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糕(1 / 1)

汴京食記 明月似歸來 3765 字 4個月前

城北離皇城近,房屋租金也更貴,謝洵權衡過後決定住在城南。

阿戈帶領二人來到通濟坊,與先前陸瓊看上的宅子同屬一條街。

街巷擁擠,人來時幾乎貼著牆邊走,青弦與謝洵私語:“小郎君,這巷子是否太窄了些,方才險些無落腳的地兒,我們還是回去的好。”

謝洵並非養尊處優之人,先前跟隨商隊前去杭州,路途遙遠且船上住宿不好,也都堅持下來,如今隻是換個住所,更加不是難事。

反倒是有些興致盎然,他道:“無礙,我覺得這處很好。”

入門便見四周寬敞,一口水缸陳設在中間,方便雨天彙集雨水,左側依次是茅屋、水房、灶房,正中是供人休憩的堂屋,右側是兩間敞亮的臥房,其中稍大一間還有屏風隔斷,分出一小處做書房。

謝洵伸出手指點在案桌上,抹了一手灰,但好在地磚乾淨,不會潮濕陰暗滋生蚊蟲。

見謝洵皺眉,阿戈朝他解釋道:“先前也有赴京趕考者租賃此處,後來落榜隻能返鄉,附近也有國子監和不少學堂,方便小郎君結交同好。”

謝洵對外自稱是參加秋闈的秀才,需尋一處靜謐的院子,便於備考。既然找到合適的住所,他便叫青弦隨著阿戈回百牙閣簽訂契約。

塵埃落定,阿戈與謝洵告彆後便帶著青弦出院子:“出朱雀門是龍津橋,國子監、太學便位於此處,彆處也有瓦子,平日都是座無虛席。龍津橋夜市向來熱鬨,小郎君若是缺少物件可以到這買。”

見青弦對此淡漠,他也噤聲。還未走幾步,便聽見有人喚他。

“陸小娘子?”阿戈語聲詫異。

陸瓊應下道:“可是我看中的宅子有問題?”

聽到這話,阿戈便知她是誤解了,忙道:“並非,我這是要帶這位小郎君回去簽契來著。”

陸瓊這才瞥見青弦,相貌端正,氣質不凡,朝他點頭。正好今日帶了錢,她便決定跟他們一同前去百牙閣簽契,阿戈自是迫不及待答應。

怕冷落他們,阿戈路上也不忘攀談,先是道通濟坊的百姓,有在龍津橋或州橋擺攤的,也有經營鋪子的,給人當學徒的,進京趕考的。陸瓊邊聽邊點頭,得了回應,阿戈也說得更起勁。

剛走出巷子,他又停下道:“相國寺離這不遠,後日便是開放日,可與人交易物品,二位若是感興趣可以前去。”

隨後一行人便到百牙閣,無需多久便簽好字畫完押。

出閣後,陸瓊將牙契疊好收進裡衣,用手捋順衣裳,這心裡的大石頭才總算落下。

回到家也不停歇,她跟陸萱需儘快收拾屋子,最好趕在明天搬進汴京,不然多耽擱一天就容易生變故。

陸瓊先到後院的雞圈去捉大黃,反正明日就要搬家,正好用雞來踐行。大黃平日沒少活動,肉都很結實,她費了好大功夫才捉到,手下一對翅膀拚命撲騰,還掉了不少雞毛。

放到院子,叫上陸萱一起處理雞,燒水燙雞毛,沒多久便拔完毛。

陸瓊在光雞上劃幾道口子,用粗鹽擦在雞腔內,加入薑、蔥、酒醃製,需等上兩刻鐘才能下鍋,餘下時間正好去收拾行囊。

見陸萱臥房門沒關緊,她便走上前去,陸萱正在疊衣物,夏天穿的素紗衫、淡黃短衫、及膝襇褶裙,以及冬天的嫩粉對襟襖,總共也沒多少衣裳。

對襟襖還是絲棉填充的,用的是繭子下腳料。這些年陸萱一直長個子,衣裳短了又改,舊絲棉也反複拉鬆,看起來鬆鬆垮垮,到時也該置辦新衣裳了,正好也能帶陸萱去相國寺轉轉,這幾日都沒好好休息。

陸瓊衣裳也不多,加上一支花筒簪和一對耳墜,一個包裹就能打包好。

灶房裡的雞醃出汁水,在底下鋪滿薑蔥,放鍋隔水蒸一刻鐘,香味便四溢,把陸萱都引進來:“阿姐,好久沒吃你做的鹽雞了。”

陸瓊也笑道:“那待會你就多吃些。”

時下流行爐焙雞,煮熟後加酒、醋、鹽,還沒有鹽焗雞的做法,她試過一回,吃不慣便做成鹽焗雞了。

鹽焗雞傳統做法是醃製後用竹製草紙包好,埋入熱鹽堆中文火焗熟。她也是偶爾饞了才會做上一回,一則是雞肉也不便宜,再則是家養的雞要下蛋,不能隨便吃。

陸萱也尤其愛這道菜,表皮金黃香脆,肉質滑嫩多汁,味道鹹香,易下飯。

鍋裡水燒開,陸瓊叫她去減柴,揭開鍋冒出熱氣,拿了一根筷子紮進肉裡,已經熟透了:“萱兒快去把桌子收拾一番。”

陸萱應聲好便出去,一路又蹦又跳。

叫陸瓊見了發笑:“看著點,可彆摔著了。”

把雞分成兩半,一半切成塊狀,用盤子盛好,另一半則放在食盒裡。

趁火還燒著,陸瓊順手炒了盤韭黃,撒上雞蛋液,末了添上醬汁,色澤金黃,食欲大增。

陸萱也進來端菜,見還剩一半沒切,不解道:“這半邊怎麼不一起切了?”

