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的食堂(1 / 1)

“是阿父他們。”安若給想看清的外祖母說,“他們在樹下給阿嬤打招呼。”

“安巫好……”

“你們也好。”安溪牽住自家小孩伸過來的手,往前走了兩步,忙著對人招呼。

“若若,你把剛才和他們呆一處,有聽他們說有不舒服的地方嗎?”安溪畢竟是巫醫,心中自然掛念族人的身體。

安若仔細想了想,“沒有,大家都沒又不舒服的地方,我可能幾位叔叔和之前也差不多。”

說完,她還與身邊的林昱確認了一遍,見他也搖頭,便知道幾人的身體沒有因為趕路出問題。“不過,有幾位叔叔一個人住,這麼就沒在家,山洞要去去潮,我那些艾草給他們吧。”

安溪想到前幾日曬乾的幾大筐藥草,點頭同意。

等安溪走到幾人中後,安若才返身回山洞找出艾草,按照一人一份分好後,再和林昱抱去交給換鹽小隊,並提醒他們要放在山洞的角落點燃,這樣可以祛除洞中的黴味。

等人告彆後,安若才扶著外祖母往回走。

“阿父!!”她突然察覺到自己頭上放了隻手,直接超大地喚道。

“好了好了,彆生氣,這麼久沒見,你不想阿父嗎?”爽朗的笑聲在頭頂響起。

“不想!”她回答得擲地有聲。

“真的不想呀,阿父在路上一直擔心我們家小安若,有沒有好好吃飯,有沒有生病。”

安若看著蹲在麵前,展開雙臂側頭看著自己的父親,本就假裝生氣的模樣再難維持,反倒鼻尖升起了幾絲澀意。

她從未想到,會在和自己上一世差不多年齡的人身上,找到缺失的親情,甚至讓她偶爾不受控製地變得幼稚起來,那些因求而不得就假裝不在意的缺憾,在異時空重新生長。她從未如此清晰地意識到,和這些人一起把自己重養一遍的她,終將在這裡收獲完整。

鬆開外祖母的手投進父親的懷抱,她語氣柔和了下來,“想的,我和阿娘、阿嬤,也都很擔心阿父。”

“所以阿父在路上經常覺得耳朵燙,原來是小安若你們在家想我想的呀。”

果然,嚴肅是邊溪人對他們狩獵隊隊長最大的誤解,眼前這個以逗孩子為樂的幼稚大人才是真實的他。

“是的,我耳朵就從來沒有燙過,說明阿父你根本沒想我,大騙子。”她推了推自家父親作勢要離開,嘴上也不停地抬著杠。

“你們呀,該說父女倆感情好還是不好,小昱都快被你們逗笑了。”時隔快三月再次見到父女互懟的場麵,安溪看著父女倆熟悉的相處,不由得失笑。

“習慣就好了。”

辰安放開女兒起身,看著一旁的林昱,問他:“怎樣,阿叔沒有騙你吧,我家小安若是不是又聰明又可愛。”

安若聽到這話,連忙在手臂上擦拭了幾下,阻止想冒出來的雞皮疙瘩。“我沒有阿父你這樣自戀,也就一般聰明吧。”話罷,自己都肉麻得聳了聳肩。

辰安也擔心把自家孩子給逗毛了,正色起來,“雖然說是讓你保護若若,但從今天起你就是我們家人,有話就直接說,不要不好意思。而且你發現了吧,我們全家都好相處,現在能安心了吧?”

“嗯。”安若餘光看到林昱點了頭,感歎自家父親粗中有細的性子。

誰說原始人沒有情商呢,像他父親,三言兩語地消解了彆人不安的情緒,洞察力好同理心強,妥妥地高情商典範。

“辰安,等下就要吃飯了,你趕了一路,要不要去洗整一下。”安溪看著走在身邊的人,關心地說。

“阿嬤,阿父應該清洗過了,我沒聞到他身上有味道。”安若直接搶答。

“對的,回來經過青石河,我們大家都換洗了一遍。”辰安對老人解釋道,“換下來的獸衣還在藤筐裡,等我抽空再洗了晾好。”

安溪聞言便未再多說,隻詢問起了路上的狀況。

***

山洞外,大樹在地上的影子已經變短,太陽升到正空,時間已是正午。

“若若,你和阿嬤的草帽呢?外麵正曬,去食堂你們要戴上才行。”辰安提醒準備出門吃飯的人。

想著一路有樹蔭,懶得戴草帽的安若,隻得起身取下掛在角落矮三腳上的草帽,回身遞給站著的人,“阿嬤,給。”

等安溪接過後,她把手上另一頂新的遞給林昱,教他照自己的樣子戴在頭上。

或許是因為做草帽的材料沒找對,邊溪眾人在安若指導下做出來的草帽,現目前隻能擋風遮太陽,防雨效果不怎麼好,所以不在可對外交換的類彆中。

當時換鹽小隊又覺得這東西擋視線,就沒帶上路,所以林昱還是第一次見,自然不知到使用方法。

“咻~~咻~~”

