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折柳映紅霞,彆酒難消淚濕紗。
莫問歸期何歲月,天涯一步即天涯。”
“——嘭!”
一串銅板被人丟在傅兒的腳邊,傅兒往後縮了縮身子,又站定那邊笑臉吟唱。她的妝容又紅又白,一雙柳葉眉畫得很濃,眼皮上的顏料是墨藍的,紅唇像是方才堪堪吃完了肉餡。
台下人嘖嘖嘴:“你這樣丟是不對的!”
“那…那要怎樣?”青年紅了紅臉,問道。
另一人直接拿過他手中剩餘的青黃銅板,瞄準了砸在傅兒的額頭,毫不誇張地向青年炫耀道:“瞧見了嗎?這才是往台上擲物的樂趣,她們樂人得到了錢財,我們得到了麵子,心中還暢快得很。“
“這好端端的…拋在人身上,豈不是折辱?”青年說,“我看她痛得很。”
“她們痛不能言,還頂著一張笑臉相迎,就像是一塊石頭,有的看著品相極佳,實際上就是東廁裡圍攏糞坑用的溷石,你要如何都行。去去去,你這黃口小兒。”
後院裡的金縷燈籠已經全被點亮,一片片漂浮的紅與柳枝的嫩綠、夜晚的墨黑黏稠在一起。
庖廚的煙孔中冒著熱氣,瞽姬幫襯著仆役點完燈後,便坐在前麵的台階上。風很涼快的刮過她們身,她們的眼睛上蒙著紗布,朦朦朧朧的看不清她們神色。
倒是仆役從庖廚裡盛來清粥,一一端給她們。
她們也一一道謝,粥入口是溫熱溫熱的。她們隻吃了幾口,便停下動作,互相麵對麵,像是望了望。
“曲子停了。”
“郎君,傅兒娘子回來了麼?”
仆役透過風梳殘柳、影動微光,看向中堂的彩繪門扇:“怎會這麼早回來。”他甩甩手,說道。
中堂內,楠木高台的邊沿四周鑲貼金銀箔片,燭影將箔片搖得明暗交替,掠出金人張弓騎馬,射向春山秋水間的涉水天鵝。
“郎君…奴婢真的喝不下了。”
身穿馬褂的男子間,傅兒坐於一人的膝上,被人強灌著酒。酒漬浸濕了她的衣襟,她忍不住咳嗽幾聲,臉上的妝容濕得發膩。
“啪——”的一聲,男子怒而揮掌。
“方才你在台上便同我時不時拋著媚眼、腆著笑,現在說喝不下了?你裝模作樣給何人看?”
“郎君,奴婢錯了…奴婢知錯了。”傅兒的聲音低低的,倒是淚如泉湧,順著臉頰滾下。
與此同時,台上正獻著胡旋舞。那腰鼓、銅鈸的聲音仿佛駝鈴穿越沙漠而來,卻漸有放縱之姿,掀起一陣陣沙浪,激起台下看客的興致。
他們的興致遮住了傅兒的求饒與哽咽,也遮住了高樓上一扇雕花門的開闔。
謝臨恩似乎是在阿泥之後,推開了朱樓內一間廂房的屋門。
阿泥正坐在莫高軍校尉的懷中求情,一麵求情,一麵給他捶捏肩背,眉目間含著幾分蹙眉顰額的笑意:“郎君,奴婢方來,這些鈴鐺奴婢自是喜歡得緊,可要脫衣裳…”她覷了覷身後還站著的士卒,便湊近到校尉耳邊,輕聲說,“奴婢羞得緊。”
校尉摟住阿泥的腰肢,笑著捏緊他的下巴:“你是不願,還真是害羞嗬?”
