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慕祇(1 / 1)

大漠祇 趙小飛 3575 字 4個月前

三個月後。

太陽又照常升起,祖慕海地處昆侖山西麓腹地,隨處是鬱鬱蔥蔥的雪鬆和絢爛的山花,沿著奔流的清泉雪溪,延綿不絕地流向遠處,滋養著遠方沙漠裡的文明。

沙迦牟韋每天帶上努爾打獵,為即將的遠行做準備。

辛薇沉浸在千年前的世界,學習這裡的語言,他們的文化,走在在處處生命力極強的林海草原,感受與後世迥異的西域。祖慕海畔,善愛跪拜在石頭上誦讀經文,這是她每日清晨必修的功課。

辛薇的語言天賦極強,善愛十分耐心地教授她識讀,也就是後世她擅長的佉盧文,精絕語說得愈發流利。

“神之所賜,潤吾子民,澤幸蒼生,惜佑感之。”

辛薇走向清澈的湖水,遵循精絕的禮節雙手合十,低聲致禱文後才雙手掬起水,送在嘴邊喝完,不見一滴水流掉,她全身無佩飾修飾,對著湖水按善愛教的綰了發辮,起身回到住處。

善愛和沙迦牟韋在一片花海中為她修葺了一間小木屋。沙迦的雕刻技藝很好,屋簷下刻了盛開的芬陀利花,辛薇喜歡用手指滑過木梁上的紋路,感受跨越千年的驚歎。

《涅槃經》中曰佛亦名為大芬陀利,為最殊勝的蓮花。芬陀利花,也就是世人所說的白蓮花,想起後世的白蓮花,變成對外表看上去純潔,其實內心陰暗,虛偽清高女子的調侃,辛薇不由含笑,讓人情何以堪。沿著花叢,在不遠處采光最好的高處,有個平整山石,辛薇很喜歡這裡的寧靜。

因怕她寂寞,善愛慷慨地送來沙迦牟韋從龜茲帶來的半卷譯注佛經,據說是鳩摩羅什的手抄本,隻有半卷,不知怎的,輾轉流傳到他們手中。

鳩摩羅什,辛薇第一次聽到熟悉的名字,那是活躍於十六國時期的佛教名人。

辛薇如獲至寶般,難得的是漢文和龜茲文對應的手抄本,她並不懂佛法,但這是鳩摩羅什最早流傳在西域的經注,不僅對佛教在中原的發展意義深遠,對她來說,更是珍貴的曆史文獻。

在清晨善愛誦經之時,辛薇也養成了閱讀的習慣,有時還撿起地上的一小截紅柳枝臨摹。

她很驚異西域的漢化程度,這本譯注佛經使用的是秦漢盛行的篆體,佛教是大概公元三世紀中葉在龜茲盛行,辛薇記得《晉書》曾有記載:“龜茲國西去洛陽八千二百八十裡,俗有城郭,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廟千所。”

有了這些作證,她猜想這裡應是魏晉時期的西域。

辛薇一邊思量著,手下的字一邊不覺化繁為簡,化圓為方,化弧為直,慢慢寫成了她順手的端正小隸。她沒留意到有腳步聲走近,善愛雙手捧著一杯熱氣騰騰的奶茶,不由得端詳起眼前的少女,煙青色籠罩下的身姿美好纖細,頭紗下寬鬆的墨色發辮,襯得專注的女子神情寧謐,眉眼美若遠山含煙,額間一點朱砂痕,像是微微綻放的優曇花,似凝聚了聖潔靈氣。

辛薇自然不知道,善愛之所以確認她是神女轉世,正是因為她偶然磕在石壁上的這個細小如花瓣的傷痕。優曇婆羅花,在佛教裡為祥瑞靈異之所感,乃天花,為世間所無,若如來下生出現世間,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

善愛停在女孩幾步外不敢打擾,等女孩似有所覺,放下手中紅柳枝起身上前,接過奶茶麵帶淺笑,“多謝阿姊。”

善愛扯了扯袖子,溫柔中略帶敬畏。

祖慕祇,這是辛薇在這個世界的新名字。

她現在的處境似真似幻,除了最開始說出了自己的真實姓名,之後她謊稱失憶,試圖融入這個不可思議的環境。漢人的孤女出現在大漠,漢名可能會有意料不到的麻煩,在即將的遠行前,辛薇索性接受了他們給的名字。

可她不知,祖慕祇正寓意著降生於碧海的神女。

看著地上的端正漢文,善愛認識的漢字不多,這段時間的相處知曉眼前女孩喜歡書籍,可是除了半本《阿彌陀經》,竟連像樣的紙筆木簡都拿不出。

她尷尬地從懷中掏出一疊絹帛,“這是我織的粗布,阿祇收下。”

山中布匹珍貴,善愛已經送她幾件換洗衣物,怎好再收她禮物,“阿姊,我不能收。”

善愛笑上眉梢,少了些拘謹,“沙迦做了木簡,路途不方便多帶,我就織了這些粗布,給阿祇寫字用。”接著,善愛又從懷中取出一樣東西,“這是沙迦剛做好的,他說再去尋幾塊墨石才好上路。”一支毛筆擺放在織錦上,筆杆簡單質樸,毛質柔軟圓健。山中物資匱乏,辛薇很是感動,“這,太珍貴了。”

