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的收獲讓人心喜,尤其是來自大自然的饋贈,等荒林的人滿載而歸時,太陽已沒入地平線,秋風褪儘白日熱情,卷起斷草落葉,上演出婀娜自由的舞蹈盛宴。
“對了禾木叔,群隊外的這些木欄你們做了多久呀?”安若坐在木車上,遠遠看見邊溪外的一圈木欄,終於想起了自己忽略的事情。
她回到邊溪已有好幾天了,但各種因素夾雜下,還一直未曾認真了解過遠處這圈木欄的來由。現在正好詢問當初被留下的禾木,給自己解解惑。
“差不多一個月吧。”
禾木看著越來越近的木欄,給安若解釋:“從你們走後,人手就有點不夠,像木川這樣的半大小子全都忙起來了,照顧小崽的老人一下就少了幫手,他們精力也比不上這些小淘氣。安巫為了安全,就讓在群隊的人照你先前所說,用木棒在入口處圍上一圈。”
他伸展雙臂比了比:“隻不過就圍了前麵這片,門一關也不用擔心小孩跑遠。反倒還給他們找個守門的事情,老人也能騰出手來做點其它事。”
安若想起林昱說自己當初被攔在外麵的事情,不由得失笑,“那他們應該很高興。”
“誰說不是,族人都喜歡逗逗他們,隻要回來就自覺給報遍姓名,現在不讓這些小崽子守著還不樂意了。”禾木想起群隊裡的這些幼崽,也從心底生出笑意來。
人是不能念叨的,談笑間他們來到了木門外,就見裡麵探出個小小的頭,稚聲稚氣的童音響起:“若若仙仙,你們終於回來了。”
正當安若準備回答時,不想又就被直接打斷:“不對,你們是誰?報上名來。”
她目瞪口呆,小孩這一副變臉的樣子有點過於嫻熟了吧。
“若若,辰隊,快進來,你們再不回來,大家都要出來找了。”
一旁的木門從裡往內打開,孩子的父親出現在正準備逗小孩的眾人麵前。
“阿父,他們還沒說自己是誰,你怎麼可以把門打開?”原本還在木欄後的矮墩墩,已經出現在敞開的門旁了。他站在父親身前伸出手,仰頭怪罪他。
“嘿,小果子,你念叨的若若仙仙不認識了,辰隊不認識了,還有你要打敗的林昱哥哥、木川哥哥都不認識了。”黃華使勁揉搓自家小孩的腦袋,毫不在意地取笑他。
這一副“父慈子孝”的場景,讓歸人暢懷大笑,疲乏的神色也從麵上散去。
辰安把木車把手遞給身邊的人,走上前躬身摸摸小孩的頭,帶著笑意溫聲道:“小果子,我是辰安,我回家來了喲,可以進去嗎?”
懂事後一直就生長在邊溪,沒有經過多少磨難的孩子,帶著天真憨萌放下張開的手,一本正經地說:“安叔叔,歡迎回家來。”
辰安再次摸摸他的頭,把無奈的孩子父親拉到一邊:“又要不了多少時間,就像若若說的,給他們從小培養警覺心,以後才不會輕信他人。”
雖然不明白給這些小崽培養警覺心有何用,但辰安堅信自家女兒做事總有深意,所以他十分樂意地配合著。
安若也從木車上跳了下來,走上前低頭就看見小孩正瞅著自己看,萌噠噠的樣子既害羞又認真,她以嚴肅的口吻回答:“小果子,我是安若,回家來了。”說完,她伸出手輕輕捏了下幼崽的臉。
未等她鬆手,手中的臉直接前湊了湊,哪怕光線已經有點暗了,安若依然看清楚他紅紅的臉蛋,“噗”地笑了出來。
沒辦法,小孩有點可愛,怪阿姨控製不住自己。
華果更加不好意思了,小手捏在身前,細聲細氣地對她說:“若若仙仙,歡迎回家。”
有人等待並歡喜於自己的歸來,總是讓人感到溫暖與安心的,安若輕輕摸了他的頭,溫聲道謝。
等一行人越過木欄,天色更加晦暗,草木陰影中隻留蟲鳴聲響,風過葉梢略顯荒涼,要不是身邊交談的聲音和遠處傳來的火光,安若這個對恐怖故事十分不感冒的人,簡直想拔腿而跑。
“!”
