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便忙到晌午,早食吃的肉粥很快就消耗儘。見鋪子也整理好,她們就決定在這生火,順帶熟悉灶房的動線。
新買的鍋還得先開鍋,陸瓊便舀水把鍋刷一遍,陸萱就在下邊加柴,小火熱鍋,倒點油刷開,要用鍋時再洗淨就可。
見楊姐兒還在擦桌腿,也不知擦過幾次,木料上打的蠟都要被帶下來,陸瓊乾脆把人叫過來:“楊姐兒,你可會揉麵?”
楊姐兒瘦小的手還攥著濕粗布,對上陸瓊視線又怯怯低下,抿嘴小聲道:“會一點。”
陸瓊心下也有考量,取出石板下的麵粉,盛一勺到盆盂內,笑道:“今兒手勁不足,正好你來揉麵,順帶做一道你拿手的麵食。”
這也是想看看楊姐兒的本事,畢竟招待客人這事她跟陸萱兩人也能忙得過來。不過她總有不在鋪子的時候,還得再雇一人幫忙下廚,要是楊姐兒手藝好那更是錦上添花。
楊姐兒聽這話瞬時抬起頭,時下的女子雖能從事各行各業,但在食譜酒肆裡,大多都是乾打雜的活兒,能下廚的都是有經驗的練家子。
被富貴人家聘為廚娘的女子,廚藝精湛,擅長“炸”、“膾”、“脯”、“醃”、“醬”等烹調手法,能掙許多錢,沒少被人羨慕。
楊姐兒也不例外,現在有機會她自然想抓住,朝陸瓊點頭,把粗布隨手塞進腰間,走到灶頭旁半人高的水缸,取水洗淨手便要和麵。
旁邊擺著新買的調料,她先取一小勺鹽撒在麵粉上,再少量多次倒水,攪拌成麵絮,見沒有散開的麵粉便開始揉麵團。
陸瓊也在一邊瞎忙活,把新買的甑、盂用水衝幾遍,餘光卻瞥向楊姐兒,很能吃苦,一直揉搓麵團好似也不覺得累。且這手法一見就是常和麵的人,隨後便放下心來,還多了幾分喜悅,畢竟以後她就不用早起和麵了。
陸瓊也洗淨最後的一把木筷,哼哧哼哧拎著一堆東西到桌上晾乾。
楊姐兒做事認真,並未察覺到有人觀察她,在旁邊攤一塊光滑平整的木板,好方便她摔麵。冷水和麵就是費手勁,要搋麵、摔麵,才能叫麵團吸水,增加麵的韌性。
醒麵的間隙,她還取來蔥、蒜,依次剁成碎末裝在木碗中備用,油、鹽、糖、醬還有些青菜也擱在一旁。
揉麵有三光——“麵光”、“盆光”、“手光”。楊姐兒見麵團醒得光滑柔軟,便用木棍擀成薄薄的麵皮,再鋪上一層麵粉折成三疊,很快就切成根根分明的條狀。
那廂陸瓊清點好家當,便就著桌邊坐下,見陸萱整個人焉焉的,眼皮子都睜不開,有些好笑,正想說些打趣人的話,就聞到一股香味。
陸萱也眯眼皺著鼻子,像雪兒貪吃的模樣,循著香味望去就見楊姐兒端來一碗麵,上邊還冒著熱氣,不禁脫口而出:“好香啊!”
托盤上放著一碗澆著金黃醬汁的麵,撒有蔥花,不僅賣相好還伴著蔥油的香味,陸瓊想起前世吃過的蔥油拌麵,忍不住口舌生津,一雙眼緊緊盯著這碗麵。
楊姐兒初次給生人露手藝,還有些生澀,腆著聲音道:“平時最拿手的就是油蔥湯餅,還加了些糖,不知道合不合口味。”
灶頭還擺著兩碗,這碗就讓給陸萱吃。陸瓊也不怕燙手,沒用托盤直接就著碗底端過來,還沒坐穩板凳便夾起一筷子。
粗細均勻的麵條沾著醬汁,順滑纏繞在筷子上,熱氣騰騰,她吸溜一口,便覺得靈魂得到洗滌,不僅揉的麵條比她做的有嚼勁,調的醬料也鹹香可口,若是有花生醬就更是一絕。不過現在也是真香,真好吃!
陸萱是個小饞鬼更不用說,搬來汴京後總是顧著形象,現在嘴角沾著油亮的醬汁也不肯停下,依舊大口朵頤,沒幾下功夫便吃完一半。
她也是讚不絕口:“楊姐兒的手藝太好了!”
