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昱順著安若視線望去,陰沉的天空,低垂的薄霧,與天際連成一片的荒林,浸滿了原始叢林的深邃無垠。
一隻野鳥飛掠而過,迅速融入連綿畫卷,好似被密林吞噬,這幕景象散發出的神奇氣息,不由暗含著難以言喻的危險。
林昱伸手撫了撫胸,感受著手掌下被骨肉裹住的規律跳動,那是他還活著的證據,“我不知道?”
安若側頭,看他望著前方失神的雙眼,暗道自己這個不合時宜的問題,“沒關係,以後有機會,我去看了告訴你。”
此時的她隻隨口一說,卻不想不過一天時間,荒林就成了不得不去的地方。
午飯後,安若帶著林昱和木川兩人,從倉庫取張從鹽群隊換回的鹿皮,推著木車到了手工坊。畢竟這裡工具充足,擅手工的族人也全在這裡,若是遇到問題,集思廣益下能更快找到解決方法。
安若直接將整張鹿皮鋪在空石台上,攏起,估摸著裡麵能裝八百毫升水左右,再用炭筆做下記號後,把黑曜石片遞給木川,讓他沿線割開。
“就這樣?”木川有點心疼,遲疑地把石刀放在皮麵上,沒有動作。
安若點頭,示意他乾脆點,邊溪一兩張獸皮的耗費還是花得起。
她拿出從家中帶來的小竹節,到廢棄木料處找契合的木頭。
“要找什麼樣的?”林昱蹲在她身邊詢問。
她撿起一塊木頭,塞進竹圈裡,遞給林昱看:“這樣,竹圈要裝得下木頭,但兩個之間最好不要有縫隙。”
“像竹杯的蓋子那樣?”她本來還想舉例給林昱參照,沒想到人已經理解她的意思了。
安若十分欣慰:“聰明。”
“小安若,然後要做什麼?”
正磨著竹圈的安若將東西給林昱,讓他處理木頭的時候邊試邊做,及時調整,這才走到木川身邊。
原本能看出形狀的完整獸皮,現在有了大塊圓形的空缺。她拿起裁好的獸皮,從外圈打褶往一處聚攏。當骨針刺進捶出小孔的獸皮時,她才反應過來,若是縫合沒有細線,封口處會越收越厚,不好塞竹節。
“怎麼了?”專注學習方法的木川察覺了她的遲疑。
安若轉頭,視線落在他身上。
木川疑惑,猶猶豫豫地伸手,準備摸自己臉。不想,安若直接轉頭問山洞中的人:“李阿爺,我們還有比這更細的線嗎?”
不僅是李玉,其餘的人也看了過來,不過大家看到她揚起骨針上,拴著的線後,全都收回了視線。
“沒有了!”李玉表示安若現在拿著的線,就已經是最細的了。
她仔細想了想,“做漁網的樹皮纖維還有嗎?”
李玉指指角落堆著的藤筐,“你去那裡找一找,在你們出去的一個多月裡,我讓群隊無事的小子在那邊編漁網,你看還有剩的沒?”
“對了。”他重新抬頭,“你看下編的漁網對不對?”
“都已經編好了嗎?”安若對此十分驚奇。
李玉理所當然:“差不多,就是按照你先前留的樣子編的。反正你們走後,這些小子大多數時候,除了巡邏就無事可做,正好來編漁網。”
安若走到藤筐邊,翻出裡麵的漁網,份量很重,並不是她能攤開的。隻好拉出一部分展開,與自己見過的差不多,隻是搓成繩的樹皮纖維比尼龍繩更粗,她伸出手比了比結繩的網孔。
“怎樣,會不會留大了?”不知何時走過來的李玉問她。
安若搖頭,“不會,這樣剛好,哪怕再留大點也沒問題?”
看著比自己拳頭還大的網孔,安若十分高興,看來編織的時候,大家都記住了自己說的話,給小魚偷跑留出了足夠空隙。
“大家都好厲害,編得比我想象的還要好。”
安若提著樹漁網感歎道:“差不多可以直接使用了,不過還要在外圈的網孔中穿上大繩子,一側係竹筒,一邊係石塊。”
原本打算用木頭和石頭,做漁網的浮球和網墜,但現在有了浮力更好的竹子,自然要做下更改。
“那我叫他們現在就做?繩子早就編好了,隻是大家怕弄錯,現在你在這正好教教他們。”李玉站得地方離洞口近,已經感受到有涼風吹了進來。外麵下雨了,這些人正好沒事,倒不如先把漁網做好。
安若想到下午的安排,同意:“讓木川去喊他們吧,等下我把水袋做好了還要出去。”
“下雨了,你還要去哪?”李玉指了指山洞外,問她。
“嗷。”安若起身,跑到山洞口往外望。
秋雨朦朧,草木籠上了輕紗。雨不大,滴落在葉片上慢慢蓄力,等它承載不住時,輕垂滑下,跳過一張又一張樹葉,留下“噠”地輕歎,乾脆利落地蹦到地上,濺起上揚的水珠。
“等下應該會停雨的。”朝遠處看了看,陰沉一上午的天空已經愈加明亮。
安若折身返回山洞,對湊到石阿爺那邊去的人說:“木川,叫你的朋友們過來編漁網。”她指著掛在木架上的東西,“草帽帶上,雨不算大,能擋一點是一點。”
等人走後,她才問道:“李阿爺,大家還沒有試過茅草來做草帽和蓑衣嗎?”
