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它提出去吧,這裡也看不清。”安若見木桶沒有崩散,心知這算是過了第一關,接下來要看它是否會漏水。
等所有人回到山洞後,石頭壓滾過的泥地上留下一排水滴濺落的痕跡,暫時還不能確定這些是木桶滲出的,還是打水時殘留在桶身上的水。
不過,隻裝水提出來就已經完全調動了好奇心,洞中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圍著木桶打量,神色保持一致的驚奇。
安若走出包圍圈,取下一旁的水袋,用力把竹圈往外拉扯,鬆脂的粘性沒讓她失望,竹圈穩穩地固定在袋口上,她重新越過人圈,來到桶邊。
“小安若,這就是水袋的完整樣子?”李玉探頭觀察桶身,就看見安若手上拿著的東西。
安若點頭,拔出水袋的木塞,把它沉入桶裡,幾聲“咕嘟~”後,她拿起水袋塞緊木塞。
“怎樣?”木川湊了過來,目不轉睛地盯著水袋,十足好奇樣。
安若暫未答話,再次確認木塞塞緊後,把水袋拿到水桶上方,在手中來回倒換。如她所願,袋口沒有水跑出來,“木塞可以用,就是不知道袋身還會不會溢水出來。”
她把水袋遞給眼巴巴看著的李玉,淺笑道:“李阿爺,你看這就是水袋,是不是比竹杯要方便帶身上?”
李玉接過先前沒怎麼重視的物品,仔細觀察,還在手上顛了顛,讚許道:“不錯,柔軟會變形,掛在身上不影響動作,如果真的不漏水,那確實是好東西。”
“裡外都有防水層,應該不會漏水了。”安若預感這次應該不會有問題,補充道:“外出帶上它,口渴的時候就不用擔心喝到不乾淨的水。”
眾人聽到這話,恍然大悟,石冬更是善意打趣:“還是小管家有辦法,也隻有你才會擔心喝的水乾淨不乾淨。”
安若倒不在意,甚至理所當然:“病從口入嘛,平時多注意點大家就會少生病,每個人都健健康康的,阿嬤也不用過於擔心大家的身體。”
“開飯啦!”
一聲清脆的喊聲從山洞外傳來,讓熱烈討論的人恍然意識到,時間已在忙碌中悄然來到了午餐時間。
“這個怎麼辦?”
大家並不是很想離開,隻想守在這裡觀察到底成功了沒。不過安若不同意,她知道一時半會難得答案,“李阿爺,我們先去吃飯,等回來就知道它們會不會漏水。”
李玉與身邊老人相視一眼,點頭:“那走吧,等下回來再看。”說完把水袋遞給安若,“這個你要放哪裡?”
安若接過來,讓木川把水桶提到離火堆較遠的地方放好,水袋則放在一個新做的桶底上,然後才跟著大家往外走。
“李阿爺。”安若叫住中間的李玉,讓林昱扶著他,三人慢慢落在後麵,“我剛才發現,木桶不好蓋蓋子,不如把桶邊裡麵加個小凸槽,這樣哪怕因為提手的原因,把蓋子做小,也不用擔心它掉進去。”
看她比劃的樣子,李玉細想片刻詢問:“桶蓋也用木頭做?”
安若仔細思索片刻,搖頭:“不,就像陶罐蓋子,用藤條或是草棍紮一個就行,木頭有更大用處。”
“行。”李玉得到答案後沒有過多糾結,反倒是趁此與安若說起後麵的安排來。
“李阿爺他們要人幫忙?”安然攪動著碗中的肉湯,聽完安若的話直接詢問。
安若挑出碗中吸飽湯汁、更顯厚大的木耳放入口中,厚實又軟糯的口感讓她連連點頭,等咽下後才回答母親:“對,現在要做水桶和木盆,就李阿爺他們幾個人太少了。而且我還想在捕魚前,做幾個大木桶來裝魚,所以更多幾個人才行。”
“你們做出木桶了嗎?”知道家中小孩這兩天在忙活什麼的安溪,問道。
安若點頭:“已經做出一個來,等下回去如果沒有漏水,就可以用了。”
“那這做得很快呀。”安溪沒有看到成品,但之前用木頭做東西並沒有這次快,所以她並沒理解增人的要求。
“是的。”安若用雞肉換過林昱碗裡的木耳,在大家地注視中十分從容:“人多,好多沒事的小夥子都在幫忙。”
安然聽她這話啞然失笑,“那你要哪些人,你歡姨說了草嶺的蜜果今天能摘完,如果要的人多,采集隊這邊明天就不出去了。”
安若對邊溪現在有的食物心中有數,知道耽擱幾天無甚影響,哪怕采集隊從今天起不出門,囤下的食物也是夠吃了,所以她乾脆回道:“就現在這些人吧,他們已經有經驗,配合起來也更快。”
未等母親詢問,她直接說:“采集隊這邊正好我有另一件是要和阿娘你們商量。”
她大喝幾口雞湯,放下木碗端坐:“我打算給養的野雞和羊搭個茅草房。”
“茅草房?”安然和母親對視一眼,確認彼此都不知道這是什麼後,疑惑地看向安若。
“對的。”安若不慌不忙地說:“就直接在現有的基礎上,用茅草把敞開的地方圍起來,這樣用茅草來遮風避雨,不管是雞還是羊,都能養在外麵,不用像去年那樣圈在山洞裡了。”
“存下來的茅草夠用嗎?”安然沒有拒絕,隻是擔心留著做蓑衣、草墊的茅草分不出多少來。
安若點頭:“要不了多少,先前不是還有不少細草嗎,混在茅草中可以省不少。”想到茅草的用處,她不忘提醒:“阿娘,明年等茅草長出來後,就把它們割掉存起來,一年能收個兩三次,以後用茅草就不用省了。”
安然無異議,反倒是問起:“那茅草可以種嗎?”