善愛搖頭,“隻要,阿祇喜歡。”

善愛仿佛將這句話當作了新的人生信條,這些日子將她照顧得無微不至,絹帛細膩,毛筆是羊毫,辛薇心中一驚,眸光閃動了兩下,“這是古麗身上的毛發。”

古麗是她們家中唯一的母羊,聽說沙迦牟韋今日會殺掉它,曬成肉乾。善愛神色顯出幾分哀傷,“再過幾天,我們就啟程回精絕,古麗走不了遠路,留下會被狼吃掉。”

弱肉強食是大漠的生存法則,辛薇默默歎息,隨著精絕語的精進,從善愛那裡學會的簡單祈禱頌唱,婉婉道來,“世間一切皆因緣和合,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故無生,也無死。”

“阿祇,你將那半卷經書都背了下來?”

善愛不知辛薇過目不忘的本事,女孩點點頭,善愛眼中悵然欣喜,“我和沙伽牟韋途經龜茲國,得到了這半卷經書,可惜無法領會佛法箴言,五蘊皆空,無有眾苦。”

與善愛和沙迦相處的這段時間,她小心地隱藏自己的過往,保持沉默是目前最安全的相處之道。

“阿祇,可身子哪裡不舒服?”

辛薇回過神,“就是聽阿姊的經文多了,想到佛說多欲為苦,厄是因果。既然古麗將血肉奉獻給了我們,不如就用阿姊送我的禮物,抄一段經文。”

抄誦佛經是功德無量的事情,善愛看女孩言行因緣際會,不由心中悸動感慨。

山中的生活簡單愜意,她大部分時間陪伴善愛,有時也會在努爾的陪伴下四處遊走,沙迦牟韋不善言辭,卻是個高明的獵人和智者,自從隨他狩獵過一次後,辛薇就堅定了拜其為師的決心。

沙迦身材高大沉默寡言,但狩獵動作敏捷善於隱藏,濃密的毛發下雙眼深邃,總能瞬間發現獵物,以足夠的耐心等待一擊即中的機會。辛薇曾隨他為捕獵一隻銀狐,默默藏在草叢裡,可惜銀狐天生警惕,從太陽當頭等到夕陽西下才從洞裡又回到溪水邊飲水,沙迦將它一箭斃命,隱忍力可見一斑。

這日,見他又滿載而歸,辛薇忍不住求問:“沙迦阿兄,能不能教我射箭。”

沙迦牟韋大多數時間也是沉默的……

在辛薇快要放棄的第三日,沙迦牟韋忽然遞給她一個箭囊,以及一把小巧箭弩,造型精致,辛薇十分驚喜。

“這是,送我的?”

沙迦濃密的胡子掩蓋了半張臉,點頭道:“射箭不能一蹴而就,你想學,這把弓弩適合你。”

辛薇眸光一喜,弓弩隻有她小臂長短,她雙手接過拉了拉弦軟硬趁手,弓弩並不算嶄新,顯然被沙伽牟韋改造過,適合力道不大的新手,沙迦牟韋不善言辭,但十分耐心。

“精鐵不足,袋子裡隻有二十支箭。”

辛薇滿心歡喜,“多謝沙迦阿兄。”

沙迦牟韋為她調整了弓弦,教她怎樣使用和瞄準,“你學會了追蹤,接下來按我教你的射箭方法。”

之後的時光,辛薇每日三個時辰練習射箭,沙伽牟韋是個細心的師傅,看出女孩的刻苦,並不催促她一蹴而就。這個男人不喜屠戮生命,更多的時間他更願意與辛薇閒談風土與藥理,西域的白山綠水有無窮無儘的草木寶藏,每遇到一些珍惜藥草,看年輕的學生好奇的眼光,他都會耐心解釋。

“那隻鹿嘴裡叼的是‘鹿銜草”,它還有個彆名叫‘破血丹’,敷在傷口上即可止血。

這是藜蘆,用它煮水漿洗衣物,去濕熱,還能對付蟲蟻。”

說到大漠中的奇花異草,辛薇就想起梁羽生在《雲海玉弓緣》裡的一段文字:“用天山雪蓮所製煉的解毒靈丹,不但可以解毒,還可以給人增長功力。”

她心心念念,好奇地問過沙迦阿兄。沒想到,沙迦帶著奇怪的眼神看了她幾眼,然後從家中翻出許多陰乾的雪蓮,“雪蓮性熱,隻在秋天采摘,這些是去年陰乾的雪蓮,阿祇想要都拿去吧。”

辛薇如獲至寶,“這,太珍貴了。”

“無妨,雪蓮是強筋活血,治療寒症的好藥,它生長雖慢,在高山上很容易尋到。”

沙迦不知道為何阿祇對雪蓮情有獨鐘,不過是常見的滋補草藥,想到女子們都愛雪蓮聘婷碧綠,便毫不吝嗇地都送給了她,猶豫一番,關於雪蓮還有滋陰壯陽的奇效,想了想,沒再多說。

時光飛快,當可憐的母羊被晾曬成肉脯,辛薇也能射到百步以外的野兔,沙迦牟韋和善愛終於裝好行囊,離彆的日子到了。三人,一匹駱駝,加上無時不歡蹦亂跳的努爾,最後看了眼平靜美麗的小家,踏上前往陌生世界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