幾人剛走到半路,就聽到了一聲接一聲的綿長哨音。

“快三個月沒聽到這個聲音了,現在聽還是這麼熟悉。”辰安感歎道。

聽到父親如此感慨,安若晃晃和祖母牽著的手,“因為聽到這聲音就知道要吃飯了,這種好事隔多久都不會忘吧。”

“你說得倒也對,吃飯這件事總是能讓人開心。”辰安點頭附和。

他餘光看到林昱注視前方,稍顯疑惑的神情,便給他解釋:“這是我們邊溪特有的聲音,小安若想出來的。

“之前在遷徙路上,防止大家走散了,找不到人,若若就教我用樹枝做出放在嘴裡能吹響的,叫哨子的小東西。”他邊說邊在身上摸了摸,結果發現並沒有。

“誒!”突然想到哨子被自己拴在,換下來的衣服上,他隻能作罷繼續給林昱口頭解釋。

“這次回來我們都在一處活動,沒有遇上要用的情況,你沒見過,等下回家給你看。

“像這種綿長的一聲接一聲,就是通知吃飯了;如果綿長一聲停下,再一聲停下,如此三聲,則是在安全環境中發現了大量食物,聽到的人都來幫忙;如果是短促的三聲,就表示這裡有危險……”

話未說完,小孩的神情更加疑惑,辰安止住了話頭,“不慌,回家吹給你聽,而且以後你和若若出去,遇到情況了若若會吹,你聽多了就能記住。”

作為花了不少時間才記住的大人辰安,表示小孩不用急,反正規矩是女兒定的,以後總能聽到,慢慢記,指不定半途又有新的哨音出來。

話語間,四人已經到了吃飯的地方。

這裡是當初特意挑選長有大樹的荒地,把雜草和小樹清理後,就像後世公園休閒桌的布置一樣,擺放著木樁和石頭,地麵陸陸續續鋪上從周邊撿來的碎石塊,再用圓木滾過後方便行走。

離這不遠處的山崖有股石縫水,安若請父親帶人在旁邊挖了個水塘,裡麵蓄下的水隻供食堂使用。

背對著水塘的遠處用木頭、石手鎬挖了二十米左右從高到低的溝渠,溝渠儘頭是裝廚餘垃圾的大坑,清洗食物、陶罐、餐具等的廢水會從溝渠排到坑中,以確保用水安全和食堂環境的衛生。

“阿父,你看到阿娘沒有。”安若的視野受限於身高,隻能向身邊的父親求助。

“沒有。”

辰安仔細看過人群,並沒有發現自家伴侶的身影,低頭回答女兒,“應該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了,彆著急,你和阿嬤在這裡等著,阿父去外麵看看。如果開飯了,你們就先吃,不用等我們。”

正當他給老人小孩找地方坐時,安若便看見了遠處走來的人影,“不用去了,阿娘她們已經回來了。”

辰安順著女兒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一群挑著擔,背著筐的人往剛才分鹽的空地走去,笑著說:“還真是剛剛好,你們在這等一下,我去幫忙。”

安若揮揮手,讓滿心是自家阿娘的父親快去。

她自己找了個地方讓外祖母坐下,摘下草帽放好,就看見木川與人用幾根繩子套著大陶罐,往空地中間抬去。

開飯了!

邊溪現在吃飯的方式像後世大鍋飯,做飯的是群隊裡公認廚藝最好的木月,以及不能長時間狩獵采集,但擅長烤製、刀工好、做事仔細的三位族人,一起組成了邊溪廚人團。

他們也是全群隊排在安若後最受歡迎的人,畢竟就是這五人掌控著全邊溪人的胃。

食堂每日提供餐食,先前因為物資不豐,以及大家長久以來的習慣,隻有半晌和晚上兩頓。今年夏初,安若根據已經平穩的收獲和倉庫物資,將兩餐改為了早中晚三餐。

因為狩獵隊多是晨出晚歸,所以早餐優先保證他們的供應,其他人多是陶罐熬煮的肉羹菜湯,雖然多數時候肉少菜多,但因為有鹽有油,大家也能吃個肚飽。

午餐和晚餐則比較豐盛,尤其是晚上這頓,群隊所有人都在,大家聚在一起,共同烤肉、燉菜、分野果,全天的收獲將在這一餐集中展現。

若當日或接連兩日收獲不豐,木月就會找安若支取儲存的食物,這時倉庫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豐時存積,貧時取用,群隊告彆了手中沒糧,心中發慌的過日子方式。

通過食堂平衡群隊資源,再加上安若利用倉庫賬冊精打細算,邊溪不再是勒緊獸皮帶生活,而是基本達到收支平衡,甚至偶爾一月還有結餘。

越來越好的生活讓大家對未來充滿希望,再有安若時不時給畫大餅,群隊裡不管男女老幼,每個人都像打了雞血一樣,積極性、主動性十分高,朝氣蓬勃得與原始環境分外不符,頗有種擼起袖子加油乾地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