他笑意更甚:“園裡樂人多得是脫衣戴鈴的,我看你是還沒有吃夠苦頭。”
廂房內鋪著的蠶絲絨毯上,攤著一捆捆紅色細繩,繩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金色鈴鐺。
阿泥看了一眼,仍舊麵露為難,雙手環繞校尉的脖頸,貼得更近:“隻是奴婢身子不乾淨,怕臟了郎君的眼。郎君還有何想罰想賞的?奴婢儘受。”
校尉被接二連三的打翻興致,推開了一些阿泥:“我瞧你耳上有環痕,應是扮過女郎,什麼放浪事都做過。你莫要…”
“玎璫璫——”
雕花門被推開時,漏進來些門風,引得疊在大鈴鐺身上的小鈴鐺便像是沙子從山丘上灑落下來一般,鈴舌重重疊疊的動了好幾下。
守在屋內的兩位莫高軍拔劍抵在謝臨恩身前,謝臨恩端著銀盤,盛著水青色鳳首壺,鎮靜地看了看眼前的長劍,抬目與瑪瑙珠簾內的校尉對上視線。
他施施然的唇角拈笑,徑直朝他過去。
珠簾輕響叮當,像是細雨落入湖心,層層蕩開漣漪。
謝臨恩在校尉的身前屈膝跪下身,恍若沒有瞧見坐在他雙腿上的阿泥。
他雙手奉上銀盤,輕置在圓案上:“郎君,你倒是許久沒有來了。這是沙州大族賞賜的酒釀,聽聞是龍膏酒,奴婢一直沒有舍得喝,可要奴婢伺候你嘗嘗?”
他輕言輕語地說,始終抬麵端看著校尉。
校尉身著灰褐色皮革馬褂,腰間束著一條粗繩帶,那雙腳饒有興致地挪了挪,腳尖碰上謝臨恩跪著的膝蓋。
他鬆開了捏著阿泥的手,身子往椅背上靠了靠,意味深長地睨視起他:“我還以為你平日眼中唯有那些勢要之人,譬如矜貴的世族、譬如軍使郎君。這樣好的酒釀,你留著送予我,你慣常哄著的郡主知曉嗎?”他用厚靴不輕不重地碾了碾他的膝蓋。
謝臨恩麵色不變,移手拾起那一串串掛著金鈴的紅繩,自顧自地往自己腕上纏緊兩道,再將另一頭放在校尉掌心,像是魚兒的尾巴拂過掌心一般。
金鈴的動靜時而響、時而落,正如樓下高台上旋轉著的銅鈸、腰鼓。
“郡主……”他沉吟了會兒,啟聲,“郡主知曉了又能如何?”
“她的心意不在奴婢身上,奴婢總要攀住…值得珍視之人的心。”他說道。
校尉一張黑色的圓臉、寬眉毛、眼睛深沉又精明,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謝臨恩,推開阿泥。
“聖賢書中教你如何攀附…珍視之人?”他低身及近謝臨恩,問道。
“典籍文章並未教得奴婢這些。”謝臨恩一抬手,腕上的鈴鐺便接連響著,還牽動著校尉手頭的鈴鐺在響。
他解開銀紅衣衫,露出一角白色裡衣,再移手去解腰上細帶,麵上仍舊帶著幾分恬淡笑意:“奴婢身在樂籍已久,不過是想投其所好。”
阿泥早就料想到校尉轉意,當校尉一推,他便順勢跌倒,跪坐在絲毯上。
四周的毯子鋪滿整間廂房,毯麵上用各色絲線繡成鳥獸紋樣,阿泥正巧坐在一隻展翅騰飛的金絲羽禽的身軀上。
阿泥難掩驚詫地看著謝臨恩,他雖是河東人士,卻生在長安、長在長安。
他見過謝臨恩科考上榜之時,錦衣官袍的端放如玉;也見過謝臨恩初入弘文館之時的沉毅淵重、躬行踐履;更見過他那雙乾淨的手,悄然沾上不為人知的汙點。
或許有許多人知曉,才能謾罵進他所居住的內宅後院中。