安若詫異於母親第一反應不是在野外多做尋找,而是直接種植,連連點頭:“可以種,正好不是收了許多白茅花嗎,到時選出一些來埋在土裡,試試看會不會長出茅草來。”
前世茅草在她生活的地方,直接被歸為野草,所以哪怕看過有人種來做景點的新聞,她也沒有自己種的意識。要不是這次安然提起,安若怕是不會想到茅草是可以種的。
“行,你自己看著辦,如果要人幫忙就直接看誰閒找誰。”安然並未插手她的安排。
“若若,你要做這麼多木桶,材料跟得上嗎?”安溪見母女倆商量好了,才問出自己關心的問題。
安若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忽略的地方,她有點底氣不足,不好意思地說:“木材應該夠了,之前一直有囤,但是樹脂肯定不夠。”
她仔細想了想,詢問在坐兩位長輩的意見:“不如先做大的,再做小的。大的也不用做成桶狀了,隻要能用就行。小的可以先做樣子,等有多餘樹脂再來粘合收尾,這樣也不會耽擱。”
清楚水桶效用的兩人並沒意見,隻提醒她要記得和做的人說,大家心中才有計劃。
“那你什麼時候打魚。”李玉拒絕林昱的攙扶,配合著安若的小步伐,背著手慢慢往手工坊走去。
“再幾天後吧,我想先試著做陶器胚子,等燒陶那天大家一起去荒林那邊下網,那裡有處圓水潭,想來收獲會不錯。”安若第一次明確地給外人說自己關於做陶的計劃。
李玉迅速轉移關注點,停下腳步詢問:“你要做陶器了?有把握嗎?”
安若見他激動的樣子,連忙安撫,“李阿爺你彆激動。”等他鎮靜下來繼續往回走,才與林昱對視一眼,暗自幸慶還好他們走得慢,不然現在一定會被所有人圍觀,誰讓做陶器在邊溪還屬於可望不可即的秘密呢。
安若跟在李玉身旁,耐心回答他的問題,不過她心中對於此次燒陶也沒多大把握。隻是第一步總要有人走,所以她也不想驚動太多人,隻打算帶著林昱和木川,先試著做一批出來看看。
“我也來吧。”李玉聽到她的打算,主動加入:“做木桶這塊讓你東水阿爺來,反正木工這塊他最熟,讓他帶人做沒什麼好擔心的。”
他見安若打算拒絕,直接勸道:“這樣,做出來了,你把以後做陶的人選出來,我來教會他們,怎麼樣?”
安若猶豫了,先前就說過她的耐心是有選擇性的,恰好在教人這件事上,是她最不會分配過多耐心的地方,尤其是一次教幾個人的時候。
更何況,燒陶這件事等人會了,她肯定會直接放手不管,而林昱和木川兩人又要跟著她,也不會有太多時間放在這邊,所以需要有人來統管這件事情。
她看了看身邊才四十幾歲就老態明顯的人,盤算著選幾個不適合狩獵的邊溪少年人放在手工坊,等他們有自己喜好和特長後,結過手工坊的事情,讓老人們能輕鬆一點。
所以她也不在堅持,“那行,到時候李就要阿爺多多幫忙了。”
李玉高興撫掌:“你就放心吧,你阿爺我啊,一定不會輸給你們小孩的。”
老少三人還未走到山洞,就看見前方有一人站在石頭上,手舞足蹈地喊著什麼。隻是這次秋風沒出力,安若沒有聽清。
她偏頭看林昱,眼神詢問聽清了什麼。
林昱快走兩步凝神細聽,等兩人走上來才說:“是木川,他好像在說成功了,沒有漏水。”
他們對視一眼,抑不住激動神色,李玉率先往前走:“我們快走,想來是木桶做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