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你不是說蜂蠟珍貴,用來作水袋浪費嗎?”本想探究兩人鬨矛盾緣由的木川,不自覺地被對話吸引了注意力。
安若用木棍將裝蜂蠟的陶罐撥正,“水袋內裡不適合塗直接熬煮的鬆脂,隻能用蜂蠟塗一遍,這樣更安全一些。”
“那夠用嗎?”當時處理蜂蠟還是木川幫的忙,數量有多少他心中有數。
“先做出來看看效果,天冷後外出的機會少,用水袋的機會不多。如果效果不錯,我們可以多找點野蜂蜜,等存夠了,就可以再多做些出來分給大家。”做水袋本是她一時興起,所以讓大家多等等也無妨。
“哪怕是好找。”木川並不樂觀,他這麼大了,也隻才找到這一次。而族人也才第一次聽說蜂蜜,先前更是聞所未聞。
“其實可以養。”安若見蠟塊已經在陶罐中融化成液體,拿起一旁的獸皮裹在手上,把它取出來小心倒進水袋中,捏住袋口顛倒搖晃,讓蠟液走遍每一個角落,再把多餘的倒進陶罐中。
這副專心的樣子,以至於沒有發現火邊兩人聽完她的話,都抬頭訝異地看著她。
“怎麼?”她把水袋靠近點火堆,借溫度揉搓起來,讓蠟液能融進獸皮毛孔中。
“你要養什麼,養蜂蜜嗎?”木川見她動作也是奇怪,不過還是先問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養蜜蜂產蜂蜜。”安若理所當然,在現代,養蜂人帶著蜜蜂追趕鮮花,生產甜蜜,是一個浪漫又辛苦的職業。曾經在她農莊所在的村子裡,有老人養著幾箱蜜蜂,後來也有養蜂人來過幾次,所以對於蜜蜂怎麼養的理論知識十分充足。
現在木工器具也完善的差不多,相信等木桶木盆做出來後,再做幾個蜜蜂安家的蜂箱,對手工坊這些老人來說不再是難事。隻不過近處蜜源較少,要想能讓蜜蜂願意在這裡紮根,他們還需要解決蜜源問題。
等水袋裡麵沒有黏糊的感覺後,安若拿起一旁的細草刷,準備把鬆脂塗在外麵獸皮外麵,她提醒木川:“鬆脂應該好了,可以取到這邊小火上來。”
不過,並沒有什麼動靜,她轉頭看去,攪拌鬆脂的人已不知神遊到何方,她推了推,“你在想什麼,叫你都沒聽見?”
“什麼?”木川回神,“你剛才說什麼?”
安若重述一遍,等藥罐放到身邊的小火上後,讓木川拿著水袋兩端,舉在收集來的茅草花上,鬆脂滴落在上麵正好做火把。
“小安若,你說蜜蜂能養嗎?它要追人傷人吧。”作為被蜜蜂追趕的一份子,想起那是四處逃竄的經曆,木川仍心有餘悸。
“不招惹到它們就行。”安若對養蜜這件事也心懷恐懼,尤其是密密麻麻的蜂群和生成甜蜜的蜂巢。不過為了蜂蜜和蜂蠟,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
安若示意木川翻麵,安慰他:“現在還不急,蜜蜂不是說養就能養的,明年再說吧,現在我們要做的是把水袋做出來。”
等塗好鬆脂後,安若把水袋頂在一旁的木棍上晾乾,藥罐中還剩下不少鬆脂,於是就讓木川去拿背簍裡的草繩和準備好的木棒。她則和林昱一起將砸碎的木炭灰收集在一起,混合著茅草花,倒入大半鬆脂趁熱混合均勻。
“這個怎麼做。”木川放下背簍,看著他倆的動作,皺眉。
安若看到他明顯的嫌棄神色,並不在意,鬆脂太燙也不好清洗,她隻能借助木棍。不過因為沒有手套裸手上,所以還是避免不了被弄臟。
“彆看著了,來一起弄。”安若拿起一根木棍,借助木片把攪拌物裹在沒有削尖的一端上,等外麵形成以個明顯的橢圓球體後,再用草繩在上麵繞上一圈,把繩頭壓嚴實後,遞給兩人讓他們看。
“這樣就好了。”木川端詳手中的火把,隻覺得除了形狀沒什麼稀奇地方。
“還沒有。”安若放了些乾鬆脂在陶罐裡繼續熬煮,“等這些鬆脂融化後,還要把火把頭在裡麵滾上一圈,讓草繩也裹上鬆脂,這樣不僅能燃得更久,哪怕雨天也能使用。”
安若教兩人按照她的辦法做火把,餘光瞥見水袋,連忙製止木川的動作:“等等!你先彆把手弄臟了,等下鬆脂融化後,要用它把竹圈粘在水袋口,這樣水袋才算做好。”她舉了舉自己的手,“我手已經臟了,現在洗也麻煩,就靠你了。”
“我行嗎?”木川懷疑。
安若頭也沒抬,“又不難,你把那裡的竹圈和木塞拿來,我教你。”
“塞好木塞,然後捏緊。”
木川跟著安若的知道,用虎口掐住袋口,另一隻手包住使勁,“這樣就行了?”