陸瓊在鍋裡加水,用絲瓜瓤刷鍋壁:“剩下的給虞娘送去,我們明日就走了,總得給虞娘說一聲,不好空手去。”

陸萱點點頭,端了盤子出去。

桌上一盤雞、一疊韭黃,兩人吃撐了才肯歇手,借著給虞娘送東西的功夫也差不多消完食。

虞娘家比較闊氣,院子裡種有柿子樹,樹冠極大,比屋子高出幾尺,足足有三層樓高。她們去的時候,院門正開著,虞娘在太陽底下醃菜,擺了一地陶罐子。

“虞娘,”陸瓊挎著食盒走上前,“這是在醃芥菜呢?這麼早,怎麼不等入秋再醃。”

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天冷蔬菜少,還貴,她們就會在小雪前後醃蘿卜、醃黃瓜,留到冬天吃。

“離姐兒想吃,不知怎的,天天嘴饞,前日還把我做菜的豆腐蘸糖吃了,”虞娘撒一把粗鹽在菜上,“你今日來是要買豬肉?”

不怪虞娘這般問,陸瓊很少到虞娘家,每次來都是為了買肉,不然就是托她幫忙帶東西。實在是跟虞娘說不上話,若是成婚生子了,還能跟人聊房事。

她跟離姐兒也不是相仿的年齡,平日也就陸萱天天上虞娘家,還沒少蹭吃蹭喝,離姐兒也樂意她來,也隻有陸萱來,虞娘才肯把好吃的拿出來。

剛進院子,陸萱跟虞娘打招呼就去找離姐兒了,這會應當在閨房裡偷吃糕點,虞娘也會閉隻眼隨她們去。

陸瓊打開食盒,笑道:“這是剛做的鹽雞,還剩了半就給你們送來。我跟萱兒在汴京賃了房住,明日就搬進去,如今正好跟你說一聲。”

“這麼突然,”虞娘皺眉,“那你以後不回來了?”

陸瓊搖頭:“怎麼會,我家還在這。”

虞娘點點頭,默不作聲,把芥菜卷成一團,塞進陶罐裡。

那廂離姐兒還在為好姐妹到來而高興,把虞娘藏好的梨膏糖翻出來,用手抓了幾把,吃得嘴角沾滿糖霜。

陸萱也拿了一顆含在嘴裡:“日後我不能來找你玩了,我跟阿姐要去汴京住。”

離姐兒聽著話,邊嚼糖邊撇嘴:“那你乞巧節不跟我一起吃巧果了嗎?還有酥糖。也不放花燈,玩磨喝樂了?”

虞娘整日說離姐兒胖,叫她管管嘴,但其實離姐兒身形很好,雖不是時下流行的纖細身材,放在大唐也稱得上是豐腴。這會兒撇嘴,柳眉一皺,還頗有美人之資。

不過很快眉頭舒展開,語氣歡快:“那我去汴京找你玩。”

情緒來得快走得也快,離姐兒把梨膏糖放在糖盒裡,到櫃子找出兩個素錦荷包來,一個遞給陸萱:“這個給你,可彆丟了,不然我們就認不出彼此了。”

離姐兒最近淘了本話本,跟人分彆時要互送信物,多年後重逢憑此物認出對方,她覺得很有趣,就打算效仿。陸萱也收好,跟她發誓絕對不會弄丟。

院裡還剩下小黃,陸瓊便把它賣給鄰人,換來三十文錢,到夜裡早早歇下。

次日天蒙蒙亮,陸瓊便醒了,除了要做紫蘇飲,還加了桂花糕,樣式不重,才能吸引更多客人。

陸萱昨夜被離姐兒留宿,這檔口還沒回來,不過也不礙事,她一人就能做好。

桂花糕也叫廣寒糕,陸瓊將桂花洗淨,撒上甘草水,跟盆裡麵粉一起和好,再撒上糖倒入模具,便上鍋蒸。

陸瓊轉手又去做蔥油餅,當做趕路的乾糧。先調油酥,碗裡倒入清水、麵粉、豬油、鹽,筷子攪拌均勻,麵粉摻鹽揉成團,擀成餅狀,抹上油酥和蔥花,卷起來壓扁,放鍋裡烙至兩麵金黃。

她迫不及待嘗了一口,薄脆鹹香,稍不留意整個都吃完了,裝幾個到食盒裡留在路上吃。陸萱也趕巧回來,睡眼惺忪,定是跟離姐兒聊到半夜了,陸瓊洗淨手也叫她去洗漱:“趁熱趕快吃,我們也要出門了。”

陸萱眯眼點點頭,還沒清醒。

陸瓊也不管她,把鍋裡糕點切成一塊塊,分裝進食盒裡,桂花香四溢,她們也該進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