一位名將的比賽視頻放給她看,囑咐她觀察對方的起跑姿勢。

這位名將名叫菲利亞,今年27歲,一枚體壇老將,按年齡來說她的成績爆發期已經過去,但神奇的是,她的成績幾乎是在近兩年才開始爆發,兩年前奧運,她以黑馬的姿態一路殺到決賽,奪得銅牌。

本以為可以功成身退,但就最近她的比賽成績來看,隱隱還有突破奧運會上創下的pb的架勢。

曲池看了一會兒,順便聽了一耳朵這位菲利亞的事跡。

“菲利亞在23歲之前是1500米選手,她最被人津津樂道的也是耐力和在400米賽事後程的速度保持能力,你覺得你和她有什麼地方比較相似嗎?”

曲池皺眉微微思索:“速度保持?”

她沒有以第三視角看過自己的比賽全程,故而隻能給個疑問句。但就她自己的體驗而言,無論是理應隻發揮八成實力的彎道,亦或是號稱最艱難的第三賽程,她自我感覺都能發揮出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實力。

有時候在比賽場上,如果不是顧及著賀楊告訴自己要保存體力留給最後衝刺,她很大概率會提前加速,雖然她的這種想法可能是錯的,不過也是她比賽之後想要向賀楊求證的問題。

“自信點嘛,你的耐力雖然不如她,但是更大因素是你的體能還沒有達到最佳狀態,至於速度保持,這一點我認同,你們的每一百米的平均速度都和實測速度相差不大,這意味著你的全程速度很穩定。還有一點,你來看看你的比賽視頻。”

賀楊切換視頻,曲池也第一次從這樣的角度看自己的比賽。

看著眼前的視頻,她忍不住對比起剛剛菲利亞的姿勢,最後道:

“彎道時,與地麵形成的角度,還有我們入彎時髖部以下的姿勢準備狀態。”

賀楊鼓起掌:“不錯,就是這個,你們身高相仿,而我此前並沒有給你介紹過她,你告訴我,你是主動學習她的姿勢嗎?”

“當然不是。”

“對,你是沒有通過學習,但是身體下意識選擇了最好的跑法,或者說最適合你的跑法,國際上擁有這樣速度保持水平的不隻你們,但可以說你和菲利亞都是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發揮出全部實力的跑法。”

“身體,下意識,這就是您說的平衡……或者說身體協調能力?”

曲池的腦海裡浮現出兩個背影,一個夢中的馬尾,一個菲利亞,最後緩緩重疊,微小的差異。她是跟馬尾學習,但的確如賀楊所說,這兩人很像。

以至於曲池也很像菲利亞,曲池猜想,或許是馬尾受到菲利亞的影響比較深,一傳一,促使她也偏向菲利亞。

當然,這顯然是一種合適的選擇。

“居然是這樣。”

曲池對自己的了解更深了,她想賀楊或許也沒錯,她學習馬尾的技術動作沒有費什麼功夫,簡直就像是印刻在她的身體中,自動適配。

運動員的技改之所以重要,以及發育期的選手成績不穩定,有一個共同原因就是運動員的身體條件是會因為年齡而改變的,身高,體重,甚至是訓練之後帶來的肌肉變化,都會使運動員目前所掌握的技術動作與當前身體條件不適配。

而曲池,似乎比其他人更容易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