“對的,固定好就行,你再捏一會兒,不燙就可以了。”
安若見袋口與木川的手之間沒有縫隙,就拿起裹好的火把放進陶罐中,輕輕轉動後拿起讓多餘的鬆脂滴落,再插在茅草上。等鬆脂乾涸後,火把也做能用了。
“小安若。”她正要做第二個時,李阿爺就在叫人了,安若隻能就讓林昱接著自己剛才的做,她則來到木桶這邊。
“李阿爺,怎麼了?”
李玉指著堆放的木板:“木板已經做了這老些,你看夠做一個成品嗎?”
安若看了一眼,大的小的壘著看著就很多,她沒有意見,拿起一塊木板細看:“這些木板夠長,適合做個木桶。李阿爺,我們先做桶底,這個簡單。”
她選出幾塊明顯更厚實的木板,叫來年輕人用木釘連接在一起,用木錘敲打緊實確保每一塊之間都沒有縫隙。她則是選出厚度、長短一直的長木片,作為桶身的材料。
然後讓裡李阿爺在中間敲上一塊竹片,將炭筆放到竹片另一端的空洞中,這樣一個圓規就做好了,再用它在拚接好的桶底畫出一個標準的圓形。
圓形畫好後,安若讓人去掉多餘的木塊取出,做一個標準的桶底出來。她則回到李阿爺幾個老人身邊,幫助他們做桶身。
“李阿爺,木桶要裝上兩塊最長的木板做提手。”安若來到火堆邊,見曲木、敲木釘已經流水線,心中感歎大家熟能生巧,已經掌握了分工的精髓,她能做的也隻是提醒這一句。
“行。”李玉用木釘仔細連接兩塊彎曲木板中的孔洞,不忘詢問:“你說的鬆脂什麼時候用,準備好了嗎?”
安若抬頭看向一旁,茅草上已經插滿了火把,她走過去隻見陶罐裡還有一點鬆脂,就叫住了準備往裡加的木川:“先不加鬆脂了,把這些全部倒在一個火把上,然後用茅草擦拭乾淨,重新熬一罐用來填補木桶縫隙。”
“木桶做好了嗎?”木川沒有接林昱遞來的火把,隻讓他舉在茅草上,方便自己傾倒。同時還不忘看了眼曲木的李阿爺他們。
安若拿起一些茅草團成團,“還沒有,但你看李阿爺他們的速度,也快了。”
安若把草團遞給木川,讓他等要藥罐降一點溫後,把裡麵的鬆脂擦乾淨,重新熬一罐鬆脂。
“好了。”李玉放下骨楔,摸了摸桶身底部的卡槽,取過桶底試了試,“剛剛合適。那就塗上鬆脂把桶底和桶身黏合好了?”
安若聽到詢問,直接點頭讓出位置方便他操作。
等整個木桶做好後,昨日帶回來的鬆脂已經全部用完了,不過成效不錯,不僅形狀與安若畫在木板上的基本還原,木桶外的光澤度更是堪比實木家具,要不是鬆脂的顏色比較厚重,他們還能看清楚木桶的紋理。
“先放在一旁晾晾,等鬆脂乾了就去打一桶水試試。”安若雖然很激動,恨不得馬上就試一下木桶的效用,但她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所以隻得耐著性子帶著林昱兩人一起做桶底。
“乾了。”比安若更耐不住性子的是木川,去看了幾次後終於等到乾透的鬆脂,“我們快去打水試試。”
“吃飯的時間到了。”林昱提醒他們,剛才響起了吃飯的哨聲。
不過,大家都沒有在意,全都向木川一樣,視線在安若和幾位老人身上來回打轉,看這樣子吃飯的吸引力已經排在了木桶後麵。
安若直接詢問:“那我們就去看看木桶能不能打水,試過後再去吃飯。”見李阿爺在內的所有人都點頭後,就讓木川點了一支剛做的火把舉在前麵,往山洞裡的水池走去。
“這就是火把?看著是要比木柴好用。”在大家注意力被木川手上舉著的火把吸引是,李玉走在安若身邊詢問。
“對的。”安若回答,“裡麵有木炭和鬆脂,會比火把燃燒的更久一些,雨天也可以使用,這次正好試一下找照明的範圍。”
“我覺得不錯,晚上要做什麼取上這樣一支火把就行。”他們身邊的石阿爺湊過來說。
“是的。等哪天下雨,在雨中試試,如果沒問題那我們的火把就算做成功了。”
兩位老人聽見安若這樣說,更是好奇,讓她留一些在山洞裡麵,他們來試。安若好笑地看著突然童心爆發的人,沒有拒絕。
“要怎麼用。”來到水池邊的木川,把火把遞給身邊的人,問走在後麵的安若。
安若快走幾步,“拎著桶把手直接像水瓢那樣在池子中舀一桶就行。”安若看著他的動作,“彆貪心,少打一點,不然提不動。”
這個木桶不算大,但因為木塊長所以比較高,若是直接打滿,還是比較壓手。
等木川提起來後,大家都圍了過來,借著火把的照明,紛紛問道:“怎麼樣,能裝嗎?漏水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