李玉正找先前撿回來用作網墜的鵝卵石,隻低頭回答:“我們沒,其他人就不知道了。”
他起身看了看,想到安若剛剛說的浮頭,“竹子這裡沒有,現在去拖嗎?”
“不用,這次我們在外麵弄了不少乾竹節。喏,已經帶過來了。”李玉順著安若指的方向,見到了停在火堆旁的木車,先前他還好奇他們為什麼推個木車來,接過一忙事兒,就忘了詢問。
他往那邊走去,探頭往藤筐裡看,淺褐色竹節裝滿了藤筐,“這也是竹子嗎?”李雲拿起一個兩頭空、與見過的竹子完全不同色的竹節,問安若。
若已經找到了纖維,正讓林昱拉直方便搓線的安若,隻分神看了一眼:“對的。這是從乾竹上鋸下來的,比鮮竹更輕,適合用來做浮漂。”
順便,她還多解釋了一句:“我怕直接係竹節會進水,所以沒要兩頭的竹隔。”
“行,等人來了,就讓他們綁上去。”李玉看著這兩大筐竹節,放下了心來。
安若留了幾根纖維,繞圈鎖住搓繩纖維,將多餘的尾巴在火上燒掉,拿給林昱看:“是不是要比草搓的線繩細很多。”
見林昱點頭後,才換下骨針上的草線,拿起磨好的竹筒在皮水袋口比了比,見兩者能貼合好,準備將口子一次鎖住。
“這樣就行了嗎?”林昱見她的動作,好奇的問。
安若仔細對準孔眼,細聲地回答:“不是,還要把竹筒綁在上麵。”
她看到林昱放一旁木塞,想起了什麼,“木塞好像也要裹層皮才行。”
“不對!”
回憶起暖水壺的塞子,她放下正縫的水袋,拿過木塞仔細看了看,不好意思地看著林昱:“或許木塞要重新做一個。”
沒等人問,她就直接解釋:“我才想起,木塞進竹筒的那頭要細,另一頭要粗,這樣密封性才會好,拔塞起來也方便。”
林昱理解了下,用手比個圓台的形狀:“這樣?”
“對的。”安若點頭,把竹節放到他手中,露出拜托的笑容,“你重新做一個吧。”
林昱見她一副愧疚的樣子,心中好笑,麵上卻未露異色,隻轉身去找合適的木頭重新做。
安若縫著袋口,在腦中分解水袋的形狀,仔細模擬,害怕自己還有錯漏。
幾息,她停下縫合動作,拿起袋子仔細看了起來,遲疑地自言自語:“話說,獸皮袋直接裝水不會漏嗎?”想到皮膚上的毛孔,她輕聲懷疑“不會吧。”
快速將水袋縫合好,她拿起水袋就往山洞裡麵水池走去。
林昱見她匆忙的路過自己身邊,不做聲的樣子,連忙起身跟上:“怎麼了?”
安若心中沒底,解釋起來又很麻煩,就隻說水袋樣子做出來了,現在要試試裝水的效果怎樣。
“我來。”林昱伸手,拉停她蹲身地動作。
這裡的水池不知深淺,萬一腳滑,會有危險。林昱自己接過水袋,按照安若的指示裝了半袋水。
“然後呢?”他走到安若身邊,舉起水袋給她看。
水袋外麵已被打濕,看不清楚是否在溢水。安若領著林昱拿著水袋湊進火堆,希望火的熱氣能快點把濕掉的地方烤乾,這樣才好觀察。
兩人聚精會神地望著水袋等,不過一會就被火光晃花了眼。
“小安若,我們來了。”
她正要打算閉眼,望望遠處,緩解眼睛的不適,就聽到此起彼伏地招呼聲,睜開眼,木川就帶著人出現在她,泛著紅光的視線中。
“你們在乾什麼?”他好奇地問蹲著的兩人。
“烤火。”安若看著她身後的幾個姑娘夥子些,笑著站起身給大家打招呼,“你們怎麼全都來了。”
群隊和木川年齡差不多大小的人,基本都在這裡,甚至連采集隊的幾人也在。人一多,山洞的空氣都變得濃稠起來。
“我們在家聽到木川說,你叫人做漁網。正好下雨天都沒事,我們乾脆就全過來了。”白術探身,盯著林昱手中的袋子,給安若解釋。
群隊年輕一輩住得都比較近,想來是木川喊人的聲音太大,被所有人聽見了。
“那走吧,我們去做漁網,很簡單的。”
安若沒給他們解釋,隻告訴林昱等水汽乾了後,就離開火拿著著等一會,再看表麵是何情況。
聽到這話的人不明白要看什麼情況,隻輕輕點頭,決定烤乾後直接拿去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