阿泥沒有想過會在這兒碰上謝臨恩。
他與胞弟之間是師生,他也當稱他一聲老師。
“郎君,”阿泥稍稍抬起身,去拉上校尉的衣擺,眉目間聚起一股哀婉之態,嗓音也由此低憐,“怎謝郎君一來,你便這般嫌惡奴婢。你倒是賞奴婢一眼,莫要怪罪奴婢。”
謝臨恩適才看向他,麵上沉靜澹然,將解下的腰帶端放在校尉的掌心,低低笑了一兩聲。
“郎君,奴婢嫉妒他,不願聽他說話。”
這話仿佛說得校尉尤為憐惜,也尤為得意。
“金鈴脫衣”便是在於羞辱尊嚴,供施行者取樂。
阿泥看著那兩位一直守著的莫高軍上前,一手壓住謝臨恩的雙肩,一手往他的身上一層層綁縛細繩。
繩上懸掛著的鈴鐺便隨他動作,發出不間斷的響聲。
他們先在他的腰上纏繞,再綁住他的雙腿,再於他的膝蓋和腳踝之間套圈,鈴鐺聲像是一座密不透風的金罩子,覆蓋住他的全身。
莫高軍每綁完一圈,便勒著又勒。
謝臨恩起初緘口不言,直至校尉等得不耐,用腳尖頂了頂他的膝蓋,才有痛苦的聲音從他口中溢出來。
阿泥的麵色複雜,最後也靜靜然地看著他。
時隔多年再見,阿泥不知他有沒有認出自己。
月華越來越清冷清白,從解玉上露出頭後,便越過直欞窗,在絨毯上傾斜出一條條細窄斜紋。
將要宵禁關坊門了。
幼瑛同魏淨慈吃完胡餅,看完太陽歇山,便起身回來。
歸義門因為人聲少去,便空曠曠的,尤其是在門洞下,一陣風過來都暢通得很,不似白日裡要縫縫補補拐幾個彎子。
幼瑛過來門洞,便瞧見了武思為。
“——郡主殿下!”武思為時不時朝著城門口張望,待她臨近了,才醒過神,喊這麼一聲。
幼瑛看他像是在等人,嘴上還是道:“天已經這麼晚了,武縣令還在同門兵巡視城門嗎?”
“嗐——托郡主的福,近日被縣中百姓誇獎了不少,這樣的感覺比起馬糞潑身來說,總歸是好的,下官不敢、也不想再懈怠了。”武思為躬躬身,笑著道。
“欽佩欽佩。”
幼瑛也笑著附和,同他暫且沒有何話好講,便移步過去布告欄前。
布告欄上的各種禁令還是那般繁雜,繁雜的壓根不知下一瞬要落眼何處。
“郡主這是在找尋什麼?”武思為雙手負於身後,低低腰,問道。
幼瑛又湊近些,撫平了一張通緝令,認真看著上麵皺巴巴的墨跡和畫像。
武思為也彆有所指地伸頭看著:“這可是貪相魏頤家的女子,本在太常寺好端端地作奴婢,非要潛逃。這九州之大,連天上鳥雀都不得自由,貪圖不該貪圖的,便是找罪受。郡主殿下,你說說看,何至於如此?”他搖搖頭,惋惜一歎。
幼瑛從馬褡裡翻出一疊紙,取出袖袋裡的炭筆,沒有理睬武思為。
她先抬麵用眼睛臨摹女子模樣,再用炭筆簡畫幾筆,那女子的眉目便在筆間出來了。
幼瑛越看這張臉,便越覺得熟悉。
她的頸側有一顆黑痣。
武思為看著幼瑛與通緝令上一般不偏不倚地點上這顆痣:“郡主,今日你這樣沉默,幾番不回下官的話,倒讓下官的心裡沒有底了。”
“郡主可是還怪罪下官上回打翻客土之事?那是下官的腳真不慎崴著了,你瞧瞧,到如今還不甚利索。”武思為說著就要掀起褲管來給幼瑛看了。
“莫要給我看了,我相信武縣令,”幼瑛收好紙筆,往後看看冒善,“歸義門離睢園遠,將落鑰了,我得抓緊回去,莫要被抓去縣衙好。”
“誰敢不長眼抓郡主殿下?”
