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以晴沒日沒夜地學習。
自從看到還有英語課本後,早上比原來的起床時間又早起一個小時,坐在臥房的窗子下默記單詞。
等閱覽室開門,再坐在閱覽室翻看語文和數學課本、資料書、以及陸星輝寫過的試卷。
語文對她來說是最簡單的,從前翻看的四書五經不少,現在看起語文課本,簡直比喝涼水還簡單。
學漢語拚音花了一點時間,課文賞析、生字默寫、文言背誦,這些通通不在話下。
隻短短三日,小學、初中的所有語文課本和資料書就全看完了。
數學相對來說也不算難,無非是要適應阿拉伯數字,理解一下新名詞的概念和定義。
至於被陸星輝標注“難!難!難!”的平麵幾何題,時以晴做起來隻覺得更有意思,證明這個角度那個角度,反正隻要運用好定理,總能推倒出最終答案來。
難的是英語。
時以晴從不知道,世界上除了漢語還有第二門語言,更是從來沒接觸過字母、音標、單詞、語法……每一項都讓她頭大。
語言的學習其實最重要的是環境,她身邊沒有一個說英語的人,自然是連字母和音標怎麼發音都不知道。
好在陸星輝教了電腦搜索,時以晴就一邊搜、一遍跟著電腦發音小聲念,饒是這樣,英語也是進度最落後的一門。
進入初中課程後,學科一下子增多了,政、史、地,物、化、生,難怪陸星輝的書要裝兩大箱子。
時以晴最喜歡看曆史,想知道從前她生活在一個怎麼的時代,幾百年間,曆史又是怎麼樣從那樣,變成如今這樣的時代。
她比任何人都有代入感,比任何人都痛恨“封建社會”四個字。
對彆的學生來說,曆史隻是普普通通的一門課,對她來說,卻如同經曆了一生一樣。
時以晴也喜歡看政治和地理,看政治書,才能了解當今社會的規則和政/策;看地理,才知道世界原來這麼大,才知道自己究竟身處何方。
至於物化生三科,也是進步比較慢的三科,自然科學是近百年才被國民逐漸學習的學科,時以晴從前也沒接觸過,所以學得吃力。
好在她對自然科學感興趣,從前的人有多迷信,學了這些書才懂得那些說法有多愚昧。
時以晴幾乎是發瘋一般學習,現在還有全天的時間用來學習,等推車做好,學習時間就隻能靠擠了。
可是三天轉瞬即逝,手推車做好了。
這日天氣很晴朗,雖然溫度依舊低,曬在陽光下卻暖洋洋的。
時以晴把攤車停在路邊,往簡易爐裡添了塊炭。
這是前幾天就選好的擺攤地點,少年宮門口。
她本想在學校門口擺攤賣小吃的,可現在是寒假,學校沒學生,反倒是少年宮門口人流量更大。
好多家長趁著假期給學生報補習班、興趣班,一到放學的點兒,這邊人流量和放學也沒什麼差彆了。
門口好幾個擺攤的,賣棉花糖、吹糖人、文具書本、男孩玩具、女孩發卡……城管倒也不太管這邊擺攤的事。
“姑娘,新來的吧?”隔壁炸糖糕的攤主主動搭話。
時以晴看過去,是個年輕小夥,一張臉黝黑黝黑的,倒顯得牙特彆白,麵前的攤子上架著一口大鍋,手裡拿著長長的筷子,時不時給油鍋裡的糖糕翻個個兒。
她點點頭,也沒多說話,還在心裡默背英語單詞呢。
倒是那黑小夥話十分多:“現在還沒下課,人不多,等一到十二點,客人就多了。”
“咱這兒攤擺得也清閒,一天裡就四個時間點忙,上午十點、十二點,下午三點和五點。”
時以晴問:“為什麼?”
那黑小夥哈哈一笑:“下課時間點兒唄。”
時以晴恍然,也忍俊不禁起來。
“瞧你挺文靜的,你是賣什麼的?”