若不是陸瓊在,陸萱都想說楊姐兒比她阿姐做得還好吃。
楊姐兒見她們都滿意,心裡的大石頭總算落下,在一旁笑著回話,也挨著陸萱坐在凳子上吃湯餅。
給的分量很足,陸瓊二人吃完都忍不住揉肚子,楊姐兒本該是最累的人,倒是比她們矜持多,乖乖收好碗筷就端正坐在一旁。
陸瓊喟歎:“你都能去給人家當廚娘了,到我這著實是屈才!”
這年頭的廚娘哪個不是年輕貌美,廚藝極佳的,最頂好的廚娘登門做宴席還要上百兩,尋常小廚娘一日也要上百文,她竟然才給人一月三百文。
她邊搖頭,邊品一口新泡好的花茶,這日子真舒坦。
楊姐兒兩手交疊放在腰前,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著實比先前有底氣,卻依舊謙卑,笑著道:“是小娘子謬讚,若不是小娘子給機會,我也沒辦法小露一手。”
陸瓊也欣賞她這種不扭捏的態度,畢竟往後還要招待客人,還得學會察言觀色,稍加伶牙俐齒。
加上楊姐兒手藝實在無可挑剔,她也吃得舒坦,乾脆把這下廚的活兒交給她做好。這樣一來,她們鋪子就不隻有熟水、糕點,還有湯餅,可以滿足不同客人的需求。
這般想著,陸瓊也滿意點頭:“還有什麼擅長的湯餅,都一並試試,明日開業就立即給食客們嘗嘗。”
楊姐兒聽懂她的意思,趕忙笑著道謝,沒敢多耽誤就去做多幾樣湯餅,手下麵團越揉越有力道,刀也嚓嚓落下,把麵團做出花樣來,鎛飥、冷淘麵、梅花湯餅......
陸瓊二人一樣樣試過去,最喜歡的是冷淘麵,類似於涼麵,麵條煮好後過冷水,涼爽彈牙,加上調好的醬汁,酸甜爽口,重口的還能多加些花椒,味道豐富不生膩,當時夏日必備吃食。
“楊姐兒這道槐葉冷淘,麵片順滑,加上胡瓜絲、蘿卜絲,味道清爽,拌上醬汁卻又不會叫人覺得清淡,稱得起是上等!”陸瓊也漸入佳境,認真品嘗,毫不隱藏對楊姐兒的誇讚。
陸萱也邊吃邊念叨著“香”、“好吃”、“好極了”......翻來覆去已經言語匱乏,但從神情也能看出她這是享受極了。
沒有分歧,“槐葉冷淘”被二人推選為陸記的招牌菜,陸瓊也給楊姐兒漲到一天四十文,比先前翻了好幾倍,楊姐兒也變得更有乾勁。
因著一鬥麵粉能做三十來碗麵,加上人工、柴火、租金,一碗素麵的成本大致是四五文,她們便決定給一碗麵定價十文,加麵不加價,另外加肉要多給五文。熟水、糕點還是按原先的價錢,五文一份。
到下午,謝家的侍女托人帶話,謝家有事,不必準備她家娘子的吃食,陸瓊也樂得清閒,跟著陸萱回去歇著。
與芸姐兒作契那日,她也順道去街道司注冊並繳納稅費,這樣下來州橋的公憑便不會再續。
除此之外,陸瓊還請人用竹木跟彩帛搭建了一座簡易的彩樓歡門,刻上精美圖案和花紋,雖比不得酒樓的規模,卻也喜慶、熱鬨,令人眼前一亮。
大門兩邊還設有燈箱,屆時點上蠟燭便能在夜裡吸引客人。
本還想找人印刷“宣傳單”,但木板的雕刻還需些時日,加上印刷、上墨時間便會來不及,隻好作罷。
夜幕降臨,通濟坊街巷靜謐,一抹月光灑進堂屋,陸瓊執筆跪在堂前,案桌上疊有十來份紙張,寫著廣告詞——“新店開張,贈送糕點......陸記食鋪位於州橋旁,臨相國寺,歡迎各位品嘗!”