武思為揚揚聲說:“不過——這女子已然上了通緝令,便是違犯了我朝律令,當罰當懲也當誅。郡主是宗室女,亦是守法之人,萬不可為這女子心軟,受她哄騙誆騙,行違律之事。”
幼瑛神色難明,看著武思為的樣子,讓她不自禁想到惡公公包庇惡兒子的情形,不論兒子是傷人還是出軌、闝倡,都事先是妻子的錯。
想到此,幼瑛覺得有幾分好笑:“我也是看通緝令繁多,想為縣衙多分擔分擔。”
武思為揣著兩手,笑著點點頭:“如此甚好。”
話落,幼瑛仍是將目光望向冒善。
自阿難去西域做貿易,便是冒善整日無歇的跟在她身後了。
歸義門外有南北兩條古道通向鐵臂關,過了鐵臂關便是西域。
此時這兩條古道蒼茫得壓根就看不清任何景致,黑成了一團。幼瑛想冒善看這麼許久,應是掛念西域護衛此行已經有一月之餘。
冒善抬步過來時,武思為也低身朝他頷了頷首,麵上悄然斂住了笑意。
月光一直流淌在歸義大街上,幼瑛走過魁星閣,看見一家胡人酒肆的屋簷下直掛著一把紅綠色的葛布旗幟,上用黑線極為敞亮明目的繡著“藥酒”二字。
“冒善,我看那家店肆不錯。”
“——但我無錢。”
幼瑛看醫書說,黑枸杞藥酒對治療血證有益,謝臨恩的血斑一點也沒有淡去。
不知是他心結無解,還是湯藥無效。
縣裡臨近著宵禁,睢園中的舞曲卻絲毫未歇。
阿泥恍若聽不見。
在鈴鐺的晃動下,廂房內還有水流灑落之聲。
校尉站定在謝臨恩身前,手上提著的鳳首壺約略離他的臉十寸左右,便估摸剛好的往下倒。
謝臨恩的身上被勒滿了紅繩,他仍舊抬著臉、張著唇,喝他灑下來的酒,使得脖頸上青筋暴露,麵上卻仍舊享受靨足。
酒釀濺在他臉上的同時,便激蕩起了校尉的姣好興致,故意拉拽手上紅繩。
謝臨恩半倒在地,身上的鈴鐺便像是纏繞四肢的鐵鏈,鐵鏈子最後抽打又撞擊在人身上。
阿泥覺得哆嗦。
謝臨恩整個人都像是在水邊走過,鬢發和臉都濕漉漉的,還有水珠滾落,帶著酒味的芬芳。他又直起身,去近乎貪婪地飲校尉灑下來的酒。
儘管那些酒都自他的額頭,灌在他的臉上。
校尉眼中的笑意更甚,玩味也更重。
“這便是…往昔的弘文館學士?”
“你竟是這般能舍下臉皮掙錢,得掙多少錢兩?怪不得郡主盼你死,又怕你當真死了。”
阿泥隔著那張圓桌,跪坐在他們身側,鈴鐺聲息下來之後,便褪去嬉皮笑臉,冷靜地看著謝臨恩那張臉。
鳳首壺中的酒釀灑儘,他睜開眼皮仰視著堵在他身前的校尉,似乎還在等待著校尉的儘情侮辱,所以那雙眼睛的形狀在笑。
一直在笑。
——直到外麵的絲竹真的息了,甚至連人聲都聽不見,唯有一道女音在哭泣和叫喊。
“阿兄,阿兄——”
他才頓複清明。
瑪瑙珠簾劈啪劈啪地響了一通,阿泥追著他出去。他的身子被捆縛在紅繩鈴鐺下,仍舊徑直往樓下去。
眾人聽見動靜,一齊看來,愣了半刻,便發出哄笑。
一時之間隻剩下哄笑。
雀歌被穿著馬褂的莫高軍挾在臂膀間,想要往高樓廂房走,雀歌哭得滿臉通紅,最後直直咳嗽,手臂揮打掙紮間像是被鷹隼咬住脖頸的魚。
謝臨恩直朝她過去,全然無顧紅繩勒緊的腿腳,也全然無顧他的醜陋。
他順勢抽出其中一位莫高軍腰間彆著的短刃,抵上那人的脖頸,刺進去一寸。
“將她放了。”