手邊突然出現的涼意讓她停下了腳,汗毛豎起,直接僵在原地,不敢轉頭去看。
“若若仙仙。”
聽到聲音,安若長舒一口氣,低頭便見走在自己父親身邊小孩,不知何時跑到了她這裡來。安若伸出手,牽住了他,關心地詢問冷熱,心下決定要早點把群隊建設提上日程,砍樹、整路早點做了,不然總有一天自己的小心臟會受不了。
“若若,我們直接去食堂,今天太晚,再耽擱下天就要黑儘了,大家做起事來不方便。”辰安對自家女兒說道,“車上的東西等明天再來弄。”
在沒有照明工具的現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本就是順應天時的理所當然,安若沒有意見。
在今早出門前就知道,一行人回來不會太早的安若,給母親打過招呼,讓大家不要等他們回來才用晚飯。所以等眾人把木車放好後,食堂已經沒有幾個族人在了。
“回來了。”安若正準備去找木月,就見母親走了過來。
“阿娘,你還沒用飯嗎?”安若往她身後去,並沒有看到外祖母的身影:“阿嬤呢?”
安然觀察牽著小孩的女兒,見她一切良好,才對歸來的人點頭:“辛苦了。我看你們一直沒回,就沒讓大家等。木川,你去後麵告訴你阿娘,把留出的晚餐拿出來,大家吃好後,就回家休息去吧。”
她牽著安若往後麵走:“阿娘已經吃,阿嬤本來也要等你們的,但食堂風冷,我擔心她著涼,所以先讓她回家了。”見女兒手中牽著的小孩,安然笑了笑:“你要去洗手嗎?”
安若搖頭:“回來的時候已經洗過了。”
她十分興奮:“阿娘,你不知道我們今天找到了好多東西,除了鬆樹,最重要的就是皂角。”
她看了看自己兩隻不空的手,隻示意母親鬆開,把手舉起:“你看我的手是不是要比先前乾淨些,那是因為今天找到了皂角。”
安若放下手,開心地講:“我用來洗手的就是皂角,它不僅能洗手,還能洗頭,草木灰能做的它都能做。
“對了,木車上一大半都是皂角,它裡麵還有能吃的東西,等我教大家怎麼弄出來後,又會得到一種可以吃的東西了。
“還有鬆子也可以吃。”
……
安然看著揮舞著一隻手的女兒,知道她興奮的原因,也控製不住開心,輕聲詢問她一天的經曆,和她分享喜悅之情。
“所以,我明天就不與阿父一起去荒林那裡了。”
用過晚飯後,一家四口借著蒙著薄雲的月光,慢慢往家中走去。安若牽著自家母親的手,數著地上的樹影,告訴父親明日自己的安排,同時還托付了一堆事情:“如果阿父你們挖好柴窯後,還有時間,就再弄一些皂角回來。”
他們下午本來要挖新柴窯的,但安若自己冒了新點子,而且要迫不及待地試一試。就想著炭窯已經有了經驗,不用她守著也能做,反倒是陶窯是全新的東西,所以為了不浪費時間,她就教大家做了個陶窯在荒林那邊,所以才會回來晚了。
“鬆脂應該也有一些了,阿父你明日歸家時帶些回來,如果樹脂沒有再繼續分泌,還要重新劃割開才行。”
想到之後的計劃,鬆脂所要不少,怕不夠,安若還補充道:“柏脂也一樣,阿父你們明日有空,要注意一下。”
辰安點頭,對女兒交待給自己的事毫無疑慮,隻是好奇她要做什麼。
“先不告訴你,等做出來你就知道啦。”安若賣起了關子,雖然自己要做的東西看起來很簡單,但在沒有好用工具的前提下,她也不知道李阿爺什麼時候才會動手做。
“你說的這個不好做呀。”李玉和幾個老人湊近擺在石台上的木板,用手指描摹著上麵的圖案,回想安若剛才說的話,神色都很為難。
“是的,但是做出來後,能用到它的地方就太多了。”
安若早有心理準備,也提前想過辦法:“像之前做木牘那樣,現在有竹子了,可以用竹篾捆箍固定,要容易些。”
李玉抬頭看著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不如……”
安若眨眨眼,“李阿爺,你有什麼就直接說吧,我來就是想和大家商量看怎麼做的。”
李玉點了點木板,說:“為什麼不直接取木樁,把中間燒空,這樣也可以盛水吧,樣子和你說的木桶也差不多。”
沒錯,安若這次要做的就是木桶,甚至木盆。畢竟冬天除了暖和的被窩,睡前用燙燙的水泡腳也是幸福的事情之一,還能給大家驅寒。
“可以是可以,之前我也想過,但是一直沒有讓做的原因,就是我細想後覺得不合適。”
安若早在沒有器具盛水的時候,就考慮要做些水盆、木桶,第一想法也是直接用火燒掉樹樁內裡,但是她最後直接放棄了,甚至連提都沒有提過。
正好今天大家都在,她就把自己當初的想法和現在的決定說出來,準備聽聽老人們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