好在陸記食鋪不是專營早點的鋪子,陸瓊昨晚熬了大夜,天蒙蒙亮她才起來,路過胡記包子鋪還順帶買了四五個菜包、兩個肉餡饅頭。
從後門進的鋪子,便見楊姐兒早早生火,已按陸瓊的叮囑做好楊梅渴水、綠豆水,如今正冒著熱氣,整個屋子都是香甜的氣味。
陸瓊把包子放到桌上,叫楊姐兒過來:“估計你還沒來得及吃早食,就給你也買了些,喜歡什麼自個拿。”
經過昨日的相處,楊姐兒也沒有先前那般拘謹,道謝後便拿了一個素饅頭吃,剛出爐還帶著熱氣,吞下就覺得饑腸轆轆的肚子舒服多。
不愧是胡記,包子皮都是帶著甜味的,越嚼越香!
鍋上還蒸著糕點要用的餡料,陸萱主動去灶台看火,手上拿著肉饅頭就挨著矮凳坐下,見時候差不多就減柴,燜上片刻便能出鍋。
期間楊姐兒一直找活乾,先是搬東西,再是主動壓山藥泥。陸瓊平時怕燙手,拿山藥之前要沾水,楊姐兒卻是眼睛都不眨一下,徒手取出好幾塊山藥,再放到器皿中壓實,一套動作下來乾脆利落,陸萱跟陸瓊見了皆為此佩服。
今兒的山藥份量很足,加上贈送給客人的那份,總共能做一百多塊糕點。餘下綠豆糕、桂花糕、小甑糕較為清淡,也能有山藥糕的一半量。
趁著鋪子還未開,陸瓊拿著昨夜費心寫好的“宣傳單”到街上去,就見州橋下圍著三五個人,看著不過十一二歲。其中一位生得清秀,在給旁人說故事,一個故事就能掙兩文,瞧著很有經商頭腦。
陸瓊把他叫過來,彎下身子笑道:“你這故事從哪聽來的?”
杜哉把彆人給的銅板塞進褲腰帶,就聽見有人叫他,還是位好看的小娘子,便學著書生模樣給陸瓊行禮:“聽彆人說書就能把故事記得差不多。”
這記性也太好,陸瓊都有些羨慕。
想著手中還有“宣傳單”要發,她乾脆就把這活兒交給杜哉,還商討好給他十文做報酬,若是客人多,午時還能再到鋪子多領十文。
杜哉看著就機靈,收好錢就去辦事。陸瓊也樂意當個甩手掌櫃,哼著小曲悠哉悠哉回去。
楊姐兒已經開始和麵,甑上擺滿了糕點,切得方正、大小均勻,粉質細膩,看著就暄軟,陸瓊稍微擺弄下,也準備開業。
木門一開,屋裡香氣更是飄到街上。
不到一刻便聚集不少人,昨晚的小郎君確實帶著人來,加上他一共是三位小郎君。陸瓊還承諾給他們多送兩份糕點,小郎君聽著心情大好,又見鍋裡還煮著東西便問那是什麼。
陸瓊取出三份山藥棗泥糕到油紙上,蓋好食盒才道:“做的是湯餅,有鎛飥、蔥油湯麵、槐葉冷淘......”
說著楊姐兒便盛出一份蔥油湯麵,香氣四溢,引得眾人口水直流,陸萱也繞到灶台,把這份蔥油湯麵端在托盤一並給食客送去。
品嘗的是位秀氣的小娘子,見一行人都悄悄看著她,臉上浮起紅暈,郎君還念著禮俗不敢直直盯人,其他娘子倒是問出聲:“小娘子,這湯餅可好吃?”
小娘子隻好點頭。
陸瓊也瞧出她的不自在,主動解圍:“各位客官彆光瞧著彆人的,好不好吃隻有試過才知,今日開業,先來的客官還能飲一碗免費的熟水!”
先前的小郎君聽她一說,立即要了一份冷淘麵、兩份蔥油湯麵,實在是這湯餅太香了,可不是他想占便宜!
陸瓊也記在賬上,收下三十文便叫陸萱把人帶到牆邊的位置,還端上幾碗熟水,其他的食客見了也紛紛點菜。
“我也來一份蔥油湯麵!”
“要兩份鎛飥,還有小甑糕。”
“好咧,都給記著。”陸瓊忙得暈頭轉向,幾乎插不上話,收到錢也顧不得數直接放錢筒裡,可算是知道什麼叫收錢收到手軟。
經營下來,她也發現鋪子的弊端——少了菜單。食客不知道菜品跟價錢,要反複詢問,一來二去就費不少時間,不過現下的重任是招待客人,餘下的隻能日後再說。
楊姐兒手下都忙出飛影,湯餅出了一碗又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