時以晴猶豫了一下,還是回答:“門釘肉餅。”
那黑小夥兒顯示一愣,隨後嘟囔說:“這可是京都老派吃食。”
臨近中午,少年宮不少班都放學了,補文化課的高年級孩子率先跑出來,急吼吼地往外裡衝。
初高中生學習壓力大,又正直身體快速發育時期,正是食量大的時候,學一上午的習,肚子早就餓的咕咕叫了。
所以這些孩子就跟一群饑餓的哈士奇一樣,衝出牢籠,直奔自己的“食盆”去了。
時以晴掛出手寫的“門釘肉餅”的牌子,所謂門釘肉餅,就是把肉餅做成門釘的形狀和大小,所謂門釘,是指皇宮九個大門上鑲嵌的大黃圓釘。
這是京都老派的吃食,從前宮裡很流行,時以晴在禦膳房時常做,如今京都賣肉餅的有,以“門釘”二字為名兒的倒是沒瞧見。
很快,食攤前圍滿了學生。
那黑小夥攤前的人最多,這年頭甜食還是稀罕物,焦黃酥脆的外皮,一開口熱氣就衝出來了,帶著甜味,裡麵是肉眼可見的糖水,吸上一口甜到心尖上了,燙的舌頭都麻了也不在意。
這樣的吃食尤其受學生青睞,就連來接學生的家長,路過糖糕攤子也會賣一兜子帶回去一家人都能吃。
時以晴攤前就沒這盛況了,她是新來的,門釘肉餅又算是個新物件,一時竟然沒人來買。
隻有寥寥幾個學生看到是“肉餅”,站在攤前問價。
時以晴做的肉餅用料充足,肉餡兒是實打實的,在餅子裡塞得滿滿騰騰,手心大小的餅子掂量著十分有分量。
“一塊二一個。”
這個價錢不算低,再添幾毛錢,都夠買一碗炸醬麵了,比孫桂花時常買的肉餅還要貴上兩毛錢。
在少年宮上課的學生基本上家裡條件不會太差,但學生手裡的零花錢也有限,好些一聽一塊二的價錢都打了退堂鼓。
一塊二能買三個糖糕了,還能剩餘兩毛錢買個塑料小汽車,或是塑料發卡。
當然也有不差錢的學生,又愛吃肉,一塊二也毫不猶豫地買了,裝在油紙袋裡帶走吃。
時以晴的生意到底是開了張,沒有第一天就開天窗,隻是生意不多,尤其是和隔壁糖糕攤子比起來,簡直算是門可羅雀。
誠如黑小夥所說,他們這些擺攤的也就忙一陣子,不到半個鐘頭,學生走得差不多了,攤前也再次冷清下來。
那小夥子一邊用油乎乎的手數錢,一邊寬慰時以晴:“第一天都這樣,後麵會好的。”
時以晴點點頭,覺得他人還怪好咧。
殷小華是一名初一的學生,在少年宮補英語課,家住的離少年宮遠,有個表嬸家住的倒是近。
她媽跟表嬸打好招呼,讓小丫頭中午去家裡吃頓午飯,事先還送去一盒上好的人參當謝禮。
表嬸表麵上答應得可熱情了,可真等殷小華去吃了幾頓,就不耐煩起來,覺得自己跟個伺候人的老媽子似的,於是做飯能敷衍就敷衍,還故意做得晚。
這天午飯端上桌都已經下午一點半了,殷小華兩點要上英語課,已經來不及吃了,隻能著急忙慌地收拾書包小跑著出門,她嬸還在後邊假模假式地喊:“這孩子,做好飯不吃,又去外麵瞎買著吃。”
好在殷小華她媽平時給的有零花錢。
她氣喘籲籲地跑到少年宮門口,看了一圈,發現唯一能當飯吃的隻有門釘肉餅,急著說:“我要兩個肉餅。”
時以晴麻利地包好兩個熱的:“一共兩塊四。”
殷小華給了錢,又著急忙慌地跑到教室。
還沒到上課時間,她拿出熱乎乎的肉餅,大口咬下去,哢嚓——酥脆的聲音有點大,把周圍一圈同學都吸引了。
殷小華有點局促,可她餓啊,隻能在眾目睽睽下繼續啃。
肉餅的酥皮烤得極好,黃澄澄的,又焦又脆,還特彆薄,裡麵的肉餡兒卻十分厚實,緊實的一大塊,浸泡在充盈的肉湯中。
殷小華不料這餅子裡竟然有這麼多湯汁,怕灑到褲子上,連忙吮吸幾口,肉湯那叫一個鮮,香得她不由自主閉上眼睛。
“嘟嚕……”
不知道哪個同學,被殷小華的吃相饞到了,狠狠咽了一口口水。
奇怪,明明中午吃飽了,一看到那肉餅,又餓了。
同桌和殷小華是一個初中學校的,關係還行,問道:“你吃是什麼呀?”
“門釘肉餅。”殷小華鼓著腮幫子一臉享受,這肉餅可比表嬸做的飯好吃多了,“就在少年宮門口一個姐姐賣的。”
同學們恍然,要不是快到上課時間了,他們都想現在下去買個來解解饞。
同桌從書包裡翻出一隻雞蛋糕:“我拿這個跟你換個肉餅行嗎?”
殷小華瞟了一眼,那雞蛋糕一看就很咽人,立刻拒絕:“那不行,不過我可以給你掰一口嘗嘗。”
初中的學生統共才十二三歲,正是幼稚、愛吃、且愛跟風的年紀,同桌當即就喜滋滋地同意:“行,給我掰大點兒。”
其他同學一看有門兒,紛紛拿出自己準備的小零食。
“小華,我拿果丹皮給你換行嗎?”
“我有我媽做的紅薯丸子,你嘗嘗。”
“我沒帶吃的,可以拿蝴蝶發卡跟你換嗎?”
“……”
殷小華心裡那個美,狠狠體驗了一把眾星捧月的感覺,還收獲一堆同學們交換的零食,不過都沒門釘肉餅好吃就是了。
少年宮門外。
時以晴坐在小馬紮上,捧著一本英語書背。
偏旁邊那黑小夥話多得很:“姑娘,你擺攤兒得專心啊,你看你生意不好都是有原因的,心思不在生意上,思考思考為什麼客人少,哪裡能改進,你看我……”
時以晴原本還覺得這人是熱情,不消半日的功夫,就發現這人真實是愛賣弄,覺得自己生意做得還不錯,就對旁人指手畫腳起來,言語裡多是說教和顯擺。
見時以晴不搭理,黑小夥恨鐵不成鋼說:“難成大器。”
又絮絮叨叨像是說給彆人聽,也像是自言自語:“學生快出來了,我得趕緊多炸點糖糕,免得不夠賣,這些學生就愛吃我做的……”
叮鈴鈴——
下課的學生跟活潑的小鳥似的,飛出少年宮,直奔時以晴的攤子來,不一會兒,攤子就被圍得裡三層外三層。
“老板,我要一個門釘肉餅。”
“我也要一個。”
“我要四個!給懶出升天的同桌帶。”
“姐姐我要兩個,我先來的,先給我拿嘛。”
“……”
時以晴都愣住了,旁邊的黑小夥更是呆成王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